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 ,大小:254.70KB ,
资源ID:1037044      下载积分:1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10370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罗马起源神话的形成及其文化认同-蔡丽娟-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1期.pdf)为本站会员(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罗马起源神话的形成及其文化认同-蔡丽娟-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1期.pdf

1、皆以不附路股为耻 ” 。 广大 城市平民从此成为浙路公司小股东 , 未满元的股东户数达 户 。 这说明 , 第一 次集股时股份比较集中 , 而且其资本也多属闲置资金而第二次集股时 , 已不得不求 助于社会各阶层的零星资金 。 苏路基本仿浙路办法实行 。 自年月至年底 , 实收股银 万元 。 截 至 年收归 “ 国有 ” 止 , 苏路实收股款 万余元 。 苏路招股范围比浙路更加广泛 , “ 苏路创办时 , 系保全路权起见 嗣 后拒款事起 , 无论士民工商 , 莫不激于 义愤 , 踊跃 认股 , 期达目的 , 是以股份大多数均 由绞汗沥血而来 ” 。 苏路资金后来不太充足 , 曾 利用路外资金 ,

2、 向交通银行等处息借约 万元 。 浙路和苏路历来被人们认为集资情况较好 , 筑路成绩比它省为优 。 到 年 , 浙 路建成公里 , 苏路建成公里 。 但是 , 其资金并非皆为富商大贾的剩余资金 , 而经过广泛征集之后 , 财力也呈衰竭之象 。 因为筹资困难 , 所定股息较高 , 这也成为 苏路 、 浙路的沉重负担 。 鄂陕两省 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专恃商股建路就更为困难 。 戴执礼编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 , 第 页 。 云贵总督丁奏自办滇蜀铁路议定集股章程折 片 , 东方杂志 年第期 。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 , 第 页 。 转 引自金士宣 二十世纪初各省商办铁路及其结局 ,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3、年第期 。 年 月 日 时报 。 转引 自金士宣二十世纪初各省商办铁路及其结局 。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 与资金筹措 年 , 粤汉铁路合同赎回后 , 湖北成立官督商办铁路公司 , 承办鄂境的粤汉和 川汉铁路 。 当局除指拨娠集捐官款外 , 并指定湖北官钱局承招商股和 开办彩票股 。 湖 北财政异常支细 , 筹拨官款不多 , 主要依靠招股 。 官钱局共招款万余元 。 年 , 张之洞与英 、 法 、 德三国接洽铁路借款消息传出后 , 湘 、 鄂境 内再次掀起拒借洋款高 潮 。 湖北绅民要求成立商办铁路公司 , 并积极招集股份 。 尽管报名入股人数较多 , 认 购数额也比较大 , 但是人们多激于义愤 ,

4、 实际交款人数并不多 , 商办公司仅招款 万 余元 。 鄂境内仅川汉一线就需万元 , 而所招股款前后两项才万余元 , 不及所 需资金的 八 。 不得已 , 年 月 , 湖北谙议局议决铁路派股章程数十条 , 建议 按田租 、 房租 、 薪金派购股票 , 但是未得湖广总督瑞徽允准 。 这样 , 铁路资金的筹集 再也没有多大发展 , 至 年铁路收回 “ 国有 ” 时 , 湖北铁路建设一无所成 。 年 , 陕西省奏准修筑西渔铁路 。 前期 , 因所拟定的土药加厘 、 盐斤加价等筹 款办法被清政府禁止实行 以积谷捐改为路股的办法 , 受到农民激烈反对 , 所以铁路 资金的筹集毫无成绩 。 年底 , 设立

5、陕西铁路公司 , 由绅商接办路事 , 改为招股 。 但 到年 , “三 年间仅招募股款余万两 , 且并未开收 , 路工亦未开筑 ” 。 此时 , 清 政府决定干路 “ 国有 ”, 陕西巡抚迅于该年奏请官办 。 第二类粤 、 闽两省铁路资金多由筹集华侨资金而来 。 广东省有三个铁路公司 , 一 为潮汕铁路公司 , 其资本最初由张煌南从南洋华侨中筹集 , 后有日本资本侵入 。 年左右 , 拒借洋款风潮日盛 , 粤民纷纷反对日资 , 日方被迫把股份尽行卖与中方 。 一 为新宁铁路公司 、 其资本大多由旅美华侨陈宜禧招集在美华商资金 , 约 余万元 , “香港、 新加坡各埠华商 , 以及新宁本邑绅商入

