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4 ,大小:120.50KB ,
资源ID:2506105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25061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十七章 过失犯罪心理 (2).ppt)为本站会员(peixunshi)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十七章 过失犯罪心理 (2).ppt

1、第十七章 过失犯罪心理 第一节 过失犯罪概述 第二节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和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 第三节 影响过失犯罪心理 形成的因素 按“Esc”键返回到章目录 第一节 过失犯罪概述 n一、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 n犯罪过失与过失犯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 概念。 n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n(一)法定类型 n1疏忽大意的过失。 n2过于自信的过失。 n(二)其他类型 n1业务上的过失与一般过失。 n2重过失与轻过失。 n3有认识的过失与无认识的过失。 n三、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基础 n (一)主观基础 n (二)客观基础 n四、研究过失犯罪心理的意义 n (一)理论意义 n (二)实践意义 返回 第二节

2、 过失犯罪心理结构和 犯罪行为发生机制 n一、过失犯罪心理结构 n(一)概念 n过失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非故意的心理 状态下,促使其采取过失行为,并导致危害结果 发生的多种消极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 n(二)过失犯罪心理结构的一般模式 n(三)过失犯罪的犯罪动机 n1过失犯罪有无犯罪动机。 n2过失犯罪动机的类型 n (1)贪利型动机 n (2)自我显示、逞能型动机 n (3)贪图晋升或名誉型动机 n (4)游戏型动机 n (5)避险型动机 n (6)其他 n二、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n (一)疏忽大意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n1行为人有疏忽大意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疏 于认

3、识。 n2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出现缺乏认识。 n3危害结果发生。 n (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行为的发生机制 n1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性缺乏正确的认 识。 n2实施危险行为。 n3发生危害结果。 n三、过失犯罪心理与故意犯罪心理的区别 n (一)心理学角度的区别 n1犯罪心理结构的内容和形式不同 n2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不同。 n3犯罪心理机制不同。 n (二)法律规范角度的区别 返回 第三节 影响过失犯罪心理 形成的因素 n一、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外因素 n(一)情境因素 n1自然方面的意外情境。 n (1)自然灾害。 n (2)危险工作情境。 n2社会方面的意外情境。 n (1)挫折。 n (

4、2)变故。 n (3)纠纷。 n(二)舆论因素 n舆论,是指多数群众对大家所关心而又有争议的 问题所持的共同意见或态度。 n 1群众舆论。 n 2社会舆论。 n (三)工具因素 n二、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 n(一)影响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 n1生理因素。 n(1)疲劳状态。 n(2)麻醉与醉酒。 n(3)生物节律。 n(4)年龄与性别。 n(5)生理缺陷或疾病。 n2心理因素。 n (1)态度。 n (2)认知因素。 n (3)情绪。 n (4)性格与气质。 n (5)智能与经验。 n (6)无意识因素。 n3其他因素。 n (1)技能与熟练。 n (2)习惯。 n (3)被害人因素。 n(二)影响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主体因素 n1生理因素。 n (1)麻醉与醉酒状态。 n (2)生物节律。 n (3)年龄与性别。 n2心理因素。 n (1)认知的片面性。 n (2)情绪。 n (3)性格和气质。 n (4)智能与经验。 n (5)自我意识。 n (6)意志。 n3其他因素。 n (1)经验。 n (2)习惯。 返回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