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04KB ,
资源ID:1366636    下载:注册后免费下载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13666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家形象及生活方式问卷调查 .doc)为本站会员(瓦拉西瓦)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家形象及生活方式问卷调查 .doc

1、1 东方的发现与东方文化复兴东方的发现与东方文化复兴 1 1 从泰戈尔到莫言 侯传文 王汝良 2 摘要:摘要:100 年前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人有机会发现东方。20 世纪后期以来, 先后有十几位东方作家获奖,体现了西方人对东方的主动发现和对东方文化的不断接受。 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具有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获奖的东方作家大多具有民族自信与文化 自觉,在创作和演讲中突出自己的民族身份和东方文化元素。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是东方 文化百年发展历程的缩影,也是东方文化复兴的标志之一。文化复兴不是复古,东方文化 复兴并不意味着对西方文化的排斥,而是在重新认识东方传统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激发出 新的文化创

2、造力,为人类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泰戈尔;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东方文化 诺贝尔文学奖是在西方文化圈中设立、主要由西方人评定的。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障 碍使东方作家竞争该奖颇为困难。尽管如此,自 1903 年开奖以来,至今已经有十多位东方 作家赢得这项桂冠。他们是:泰戈尔(印度,1913) ,阿格农(以色列,1966) ,川端康成 (日本,1968) ,索因卡(尼日利亚,1986) ,马哈福兹(埃及,1988) ,戈迪默(南非, 1991) ,大江健三郎(日本,1994) ,库切(南非,2003) ,帕慕克(土耳其,2008) ,莫言 (中国,2012) 。另外还有高行健(2000

3、)和奈保尔(2001) 。这样的东方诺贝尔文学现象 体现了东方文学的百年发展历程,也折射出东方文化的历史命运。 一、东方的发现一、东方的发现 在西方,获奖是作家个人的事,至多会关系某种文学思潮的兴衰;而在东方,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则有更多的象征意义。获奖作家往往代表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作家获奖往往 引发许多关于文化与文学的思考。 20 世纪的上半期,只有泰戈尔一位东方作家获奖,而且授奖辞中还说他已经进入英国 文学之列,因此有人戏称泰戈尔是半个东方作家。然而即使只算半个东方作家,泰戈尔的 获奖也使西方人有机会发现东方,尽管这个机会来得有些偶然。1912 年,泰戈尔前往英 国旅行,在此前后他将自己的

4、部分诗歌翻译成英文,带到英国以诗会友。这些诗歌的深 邃宁静的精神和神圣的情感征服了许多英语诗人、作家和艺术家。著名诗人叶芝在后来 为吉檀迦利写的序言中说: “当我坐在火车上、公共汽车上或餐厅里读着它们时, 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方文化史 (项目批准号:11ZD082)的阶段性成果。 2 作者侯传文,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汝良,青岛大学文学院讲师。 2 我不得不经常阖上本子,掩住自己的脸,以免不相识的人看见我是如何激动。 这些诗的感情显示了我毕生梦寐以求的世界。这些诗歌是高度文明的产物。 ”1诗人兼 理论家爱兹拉 庞德发表了评论文章,他的评论很有代表性,他说:“这种深邃的宁

5、静的精神压倒了一切。我们突然发现了自己的新希腊。象是平稳感回到文艺复兴以前的 欧洲一样,它使我感到,一个寂静的感觉来到我们机械的轰鸣中。 ”他将泰戈尔的诗 与西方时尚文学进行了对比,指出: “他具有自然的宁谧。这些诗似乎不是风暴或激 越的产物,而只是显示了他日常的脾性。他与大自然浑为一体,没有任何矛盾。这一切 与西方的时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西方,我们若要取得巨大的戏剧效果 ,那么 人必须表现为竭力要驾驭大自然。这一切与古希腊对人的描写及众神的嬉戏也形成了对 比。总之,我在这些诗中发现了一种极其普通的情感,使人想起在我们西方生活的 烦恼之中、在城市的喧嚣之中、在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的尖叫之中以及

6、在广告的旋涡之 中常常被忽视的许许多多的东西。”2这些评论中表现了对与西方文化迥异的东方文化 的惊奇发现。正是这些西方精英的发现和认同,使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击 败了许多竞争者,赢得了 1913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许多西方人通过泰戈尔认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法国作家让居埃农写道: “这些理想与我们的理想是大相径庭的,它至少给了我们对欧洲思潮的相对性的认识。 我们没有很好地理解:千百万人在与我们不同的理想基础上被抚育着,生活着。”冰 岛作家拉克斯奈斯说: “一个令人敬慕的上帝,泰戈尔的上帝:伟大的朋友,世界的 情人,洁白的莲花,坐在河心中摇晃着的小舟上吹着横笛的陌生人!与泰戈尔类似的