6、股者 , 亦有数十万元 ” 。 至 年 , 共 成路公里 。 一为广东全省粤汉铁路总公司 。 该公司大部分股本也是来自海外 , 两 广总督张鸣岐在年致盛宣怀电文中提到 ,“粤路股东, 以南洋 、 美洲华侨资本最 多 ” 。 在当时各省都面临资金困难时 , 广东省是唯一的例外 , 这与华侨资本的支持是 分不开的 。 不过 , 由于内部纠纷不断 , 铁路建设也受到影响 。 福建省铁路建设也主要依靠侨资 , 与广东不同的是招收的侨资有限 。 年 , 福 建当局决定修筑漳厦 、 泉东 、 福马三线 , 并把闽省境内所有铁路都划入公司计划之内 。 最初 , 其集股办法 , 仿照它省粮捐 、 盐捐成案征集

7、资金 , 并采取劝股办法 ,“福建全省 各州县城 、 镇 、 乡 、 村 , 所有店铺 , 不论土著流寓 , 除手工食力外 , 均请酌量入股 ”, 并于闽籍官员中派认股份 。 但是 , 这些办法成效不大 , 公司总理陈宝深亲到南洋各埠 亦汝成编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 册 , 第 页 。 交通史路政编第 册 , 第 页 。 愚斋存稿卷八一 , 第 页 。 轨政纪要初编轨六 , 第一 页 。 历 史 研究 招集华侨资金 万两后 , 才开始修筑漳厦铁路 , 但资金仍然困难 , 又向广东交通银 行息借 万元 , 才完成公里的铁路 。 第三类川 、 皖 、 湘 、 晋 、 滇等省 , 主要靠抽收租股和附

8、加捐税的强制办法集资 。 川路公司最早实行抽收租股之法 , 此外 , 还招有民购股 、 土药商股 、 盐茶商股 、 灯捐 土 厘 、 一些生息及杂收 入 。 除民购股及 生息外 , 其它多由强制方法征集而成 , 依靠官 方维持 。 公司在改归商办以后 , 也没有改变强制征收铁路资金的局面 。 川路共集资 余万两 , 但仅筑路公里 。 皖路公司最初规划全省修筑铁路余里 , 需筹资金 万两 并决定先筑芜 宁线 , 需款 万元 。 然而因皖省经济落后 , 只靠盐斤加价 、 开办彩票 、 加抽米捐等 办法慢慢筹集 。 由于资金难筹 , 公司领导都不太热心路事 , 经理也几经更换 。 至 年 , 虽然从

9、帐面上看 , 已筹有 余万两 , 但因主持者多次更迭 , 路款耗去不少 , 路 工 “仅成土方 十里 , 工料各价均无款可付 , 工事因而中辍 ” 。 在一年反对美国借款合同期间 , 湖南士绅最活跃 , “拒 款自办 ” 的呼声 也最高 , 然而成立铁路公司后 , 筹款却遇到重重困难 。 绅办公司没有筹到资金 , 商办 公司成绩也不大 , 实收资金仅近百万元 。 当 年张之洞议借外资修筑粤汉铁路时 , 湖北同湖南一样也出现拒借洋款高潮 , 鉴于以前招商股无功 , 开始抽收租股 、 房铺租 股和廉薪股等 。 通过种种措施 , 到年 , 湘路所收资金约 万余元 , 筑成铁路只 长沙至株洲公里和株洲

10、至禄口约公里 。 粤汉路经过湖南境内一段最长约 公里 , 而湘路公司筑成的不过强 。 山西省铁路公司确定修同蒲铁路 , 约长 余公里 , 需款余万两 。 山西巡 抚宝桨最初对公司筹款之事没有插手 , 认为 “商办 则全赖群情信用大宗悉由商认 , 官 惟助 以前数年之保息 ” 。 但是 , 公司招股无着 ,“ 乃始则以无股可集 , 一再呈请由官派 员劝办 ” “继 则以亩捐无著 , 察请按照庚子善后赔款 , 伤派富商分认 , 并提存各属官 款息本 , 归公司应用 ” 。 宝菜对这些办法未予同意 , 竟遭京官弹劫 , 清政府亦伤其迅 速筹办路政 。 最后官绅协力 , 改变筹款办法 , 征收租股 、

