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摩莱里作品的出版和翻译 . . 舒瓦耶娃 刘元慎 何清新 译 关于摩莱里的传记资料,几乎一无所有。只知道他在维特勒弗朗莎瓦 (V i t r y - l e - F r a n s o i )地方教过书,但是,查阅维特勒弗朗莎瓦及其附近地 区的档案,并没有发现摩莱里的任何材料。某些研究家根据对摩莱里作品的 个别地方的考证,得出结论说:摩莱里在发表两部论教育的书以后,就辞去 教职,得到一位姓名不详的保护学术的财主的支持(显然,他当时已经是一 位著名的作者了)。 摩莱里由于在 1 7 5 5 年出版C o d e d e l a N a t u r e (自然法典)一 书,他的名字被载入社会主义
2、的史册。还有其他许多作品,也出于他的手笔, 比如:L e s s a i s u r l e s p r i t h u m a i n (人类理智论,巴黎,1 7 4 3 年); L e s s a i s u r l e c o e u r h u m a i n ( 人心论 , 巴黎, 1 7 4 5 年) ; l a p b y s i q u e d e l a b e a u t o u p o u v o i r n a t u r e l d e s e s c h a r m e s (美的物理学或美 的自然力量,阿姆斯特丹,1 7 4 8 年); L e p r i n c
3、 e ,l e s d l i c e s d u c o e u r o u t r a i t d e s q u a l i t s d u n g r a n d r o i e t S y s t e m e d u n s a g e g o u v e r n e m e n t p a r M * * * * * * (君主论,内心的最高快乐或对一个贤明政府的伟大法律和 制度的优点的研究 M * * * * * * 著 , 阿姆斯特丹, 1 7 5 1 年) ; N a u f r a g e d e s i l e s f l o t t a n t e s o u l a
4、B a s i l i a d e d u c e l b r e P i l p a i . P o m e h r o i g u e e n l 4 c h a n t s t r a d u i t d e l i n d i e n p a r M r . M * * * * * * (浮岛的毁灭或著名的 皮尔派的巴齐里阿达。 M r . M * * * * * * 先生译自印第安人英雄史诗,1 7 5 3 年); L e s l e t t r e s d e L o u i s X I V (路易十四书信集,巴黎,1 7 5 5年); L H y m e n v e n g (伊
5、曼复仇,巴黎,1 7 7 8 年)。 头三部书是用摩莱里的名子出版的。人类理智论和人心论有一 个共同的标题:P r i n c i p e s n a t u r e l s d e l d u c a t i o n 教育的自然 原理。 摩莱里的教育观点,显然倾向于下述思想:人们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 生下来的时候既不是一个善人也不是一个恶人,人们脱离大自然怀抱时的心 灵,象一张白纸。人是在来自外界的印象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周围的事物 通过感觉器官作用于人的智慧和内心。 摩莱里说,不同的环境促使不同性格的形成。他由此得出结论说:教育 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培养人。 摩菜里自身是位教育家,他了解
6、儿童,并详细地叙述过他的教育方法。 引起他的兴趣的,主要是社会教育,而不是个别教育。摩莱里在这方面提出 的改革,至今还没有过时。他主张缩短儿童的在校时间,提倡诱导儿童独立 工作,不赞成每班的学生人数过多,不主张死啃书本,反对体罚等等。由于 必要,摩莱里在他的教育体系中对宗教也给予了适当的注意,但是,大大限 制了宗教的作用。 摩莱里在论教育的第二部著作人心论中,从造物主造人都是平等的 这一原理出发,指出人们中间没有地位的平等。但是,人们是为了享受幸福 而被创造出来的,他们要到处去寻找幸福,到处去追求幸福。人们行为的主 要动力是自爱。但是,人不能脱离他人和社会而孤独生活。因此,自爱的心 理要求人成
