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摘要:文章构建了一个涵盖质与量的农村金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利用2010-2019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进一步的空间杜宾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但不显著,总体来说并不存在正向空间外溢效应。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绿色发展;空间计量模型一、引言农业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在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
2、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2021年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也再次强调要加快农業绿色全面转型。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采取着高污染、高投入的粗犷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推广面临现实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生态环境也遭受农业内源性污染的巨大压力。一方面,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会直接增加生产成本,多数农户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负担这种额外费用;另一方面,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短时期绿色农业无法带给农户超过传统农业的预期收益,同时也对农户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风险规避型的农户来说,绿色生产未必是最优
3、选择。农村金融一直是农业生产重要的资金来源。在整个农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农村金融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农村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冲生产风险等途径促使农户采用绿色生产技术,从而提高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助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增产又减污的目标。但目前鲜有研究系统梳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和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机制,其具体影响效果也有待进一步论证。本文拟采用2010-2019年除西藏外30个省份的数据,分析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探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提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该研究的相关结论不仅有助于农
4、业发展的整体绿色转型,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协同作用。二、文献综述本文总结了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支持农业绿色发展两个方面的相关文献。在以往的研究中,通过实证分析,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认为增加农村金融的相关指标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且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温红梅利用我国1978-2016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了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认为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影响在东中西呈依次递减状态。聂丽研究发现,在农村金融较为集中的地区,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更为显著。但是,目前农村金
5、融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不同,农村金融的发展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慢,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仍有待提高。谭崇台以农村金融需求为视角,研究发现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传导路径的中介变量,并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要有效解决农村金融的供需失衡,引导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完善整个农村金融体系,还需要市场的活力和政策的引导。在关于农村金融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中,已有研究主要关注金融支持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具体方式。杨怡和吴丽玉认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绿色技术改善从而对农业绿色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陆杉和熊娇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既直接作用于农业绿色效率的提升,
6、也通过为农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增加规模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规模经济从而间接作用于农业绿色效率的提升。李健旋研究认为农村金融可以从发展规模增加、结构优化及效率提高三个方面作用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三、机制分析(一)农村金融“量的扩张”作用机制农业绿色行为的开展需要额外资金投入,对小农户来说门槛较高,农户在面临农业技术投资、新产品采用时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虽然民间借贷、非农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小农户的资金约束,但正规信贷服务的缺乏依旧是导致农户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存在不一致性的一大原因。农村金融量的扩张增强了小农户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农户能够从正规信贷中获得资金支持,有助于小农户对
7、环境友好型技术进行投资,从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二)农村金融“质的提升”作用机制农业绿色技术有着“高投入、高风险”特性,加之农业生产本身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导致农户对绿色新技术采用的主观动机不强。但农业保险的存在可以借助正规信贷市场的平滑机制跨期配置资源,有效化解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农业生产能力的冲击,受灾农业生产主体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使农业生产经营产出保持稳定。这一保障体系为农民提供了增加投资和农业生产投入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决策,从而起到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现阶段,农村地区信用约束机制不健全,微观主体存在道德风险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更大的违约风险。农村金融机构
8、存在不良贷款率升高,资金链断裂,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经营风险难以有效控制等多重生存发展问题。因此,只有金融机构自身能够保证收益覆盖成本,降低不良贷款率,优化存贷比,在有效防范风险基础上,实现某一区域的内生性资金循环机制,保证公共金融服务供给并防范系统性风险集聚,才能为农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三项假设:H1: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有促进作用。H2:农村金融“量的扩张”对农业绿色发展有促进作用。H3:农村金融“质的提升”对农业绿色发展有促进作用。四、计量模型和数据来源(一)模型设定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实证分析模型如下:Yt0+iXi+t(1)式(1)中,Yt表示绿