7、上 帝可以在地中海地区犹太人的 圣经诗里找到,你可以在中国的 道德经里见到。 但在欧洲,从中世纪以来,恐怕没有他的任何代表。 ”3当然,泰戈尔的获奖不仅有许 多偶然的因素,而且授奖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雅奈先生的授奖辞认为,泰戈 尔的吉檀迦利等作品“已经名副其实地归入英国文学 ” ,因为“自从伊丽莎白女 皇时代以来,这种诗歌艺术一直伴随着不列颠的文明扩张,永不凋谢。 ”他认为泰戈 尔诗歌的全人类性是基督教传教事业的成果,他说“基督教传教事业也在印度起到了 妙手回春的作用。 基督教传教事业的影响远远超出改变宗教信仰的工作范围。 ”4由 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泰戈尔之后半个世纪没有第二个东方作家获得诺

8、贝尔文学奖。 20 世纪后期,东方作家开始引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关注。继以色列作家阿格农 1966 年获奖之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赢得 1968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且是第一个因民族性、民 族文化特色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瑞典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评选 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在授奖辞中强调:“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 义的影响,但是,川端先生也明确地显示出这种倾向: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 1 转引自 K克里巴拉尼:泰戈尔传 ,倪培耕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 年,第 264265 页。 2 参阅 K克里巴拉尼:泰戈尔传 ,上引书,第 266268 页。 3

9、转引自 K克里巴拉尼:泰戈尔传 ,上引书,第 284、587 页。 4 见泰戈尔:饥饿的石头 ,倪培耕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3 年,第 539542 页。 3 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发现一种具有 纤细韵味的诗意。 ” “川端康成先生的获奖,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川端先生以卓越的艺 术手法,表现了道德性与伦理性的文化意识;其二,在架设东方与西方的精神桥梁上做出 了贡献。 ”1这里有着对东方文化的主动发现和接受,与半个世纪之前泰戈尔获奖时授奖 辞的表述有着明显、深刻的差异。 授奖辞称川端康成“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叙事技 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

10、。 ”2所谓“日本人的精神实质”又译为“最具民族性的日本 灵魂” ,指的是什么?许多人试图解释而不得要领。还是近百年前诗圣泰戈尔概括得好: “日本创造了一种具有完美形态的文化,发展了一种视觉,从美中发现真理,从真理中发 现美。 ”川端康成非常认同泰戈尔的概括,将自己获奖演说命名为“我在美丽的日本” ,之 后在赴美访问时,将演讲题目定为美的存在与发现 ,并反复引用泰戈尔的话语。日本古 代诗学中有一个体现审美修养的范畴称为“风雅” ,川端康成在演讲中进行了阐释:“风雅, 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3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到 21 世纪初,东方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1、异乎寻常地频繁起来,二 十几年的时间先后有 8 位东方作家(马哈福兹、戈迪默、大江健三郎、库切、帕慕克、莫 言 6 位,外加两位移民作家。 )获此殊荣。后二十年的热络与前 80 年的冷落形成鲜明的对 照。西方对东方文学承认的这种加速度是偶然现象吗?是评委们出于对历史欠账的补偿而 有意识的倾斜照顾吗?显然不能如此浅薄地去理解。这一方面是东方文学发展进步的标志, 另一方面是东西方文化通过近百年的交流互动,走向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标志。同时, 对于西方的知识精英们来说,也是一个对东方文化主动发现和不断接受的过程。 二、文化自觉二、文化自觉 在十几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中,排除一部分英语作家,一

12、部分移民西方或 加入西方国籍的作家和个别与西方文化关系密切的民族的作家,其中最具有文化象征意义 的是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埃及的马哈福兹和中国的莫言。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都具有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 虽然泰戈尔获奖具有偶然性,但展示民族文化精髓,致力于民族文化复兴则是他自觉 的追求。他指出:“对我来说, 奥义书的诗句和佛陀的教诲,一直是活着的灵魂,因而 具有无限的生机;我在自己的生活中和对别人的说教之中也总是把它们当作我个人的体证, 是对我个人、对别人都具有内在个性意义的东西。 ”4 他不仅将这种活的灵魂贯穿在自己的 创作和社会活动中,而且试图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19121913 年,他在

