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9 ,大小:549KB ,
资源ID:2642286      下载积分:3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26422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个人信贷业务系统可研报告(6.17).doc)为本站会员(小小哈利波特)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个人信贷业务系统可研报告(6.17).doc

1、1淶23塣SKASveiby Knowledge Associates-SKAIBMOracleABBBHP()緶磬Ernst & YoungIT棬CELEMICELEMI198622/1.4CELEMI500MAKETango壬303TangoKM-http:/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论文摘要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国策,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但由于目前国内信用环境及担保补偿机制尚未完善,而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又突出表现其政策性和非盈利性,这也就决定了担保机构难于避免地要承担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担保机构

2、在经营中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提高防范风险能力。本文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形成和担保风险管理出发,结合担保实务操作,阐述了担保机构在担保风险管理过程中控制担保风险的措施和实践,并提出了完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外界环境的建议。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和担保风险管理的过程。由于目前国内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中小企业整体经营风险较大、担保风险收益不对称、担保风险的补偿来源匮乏等现象存在,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在经营中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担保机构必须重视担保风险管理。担保风险管理流程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担保风险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实施阶段,具有更为重要的

3、地位。担保风险控制可分为担保主体(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担保客体(被担保企业)风险控制两方面。第二章分析了担保主体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担保主体风险控制措施,并结合案例分析举例阐述了控制措施的具体应用。担保主体风险主要体现在担保项目审查、风险监控和业务操作的合法合规性三方面。担保主体风险控制包含规范担保业务流程、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充实自身资源等内容。第三章分析了担保客体风险的表现形式和担保客体风险控制措施,并结合案例分析举例阐述了控制措施的具体应用。被担保企业情况千差万别,风险表现形式各异,导致担保客体风险发生的主客观因素复杂,风险的不确定性较大。担保客体风险控制手段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

4、、风险转移、风险补偿等。担保机构应根据具体项目的风险特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或组合,在实践中也应注重对具有行业共性的中小企业担保客体风险控制方案的总结归纳。第四章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完善担保机构进行担保风险管理的外界环境的建议。作者认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大,担保机构一方面应注重担保主体风险控制,完善内控机制,充足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应根据具体担保客体风险情况综合运用风险控制方法,设计可行的风险控制方案。并且作者建议,为完善担保机构的担保风险管理,政府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担保补偿机制;推行企业征信系统,立法规范信用行为;同时出面协调担保机构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

5、担保;风险控制。IIIhttp:/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http:/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 目 录I前 言前 言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创造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科技创新、为大企业配套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融资困难的问题也日益为政府和经济界所关注。各地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试点成立的,旨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已召开的2001年及2002年中国担保论坛发表的论文及相关资料来看,政府主管部

6、门、理论界专家及担保业内人士从政府、社会、法律、会计等多方位、多角度对信用担保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有益研讨,为我国的信用担保,特别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运行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方向。对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营,各方人士也作了较多原则性、方向性的探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如何使担保机构在充分发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同时,保证其自身的持续经营,这应当是每一家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必须面对的最大问题;这也要求担保机构在经营活动中应树立风险意识,加强担保风险管理,努力避免或降低担保风险。在担保风险管理过程中,担保风险控制作为具体实施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研

7、究和探讨担保风险控制对担保机构的运营和发展具有了较大的意义,本人基于在担保机构从事信用担保业务的经验,运用在MBA学习中获取的知识,并结合担保实务操作,尝试对担保风险管理中风险控制环节作出一个较为准确、全面的认识,为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些思路。由于学识所限,对于本文论述及观点中不成熟乃至谬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65 -http:/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第一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与风险管理第一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与风险管理信用担保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政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业务。随着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逐步深入贯彻,各地

8、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第一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信用担保是由具有充足信用能力的第三方(担保人)基于其资金实力和信誉为信用不足的当事方(被担保人)提供保证的一种行为。在运行机制上,信用担保有政策性和商业性担保两大类。 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信息研究中心编:各国信用担保业概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9月,P1。 政策性信用担保指由政府出资或建立担保基金,明确政策服务方向、对象和管理方法,由承担政策性担保业务的法人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按市场经济原则进行运作的一种信用担保。商业性担保是采用担保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一种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信用

9、担保属于政策性信用担保,它是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投标、履约等经济活动提供信用担保的业务。以下提及的“信用担保”如无特殊注明,均特指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信用担保”。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过程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中小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或是在技术创新、专业化协作、劳动就业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根据1999年8月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共同参与对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的最近一次修改,我国的中小企业应指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下的企业。 齐力然,姜梅:中小企业政策巧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6月,P2