11、 盐斤加价 、 烟户抽捐 、 土膏 业捐 、 差摇提款 、 斗揖加厘等 , 并把股息由原定的厘提高到 厘 。 至 年 , 全省 共筹款 万余元 , 铺轨公里 , 榆次太谷间成土工公里 。 淇路公司最初议修滇蜀铁路 , 后因英国图谋腾越铁路 , 把此路也并入公司计划内 。 年 , 云贵总督丁振铎又奏请将滇省干支各路均归公司承办 。 铁路资金主要依靠征 亦妆成编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 册 , 交通史路政编第 册 , 第页 。 鑫汝成编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 册 , 毖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 册 。 第 页 。 第 页 。 第 页 。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 收租股 。 自年起 ,“ 每粮一

12、升加收铁路股本钱二文 , 随粮征收或征银之属 , 即 按每银一分收钱二文 ” 。 至 年 , 因筹集到的路款太少 , 又增加租股 ,“每纳粮一 石 认股银五两 , 纳粮一斗认股银五钱 , 纳粮一升认股银五分 ” 。 然而 , 因云南频遭荒早 , 很多人请缓征租股 。 到 年 , 征集到的租股及盐捐 、 开办彩票等资金万余两 。 但是 , 终因工程困难 , 路未修成 。 年左右 , 云南官绅已频频向清政府请款 , 并呼 吁把滇路收归国有了 。 有的学者把依靠强制征集铁路资金的方法称作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 有的则认为 其资金不能算作纯粹商股 。 我们姑且不论其性质如何 , 单从强制征集资金这一点

13、 , 就 说明竭泽而渔的集资方式是不可能使铁路建设有什么大的成就 的 。 第四类 桂 、 黑两省 。 这两省民众贫困 , 无法征集路款 , 但是鉴于其它省大多掀起修 路热潮 , 故而才有修路举措 , 不过动用的是官款 。 广西动用溢收捐款 万两 , 但始终没 有修成铁路 。 黑龙江省拨荒价银 万两 , 修筑了齐齐哈尔至昂昂溪公里轻便铁 路 。 第五类赣 、 豫两省铁路 。 最初以自办名义兴修 , 后因资金困难 , 公司不得不借 用外资 。 赣路公司计划把省内几大铁路先干后支次第完成 , 并确定先筑九江至南昌段 , 然而经过多方筹措 , 却只收 到银 万两左右 。 由于资金困难 , 无法动工 ,

14、 公司不得 不决定借用外资 。 当时正值拒款高潮 , 公司只好采取隐蔽的方式借入日本资金 万 两 。 年底借入日本资金后 , 公司才开始进行大规模勘测 , 至 年7月 , 九江至 德安线( 5 2.7公里) 通车 。 河南省情况与江西省类似 。 19 07 年 , 洛渔铁路公司预定招股3000万元 , 利息7厘 。 开办两年 , 认股者尽管不少 , 然大多未缴 , 到 191 0 年 , 总计收银15 4 万元 , 与洛渔线 所需相差甚多 。 公司另谋筹款途径 , 向隶属陆军部的公益银行商借20 0 万两 。 其实这 笔资金是日本提供给公益银行的 。 正是在借入这笔资金以后 , 洛渔铁路才正式

15、开工 , 建 成3 5公里 ,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 , 路工中止 。 综观各省铁路公司 , 筑路成果不大 。 据统计 , 到1911年 , 各省铁路筑路总长度为 6 7 6.2公里(其中包括借入外资的赣路和豫路) , 仅占当时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0 3 % 。 究 其原因 , 除了各省划疆而 治 , 互不联合 , 办理不得其人 , 官绅把持 , 公司内部纠纷太多等 等因素外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金不足 。 铁路建设需要以实力做后盾 ,“所谓实力者, 则 资本是也 ”。 没有资金 , 再庞大的铁路计划也是一句空话 。 收回路权运动初起时 , 调动起全国各阶层的热情 , 人们都希望能抵制帝国主义的

16、经 济侵略 , 愿意自己筹资完成铁路建设 。 史学界对这场运动也大多予以肯定 。 然而 , 从其 结果来看 , 这场运动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 。 各铁路公司虽然都规定了优厚的吸收资本条 鑫汝 成编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3册 , 第 。一 页 。 1111111 历 史研究 件 , 股息比同时期议借外国资金的利息都高 。 然而 “铁路招股之难 , 除广东粤汉外 , 此外 各省商办之路 , 鲜有不见为难者 ” 。 招股困难的原因 , 除了由于清政府腐败 , 并非所有 可能投入路政的资金都投入铁路建设以外 ,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当时国力衰弱 , 人们 无力筹集起巨额资金 。 正是在资金难集的情况下

