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7 ,大小:108.50KB ,
资源ID:2503924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25039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五章 犯罪结构心理成因 (2).ppt)为本站会员(peixunshi)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五章 犯罪结构心理成因 (2).ppt

1、第五章 犯罪心理结构成因 第一节 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说 第二节 犯罪综合动因论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第一节 国外个体犯罪原因学说 n一、生物学的原因论 n(一)集大成者:意切萨雷龙勃罗梭( Cesare Lombroso,1835 -1909) n犯罪人类学派创始人 n犯罪是人类的反祖现象 n生来犯罪人 n犯罪人在生理上具有的特征: n1、头部的大小与同一地区的人种迥异 n2、面部不对称 n3、颚部及颧骨过渡发展 n4、眼睛有缺陷和异状 n5、耳朵的大小不寻常,类似非洲的黑猩猩 n6、扭曲、向上和鹰勾的鼻梁 n7、肥胖、肿大和突出的嘴唇 n8、像某些动物的袋装面颊 n9、上颚变形,如过

2、大、突出和凹陷 n10、不正常的齿系 n11、下巴退缩、过长、过短或扁平,类似无尾猿 n12、众多、早熟、多样的皱纹 n13、头发的变形,尤其具有不同性别的发型特色 n14、胸膛的肋骨过多过少及多余的乳头 n15、骨盆表征与正常人迥异 n16、过长的手臂 n17、额外的手指与脚趾 n18、脑半球的不平衡 n相对于刑事古典学派(旧派) n代表人物:贝卡利亚、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 n刑事实证学派(新派) n代表人物:龙勃罗梭、菲利、加罗法洛、李斯特 n古典学派(旧派)与实证学派(新派)对比 n(二)体型与犯罪的关系 n1、德国精神病学家 Kreschmer(1921): n瘦长型与窃盗、诈欺犯罪

3、有关; n健壮型与暴力犯罪有关; n矮胖型与诈欺有关(犯罪比例较小) n障碍型与性犯罪有关 n2、美国生物学家谢尔顿Shaldon(1941) n内胚叶型(矮胖型) n中胚叶型(斗士型) n(容易犯罪60/200波士顿少年) n外胚叶型(瘦长型) n(三)遗传与犯罪 n1、家族史研究 n达格代尔:朱克家族 n1200人中280个乞丐、60个窃贼、140个其他犯 罪者 n2、双手子研究 n3、染色体说:XXY、XYY n4、收养子女研究 n(四)生化因素与犯罪 n1、神经递质的影响 n基本的神经递质,比如复合胺、多巴胺和去甲肾 上腺素, 形成大脑信息处理和交流的基础。 n2、内分泌及荷尔蒙的影响

4、 n男性荷尔蒙分泌过多会增加反社会行为的几率 n女性经期、产后内分泌与女性犯罪 n月经前综合症(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 n产后抑郁综合症(Postnatal Depression,PD ) n二、社会学的原因论 n(一)文化冲突理论 n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 n代表人物塞林(Thorsten Sellin) n犯罪是不同社会集团的不同文化规范之间冲突的 结果 n(二)社会异常论 n压力论、紧张状态论、激发论 n20世纪30年代美国 n默顿(Robert.K.Merton) n犯罪行为是行为人由于不能通过合法手段取得社 会地位和物质财富而产生的沮丧和气氛的产物

5、n(三)亚文化群理论 n20世纪50年代科恩(Albert Cohen)等 n亚文化群是指持有相同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又处境 相同的社会成员,为了相互支持、相互保护以及 相互满足其他多种需要,寻求另外一种不同的能 够使自己体会到自己价值的社会方式而结成的一 种群体,因其文化特征不同于主流文化而称为亚 文化群。 n(四)标签理论 n20世纪60年代美国 n贝克尔(Howard S.Becker)利莫特 Ednin M.Lemert ) n依据社会学中的形象互动理论 n个体变为罪犯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 的标签。继发越轨行为是对社会控制机制的烙印化 的一种适应。 n所谓贴标签就是立法者、司法

6、者、社会舆论把某些 个体定义为越轨者的过程。 n三、精神病学的原因论 n(一)病态人格说 n犯罪人的显著特点:缺乏道德感,反社会性强 n(二)低能说 n四、心理本能说的原因论 n1、侵犯性说 n2、性冲动说 n力比多(libido) n五、学习理论的原因论 n(一)不同接触理论 n萨瑟兰(E.H.Sutherland,18831950) n1、犯罪(越轨)行为是习得的; n2、是在与周围他人的互动中习得的,主要是言语; n3、主要发生在接触程度最亲密的个体之间; n4、犯罪行为的学习包括犯罪的技巧、动机、态度 和对自身行为合理化辩解等方面; n5、关于犯罪动机和态度的特定方向是从法律赞许 或不

7、赞许的定义中学习而来的; n6、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犯罪人,是他认为犯罪比不 犯罪有利,并且与特定类型的犯罪经常接触,而 与反该种犯罪的行为疏远的结果; n7、此种学习会因频率、持久性、先后次序和强度 而有所不同; n8、犯罪行为的学习并不限于模仿,其学习过程还 涉及各种行为的学习机制。 n(二)不同接触强化理论 nJeffery等 n犯罪行为是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获得的。 n犯罪行为一方面是受别的犯罪人的影响,另一方 面,犯罪人的直接经验是推动犯罪实施的根源。 n六、认知与道德发展理论 n(一)皮亚杰(J.Piaget): n 道德发展三阶段。 n(二) 科尔伯格(L.Kohlberg) n

8、 道德推理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n七、整合理论(多元性理论) n由于上述各学科的犯罪理论兴起,同时每种理论 又有其独特性与限制性,因此近代许多学者倾向 于以综合观点来解释犯罪,称为整合理论,即认 为形成犯罪的原因是多元的,而非单一因素所形 成,只是可能造成偏差行为的某一因素较严重, 是导火线,但其它因素亦有重要影响,不容偏废 。 返回 第二节 犯罪综合动因论 n一、涵义 n 个体的犯罪原因是一个整体系统(母系统) ,这个整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 的主体内外因素(子系统)所构成的,形成多维 度的原因网络结构。作为整体系统的个体犯罪原 因,具有其各主体内外因素没有的特殊属性。由 于各组成

9、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个体犯罪原因处于 一种动态变化之中。 n二、影响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主体内外因素 n(一)主体因素 n指犯罪心理赖以形成的生理状况、心理和行为发 展水平等。 n1、生理因素 n(1)年龄 n(2)性别 n(3)神经类型 n(4)异常的生物学因素 n2、心理因素 n(1)个性倾向性 n(2)性格结构 n(3)控制系统 n(4)个性异常 n3、行为因素 n(1)错误的活动 n(2)不良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 n(3)有害的行为习惯 n(4)模仿和学习不良模式 n(二)主体外因素 n1、社会环境 n(1)大社会环境 n(2)小社会环境 n2、自然环境 n(1)地域 n(2)季节 n(3)时间 n(4)自然灾害 n3、情境 n(1)侵害对象 n(2)现场其他人 n(3)现场条件和气氛 n(4)机遇 n三、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 n(一)犯罪行为人因素 n(二)犯罪行为情境因素 返回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