10、。 据资料统计,2000年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中小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税利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和40%;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为中小企业贡献。 李德良:“防范风险 稳健经营”,2000中国担保论坛文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P247。为了体现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并有效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促进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许多经济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专门成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的信用机构,如日本的“日本

11、信用保证协会”、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意大利的“共同信用保证协会”、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等信用担保机构。与这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上开展较晚,从发展顺序来看,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 张利胜,狄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上海财政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P5-6。(一)起步阶段(1992年1998年)。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际起步于1992年的区域性实践,主要以互助担保基金会形式为代表,如重庆私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和上海工商联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各基金会由当地政府牵头,提供主要注册资金,各企业会员单位按一定比例出资,信用担保服务范围也主要限于会员

12、单位。(二)发展阶段(1998年1999年)。1998年10月,为了切实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政府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作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突破口,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自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迅速在我国全面铺开。从1998年年底开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全国范围的试点工作在江苏镇江、山东济南、吉林长春、安徽铜陵及北京、河南等地陆续展开。参加试点的各地政府相应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对象针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有利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技术密集型和扩大城乡就业的劳动密集型的各类中小企业。(三)规范阶段(1999年-2000年

13、)。在各地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国家经贸委于1999年6月14日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就试点的指导原则、模式体系、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职责与程序、协作银行、风险控制及责任分担、内外部监管及其组织实施等作了明确规定,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四)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下发,文件就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财税扶持、资金融通、服务体系、外部环境、加强领导等作了规定。该文件还专章列出了信用担保一节,并明确提出了加快和完善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要求。2003年1月

14、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第二章第十三条指出国家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将用于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明确地予以立法支持。这都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进入了完善阶段。可以看到,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相当迅速,特别是近三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增长较快,据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提供的数字显示:截止2001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地、市、州、盟、区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各类担保机构,募集的各类担保资金已达150亿元,筹集方式主要为政府预算拨款、资产划拨、会员企业风险保证金、企业入股等;从已进入试点范围的226家担保机构

15、情况看,125家为企业法人,88家为事业法人,13家为社团法人,共募集担保资金70亿元。 陈洪隽:“信用担保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国保险报, 2002年5月14日,P3。 按照5倍的放大倍数和发放一年以内银行贷款推算,可为中小企业提供近400亿元的信用担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阶段的主要困难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无到有,在几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与国外成功经验比较,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尚不成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运营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主要包括:(一)信用制度建设滞后。总体上说,我国目前的信用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信用状况堪

16、忧,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先人们对个人信用的认识只停留在道德层次上,伴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逐渐热化,意识到信用问题成为途中的一块绊脚石。从企业层面上来说,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商品市场,三角债问题在金融市场上十分严重,赖债逃债频频,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信用缺失,使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企业和政府之间缺乏正常沟通、交往的平台和正常运行的基础,让人没有安全感。这种状况,轻则损害个人形象和消费者的利益,重则扰乱经济秩序,加大交易的风险和成本,阻碍市场主体间的正常经济交往,压抑资本的活跃程度。有关信用制度建设的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范、企业和个人信用征询系统等尚在创立阶段,信用制度建设严重滞

17、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大了担保机构运营的风险。(二)担保对象风险较大。信用担保所面对的中小企业群体在经营及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规范,产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资产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并且由于经营及财务上的不规范,中小企业在工商、税务等方面的一些公开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突出,为取得贷款或担保,多数企业往往只提供其好的或经修饰的一面,道德风险系数较大。(三)风险收益不对称。信用担保是高风险行业,在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高风险应以高收益作为补偿,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手段,担保收费标准又必须考虑到中小企业普遍的承受能力。根据国家

18、财政部2001年3月26日颁发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机构收取的担保费不得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50%。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年收费标准普遍在1%2%,而银行给予中小企业的实际贷款利率在基准贷款利率上普遍上浮20%以上幅度,担保收费远低于银行的利息收入;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一般采用与银行进行比例担保的形式,承担着70%或80%的担保责任,在此意义上,银行作为融资风险的较小承受者,不但有比担保费用收入更高的存贷利差收入,还有融资客户所带来的其他业务收入;显而易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收益是极不对称的。(四)风险的补偿来源匮乏。由于中小企业信

19、用担保的风险大,并且承办的信用担保业务为风险较高的融资担保业务,发生担保代偿的几率高,客观要求有充足的损失补偿来源以保持担保机构的持续经营。以国外成功经验来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属于政策性担保,均以政府财力作为主要资金后盾,外部补偿机制较为完善,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充分的风险补偿。但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仍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担保风险的外部补偿机制尚待建立。目前担保损失补偿来源只能依托担保机构的经营盈余这一内部补偿途径,担保机构的收入主要为担保费收入及资本金投资收益;由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具有较强的政策性,业务运营很难市场化,担保收费受到较大的限制,国内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就各自的担保