17、, 赣路 、 豫路打破原定宗旨 , 被迫招集外 资 , 而大多数铁路公司则陷入资金困境之中 。 这也就说明 , 仅靠政治热情和宏伟计划并 不能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 所以 , 在肯定群众投资热情的同时 , 又不能不承认 , 就实际的 铁路建设而言 , 自办铁路运动是一场失败的运动 。 四 尽管在各省掀起自办铁路高潮时 , 清政府给予了支持 , 但是到 1908年前后 , 其政策 开始发生变化 , 转而支持借债造路主张 。 在统治阶级内部 , 张之洞 、 袁世凯等人针对各省 自办铁路的困难状况 , 提出 “造路不如赎路”的主张。 他们认为 , 既然本国资金困难 , 建路 需时较长 , 且糜费较大

18、 , 倒不如借用大宗款项建路 。 张之洞在受命与英德交涉津镇铁路 借款合同时 , 就曾致电袁世凯 , “此 约难废 , 固不待言 。 然鄙意谓与其造路 , 不如赎路 。 盖 此路若归绅商 自办 , 十年亦难成功 。 一无款 , 二 乏 人 , 三各有争心 , 不能划一 , 四糜费太 多 。 何若听英 、 德代修 , 指刻期告成之路 , 招本稳利丰之股 , 一举赎之 , 岂不至易 、 至简 、 至 稳 、 至实哉 。” 袁世凯也认为 , “以筹储之款为赎 回之资 , 宽以十年之期 , 加以积存之余 利 , 在三省绅民筹款不至为数过迫 , 为数又可较省 , 而得收全部 , 无异自造 ;既纤民力 ,

19、 仍 保路权 , 诚所谓造路不如赎路者 。” 张 、 袁等人之 所 以主张利用外资筑路 , 一方面是由 于 列强要求向中国输入资本 , 他们担心引起国际交涉 , 屈服于这种压力 ;另一方面, 也是 鉴于中国国力衰弱 , 资金难集 。 利用外资不失为目前可行之法 , 故而提出 “ 造路不如赎 路 ”的 主张 。 1908 年前后 , 利用外资的内外环境也比以前有所改善 。 日俄战争后 , 列 强在中国竞 争出现 了新局面 。 俄国在东北的政治和军事野 心受到抑制 , 列 强力图使在中国的侵略势 力达到均衡 。 这样 , 中国被瓜分的危险性相对减小 。 此时 , 美国又重提其 “门 户开放 ”政

20、策 , 并敦促英 、 法 、 德等国采取同一步骤 , 对中国采取 “保全”政策。 所以 , 在铁路借款交涉 中 , 中国往往也能拿回一些利权 。 清政府主管交通的邮传部在挽回利权方面也作了一些 努力 , 使利用外资的可行性相对增强 。 190 8 年 , 邮传部与英国银公司签订了沪宁铁路 办事新章 , 打破了英方对沪宁铁路的操纵 , 挽回了部分沪宁铁路权 。 1909 年 , 清政府又 成功地从比利时手中赎回京汉铁路 , 使之完全归中国自主 。 虽然赎款也是外资 , 但毕竟 ( (论今日铁道计划之先后 , 东方杂志19 07年第5期 。 张文襄公全集卷一九八 , 第 、 页 。 一 21 2

21、4 172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筹措 挽回了京汉路的路权 。 190 9 年 , 清政府颁布雇佣洋员合同格式十条 , 对铁路洋员的任 期 、 待遇 、 权限 、 职务等作出具体规定和限制 , 将他们作为雇员置于中国政府的管理之 下 , 使对洋员的管理有了政策依据 。 经过多方措置 , 此时期利用外资的条件较前改善了 。 另外 , 在这个时期 , 借款修建的铁路也开始显示出一定的成效 。 一是资金充足 , 建设 速度快 。 1906 年京汉铁路竣工 , 1 90 8 年沪宁铁路竣工 , 1909 年汁洛铁路竣工 , 这些铁路 都是比较长的路线 , 与当时 “奏办有 年 , 多无起色 ” 的商办