7、为社会的人。摩莱里认为,人的任何一种欲念都不是恶劣或有害 的。应当让一切欲念得到自由发展,这就是走向社会幸福的道路。愿望和需 要的自由满足,可在人们中间创造互相团结的感情。人生来能够追求完美的 东西,并且是为了尽量充分地满足自己的欲念而生下来的。教育的任务在于: 从少年时期起,指导人们的欲念向符合于自然界和社会所规定的秩序的行为 方面发展。 摩莱里认为善良公民(不是学者)的行为,比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还重要。 应当学习,但更要实践和创造。根据摩莱里的意见,人生来就有感受道德观 念的能力。经验和思维向人们指出:他们应当遵循哪些道德原则,以使自己 的行为符合于社会的利益,从而符合于个人的利益。 随后在
8、 1 7 4 8 年于阿姆斯特丹和布鲁塞尔以摩莱里的名字出版的 美的物 理学,是献给夏特尔公爵夫人的,这本书由一对准备结婚的情侣的四篇对 话构成。摩莱里在这部书里叙述了他的美学观点,以音乐作品、造型艺术作 品为例解释了美的概念,以及其他等等。根据摩莱里的意见,我们的感觉基 本上是从整齐和有比例的外貌接受美的。思想的精确性,判断的正确性,被 想象所丰富了的真理,可使我们的感觉产生愉快的印象。 1 7 5 1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摩莱里的第四部著作:君主论,内心的 最高快乐或对一个贤明政府的伟大法律和制度的优点的研究,全书共两卷。 作者在第一卷的附注(第 1 2 0 页)中说,他已经出版过两部论
9、教育的著作, 名叫人类理智论和人心论,因而说明了用 M * * * * * * 署名的意义。 君 主论是以对话的形式叙述的,同时对话者的姓名也有象征性质。摩莱里在 本书提出的基本原则,总起来说是:人是社会动物,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在 推动人们互助,迫使他们过社会生活。根据摩莱里的意见,从理论上讲,最 好的政体是民主制度,但是,它很快会陷入混乱,变成无政府状态。因此, 生来就自由的人才会同意服从君主,但君主的活动应当以公益为宗旨。公民 应当是君主用来为社会造福的工具。摩莱里笔下的君主是人们的理想人物, 他有一切必要的美德去公正合理地治理社会,去始终不渝地遵守自然规律, 去禁止人们彼此陷害。摩莱里详
10、细地分析了君主作为一个公民、立法者、统 治者、政治家和军人的责任。他要求在商业、教育和教会等等方面进行一系 列改革。摩莱里主张教会和寺院的财产应由国家没收。在这部书里,摩莱里 十分重视国家和政治制度。全国的一切东西都应当完全一致,一切事物都要 安排得使人能够幸福。 1 7 5 3年,摩莱里的新著(著名的皮尔派的巴齐里阿达。M * * * * * * 先生 译自印度人的英雄史诗,参看本书所附的巴齐里阿达摘译)问世。在 这部长诗里,摩莱里模仿当时流行的方法,把自己的著作说成是外国人的作 品。摩莱里说巴齐里阿达是从印度文翻译过来的。巴齐里阿达是一 部空想社会主义的长篇故事,摩莱里用寓言的体裁在里面描
11、述了一个以共产 主义原则为基础的社会。这个幸福的民族,由一个具有一切美德的君主治理 着。这个民族本身没有各种恶习,而是根据自然规律生活。这个民族在复灭 了“浮岛”,即推翻了各种偏见之后,才获得了自己的幸福。 摩莱里在巴齐里阿达里描写了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并拿个人主义 社会与它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个人主义社会的一切制度和内外政策,并且猛 烈地攻击战争,等等。 巴齐里阿达在当时就已经出名,1 8 世纪曾再版两次。某些批评家认 为巴齐里阿达是一部纯朴的寓意故事。但是,新杂谈和公正文库 两家杂志却猛烈攻击摩莱里在巴齐里阿达上所表现的哲学和社会观点, 说摩莱里的美丽构想只是一些空想或幻想,因为平等的感情并
12、不是人所固有 的。1 7 6 1 年,巴齐里阿达被译成英文,英国的评论界并没有把它看成是 描写理想社会的作品,而是把它当作颂扬完美的君主制度的范例。 摩莱里的最著名作品自然法典,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回答批判而出 版的。他在这部著作里,比较全面地叙述了自己的哲学和社会思想,描绘出 共产主义社会的轮廓。 从自然法典的简短序言里可以看出,作者曾长期以各种方式隐瞒他 的真正思想,但是,当他发现人们没有理解和曲解他的思想以后,便决定以 不加修饰的纯朴的形式把它们介绍给读者,虽然他并没有打算迅速实现这些 思想。 自然法典是 1 7 5 5年 1月初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同年 1月 1 9 日,雷纳尔便在文