20、业务收入在维持自身的日常经营支出已较为困难。同时根据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机构实收资本中的货币资金,不低于80的部分可用于银行存款,以及买卖国债、金融债券及国家重点企业债券;不高于20的部分,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可用于买卖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他形式。以收益率较低、十分有限的内部补偿来源难以承担客观上较大的担保业务风险,不利于担保机构的持续经营。与一般的工商企业及其他经营实体最显著的不同在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经营的是风险,这本身决定了担保机构属于具有内在风险的一种特殊经营实体,风险管理在其经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上述困难和障碍更加大了其经营的风险,直接影响担保机构经

21、营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因此担保机构更应对担保业务运作实行严格、科学的风险管理;客观上,担保风险管理也成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正常运营的首要工作。第二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程度高,表现形式较为复杂。担保机构在担保业务上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基于对担保风险的研究分析上,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或避免担保风险的发生。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的形成风险一般泛指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指的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开展信用担保业务中发生担保代偿损失的可能性。人类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可以分为活动主体、活动客体和外部环境三个部分,活动的风险就是由这三个部分共同作用所产

22、生。从经济活动来看,其风险的形成在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活动主体的能力局限性和活动客体的复杂性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黄运成,徐锦文:风险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1月,P29。 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外部环境而变得日趋复杂,不可预测性增大;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政府的经济政策、市场竞争状况等等的变化,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基础、条件,不可控性加大。(二)活动主体的能力局限性。自身资源的有限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经济活动主体能力的局限性;活动主体的资金、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和资源是有限的,而客观风险的存在是无限的,面

23、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日益不确定性和经济活动的复杂性,风险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活动主体中人力资源要素对风险的处理、控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中管理决策者能力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约束了活动主体的能力。(三)活动客体的复杂性。活动客体的存在受外部环境和自身资源的影响,当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活动的社会协作性日显紧密,生产程序、内容也趋向复杂,这也加大了活动客体的复杂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属于经济活动中一种的具体形式,实际上可分为信用环境、担保主体(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和担保客体(中小企业)三个部分,而中小企业担保风险也正是形成于这三部分的共同作用。(一)信用环境。担保的基础是信用,

24、所谓信用是指经济活动中的赊销预付、承诺延期付款行为、货币资金的借贷等活动以及履行义务、承担债务的资质和信誉; 刘新来: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的发展与信用体系的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P22。 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们在经济交换中形成的互相信任。经济生活中信用关系的建立和信用制度与信用体系的形成,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是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基础,良好的信用环境可以起到维系市场主体之间经济联系、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美德,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诚信”的内涵已超乎个人道德范畴,成为了市场主体在经济

25、交换中重要的基础;我国经历了数十年的计划经济,其间忽视了信用环境建设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信用观念落后,信用环境基础遭到削弱,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信用问题使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陈洪隽,“我国信用环境的观察与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10月,P40。,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国家工商总局统计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还有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由于不合理的税外收费

26、和不必要的审批造成的各种费用约3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款损失以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1999与1995年相比,我国人均GDP增长33%,人均工资仅增长16%,而人均财政收入增长73%,人均银行贷款增长76%,人均流通现金增长65%。如剔除制度性变化和利率调整等因素,近十年来企业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三项合计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999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中三项费用占14%,废品损失和坏帐损失等高达5%,这些指标均大大高于外商投资企业的同期水平,特别是零售企业的销售收入中三项费用的增长速度更快。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征集未

27、能系统化,信用资料不完整,权威公正的评信机构匮乏,整体而言,信用环境的基础较为薄弱,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社会对信用担保具有巨大的需求,而目前的信用环境现状却又增大信用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严重制约了信用担保的发展。(二)担保主体。作为担保主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是信用保证服务,其信用资源从根本上是来自于其资金实力,主要来源为政府投入;而从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普遍情况来看,政府多在一次性投入,充足担保机构资本金之后,未能落实担保风险损失的外部补偿来源,担保机构以资本金的有限运营渠道及低微的担保收入作为内部补偿来源,在根本上难以承担信用担保的巨大风险,这也就造成了担保机构信用资