22、铁路形成鲜明对照 。 二是成路 快见利早 。 如借用英资的关内外铁路建成后 , 收入颇丰 。 著名的京张铁路就是提取关内 外铁路余利修建的 , 后京张铁路又进一步往绥远方向延长 。 另外清政府还利用津榆铁路 余利赎回日本擅筑的新奉铁路 。 当时即有人言 , “虽借款 颇为当世所垢病 , 然使当时不借 英款以筑津榆 , 不但奉新无从赎回 , 即京张 、 张绥亦将为俄人所图 , 焉有自我鸡工之一 日? ” 京汉路赎回以前 , 也已经开始获利 , 如 1904年收入银23 7 万余两 , 1 90 5 年收入 35 3 万余元 。 京汉路的建成 , 使沿线工矿业得到发展 , 并兴起了一批新兴城镇 。

23、 利用外资建路的成功 , 使一些人认识到了自筹资金建路的局限性 。 几个原来主张 筹华资 自办的地方大员也改变原来的主张 , 纷纷上奏请借外资 。 首提 自办川汉铁路的 锡良就提出 , “财政 日窘 , 外祸日迫 , 惟有实行借债可为第一救亡政策 。 借债乃十年以 内救亡之要著造路乃十年以外救亡之要著果十年以外铁路尽通 , 御中控外 , 势 增百倍 。” 1 908 年 , 清政府任命张之洞为粤汉铁路督办大臣 , 1 2 月又命其兼督鄂境川 汉铁路 。 同年 , 盛宣怀被任命为邮传部右侍郎 。 这表明清政府已改行以利用外资为主 的筹资筑路政策 。 在这个时期内 , 清政府签订的铁路借款合同有津

24、浦铁路借款合同 , 为赎回京汉铁 路订立的英法扬 州大学 学 报 人 文 社 会科学版 1997 年第 3期 论荀或 兼论曹操与东 汉 大族的关系 王永平 概要汉魏之际 , 王纲解纽 , 社会动荡 , 世族 阶层遭 受重创 。 作为大姓名士的代表 , 荀 或之出处去就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 。 他依附出身 “赞 阉遗丑 ” 的曹操 , 助其平定充 、 像 , 稳 定河南 ; 他又劝奉汉献帝 , 招揽大姓名士 , 从而逐渐改造 曹操政权的性 质 , 并倡行儒 术以淡 化刑名之治 。 从当时情况看 , 其所进之 “深根 固本 ” 、 屯田拓荒 、 官渡用奇等计谋皆切合 实际 , 不愧为一流的谋略家 。

25、 曹操之由弱 变 强 , 统一北方 , 有赖于荀或辅助之处甚 多 。 不过 , 或之 助操 , 意在借此兴复 汉室 , 实现天下稳定 。 随着曹操羽毛 渐丰 , 其进位之心昭然若揭 , 从而 造成了荀或的内心痛苦及其与曹操的正面冲突 , 最 终酿成了他的人生 悲剧 。 然而 , 哲人虽逝 , 余 惠尚存 。 从汉晋之间 的社会变革 看 , 荀或所 引荐的 大姓名士逐渐得势 , 形成了魏晋之世门 阀世族阶层的骨干力量 。 晋之代魏使得 崇奉儒 学之世族重掌大权 , 也 可以说这是对曹魏代汉 的一种否定 。 由此观之 , 在 这 半个 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 , 荀或确是一位关健性的人物 。 东汉末年

26、 , 群雄 纷起 , 逐 鹿中原 , 最终获胜 的却是被称 为 “赘 阉遗丑 ” 的曹操 , 这 在世 家大 族操纵政局的历史 背景下 , 多 少有 些令 人费 解 。 这 除了曹操自身 非凡的才能外 , 一个重要的原因恐 怕在于他招揽了一批 大族 名士 , 取得了他们的支 持与合作 , 其 中的代表人物便是 荀或 。 作为一流 的谋臣策士 , 荀或屡呈妙 计 , 出奇制胜 ; 作为大 族名士的代 表 , 他居中协调 , 疏通曹操 与大 族名 士的关系 , 稳定政局 。 因此 , 考察 荀或的行 迹 , 评 论 其得失 , 从 某种 意义上说 , 可以了解曹操由弱 变强的发展过程 , 进而从一