13、学杂志上,从内容、形式和体裁方面大肆攻击自然 法典。雷纳尔认为,这部轰动一时的新书,只是在粗暴无礼方面才有出色 的地方。差不多在同一时期,格兰也恶意批评自然法典,说它是拉包梅 尔的作品。 1 7 5 6 年,自然法典得到以达让松侯爵为代表的积极拥护者,他认为 这部书出于图桑的手笔。1 7 5 7 年,自然法典再版;1 7 6 0 年,又出了第三 版(两版都没有署著者的名字)。 在法国,差不多都认为 自然法典的作者是狄德罗。早在 1 7 5 6 年, 文 学法兰西杂志就说这部著作的作者是狄德罗,但是被格兰(在通信集 第 3 卷第 2 4 4 页)完全批驳了,他说狄德罗“自然没有在这部著作里写一个
14、 字”,可是直到 1 7 8 9 年革命时期,甚至在革命以后,自然法典的作者是 狄德罗这种说法还依然保留。 在 1 7 7 3 年于阿姆斯特丹出版的狄德罗五卷文集 里,仍把自然法典收在第二卷。 1 7 5 5 年,摩莱里的另一部著作L e t t r e s d e L o u i s X I V (路易十四 世书信集)出版。摩莱里在这部书里公布了作为父亲、朋友、公民和国王 的路易十四的文件。作者在研究路易十四的思想时,并没有表明他对路易十 四的看法。 1 7 7 8年,摩莱里在长期没有发表作品之后,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 长诗伊曼复仇,并从巴齐里阿达中摘下数段附在这本书的后面。 * * *
15、 在法国,自然法典8 0多年没有再版。只是在 1 8 4 1年,法国的政论 家和出版家,最初是傅立叶主义者,后来变成共产主义者的弗朗斯瓦维尔 加德,才以摩莱里的名义出版了自然法典,同时摘录了巴齐里阿达 中的片断,并对摩莱里的共产主义体系作了分析。1 9 1 0 年,在多利安主编的 经济学家大全中,重版了自然法典。过了 4 0 年,即在 1 9 5 0 年,吉 尔贝希纳尔又重版自然法典,前面附了一篇很长的序言,其中摘录了 摩莱里的几乎所有的作品,最后,在 1 9 5 3 年,巴黎的“社会出版社”又出版 了自然法典(根据 1 7 5 5 年的版本),其中附有 B . . 沃尔金院士的序言 和费巴舒
16、瓦耶娃的注释。在苏联,自然法典的最初译本是根据 1 9 1 0 年多列安的版本翻译的,在 1 9 2 3年出版,并附有沃尔金院士的序言。1 9 3 8 年,这个译本再版。1 9 4 7 年,自然法典俄译本的第三版出版,其中也附 有沃尔金院土的序言。这个译本经过重新校订,对自然法典加了注释, 并由舒瓦耶娃根据 1 9 1 0 年版本进行了核对。 自然法典现在这个译本,附有巴齐里阿达的第一卷和第二卷的 摘译,序言和传记部分也经过改写。 摩莱里没有留下画像。1 9 5 0 年版的自然法典序言的作者吉希纳尔 推断,已齐里阿达第一卷所刊印的画像,表面上好象是印第安诗人皮尔 派,其实是故意模拟的摩莱里画像
17、。我们认为这个推断比较合理,所以把这 个画像附在这个译本上。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我们谨以现在这个增订本来纪念 自然法典 出版二百周年 (1 7 5 5 1 9 5 5 年)。 巴齐里阿达摘译 俄译者:. . 舒瓦耶娃 刘元慎 何清新 译 献给女苏丹的颂词摘要 1 . 土地的所有者们,以及其他大多数人,都只爱虚假的或似是而非的真 理,这种真理的含糊的措词被他们用来为自己的罪恶辩解。他们喜欢哈哈镜, 把自己面孔的丑陋归咎于这种镜子,或用它来掩盖这种缺点。即使他们也有 时尊重明智,但是,这等于尊重费特法 或某些穆夫蒂的决定。穆夫蒂们只是 作出了这
18、些决定,但是没有考虑。 * * * 至于道德,大部分都是建筑在不可靠的基础上,因此在这上面建筑的所 有房屋,几乎都是不牢固的。在我们的作家中,有些人感觉到了道德的弱点, 但不敢深入地去研究道德;这是因为害怕暴政统治垮合会威胁政治与迷信, 唯恐会暴露他们的无知和虚伪。另一些作家表示他们坚决主张土地私有。这 就是他们所能做到一切。一般说来,除了少数敢于据实描写的作家外,大多 数人都在白己的叙述里用大量的美丽词藻来代替真理,尽量宣扬一般人所崇 拜的偶像。 卷 1 ,第 1 1 1 3 页。 第一首 2 . 在象一面镜子似地反映着包括世界并统治世界的深奥明智的辽阔海洋 里,在风平浪静和没有潜伏着危险的
