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资,获得了9.7亿元资金。收购浦东不锈还不到半年,虽然尚未获得再融资资格,但已经获得了5家银行授信20亿元的资格。买壳是一个快速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但需要付出较高的买壳成本,并承担较大的重组风险,这需要在买壳前对买壳的成本和收益做出仔细的分析,并对壳的“干净程度”做出评估。一般来说买壳的成本主要是收购资金、对壳新投入的资金以及重组成本,收益主要来自增加的利润、再融资资金以及二级市场联动的投资收益。可见上实买壳中收益大于成本。另外,上实的两次买壳不仅获得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而且响应了上海市国有资产重组的号召,不论是1997年买入联合实业,还是2002年买入浦东不锈,都以上海市国有资产重组的大背景
2、为依托。C分拆上市“上实医药”、“上海家化”、“光明乳业”都属于分拆上市,通过把这三家企业从融资规模已经很大的上实控股中分拆出来,上实集团又获得超过20亿元的融资,不仅增加了融资主体,扩大了融资规模,而且提高了下属公司的知名度。上市公司名称方式(造壳或者买壳)及时间首次上市募集资金(或者买壳成本,用负数表示)增发和配股募集金额合计上实集团入主时资产总额(括号内为净资产)2002年资产总额(括号内为净资产)上实集团入主时净利润总额2002年净利润总额上实控股1996年5月造壳13亿港元87亿港元(另通过银团贷款融资23.4亿港元)(39.7)亿港元145(117)亿港元13亿港元(预计)上实联合
3、1997年6月买壳1.18亿元人民币9.7亿元人民币6.7亿(2.7亿元)24.7亿(14.4亿)0.47亿0.92亿上实医药1999年底造壳4.04亿港元7.46(6.09)亿港元8.01(6.63)亿港元(2000年底数据)0.72亿港元2.5亿港元(预计)上海家化2001年2月造壳7.1亿元人民币16.7亿(10.7亿)15.21亿(11.05亿)0.44亿元0.75亿元浦东不锈2001年11月买壳未知如果按净资产转让则7.7亿5家银行授信20亿元(2003年初)11.7亿(10.5亿)12.1亿(10.5亿)0.044亿0.028亿光明乳业2002年8月造壳上市约9亿元人民币29.37
4、亿(15.79亿)29.37亿(15.79亿)2.26亿元2.26亿元表1:上市集团下属6家上市公司上市方式、融资金额和资本扩张趋势比较2、 投资:上实集团的资本运营是为产业投资服务,通过发挥资本的最大效用,达到发展产业的目的。A、上实集团在上市融资的同时,注重资产质量的实质性提高,使得上市公司不仅成为集团的重要融资途径,而且成为集团产业发展,扩大知名度和公司机制改革的重要旗舰。以上实联合为例:上实集团于1997年6月协议受让了上海纺织发展总公司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上海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实业”)29%国有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当时的联合实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公司主业单一,
5、规模狭小,效益低下。上实集团控股即对其进行了以产业结构整合为核心的第一轮资产重组,剥离了纺织类的不良资产,注入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和城建基础产业的优质资产,在股本扩张20%的情况下,使得公司盈利能力比上年增长84%。在第一轮资产重组的基础上,继续剥离不良资产,注入生物医药等优质资产,推进盈利增长点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注重实施五大重组,即资产结构的重组、经营体制的重组、管理体制的重组、分配体制的重组和人力资源的重组。重组后的上实联合形成了生物医药、商务网络和制造业等三大主要产业,从垃圾股变成了绩优股。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达9.2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9,700万元人民币,每股收益(加权)约0
6、.54元人民币。总资产达到23.7亿元,净资产为13.6亿元。在融资方面,1998年11月,上实联合通过配股募集资金1.4亿元。2000年5月,又成功增发5000万新股,筹集资金8.3亿元人民币。通过实质性重组联合实业,集团不仅仅是增加了一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推出了生物医药行业的旗舰企业,推动了集团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B、在集团投资理念和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组合投资,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发展壮大主要产业,使上市融得的资金获得最大回报(1)行业组合:以上海市城市发展战略为导向,形成收益和风险合理的投资组合上实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投资方向很大程度上受到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从