27、个侧面揭示曹 操 与东 汉大族的关系 , 纠正一些 传统 看法的偏失 。 孟子 。 万章有 言 :“ 颂其 诗 , 读 其 书 , 不知其 人 , 可 乎?是以论其 世也 。” 本文评论 荀 或 , 以知人论 世 为宗旨 , 不做简单之价 值评 判 , 抑 或有 所可取焉 。 一 、 充州之役 :“深 根固本以制天 下 ” 荀或 (163一21 3)字 文若 , 颖川颖阴人 , 其 家世代冠族 , 祖父 淑有高 行 , “ 当世 名贤李固 、 李 。 56 。 膺 等皆师宗之 , l 。 东汉之世 , 大 族名士操 纵社会 舆论 , 家资 、 门第 对士人的前途 影 响甚大 。 荀或 有这样的

28、家 资作 为凭借 , 其未来 仕途 当然会一帆 风 顺 , 三国志本传上载 , 南阳何颜便 称其为 “ 王佐才也 ” 。 中平六年 (1 8 9) , 或举 孝廉 , 拜守 宫令 , 再 迁亢父令 。 但 就在此时 , 洛阳政局 发生 了变化 , 先 是袁 绍诛灭宦官 , 不久董 卓 挺兵洛阳 , 以至引 发了关 东地区的武力反抗 。 其时冀州牧韩 馥 是颖川人 , 荀或携宗族 往依 之 , 但 待 其至河北 , 袁绍已夺 取韩 馥之 位 , 绍为汝 南人 , 也 信重河南 乡里 , “ 待 或以上宾之 礼 , 或 弟湛 及 同郡 辛评 、 郭 图 , 皆为绍所 任 ”卿 。 董卓 西迁 后

29、, 关东 豪杰失去 了共 同的敌人 , 以至争 城夺 地 , “ 以还相 吞灭 , t 3 。 在 这种纷 扰混 乱的局面中 , 广 大士人无不反复思 量 , 进 行着 关乎 未来命运 的选 择 。 在 诸多军阀中 , 袁绍 声名 最著 、 实 力最强 , 而 曹操势 单力 薄 , 还 没有 形成 自己稳固的基 地 。 我们知道 , 曹操 早年 军事 势力 的发 展一波三 折 , 很不顺利 , 究其原 因 , 恐怕主要在于他出身阉宦家庭 , 缺乏社会 基础 , 故 其 内心颇 觉自卑 , 4他 在 让县 自明本志令中直 言不讳地说 “ 本志有限 ” , 又 “常 自损”, 反董卓 之乱 时 ,

30、 初 次募兵仅得 五 千 , 第二次 募兵扬州 , 险 些丧生 , 仅得 三四千 人 。 董卓 西 迁后 , 操 为奋 武 将军 、 东 郡太守 , 尚须 仰 仗袁 绍 的支 持 。 正是 在 这种情况下 , 荀或却 由袁绍幕下转投 曹操 , 这 确 是一个出人意料的选 择 。 荀或 “ 明有意数 ”, 他 做出这一选 择一定是经 过深思熟虑 才会下 定决心 , 而 绝 非一 时冲动 。 仔 细分析起 来 , 有 如下二点 原因 : 一是 苟或 “见 汉 室崩乱 , 每 怀匡佑 之义 ”朗 , 但 袁绍却不以汉廷为 意 , 多有偕 逆 之举 , 曹操 对袁绍等人 在反董卓时 拥众十余万 ,旧

31、置酒 高会 , 不图进 取 ” 深 表不满 , 屡 “责 嚷之”,的 并以五千之兵 出击荣阳 , 险些 丧 生 , 从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 二是 就个人才 能而 言 , 荀或以曹 操 “有 雄 略 ” , 而袁绍 不善 任人 , “ 终不能定大业 ” 。, 正是 这两 点 因素 , 决定了荀 或 的取舍 。 曹 操得荀或 , 欣喜之极 , 说 :“吾 之子 房 也 ”。 此后 , 从初平 二 年 (1 91 ) 至建安十 七年 (2 13 ) 的 20 余年间 , 荀 或一直是 曹操的首席谋臣 , 在他的辅助下 , 曹操 逐渐走上了统一 北方的征程 。 曹操 在充州镇 压 黄 巾余部 , 起