19、暗礁的广阔大海里,有一个富饶的国家。 在它的晴朗天空下,大自然陈列着它的最珍贵的宝物。自然界不象在我们这 些充满忱伤的地方,把这些宝物埋藏在地下。在我们这里,人人贪心不足, 企图从地下把所有的宝物挖出来,但始终不去利用它们。而在那里,有宽广 的良田沃地,不必特别用力耕种,就可以培育出所享用的一切食物。平原象 一张五颜六色的美丽地毯,上面有连绵起伏的形状可爱的小山;山坡上遍布 着四季常青的树木,枝条上挂满了累累的红色果实;这种树木常年开花,不 断结出新的嘉果。山巅上长着常绿的雪松和峭然耸立的冷杉:看样子,它们 的高傲梢头好象在支撑着苍穹:它们好象一排排圆柱,支持着饰有彩陶和宝 石的短墙。在这些瑰
20、丽的小山脚下,有盛满清水的池塘,无数小河淙淙奔流、 河水澄清,一眼可以看到沙底,发出漏漏的声音,反射着河底的黄金和珍珠 的光辉。请水里渗有芳香的汁液;无数条暗渠把河水送到植物的根部,滋养 植物开花结果。植物的果实吸收了这种芬芳的汁液以后,向空气里散发出香 甜的气味。这里的空气清新,没有被死神在临终前所派遣的瘟神弄浊。 在这个幸福的国度上住着一个民族,他们的风尚高洁,使他们有资格占 据这块富饶的土地。这个民族不知道万恶的私有制 ,私有制是世界的罪恶的 否认上帝与侮辱上帝有什么区别? 我死之后,就让火把世界烧个天翻地覆吧。 渊薮。他们认为大地是所有人的乳母,她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首先向 她最饥
21、饿的孩子张开胸脯。在这里,人人都认为自己有责任使土地丰收,没 有一个人说:这是我的田地,这是我的黄牛,这是我的房屋。农夫看到他人 收割他所耕种的庄稼时,心里不会着急;他自己也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取得满 足自己需要的东西。 他们说,神创造了这样多的人,只是为了使他们互助。既然神创造人也 跟创造不过社会生活的花草树木一样,那末,人也要跟植物一样,从大地吸 取他们的养料。天意不想使他们失去一切;如果儿子不需要父亲的帮助,父 亲就不会对儿子产生本性所赋与他的那种温和感情。最后,每个人生下来就 不愁吃不愁穿,可以得到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一切物品时,本能马上会指示他 们如何利用这些东西。 神性的意图完全不是含糊不
22、清的。神把它的全部恩赐物都放在一个宝库 里:人人跑到这里来,急忙把它打开,每个人从里面各取所需,而看到他人 所得的东西比自己多时,也不因此感到不平。渴得要命的行人走到清泉旁边, 看到一个比他更渴的人多喝了几杯这种令人爽快的饮料的时候,完全不会对 他嫉妒。如果大家希望扩大这个宝泉,将会有许多人同心协力,毫不费事地 把这项任务完成,而他们的劳动也要受到重大的奖励。对于自然界的其他恩 赐,也都抱着同样的态度 。 这个幸福社会的基本生活规则是:任何人都不认为自己不应当劳动,同 心协力使劳动变成了有趣和轻松的活动。我们都知道。当百花盛开的时候, 勤劳的蜜蜂便飞向广阔的田野上去采蜜;它们成群结队地飞在一棵
23、树的周 围,发出嗡嗡的叫声,好象在互相鼓舞;当傍晚来临,田野上抹上一层红色 霞光的时候,它们不慌不忙地飞回去,把采来的花粉送到那个爱好劳动的共 和国的公共仓库。这里的人民也是这样,每当大地回春的时候,他们便高高 兴兴地忙着耕种田地,而被高尚的竞赛精神所鼓舞的人,即种地最多的人, 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这个人说,我的朋友,我实在高兴,我愿意为大家做其 他更多的有益的工作!至于在丰收期间采集果实的时候,则有无数只手把可 爱的果实堆积成山。做完这一切工作之后,便开始娱乐:跳舞和野外聚餐; 用各式各样的果实做出美昧佳肴,人人可以大吃特吃,尽情享用。一句话, 庆祝这些工作的日子,同时也是充满欢乐气氛的节日。
24、 题度过这种节日后,便 是享受甜蜜的休息;我们在狂欢之后,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甜蜜的休息。 卷 1 ,第 4 8 页。 第二首 3 . 虽然在这个国度里到处都是一律平等 这,但是作儿子的要承认生他的 有一个学院对学者们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重建艺术和科学是否有助于风俗的淳化? 题 按前两个假说很快就可以解决,按第三个假说,如果各民族未受私有制败坏的话,也一样可以解决;毫 无疑问,知识广博只会使人变好。 这 个著名的学府真有点爱开玩笑,竟把奖金授给了对这个问题作了否定回答的大胆的诡辩家(注:摩莱里 这里指的是卢梭)。而这个学院本身也故意嘲弄理性,竟把艺术和科学教会我们对大量无聊的事物表示公 正的蔑视