13、美国作了题为 正确地认识人生 (又译人生的实现等)的系列演讲,其序言中说:“我希望,西方 1 川端康成十卷集第 10 卷,第 446 页。 2 安德斯奥斯特林:授奖辞 ,高慧勤译, 川端康成十卷集第 10 卷附录,上引书,第 446 页。 3 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叶渭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 234 页。 4泰戈尔全集第 19 卷,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4 页。 4 的读者能够通过这些文章,有机会接触我们的圣书中所展示的、今日生活中仍体现着的古 代印度的活灵魂。 ”1 1916 年他访问日本和美国,发表了系列演讲,分别结集为民

14、族主义 和人格 ,其宗旨也是弘扬印度民族文化。在泰戈尔看来,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是一种以 自我和他者相对立为原则的扩张主义,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人格主义是一种以自我和他者 相统一为原则的和平主义,是印度民族文化的代表。世界大战已经证明了前者的失败,当 然也就证明了后者的价值。他对当时东方文化被轻视、被忽视的现象痛心疾首,在题为 诗人的宗教的演讲中指出:“今天,真正的东方依旧未经勘察。盲目的轻视比盲目的 无知更加不可救药;因为轻视使灯火熄灭,而无知只是未点燃灯火而已。东方正期待着被 西方各民族所了解,这不仅为了能如实地介绍自己,也为了让她对自己的使命有信心。 ” 2 川端康成也是一位具有文化自信的东

15、方作家。早在发表于 1934 年 5 月的文学自传 中,作家就对自己的东方文化属性作了强调:“我受过西方现代文学的洗礼,也曾试图加 以模仿;但我在根底上是东方人,从 15 年前起就不曾迷失过自己的方向。 ”3 正是沿着这 样的创作道路,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雪国 、 古都 、 千只鹤等杰出作品,取得了巨 大的成功,成为亚洲第一位因民族性表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获奖之后第二年, 川端康成前往美国,发表了题为美的存在与发现的演讲,其中引用了泰戈尔 1916 年访 问日本时发表的演讲中的一段话:“一个民族,必须展示存在于自身之中的最上乘的东西。 那就是这个民族的财富高洁的灵魂。要抱有伟大的胸怀,超

16、越眼前的局部需要,自觉 地承担起把本国文化精神的硕果奉献给世界。 ”4他非常赞同泰戈尔的观点,并身体力行, 在演讲中大力弘扬日本古代的和歌、俳句和物语文学,说明日本民族如何善于发现和表现 自然之美和人性之美。他对日本近代以来引进模仿西方文学的历史进行了反思:“日本引 进西方近代文学约莫百年了,但这种文学不是没有达到王朝时代的紫式部、元禄时代的芭 蕉那样具有日本风格的高度就衰微下去了吗?假如日本文学今后还会有上升期,产生新的 紫式部和芭蕉,那就是我所真诚期待的。 ”5 马哈福兹由于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 , “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而被授予 1988 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

17、演说中,作家宣称:“我是两种文明的儿子。在 历史上的一个时期里,这两种文明结下了美满姻缘。第一种是已有七千年历史的法老文明; 第二种是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伊斯兰文明。 ”他讲了两个故事说明这两种文明的特点。一 个是古埃及纸草书上记载的法老故事:一位法老得知他的后宫嫔妃与廷臣私通。根据当时 通常的做法,人们预料他会斩尽杀绝。但这位法老没有这样做。他召集一批司法官员,要 求他们调查事实真相,以便公正审讯。作家对此评论说:“在我看来,那种做法比创立一 个帝国和修建金字塔更加伟大,更能证明那种文明比任何财富和光荣更加优越。帝国消失 1泰戈尔全集第 19 卷,上引书,第 3 页。 2 泰戈尔:诗人的宗教 ,见泰戈尔全集第 21 卷,第 253 页。 3 川端康成十卷集第 10 卷,第 71 页。 4 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叶渭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 233-234 页。 5 川端康成:美的存在与发现 ,叶渭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 230 页。 5 了,过去的事情也过去了,总有一天也化为乌有。但是只要人类的理智在渴求,真理和正 义将永存。 ”另一个是关于伊斯兰文明的故事:在一次击败拜占庭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