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中欧班列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1 引言中欧班列是我国探索“一带一路”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与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的重要载体,其常态化运行为我国拓展了新的贸易通道。中欧班列在运输费用方面是空运的1/3,在时效方面是海运的1/2,加之冷链中欧班列的开行,在运输费用、运输效率及运输功能等方面展现了一定的优势,目前在中欧贸易运输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22年7月,中欧班列共开通了82条运输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196个城市,已形成联通欧亚大陆的运输大动脉。2021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5万列、同比增长22%,保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2020年4月,商务部提出要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应对疫情影响1。
2、2020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表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2。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开数据显示,中欧班列2011年全年开行17列到2021年全年开行1.5万列,开行班列总量持续增长,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中欧班列开行量逆袭增长。目前,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为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重要通道,中欧班列不仅提升了经贸合作水平,也推动了沿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中欧班列已在国内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法,对中国知网中检索到的国内中欧班列相关文献进行多方面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欧班
3、列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中欧班列的发展状况。通过对中欧班列文献的作者分布、研究机构、热点主题聚类等可视化分析,得出国内中欧班列的研究热点和演化过程,分析国内中欧班列未来的发展趋势。2 研究基础2.1 数据来源文章的文献数据全部来源于CNKI数据库,以“中欧班列”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文章选择2012年作为初始年份,时间跨度为20122021年,检索出截至检索时间(2022年1月6日)的所有文献,共计1594条,剔出无关文献456条,将剩余有效文献1138条纳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2.2 研究工具CiteSpace软件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它运用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
4、网络等一系列算法,对指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得到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和知识拐点,并通过生成的一系列可视化图谱来形成对学科研究热点的分析和学科发展趋势的探测3。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 文献现状分析根据检索和下载的1138篇期刊文章的完整记录进行分析,每年的出版物数量如图1所示,总体上看,从2012年发布第一篇文献开始,文献发布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20年达到顶峰,2021年稍有回落。图1 基于CNKI的文献数量发表年度趋势3.2 基于关键词贡献的研究热点对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把握中欧班列的研究热点及其趋势4。本研究选取分析节点类型为“Keywords”,时间跨度为20112021年,1
5、年为一个时间切片。运行CiteSpace生成了节点N=417,连线E=1323的共线网络。因为以“中欧班列”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故在文献分析中将“中欧班列”视为无用信息。根据结果分析,得出新通道、“一带一路”倡议、疫情防控、复制推广、中欧国际、阿拉山口、沿线国家、义新欧、智能制造、合同物流十大聚类。关键词聚类反映国内中欧班列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集中程度,结合现有文献内容来看,突出表现在陆海新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衔接、后疫情时代中欧班列发展态势、阿拉山口凭借口岸发展货运量激增、义新欧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表1按年份列出了主要研究热点,为了清晰地展示不同年份研究热点的演变,列出频次前20位的关键
6、词,并检查这些关键词是否具有中心性。其中“多式联运”“疫情防控”的中心性在0.05以上,出现频次较高,这两个关键词连接不同聚类,具有纽带的作用。表1 排名前20的关键词3.3 基于关键词时区的国内中欧班列热点及趋势分析关键词时区可以科学地展示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的变化趋势和发展前沿,同时直观地将不同阶段主要关键词呈现出来5。在时区图中得到不同阶段的研究重点和热点,2014年主要是中欧班列研究起步阶段,“渝新欧”作为首趟中欧班列在当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2015年中欧班列相关研究迎来井喷式发展,多式联运成为当年突破中国综合运输服务能力瓶颈的关键,中欧班列的发展推动着国际陆港的建设,随着2015年中欧班
7、列货运量爆发式的增长,义新欧与阿拉山口也成为当时重要的研究热点;2016年至2019年发展较为平缓,随着营口港中欧货运班列的开行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6的印发,使得“海铁联运”“新通道”与中欧班列的衔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2020年又迎来了该方向研究的第二次高峰,2020年商务部在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作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1中提出,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应对疫情影响的工作要求;随着“双循环”的提出,中欧班列要发挥其战略通道作用,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建设,“疫情防控”“双循环”成为2020年研究热点并持续到现在。根据不同关键词,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国内对中欧班列研究
8、热点的变化,通过关键词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可以认识到对于中欧班列研究趋势的变化。3.4 基于突现词可视化的国内中欧班列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关键词突现图可以直观分析关键词的时间分布7,根据CiteSpace软件突现词的相关分析,最终得到国内中欧班列研究领域的前13个突现词,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关键词突现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国内绿色供应链领域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渝新欧”突现时间最长,维持了4年;从2020年开始,逐渐开始出现“疫情防控”“加工贸易”“便利化”“物流发展”等突现词,一直持续到现在。根据关键词凸显强度情况可以发现,“疫情防控”(Strength=7.3)凸显强度非常高,是近两年
9、研究中很重要的方向, “义新欧”(Strength=5.68)强度虽然只持续了一年,但是其凸显强度高达5.68,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向。由此可以看出, “义新欧”在2016年得到了大量的关注。中欧班列带动了“加工贸易”的发展,由此深入研究中欧班列能否带来产业的升级。随着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未来我国对各国的拓展还有很大空间。目前国内中欧班列领域主要围绕在“疫情防控”“加工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进行研究。4 结论文章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软件对十年来我国中欧班列的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客观地对中欧班列研究领域的学者、机构、关键词进行了汇总分析,为我国学者将来对中欧班列研究提供
10、借鉴。主要得出以下结论。4.1 在文献特征方面整体来看,我国中欧班列领域目前研究学者还不算多,发文机构主要是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高等院校对此领域的研究非常少。该领域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主要是对中欧班列的运行数据及相关会议进行记录分析,深层次研究的作者发文量还很有限,目前缺少具有足够影响力的领军人物;该领域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还需加强,尤其是高等院校与相关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研究。4.2 在发展演化进程方面发展演化进程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14年之前。因当时开行数量有限,没有让大量学者关注此方向的研究,截至2014年年底,知网上仅有国际法专题下对中欧班列的影响和少量中欧班列政策及运行数据的研
11、究。第二个时期是20152019年。2015年,中欧班列运行数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学者们逐渐开始在沿线国家与通关口岸方向进行研究。随着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8的发布,中欧班列的研究迎来了井喷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早期运行良好的线路,“渝新欧”“义新欧”成了研究的热点,旨在为其他开通中欧班列城市提供发展建议。如何解决中欧班列存在问题以及节省运行成本,使得“国际多式联运”也成了当时的研究热点。第三个时期是2020年至今。2021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5万列,中欧班列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中欧班列不仅逆势发展,更在支援全球抗疫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许多学者
12、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中欧班列运行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分析;欧盟经济受疫情影响程度及推进中欧经贸合作建议;安排促进“去中心化”的多边互惠共赢制度等研究。新冠肺炎疫情下,要暴露出中欧班列目前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怎样提升国际物流运营能力;如何应对疫情对我国集装箱运输业的影响;促进中欧班列功能拓展能否靠推进铁路物资供应链可视化来实现等。4.3 在热点和趋势方面目前,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两大方面:一是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中欧班列应发挥其通道作用,助力“双循环”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的发展;二是“成渝地区”作为第一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将更好地发挥其“区位优势”给其他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带来模范作用,更好地借鉴其发展经验。未来中欧班列领域研究趋势将在以“双循环”的格局下,带动疫情常态化下全球经济复苏;重视加工贸易、贸易便利化,加大对沿线各国贸易流量的提升;各集结中心更好地发挥其区位优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