25、,说成是败坏风俗。它也认为下列事物是败坏风俗:恶习日益减少,伪善逐渐消失,那种自我约 束以取得非难他人的权利的粗暴而迂腐的阴郁性格变少,生活方面的随意和自山增加。它没有看到,或视 人、在幼年期间抚养他的人是自己的父亲,并在感到自己的理性发展和智育 成长有赖于这个恩人、得过这个恩人的温柔关怀的时候,要以敬爱来报答他 的恩情。 在同胞中间,能够向人民指出最舒适的生活方式的人,能够迅速排 除困难的人,最受尊敬。简而言之,善行是唯一的高尚称谓;感谢、友谊、 颂扬、服从和钦佩,是人民对这种真正具有威望的人表示尊敬的证明。 但是,在这个国家里居首位的,是一个对其他一切家庭保持父权统治的 古老家庭。人民给予
26、这个家庭以特权时,既不是根据荒谬的宗法权,也不是 根据所谓永久统治权。只是这个家庭对人民所作的善行,他的英明和远见, 它对人民的热爱,才是它掌握最高权限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它经常热烈地表 现出的这些高贵品质,给它带来了光辉;而吸引人心归向于自己的本领,则 是它的政策的实质。 * * * 君主政体的职权在于:按照以彼此信任为基础的一致行动,决定在 什么时候为公益而活动和应当做些什么。这种国家的人民理解身体的四肢必 须互相爱护这个真理的意义,但是,在提出它们应当互相帮助的问题时,它 们却不能有效地完成这个任务,也不能在没有领导的条件下及时地完成这个 任务。在脚应当完成这项职能时,手动了起来;而需要眼
27、睛为手指示方向时, 眼睛却闭上。这自然不会有什么均势、一致和动物的行动秩序。他们说,没 有领袖的民族也会发生同样现象。 也象轮船受有经验的领港人的指挥而开动一样,合理组织起来的、并为 一种精神所鼓舞的社会是根据一种魔术,即国王的意志而开始其完全符合公 益的活动的。在这里,需要多打粮食,种好和耕好田地,应当用减轻劳动的 新工作方法,确定完成各项任务而应当受奖的人数,要绝对履行国王的决定, 要毕恭毕敬地口传国王的命令,一直把命令传到全国各地。国王是整个经济、 整个制度和各种装饰的心灵,同时也是一切娱乐、一切消遣和各种享受的主 导者。他规定节日及其持续的时间;他确定节日的庆祝办法,规定节日应当 有形
28、式各异和华丽壮观的,从而使人感到愉快高兴的新颖游艺节目。 卷 1 ,第 3 7 4 2 页。 第三首 4 . 现在以加倍愉快的心情叙述几种奇迹。我们赞扬和愿意分享听到我们 的话的人所感到的快乐由于你们表示愿意,我现在就来跟你们谈一谈我 们祖国的情况,并拿它的现状与以前的情况比较。宽宏大量的阿里斯曼真打 算装饰装饰我们的祖国,但是,由于他已经年迈,无法实现这项计划,这个 光荣任务便由值得人们尊敬的泽因吉敏 承担起来。从他治国以后,公民便集 合了无数的劳动力,积极修筑起长长的大道,其中有些通向王国的边陲,另 一些作为这些干线的支线,把最边远的人烟稀少地区连接起来他们削去 而不见:艺术和科学使人懂得
29、社会的真正乐趣、驱除野蛮行为、增进我们的快乐,尽管好象在某些方面激 起我们的贪婪心理,但并不是这些知识本身存在这种有害的性质,而是因为这些知识不幸地和各种道德败 坏的毒素搀在一起,这种毒素污染它所接触的一切东西。 见本书第 33 页和以后各页。 岩石,铲平高山,填平沟壑,或大胆地在两山之间架起桥梁。 身体强壮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都离开自己的家庭,编成许多小组。 参加了这一宏伟的工程、有的人挖土、运土、平土;有的人挑选大块石头, 进行加工和雕琢;还有人在堤边植树,这些树木不久就会茂密成荫。同时, 身体软弱的人和儿童,在那里用树条编造茅舍,并装饰上花朵和树叶;用青 草和藓苔制造床铺和桌椅;烹调各种清
30、凉饮料。 成群结队的人在田野上劳动。他们彼此鼓励,互相帮助。他们秩序井然, 有条不紊。他们的工作分配得十分合理,使艰巨的工作能以惊人的速度完成。 他们工作起来好象游戏,在这个热爱劳动的国度里,工作只用几天就可做完。 每个人都高高兴兴地以赞扬的眼光看着他们有时在这里、有时在那里好象突 然就开始了工作,看着他们迅速地向前移动,看着他们有时停下来,有时又 象鱼网的结目那样整齐地重新开始工作。 高高筑起的宽广大道,铺着磨光的石头或用水泥砌成的结实砖块。弯弯 曲曲的河道在修筑堤坝以后,都改直了;排干沼泽地区的积水,使它变成良 田;为了灌溉瘠瘦的平原,又挖掘了运河和水渠,修建了水库和池塘。为了 标明各地之
31、间的距离,以及纪念对国家有功的公民,建筑了许多圆柱。这一 切都布置得富有艺术的风趣,排列对称;使田地变成了有林荫大道的花园, 里面排列着一片色调不同的绿畦,上面长着各种花草。微风一吹,成熟的谷 穗就象金色的海洋在荡漾;田地的边缘,对称地布置着花园、树丛和草地。 人们生活富裕以后,便产生了爱好整齐、选择快乐并使快乐多样化的习 惯。这种喜爱装饰自然界恩赐物的习惯,使我们的公民产生了为自己建筑美 丽住宅的思想。他们学会了琢雕石头,建成了若干漂亮而雅致的房舍。以前, 他们性在简陋的茅屋里,或者用石头砌成的宽敞舒适的住所,不装饰也不粉 刷。现在。他们不要这些粗糙的房屋了,在靠近小河、树林或草地的任意场