28、源的有限性。同时,信用担保属于高风险行业,涉及法律、经济、金融、管理、会计等多方面学科,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对较高的专业知识及综合素质,掌握风险识别与控制的手段及能力;但由于国内信用担保业发展历程较短,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营仍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从业人员素质尚需提高,风险管理及管理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也在不断地完善。因此目前,甚至到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担保主体自身的局限性仍是担保风险形成的根源之一。(三)担保客体。担保客体即申请信用担保的中小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日趋国际化,包括中小企业在内所有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与外部环境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由于外部环境不可预测性的加大,经济活动基础、条件和

29、内容的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活动也日趋复杂。社会分工的细化,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及中小企业内部的生产协作更加紧密,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增大,风险度也随之提高;市场竞争的激烈也要求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改进经营理念和经营策略,多角度地去考虑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竞争条件,经营难度的加大对经营者综合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基础较为薄弱的信用环境下,自身资源有限的担保主体为经济活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担保客体提供信用担保,显而易见,担保风险的形成具有其客观性。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过程担保机构经营的是风险,面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客观产生的担保风险,担保机构的风险管

30、理体现了其控制风险的主观能动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主要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主要环节。图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的简要流程图担保风险识别 存在哪些风险要素担保风险控制 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方案担保风险评价 评估这些风险要素对担保机构产生的影响 (一)担保风险识别。为担保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通过对担保活动的分析,认清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而确定担保机构所面临的担保风险及其性质。从担保风险的形成来看,担保风险由信用环境、担保主体和担保客体三方面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对于担保机构而言,信用环境的改善远非其个体力量可以达到,需要政府的倡导与规范,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在此意义上,担

31、保机构在信用环境面前更多的是处于被动状态,故担保机构进行担保风险管理的对象是担保主体风险和担保客体风险。担保主体风险实际上是源自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在识别担保主体风险的风险因素时,应着重分析担保业务操作和管理的流程和特点,确定在业务管理和操作过程中的风险隐患。担保客体风险为被担保企业风险,相对于担保主体风险,应属于担保机构的外部风险。每一个具体担保客体的风险因素实际上包含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类,前者如经营者道德因素、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激励约束机制等;后者包括企业经济实力、成长能力、外部环境等。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分析着重在企业的偿债能力、资金周转能力、

32、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成长能力等;定性分析着重在企业的信用水平、管理水平、或有事项、技术水平、经营机制、公共关系等。通常而言,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企业经济活动情况的综合反映,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与其财务状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定量分析中应重点检查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那么风险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反之则风险发生的概率就大。同时担保风险因素的识别必须保证其相对的准确性,否则将影响担保风险评价的正确性,因此应重视核查企业原始会计凭证、生产销售单据等,并通过税务、工商、海关、银行等部门公开的信息渠道,对企业提供的信息数据进行严格、认真的调查核对,保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二)担保

33、风险评价。这是在识别担保风险因素之后,对担保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导致损失的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担保主体风险实际上就是衡量担保机构内部风险隐患对担保机构运营的影响和危害,主要研究评估担保业务流程设置的合理性和担保机构的内部监控机制的完善性。在对每一个具体的担保客体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该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以系统的观点来分析企业。在选择评价指标时,既要考虑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又要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既要客观评价企业现在的技术水平,又要衡量企业技术进步的可能,在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社会效益。基于银行常用的6C信用评价法,在对担保客体风险进行评价时,可结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特点

34、,采用如下评价指标体系:图2: 担保客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Character(品德与声望)担保客体风险评价Capacity(资格与能力)Capital or Cash(资金实力)Collateral (担保)Contribution(贡献)Condition (经营条件) 注:“Character”指企业偿债的意愿及诚意、银行及商业信用状况、主要经营者的资信情况;“Capacity”指企业的负债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产品的竞争力等;“Capital or Cash”指企业的资产实力、资产的变现能力、现金流量状况;“Collateral”指反担保措施的强弱程度;“Condition”指市场竞争情况、

35、行业状况等;“Contribution”指解决就业、上缴税收、技术进步等情况;通过对体系中各指标综合的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具体担保项目中担保客体的风险程度,为下一步风险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三)担保风险控制。即根据担保风险程度、特性,选择相应的控制工具,避免担保风险的发生,或采用合理的手段减小、补偿、或转移担保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担保风险控制内容相应可以分为担保主体风险控制和担保客体风险控制,相对而言,前者属于担保机构的内部风险控制,而后者属于担保机构的外部风险控制。担保风险控制就是在风险识别、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风险控制方案。根据风险控制的内容特点,担保主体风险控制旨在完善担保机构的内部风险监控机制,防止担保风险的发生,其控制方案属于预防性方案;担保客体风险控制主要在于降低或消除外部风险要素对担保机构的影响,其控制方案属于行动性方案。担保风险控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