32、初 颇得 充 、 豫 豪杰 鲍 信 、 张邀 、 陈 宫等人支持 。 但 兴平元年 (1 90 ) 曹 操用兵徐州 , 攻 打陶谦 , 张邀 等倒戈 , 迎 立吕布 , “充 州诸 城皆应 布 ” , “督 将大吏多 与邀 、 宫通谋 ” 。9当时 荀或为充州 留事 , 他以智谋劝退 豫州刺 史郭贡 , 稳定哪城 , 又命东阿人程显晓谕 东阿 、 范城守将 , “ 卒全 三城 , 以待太祖 ” 。 此役 仓卒 , 全赖 荀或 冷静 处 置 。 如果 充州失守 , 曹操 进 退两 难 , 必将陷人腹背受敌的 困境 之 中 , 即使 不被消灭 , 也会沦 为散兵游勇 , 难有作 为 。 此一事变

33、, 出于肘腋 , 说明曹操在 充州 的统 治很不牢固 。 张邀 、 陈宫本与曹操亲善 , 三国志 吕布传载邀与袁绍 有隙 , 绍命操杀邀 , 故 “邀 畏太 祖终为绍击己也 , 心不 自安 ” 。 其实 , 这 只是表层原因 , 以充州豪杰 皆反 , “ 督将 大吏 多与 邀 、 宫通谋 ” 的情况 看 , 其 中必 有深层 原 因 。 据 田余庆先生考 证 , “ 真正的原因是 曹操杀了曾做 过 九江太守 的边 让 , 得罪了世家 大族 ”自。 史 称曹 操 杀边 让 , “ 自是士林 愤痛 , 民怨弥重 , 一夫 奋 臂 , 举州 同声 , 故躬 破于徐方 , 地夺于吕布 , 仿徨 东 裔

34、 , 蹈据无所 ”“。 这里明确 揭示 了曹 操杀边 让的 危害及 其在充州统治的危 机 。 面对这 种局势 , 必须对 症下药 , 调整相关战 略和政策 , 以图再 举 。 在这方 面 , 荀 或深谋远 虑 , 在 制定新的规划 中发 挥了很 大作用 。 兴平 二 年 , 陶 谦 病死 , 曹操 本 想借机攻 徐 , 或 为之计曰 : 昔高祖保关中 , 光 武据河 内 , 皆深根固 本以制 天下 , 将 军本以充州首事 , 平山 东之难 , 百姓无不归心悦服 。 今虽残破 , 扰 易自保 , 是亦将军之关中 、 河内也 , 不可 不先定 。 1 : 在这里 , 他 明确 提出了 “ 深根固本

35、以制天下 ” 的 战 略方针 , 详 陈击破吕布的战 术安排 , 坚 定了曹 操 的信心 , 促使 他放 弃攻徐之策 。 毫无疑问 , 此 前曹操对 未来 局 势并无明确认识 , 头脑中存有流 寇思 想 , 尚未理 解根据 地建设的重要性 。 因此 , 荀 或 “ 深根固本 ” 之策的提出 , 标志着曹操 势力走 上了稳定 发展的道路 。 此后 , 曹操 在充 、 豫一带 收编军队 , 招揽士人 , 协调与大族的关系 , 兴办 屯田 , 遣 使入 关贡奉 , 从而声 名日著 , 成为一 支 重要 的割据力量 。 二 、 迎 奉汉 献 帝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曹操虽辖有充州 , 着 力招揽

36、士人 , 但 “赘 阉 遗丑 ” 的身份 一直制约着其事业的发展 。 如何才 能改 变形象 , 与 袁绍等人 分庭 抗礼呢?曹操一直 为此而努力 。 从 其发 展历 程看 , 其处境发 生根本 性 转变 , 应 该说 是在建安元年(1 96 )迎 奉 汉献帝 都 许之后 , 而迎 奉汉 献 帝 , 荀 或发挥了重大 作用 。 众 所周知 , 东汉王朝 在黄 巾起义后 , 早已名 存 实亡 。 汉献 帝又为 贼臣董卓 所立 , 先 被挟 持到 关 中 , 受制于李赠 、 郭祀之手 , 后又被白波贼杨 奉等挟 持到河 东 。 在 这种 情况 下 , 关东诸多军 阀 都 有条 件迎奉 汉 献帝 。 清 代学 者王先谦 在后汉 书集解卷7 3校补上 便说 , 当时袁绍 、 袁 术 、 公 孙攒 、 刘 表 诸 人 “ 皆尝 雄 视一 时 ” , 其 力量足以 “ 匡正 帝室 ”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