32、所,给自己修筑了新的房屋。这种在建筑术上还很朴素的房屋,散布在田野 的各处。泽因吉敏激起了人民爱好整齐的风气:他下令折除这些没有次序和 外观不美的房屋,按照一定的次序修起新的房屋,并使房屋的外表美观。他 亲自热心地设计这些房屋。 我已经说过,他关心道路的建设,人们利用这些道路把全国分成无数的 广大街区;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一片农家房屋和供行人使用 的舒适旅舍,到我们的田地里去耕种和收获的人在热天的时候,也可以到这 种旅舍去休息或小吃。在这种美丽大道的每一段上,都有一个高出地面的大 广场,四周栽着几排树木,上面修着许多格局一致、排列整齐、宽大清洁的 简单房屋。这种房屋是供某些家庭过共
33、同生活使用的,同时离其他房屋较远。 在广场的中心没有亭子和游廊,还装饰着喷泉,这是供他们游玩和吃饭使用 的。在某些平原的周围,修建了不少住宅,这是为了使其中住户便于耕种, 而不致于劳累。 在耕地季节来到的时候,许多马匹都集中在田边,一声令下,就一 齐开始耕地。在开始收获大地母亲赐与他们的大量果实的时候,我们的青年, 头上戴着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歌颂最高恩人的歌曲,出发到地里去。 有时,成千上万的镰刀就象一场大火一样,把一片谷穗的树林扫光。这时, 年轻美丽的姑娘们把谷穗拾起,捆在一起。 在每个地区的中心建立一所大房子,作为保管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 公共仓库;但是,为了便于耕种而分出去的土地
34、,并不是任何人的绝对私有 财产。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最初居民陷入绝境的那个传闻的灾难原因,感到 害怕。对于我们来说,耕地只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劳动,为了使自己的邻人能 够得到帮助,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急于尽快完成这种工作。我们的各个省 分,互相争夺着把土地耕得最好和对他人帮助最多这种光荣。它们互相赠送 最好的果实或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出产的产品。如果某一地区辜负了农民的愿 望,那么,四面八方的人都会跑来帮助他们解决歉收,结果他们的食物供应 更为充足。在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中间扎根的友谊、诚实而真挚的同盟、和 谐的效果就是这样。逐渐推广的这种风尚的良好影响就是这样。 从民族形成的时候起,我们中间就保持着充分
35、的协调一致。崇高的泽因 吉敏加强和巩固了这种联系。他对各种行业都规定了制度和良好的秩序,这 些行业有的是生活的支柱,有的是为了美化生活的。他在不破坏风尚的纯朴 和温厚的条件下,废除了风尚中的粗野的简陋成分。以前的没有组织的团结 一致,现在变成了合理的和调和的同心协力,这种协力精神的优美本质,增 加了人们的活泼气氛。 5 . 有人说,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所有的动物都不贪食,它们只吃一些简 单的食物;高傲的狮子、老虎、熊、狼,跟胆小的绵羊、牛、鹿和马生活在 一起。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它们聚在一块具有丰富食物的草地上,主张 均分这块草地。一只领着三只小兽的母兽,要求给它三份草地;一只还没有 生小兽的
36、母兽,只要一份草地。后来,头一只母兽死了,接着又死了两只小 兽,只剩下一只有权继承这三份草地的小兽。那只没有生过小兽的母兽,后 来生了许多小兽。当它所抚育的孩子们长大的时候,只能依靠母亲所分得的 那块草地生活,但这块草地勉勉强强只够一只动物食用。它们开始恳求那只 继承了三份草地的动物,希望它至少让出两份草地来,使它们不致饿死。被 恳求的那只动物回答它们说:“我对你们的贫困完全不能负责,在我们出生 以前就已经把草地分了。我们要保留祖先规定的一切制度。你们应当自己照 顾自己,我完全不愿意叫你们到我的地上来吃草。即使我现在有多余的土地, 我也得把它留给我的子女。”这种冷酷无情,使许多求援的动物饿死。
