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 ,大小:2.12MB ,
资源ID:21749294      下载积分:1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217492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大概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出名的作品.pdf)为本站会员(爱文献爱资料)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大概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出名的作品.pdf

1、Shostakovich Symphony No.7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大概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出名的作品文/高阳之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大概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出名的作品,尽管在肖氏的15部交响曲中它并不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为(我更喜欢第五和第八)。关于这部交响曲的“历史”,似乎是广为人知的:肖氏在1941年9月完成了第七交响曲的前三个乐章,当时德军已经包围了肖氏所在的列宁格勒并对城市进行炮击和轰炸。据说肖氏曾三次要求参军上前线被拒(因为高度近视?),最后只能参加了消防队。作曲家最终被命令撤出列宁格勒,并在伏尔加河畔的古比雪夫(1991年改回1935年以前的原名一一萨马拉)完成了这部作品。作品首演也

2、是在古比雪夫(1942 年3 月5日),由苏联指挥家萨莫苏德(Samuil Samosud,18 8 4-1964)指挥莫斯科大剧院乐团(BolshoiTheatre Orchestra)演出。该作品的乐谱被拍摄并制成微缩胶卷,通过德黑兰和开罗运至英国和美国。美国首演在1942年7 月19 日由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进行。因此,“列宁格勒”交响曲的首演并不是在列宁格勒举行的,也不是由我这张CD上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演出的。“列宁格勒”交响曲之所以出名,以及后来(二战结束后的大部分时间)之所以为很多人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谓对“历史事件”一一战争的刻画。第一乐章那个长达3 52 小节、被我一

3、位朋友形容为“鬼子进村”的用军鼓敲出来的ostinato(固定音型),以“侵略者”或者“纳粹”主题而广为人知。这段令人联想起拉威尔波莱罗的令人抓狂的进行曲,据说其实取材于希特勒最喜爱的轻歌剧一一雷哈尔的风流寡妇,以及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Deutschlandlied,海顿作曲)。不少人(据说也包括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和巴托克等人)都像我那位朋友一样,觉得这段音乐长、粗野甚至“俗气”。二战期间让英美听众在“情感”上认同这部作品对“残暴入侵者”的遣责和对“苏联人民英勇不屈的斗 109E55AY|绘声绘色创造我们国家在战争时期的形象,用音SHOSTAKOUICHVANGUARDCLASSICSSYMP

4、HONY NO.7IN CMAJOR,OP.6OLENINGRADLENINGRAD PHILHARMONIC ORCHESTRAMRAUINSKY争”的图解式的描绘,到了冷战时期变自己的感情的人不止我一个。每个人都成了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风格感觉到这一点。精神生活在战前几乎被乃至整个苏联政权的嘲讽。压制得毫无生机,而这时却饱满了、热那么作曲家本人对有关“列宁格烈了,一切都变得鲜明,有了意义。大勒”交响曲的争议,是什么看法呢?概许多人认为我在写了第五交响乐这就要看你看到的是哪种“看法”之后恢复了生命。不是的。我是在了一一是肖氏在世时发表过的无数声明第七交响乐之后恢复生命的和谈话,还是记载

5、在号称“肖斯塔科维第七交响乐成了我最受欢迎的作奇口述、伏尔科夫记录并整理”的“肖品。但是,我感到悲哀的是人们并非都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在我手头这本见证中译本(译乐来突出它.我要写我们的时代,写我同时代的人,他们为了战胜敌人不惜力量,不惜生命。关于第七交响乐和第八交响乐,我听到过许多无稽之谈。那些蠢话能流传这么久,令人惊奇.3 0 年前你可以说它们是军事交响乐,但是交响乐很少是为定货而写的,这是说,如果它们不愧为交响乐的话.第七交响乐是战前设计的,所以,完全不能视为在希特勒进攻下有感而发。“侵犯的主题与希特勒的进攻无关。我在创作这个主题时,想到的是人类的另一些敌人。自然,我厌恶法西斯主义,不

6、过不仅是德国法西斯,任何法西斯都令人厌恶。如今人们喜欢把战前回忆成田园诗式的时期,说什么在希特勒打扰我们之前,一切都美好。希特勒是个罪犯,这一点很清楚,但是斯大林也是。我对被希特勒杀害的人们感到悲痛难消,但是我同样为在斯大林命令下被杀害的人感到悲痛。我为每一个被折磨、被枪决或者饿死的人感到痛苦。在抗击希特勒的战争开始之前,在我们的国家里,这样的人数以百万计.其实,我毫不反对把第七交响乐称为列宁格勒交响乐,但是它描写的不是被围困的列宁格勒,而是描理解它所表达的是什么,然而在这乐曲写被斯大林所破坏、希特勒只是把它最里一切都是明确的。阿赫玛托娃写了她后毁掉的列宁格勒。9(见证第者叶琼芳,作家出版社2

