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0 ,大小:133.50KB ,
资源ID:2505993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25059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八章 盗窃、抢劫与诈骗犯罪心理 (2).ppt)为本站会员(peixunshi)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八章 盗窃、抢劫与诈骗犯罪心理 (2).ppt

1、第八章、盗窃、抢劫与 诈骗犯罪心理 第一节 盗窃犯罪心理 第二节 抢劫犯罪心理 第三节 诈骗犯罪心理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第一节 盗窃犯罪心理 n一、盗窃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n1.主观需要与客观现实可能的矛盾。 n2.缺乏羞耻心,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 n3.家庭教育不当。 n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n5.疏于防范、管理存在漏洞。 n6.销赃渠道畅通。人数 n二、盗窃犯的心理特点 n(一)认识特点 n (二)情绪、情感特点 n (三)意志特点 n(四)个性心理 n1.需要与动机。 n (1)追求享乐型。 n (2)积敛财富型。 n (3)特殊需要型。 n (4)经济困难型。 n (5)

2、寻求刺激型。 n (6)变态需要型。 n2.性格与习惯。 n3.能力。 n三、盗窃犯的行为特征 n (一)偷窃犯的行为特征 n偷窃犯有预谋型、机会型和冲动型。 n(二)扒窃犯的行为特征 n扒窃分子在作案前的表现主要有四种:乱窜, 扒窃分子在电汽车上或车站里是两头窜动,在商 店里是上楼下楼到处转,以物色扒窃对象。尾 随,扒窃分子选中了对象后,紧紧尾随其后,以 便寻找时机作案。钻挤,扒窃分子在上下车或 抢购物品人多拥挤时,不往空当钻,专往人边挤 。试探,扒窃分子在未弄清被扒对象是否有钱 的情况下,用胳膊的下部或手背试探被扒人的衣 兜,或借行车的晃动而前后偏向的机会,接触被 抢占人的身体,看看拟扒对

3、象反映如何,然后靠 近对方,用手掏或刀割法行窃。 返回 第二节 抢劫犯罪心理 n一、抢劫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n抢劫犯罪心理的形成除有其他物欲型动机犯罪的 共性原因,如道德沦丧、追求享乐、主观需求与 客观现实的矛盾、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外, 还有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受武侠小说、暴力影视 、网络游戏等不良文化的影响,现学现用,在现 实社会寻找虚拟世界的感觉。如有一个抢劫犯罪 分子在谈自己犯罪感受时说:把刀架在出租车司 机脖子上抢钱时,找到了江湖老大的感觉!这感 觉正是他反复观摩的暴力凶杀镜头中常见的,也 是他所刻意模仿的。 n二、抢劫犯罪人的心理特点 n(一)认识特点 n1.野蛮的英雄观,思维方式

4、简单。 n2.仇视社会,追求暴富。看到别人有钱羡慕又嫉 妒,心理不平衡。 n3.侥幸心理。 n (二)情绪与意志 n抢劫犯罪人多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情绪反应速 度快、强度高。尤其是在犯罪现场,与被害人直 接接触,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抑止犯罪的意 志薄弱,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取得财物和自身安 全上,被害人的反抗经常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n(三)个性心理 n1.复杂的动机。 n (1)物欲动机占主导。 n (2)戏谑动机。 n (3)报复动机。 n2性格和气质。从性格类型看,抢劫犯罪人多 为兴奋型、外倾型,性情暴躁、行为鲁莽,喜欢 攻击。 n3能力。 n4兴趣、爱好。抢劫犯罪人对武侠小说、动作 片

5、等暴力、色情影片比较感兴趣,并乐于模仿, 很多人都经常沉迷于酒吧、歌厅、网吧、地下赌 场等娱乐场所。 n三、抢劫犯罪人的行为特征 n1.凶残性。 n2.强制性。 n3.系列性、流动性。 n4.团伙性。 n5.行为对象。抢劫行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 物,那么首选的犯罪目标就是钱多的地方,因此 ,银行、金店是各类抢劫犯罪人的第一选择。 返回 第三节 诈骗犯罪心理 n一、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一般情况 n当前我国诈骗违法犯罪的情况严重,呈现出以下 几个特点: n1.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 n2.诈骗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n3.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n4.手段不断变换,种类越来越多。 n5

6、.跨境犯罪越来越突出。 n6.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 n二、诈骗和被骗心理 n(一)诈骗者的心理特点 n1.认识方面。 n2.情绪、意志和习惯方面。 n3.个性方面。 n (二)诈骗者行为特征 n1.伪装、虚假。 n2.矫揉造作。 n3.明显的行为痕迹。 n三、形形色色的诈骗方法 n(一)冒充各种身份行骗 n(二)金融诈骗 n金融诈骗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n 1.贷款诈骗。 n 2.保险诈骗。 n 3.信用卡和银行卡诈骗。 n(三)网络诈骗 n网络诈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n 1.利用网络银行、网络贷款、网络交易、网络拍 卖、网络购物等进行诈骗。诈骗者正是抓住了人 们图方便、贪小利的心理引人们进

7、入他们所设的“ 圈套”。 n 2.网络传销诈骗。 n 3.网络交友诈骗。 n 4.网络捐款诈骗。 n(四)街头诈骗 n(五)合同诈骗 n(六)“幸运中奖”诈骗 n(七)谎报险性诈骗 n(八)以刊登假广告进行诈骗 n四、行骗者与被骗者之间的心理互动 n(一)两者之间的心理互动过程 n1.物色怀疑期。 n2.引诱松弛期。 n3.行骗受骗期。 n4.逃避悔恨期。 n(二)被骗者受骗的心理原因 n1.有心理弱点的被骗者的受骗原因。 n (1)急功近利心理。 n (2)盲目崇拜心理。 n (3)需求迫切心理。 n (4)盲目轻信心理。 n (5)投机钻营心理。 n (6)趋炎附势心理。 n (7)疏于防范心理。 n (8)易受暗示心理。 n (9)知识不足、缺乏经验。 n2.无过错的被骗者心理。 n (1)同情心理。 n (2)相近心理。 n五、识别诈骗的具体方法 n (一)从神态表情和举止动作上识别 n (二)从语言内容上识别 n (三)从个性特点上识别 n (四)从冒充的身份上识别 n (五)从个人一般特点的多变性上识别 n (六)从伪造的证件和有关文字材料上识别 返回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