37、这种 不良的事例逐渐形成风气,不久,在富裕当中出现的饥饿,迫使一些强者去 吃弱者。为了消灭这种混乱现象,定出了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减少了罪恶活 动,但是没有根除罪恶原因。动物养成了贪食的性情以后,必要时又用习惯 巩固了这种恶习。 在被残酷无情的私有制统治着的民族中间,也一定发生这种现象。私有 制是一切罪恶之母,这些罪恶犹如陷入绝望和赤贫境地的儿童。立法者总是 惩罚不幸的人,却宽恕真正犯罪的人,他们的严厉法律只是用来掩饰罪恶的: 他们对人的恶劣行为给予惩罚,但不知道消灭这种行为的方法。因此,只定 出不准缔结不合理协议的法律但是,这种法律本身就不合理,所以它们 不是对人们加重了压迫,就是给人们增加了
38、新的负担。为了维持自己的摇摇 欲坠的威信,法律时常把无罪的行为变为罪行。 我重复一遍:能让这种现象如此经常反复出现吗?世界的永久不变的规 律告诉我们:只是满足于生活需要的东西,用来维持每日的生计和享受的东 西,才属于个人所有;田地不属于种地的人;树木不属于采果的人;甚至在 人的个人劳动的产品中,也只有他所使用的那部分属于他自己;其余一切东 西,跟人的身体一样,都是属于整个人类的。 卷 1 ,第 2 0 3 2 0 5 页。 6 . 有人要问,私有制,即任性和命运的夫人,残暴的怪物的母亲,可怜 的贫困的后娘,是怎样统治她的儿子的。私有制坐在一堆已经无用的善的上 面,对向她求援的一个不幸的女孩子说
39、:“命运为什么在我的一切财富都被 人们分配以后,才叫你降生到世界上来呢?我的恩赐物一经发生,便不能收 回来了,你在世间什么也不能得到;你只能看着那些肥沃的良田,花朵盛开 和果实累累的树木,可是不准许你触动它们;我把这些财富分给了我的亲爱 的儿子,你只能从他的手里取得一点;你要给他做沉重的工作,恳求他多发 慈悲;你自己选择吧. 是甘愿等待残酷和不可避免的毁灭呢,还是去为你的和 他的幸福而服务呢这就是你应走的道路。你的哥哥不需要你的爱情、温 柔和热心;他是一切东西的主人,没有他的帮助,你必然灭亡;固定不移的 法律迫使你对他效劳,你没有拒绝为他效劳的自由,所以他不必感谢你。如 果你想解除折磨你的饥饿
40、威胁,你就到你哥哥的粮仓去整理粮食,求他给你 一点恩赐,以维持你的生活。如果你想享受你所羡慕的富裕生活,就得用白 己的双手去种地,开垦生荒地,排干池沼,开山劈岭,从里面挖掘出大理石 和金属矿物,建筑供消遣和享乐使用的宫殿。如果你一个人感到人手不够, 你就得运用技巧,想出有效的办法,来增加富人的需要,扩大你自己完全不 能享受的快乐:你得发明使他的性宅舒适的方法。汗流夹背地劳动,这是你 的命运。如果可能,你要想出办法搬走那些成堆的金属,对它们进行加工; 你要把这些东西变得和自然界展示给我们的一切物品同样美好这就是你 的唯一可行的办法。你在世界上,除了用自己的聪明伶利去为富人创造一切 必要的东西外,
41、就没有其它任何东西了(啊,这就是凡人的不幸命运!); 富人和你一样,也是受利益支配的奴隶,你不要让他怜悯你的可悲的穷困命 运,他的心没有慈悲的感情。既然你也象他一样,被利益和贪心所鼓舞,那 你就应当向他出售你的劳动;他懒惰无力,不能自己办理自己的事务,所以 需要你的劳动。” 这种制度一定会使人养成一种能够消灭人类的凶狠心理。在这种不公正 制度的影响下生活的人们,都争先恐后地逢迎贪心大得无边的怪物,把他尊 为神仙。刺激这个地方的居民的心理活动的欲念,控制着这个怪物的崇拜者 的内心。全部的土地已经不足以维持居民的生活。不久,有一个人占据了大 片土地,夺取了他人的最必要的生活资料。但是,即使他对别人
42、的不幸没有 任何同情,别人的穷困也没有强烈地迫使他去援助,他也应当很快相信不能 享用掠夺来的果实。同时,人的温和而敏感的本性,又在启发人们的互助愿 望,只是周围的人遭到可怕的穷困,他就应当帮助他们。 人们能够相信这样吗?差不多到处的人都要互助,这不是出于博爱,而 是因为不这样的话,人们就要自己消灭自己。我们的整个社会的可悲命运要 求这样,我们的德行和我们的罪行的可怕原则也要求这样。希望和恐惧会使 我们提高警惕或走向极端。 毫无疑问,在最初一个时期,那些得到我们称之为命运的那个盲目之神 的恩赐的凡人,那些因恐惧而使自己变成最好掠夺的凡人,把他人只看成是 可恶的敌人,觉得应当压迫他们,迫使他们处于