7、 0 15年版)里,我找到了以下关于“列宁格勒”交响曲的“肖斯塔科维奇本人的看法”:能够悲伤也是一种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并非每个人都有,至少不是每个人始终都有由于战争才有机会表达的安魂曲,第七交响乐和第八交响乐是我的安魂曲。”(见证第158-159页)“我的第七交响乐列宁格勒写得很快。我不能不写它。因为战火在周围燃烧,我必须和人民在一起,我要176-178页)“我是因为被大卫的诗篇深深打动而开始写第七交响乐的;这首交响乐还表达了其他内容,但是诗篇是推动力。我开始写了。大卫对血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说上帝要为血而110视听前报仇,上帝没有忘记受害者的呼声,等等。我想起诗篇就感到激动。如果在每次演出第

8、七交响乐之前朗诵一下诗篇的话,对第七的蠢话就可能少写出来一些。”(见证第204-205页)(注:肖氏读到的可能是诗篇9:12:“那位追讨流人血的,他纪念受屈的人,不忘记困苦人的哀求。)以上一段尤其有趣,与下面这段相映成趣:“尤金娜【苏联著名钢琴家】为人正派、善良,但是她的善良是歇斯底里的,她是个歇斯底里的教徒.她对我说:“你离上帝很远。你一定要靠近上帝。,我向她挥了挥手,走了。这真的是信仰吗?这只是与宗教略有一点联系的迷信。(见证第2 0 8-209页)看来,“离上帝很远”并没有的习性。”(见证第49页)妨碍肖氏被诗篇感动。据考证,肖斯塔科维奇与姆拉文斯上文提到,列宁格勒交响曲的基的决裂,缘于

9、196 2 年前者的第13 交首演是萨莫苏德指挥的。但是肖氏在参响曲的首演。肖氏本来是想让姆拉文斯加首演后在一封信中说他希望听到姆拉基指挥首演的(这也再次印证了姆拉文文斯基指挥这部作品,因为他“对萨莫斯基在肖氏作品诠释中的地位),但是苏德作为交响乐指挥没有太大信心。苏联政府不喜欢这部作品(据说是因为这也能和见证中的以下记述对上其中抗议反犹主义的内容),因此,向号:“我惊奇地发现那位自认为是音乐姆拉文斯基施加了压力,使后者婉拒承的最卓越的解释者的人物并不懂我的音担指挥此曲首演的任务。最终此曲的首乐。【伏尔科夫注:指叶甫根尼莫拉演是另一位苏联指挥家康德拉辛文斯基(YevgenyMravinsky)

10、】他说,我想为你的第五交响乐和第七交响乐写欢欣鼓舞的终曲,结果力不从心。这个人从来没想到我根本无意要什么欢欣鼓舞的终曲,哪儿能有什么可欢欣的?”(见证第2 0 4页)这也许有点奇怪,因为毕竟姆拉文斯基(即见证中的莫拉文斯基)指挥了肖氏第五、六、八、九、十和十二交响曲以及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首演。肖氏的第八交响曲就是题献给姆拉文斯基的。诚然,肖氏的第七交响曲姆拉文斯基只指挥过一次(就是我这张CD上的录音),但是还有哪位指挥家能声称自己比姆拉文斯基更理解肖氏的作品呢?就以列宁格勒交响曲美国首演的指挥托斯卡尼尼来说吧,肖氏对他的评价是:“托斯卡尼尼把他指挥我的第七交响乐的唱片送来给我

11、,我听过后非常生气。什么都不对头。精神、性格、速度都不对,劣的粗制滥造。我写了一封信给他,说了我的看法。我不知道他究竟收到了没有,可能是收到了,但是假装没收到一一这完全符合他的虚荣和妄自尊大(K i r i l lKondrashin,1914-198 1)指挥的。这难免让作曲家耿耿于怀。苏联指挥家姆拉文斯基(Ev g e n yMravinsky,190 3-198 8),曾连续担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席指挥达50 年(193 8-198 8)之久,把该乐团塑造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交响乐团。这个乐团的声音与其它著名乐团迥异,我个人的印象是金钩铁画一般的瘦硬、灼热而毫无感伤情绪的表达、以及往往

12、令人惊叹的速度。我个人仍然顽固地认为,1991年以后的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与姆拉文斯基指挥下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听过姆拉文斯基指挥的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的人,估计会领会到什么叫直入灵魂的演绎。姆拉文斯基这个列宁格勒交响曲的唯一录音也是如此。虽然不是现场录音,却有现场的紧张感,甚至时常有游走在frenzy边缘的感觉。那种铁的纪律性与汪洋恣肆之间的微妙平衡,至少我只在姆拉文斯基和富特文格勒那里听到过。另外,我并不认为姆拉文斯基的终曲是“欢欣鼓舞”的;他是不是想写出“欢欣鼓舞”的终曲是另外一码事,但是在这个录音的终曲里,明明是巨大的悲?。录音时间是1953 年2 月2 6 日,仅仅一周后斯大林就离世了,估计他大概没有听过这个录音吧。视11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