7、上实集团目前形成的业务结构看,排除历史划拨原因形成的业务,上实新投资的业务绝大部分是以上海市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为导向的,主要集中在上海市支柱产业、上海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和上海的城市定位目标上。例如上实对上海信息港的投资、上实对外高桥集装箱码头的投资、上实对现代物流业的投资、上实对崇明东滩的投资、上实对房地产业的投资、上实对金融业的投资、上实对生物医药的投资等。其中信息、金融、房地产属于上海“十五”规划的六大支柱产业,现代物流、生物医药是上海要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投资码头是以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指导。这些领域的投资一方面说明了上实的发展符合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这些优质项目也是上实获
8、得垄断性资源,获得高增长高回报的切入点。上实投资的行业虽然主要以上海市发展战略为导向,但在进行具体的投资项目时,上实注意形成合理的投资组合,兼顾不同产业在投资收益的时间分布、现金支持能力、政治经济风险等因素的互补性,使得整个集团的产业投资能保持稳定性和增长性。例如上实早期的支柱产业之一,基础建设产业在过去的近10年内一直为集团提供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会保持这种良好的收益,因而现在集团可以在高科技、房地产开发、生物医药等产业上投入大量资金,争取在未来几年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集团加大对现代物流产业的投资,以形成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弥补房地产、高科技产业的高风险。(2)企业
9、选择:具有“政府背景”特色并注重投资具有垄断性资源或较高市场份额的公司上实在投资的企业选择上具有较强的“政府背景”特色,即从上海市政府要改造的行业和企业入手,既实现集团降低投资成本,又帮助上海市企业实现国有企业体制转型、股权结构优化。如上实1997年控股上实联合,当时正值上海市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这时入主上实联合,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控股上市联合,又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上海的优惠政策,将上实联合中的纺织等传统资产置换出来,将生物医药、商务网络的优质资产如入,实现资本运营的极大成功。上实2001年入主浦东不锈,手段和目的基本相同。另外,上实近几年在其主要产业上进行行业投资和整合过程中,注
10、重选择同行业中拥有垄断资源或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公司。比如,上实投资的中芯国际是上海市政府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先者;上实投资集装箱码头的合资方是外高桥港口和和记黄埔,借助他们的土地资源和行业经验;上实收购大通国际进入第三方物流领域,看重的是大通国际的全国网络和其行业领导地位。(3)地域扩张:立足上海,并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充分联合上海大型集团并发挥自身海外公司的力量,打造国际品牌由于上实投资的项目大多与上海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密切相关,如城市基础建设、外高桥的物流港、张江科技园区的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所以在地域选择上,上实仍然以上海为核心地域,在全国其它省市的拓展力
11、度不大。不过上实擅长采取“组合战术”,先巩固上海周边市场再向全国发展。以上实最近大力投资的现代物流业为例,2001年在上海先后成立两家国际物流公司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公司合资组建的上海实业外联发国际物流公司以及与中外运上海集团组建上海实业中外运国际物流公司,(使上实)建立了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基础。2002年通过收购大通国际,使上实控股的物流产业服务范围又伸展至全国,以至海外主要市场。另外在某些行业的并购整合过程中,上实也会根据行业领先者的地理位置,涉足国内其他省份。如上实联合控股的上海华瑞投资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5股份,成为康泰生物第二大股东,进入深圳
12、等南部省市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上实在开始强调国际化的扩张路线。作为上海市海外窗口公司,上实承担着领导上海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的使命,这种使命使得上实在海外扩张中占据先机。 199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授权上海实业统一经营上海海外公司及其属下五个海外集团公司,以加大上海在海外的拓展力度;1998年,上海实业完成与上海海外公司及其属下五个海外集团公司的大联合。大联合后,上海实业在全球形成以北美洲、日本、欧洲、大洋洲、独联体、南非、东南亚、南美洲和中东九大地区总部为主体的全球性经营网络,为上实集团打造国际品牌,丰富资本运营空间打下良好基础。(4)投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股权操作方式进行投资 上实集团的组合投资还注重运用各种股权操作模式,例如股权划拨、现金收购、合作投资等。例如1996年底在市政府的主导下,将光明乳业、东方商厦及上海汇众汽车的部分股权划拨入自己旗下;2000年7月出资9.3亿港元现金投资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公司;2000年3月与和记黄埔及中远太平洋共同入股浦东新区外高桥货柜码头第一期的发展计划,进入货运及物流领域。总之,上实集团的资本运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