43、低贱地位,或消灭他们。另 一方面,在不幸的人的身上,对自己的贫困的尖锐感觉,以及与此永远联结 在一起的恐惧心理,压倒了他的其他一切思想,他认为继承大量遗产的人只 是最不公正的篡夺者,是自然法的破坏者,是利用自然法来损人利己的人。 他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在绝望之中反对这种暴政。他怀着摆脱困苦生活或根 绝灾难的愿望,武装起来反对靠他享福的人,把这个人吓得哆哆嗦嗦,唯恐 别人把他的财产抢去,陷入他人正努力摆脱的那种微贱地位,并象前者为改 变不幸状态而斗争那样,疯狂地保卫着他的私有财产。 于是,象两块巨石相击时迸出无数火星一样,从这两种强烈感情的对立 中产生了许多恶行和罪行;象拍岸的惊涛一样,前拥后挤,
44、急于占据新的位 置,唯恐广阔的大海不能全部容纳它们那样,人们也在疯狂地互相争夺土地。 私有制和利益的最初结果,以及对这种残酷之神所奉献的最初牺牲品,一定 是这样。 卷 2 ,第 3 8 4 3 页。 7 . 国家的一切财富,就象血液流向心脏一样,都集中到国王手里;但是, 这种血液被浪费了,因为在某些容器里装得过满,而在另一些容器里则装得 非常少。于是,使四肢陷入麻木不仁状态,没有一点气力和精力。 我们的统治者的可怜状况与此相似,他们的最高权力就是这样。其次, 有人把施善之神比作弱光的照射,它的光线被周围的物体遮断以后,勉强能 够影响离光源较远的物体。这些保持着残缺不全的国土的君主,是掌握真正
45、大权的人世间最有势力和最厚颜无耻的大臣的阿谀奉承对象,他们的伟大在 什么地方呢?这些大臣也不过是自己的受庇护者的奴隶,正如人民在被他们 的主人统治时期受到贫困和压迫的奴役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主人本身是怎 样认为人民是幸福的呢? 我们的某些君主试图管理自己;他们有充分的能力和勇气,把这个担子 肩负起来;但是,他们在希望粉碎这个光荣的俘虏的锁链时会遇到多少困难 呢。他们在打算向人类供献光明正大的服务,由此确应得到英雄称号的时候, 会遇到多少障碍呢?他们应当克服被偏见和恶习所腐化的无数意志方面的什 么反抗呢?需要什么力量和高尚的精神来使他们不沾染或放弃这些偏见呢? 为了整顿他们所治理的社会,他们需要
46、废除多少骗人的规则、多少粗野或有 害的习惯呢? 我们的某些国家的最高政权,似乎属于那些比较有学问、比较仔细和比 较温和的公民,因为最高政权被若干人分别掌握,而且表面上给了他们自由。 不管人们怎样理解这种自由,一般都是希望得到这种自由的。这种分权,在 私有制和利益所造成的惊人不平等的状况下,丝毫也没有改变这些国家的不 幸居民所受到的最大痛苦,这不过是使人能够高声喊冤的可悲慰藉而已。这 些国家里的穷人,有时比只受一个君主统治的国家还少。但是,不幸却经常 是大多数居民的命运。这些国家的人民不是专横跋扈的政权的奴隶,但是, 他们却要服从严厉的法律,这种法律几乎到处都不受人欢迎,而且都不能减 少罪恶活动
47、。人民根据自己的意志为自己选举的统治者,可以按照这些法律 的严格要求,以公正和义务的原则为名来压迫人民,而且在实行暴政的时候, 能够得到表扬。如果不修改法律,是不能反对这种暴政的。 最高政权本应当是自然法和人权的保障者,在每个民族最初形成的时 候,就曾经是这样的。当时,父权在兄弟之间建立了完全平等,因而向其余 的人树立了最温和的统治的榜样。我认为,这种政策在野蛮时期被最强悍和 最粗鲁的民族所利用时,无论是对自愿服从它的人,或是对在它的武力压迫 下变成它的奴隶的人,都几乎同样残酷无情,而在比较和平的时期,则为一 般虚有其表的德行和不太严重的恶习粉饰门面,人们都设法使自己的行为符 合于这种德行和恶
48、习。 卷 2 ,第 6 1 6 4 页。 8 . 偏见在凡人中间创造了不应有的差别以后,又把这种差别传到各行各 业,散布在有天才的人们中间。这种差别贬低一些人,抬高另一些人;并以 同样的精神,降低了那些变成人类滓渣的智慧,使他们变成无知和愚蠢的人。 对于还希望能够摆脱微贱地位的人,这种差别刺激他们爱好技艺,并支持他 们的这种爱好。对于自命不凡,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并企图保持这种状态的 人,这种差别更鼓起他们的勇气,燃起他们的幻想的念头。 不断为生活的贫困而斗争的人,只适宜于做沉重的、粗笨的、下贱的和 奴役性的工作的人,被人们称为下等手艺人;为了完成上述这类工作,人们 只具有比动物略为高明一点的本能就可以了。创造某种舒适生活、发明某种 可以减轻一部分人的劳动并给另一部分人带来新的快乐的东西,从而使他们 变成富人和穷人的必需品的人,被人们称为艺术家。思考、判断、整理和用 艺术或命令形式表达我们的一切虚构真理的人,被人们称为名人、学者,立 法者和国土,他们为我们制定了习惯、风俗、社会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 * * * 在我览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