9、色农业发展水平,为本文被解释变量;i=110,X1X3表示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量的扩张”、农村金融“质的提升”,为本文核心解释变量;X4X10为控制变量。(二)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1. 被解释变量农业绿色发展指标要以绿色为基调,系统、准确、科学、客观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展现新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本文参照周纳、樊胜岳等学者的指标构建,设计如下指标体系,其中,以环境友好、技术先进、生态安全、质量高效为一级指标,下设10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2. 解释变量本文选择的解释变量包括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农村金融量的扩张、农村金融质的提升。以“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
10、方面指数作为农村金融的评价维度。量的扩张,主要反映农村金融的覆盖程度。质的提升,主要反映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能力。3. 控制变量除了主要的解释变量外,本文根据相关文献选择了以下六个控制变量:自然灾害,以受灾面积与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值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以各地区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财政扶持比例:采用各地区财政支出与农业相关的部分占总财政支出的比值表示;产业结构:采用第三产业GDP占比表示;城镇化水平:以城镇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值表示;人均收入:采用第一产业GDP除以乡村总人口来表示;农村人力资本:采用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平均受教育年限(文盲人数1+小学学历人数6+初中学
11、历人数9+高中和中专学历人数12+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16)/6岁以上人口总数。(三)数据来源本文选择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0-2019年,选取除西藏以外的其余30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所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各省市公布的统计年鉴及公报、国泰安数据库、绿色食品网。个别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填补。五、实证分析(一)基准分析表3模型1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数每增加1单位,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增加0.389%。即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显著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假说1得到验证。从模型2和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农村金融“量的扩张”和
12、“质的提升”均对农业绿色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质的提升”的促进作用大于“量的扩张”。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质的提升”包含农业保险,有效降低了农户采纳绿色技术的感知风险;且“质的提升”中不良贷款率、农村金融存贷比、农村金融集聚度等核心指标还反映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农户农地投資的信心。另一方面,“量的扩张”主要衡量的是资金可得性,但农户获得资金支持后未必会将全部资金用于农地投资,而是可能用于非农用途。以上两方面原因使得“质的提升”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二)稳健性检验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绿色发展可能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从而引发严重的内生性问题。虽然前文的理论机制和
13、实证结果似乎都表明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单向影响农业绿色发展,但实际上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新型绿色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即便是规模化农户也很难支付这笔费用。为解决这一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参照杜勇的做法,将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阶滞后项和二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利用面板2SLS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依然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结果与普通回归模板结果基本一致。六、空间计量空间杜宾模型回归分析。利用stata17采用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来检验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全局空
14、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绿色发展的Morans I指数基本上所有年份均显著为正。这说明各省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绿色发展并非偶然,可能存在空间相关。故而应将空间外溢和空间异质性纳入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研究当中。经LR检验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将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表4的估计结果可见,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总效应为正。这再次证明本地农村金融只会促进本地农业绿色发展,各省份应积极主动提升本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而非依赖周边地区对本地的空间外溢效应。七、研究结论与启示本文先构建面板模型探究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
15、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果。为更好地了解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效应,继而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全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稳步提升,其中,农村金融“量的扩张”表现平滑上升趋势,农村金融“质的提升”呈波动上升态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都稳步提升。二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农村金融“量的扩张”和农村金融“质的提升”对农业绿色发展均有正向且显著的作用,“质的提升”较于前者的促进作用更大。三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目前并不存在正向的空间外溢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
16、政策建议:第一,应大力加强农村金融建设,降低村镇银行准入金融市场门槛,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数量,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员工密集度。针对农业绿色生产用途的贷款,适度降低放贷标准,放宽对抵押物的限制,扩大贷款规模。第二,当前应继续大力推广农业政策性保险,完善农业生产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农业保险“高保障”的作用,加深广大农户对农业保险的理解与认可。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应推进农业保险市场化,推动农业保险赔付手续简化高效,定损标准不断规范,使农业保险发展助推农业绿色发展。第三,创新金融产品品种、实现金融机构长期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新金融产品、推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农业金融产品,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活跃农村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应完善农业贷款担保体系,降低不良损失,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