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40.50KB ,
资源ID:3300066      下载积分:1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33000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研发费用归集说明.doc)为本站会员(顺达)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研发费用归集说明.doc

1、.20米箱梁顶板负弯矩张拉计算方案一、基础数据 本标段20米箱梁顶板负弯矩预应力钢束有:T1和T2各2束、T3 为1束,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应力:con=1860MPa75%=1395MPa。按设计要求接头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5%后方可张拉,并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张拉程序为:0 初应力(持荷3min) con(持荷5min)锚固,张拉顺序为T1、T2、T3。 二、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 1、经咨询设计单位,因设计图中张拉控制应力已经考虑了预应力损失,故张拉力按公式:Fn=conAn进行计算,如下:箱梁顶板T1 钢束锚下张拉力: F1=conAn=1395 MPa14024根=781200N=781.

2、2KN其中:A为每根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积;n为同时张拉的预应力钢绞线的根数;F为钢绞线锚下张拉力。其余钢束张拉力计算同T1,各钢束张拉力如下表:20米箱梁顶板负弯矩预应力钢束张拉力计算表(表一)钢束号锚下张拉控制应力钢绞线根数(n)截面积(A)2张拉力(Fn)KNT11395MPa4140781.2T24140781.2T35140976.5三、压力表读数计算本桥采用100吨千斤顶进行张拉,经校验:编号为1#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为11.3.390,11.3.389,校准方程分别为F=0.0506P-0.1434, F=0.0524P-1.1491。故箱梁顶板T1钢束采用1#千斤顶张拉时的压力

3、表度数分别为:1)压力表编号为11.3.390:F1=0.0506P-0.1434=0.0506781.2-0.1434=39.4 MPa2)压力表编号为11.3.389:F2=0.0524P-1.1491=0.0524781.2-1.1491=39.8MPa编号为2#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为11.3.403,11.3.416,校准方程分别为F=0.0522P-1.2867, F=0.0524P-0.6763。编号为3#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为11.3.404,11.3.417,校准方程分别为F=0.0510P-0.5306, F=0.0524P-1.1838。编号为4#千斤顶对应的压力表编号

4、为11.3.405,11.3.397,校准方程分别为F=0.0521P-1.6370, F=0.0519P-0.2977。其余钢束压力表度数计算同T1,压力表度数详见下表:预应力钢束100%k张拉力所对应的压力表度数表(表二)钢束号100%k时1#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100%k时2#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100%k时3#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100%k时4#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编号11.3.390编号11.3.389编号11.3.403编号11.3.416编号11.3.404编号11.3.417编号11.3.405编号11.3.397T139.439.839.540.339

5、.339.839.140.2T239.439.839.540.339.339.839.140.2T349.350.049.750.549.350.049.250.4预应力钢束10%k张拉力所对应的压力表度数表(表三)钢束号10%k时1#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10%k时2#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10%k时3#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10%k时4#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编号11.3.390编号11.3.389编号11.3.403编号11.3.416编号11.3.404编号11.3.417编号11.3.405编号11.3.397T13.82.92.83.43.52.92.43.8T23

6、.82.92.83.43.52.92.43.8T34.84.03.84.44.43.93.54.8预应力钢束20%k张拉力所对应的压力表度数表(表四)钢束号20%k时1#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20%k时2#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20%k时3#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20%k时4#千斤顶压力表读数(MPa)编号11.3.390编号11.3.389编号11.3.403编号11.3.416编号11.3.404编号11.3.417编号11.3.405编号11.3.397T17.87.06.97.57.47.06.57.8T27.87.06.97.57.47.06.57.8T39.79.18.

7、99.69.49.08.59.8四、理论伸长量的复核计算1、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计算 在实际施工中,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长度相对设计存在一定的偏差,故按设计图纸中的负弯矩钢束长度进行钢绞线平均张拉力的计算。首先要计算出钢束的锚下张拉力,然后采用下面的公式计算钢束的平均张拉力:预应力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及参数: Pp=P1- e-(kx+u)/( kx+u)式中:P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筋张拉端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

8、摩擦系数,取0.23;故30米中跨箱梁的平均张拉力计算如下:由设计图纸可知:K=0.0015,=0.23,X:T1束取3.5m、T2和T3束取6.5m;T1、 T2、 T3钢束为2.86,弧度为0.0499。20米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平均张拉力计算表钢束号锚下张拉力(P)KNkx+u1- e-(kx+u)/( kx+u)平均张拉力(Pp)KNT1781.20.0167270.991683774.7T2781.20.0212270.989461773.0T3976.50.0212270.989461966.22、理论伸长量的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及参数:L=PpL/(ApEp)式中:Pp

9、-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取1.95105MPa;经计算20米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T1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L为7.8米,T2和T3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L为13.8米。20米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理论伸长量计算表钢束号钢绞线根数(n)L(m)截面积(Ap)2弹性模量(Ep)MPa平均张拉力(KN)理论伸长量(L)mmT147.85601.95105774.755.3T2413.85601.95105773.097.7T3513.87001.95105966.297.7设计图纸中负弯矩钢束伸长量分别为:T1钢束为49m

10、m,T2钢束为91mm,T3钢束为91mm。实际计算理论伸长量比设计值大6mm多,主要原因是:在实际张拉中由于千斤顶、限位板的长度增加了钢绞线的长度。经实际量测单端千斤顶、限位板的长度约为40cm,故现场量测钢束伸长量采用实际计算理论伸长量。 按规范要求,现场实际量测的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误差应控制在6%范围之内,故20米箱梁顶板负弯矩钢束的伸长量取值范围分别为:T1钢束:52.0mm58.6mm;T2钢束:91.8mm103.7mm;T3钢束:91.8mm103.7mm。实际伸长量为两端张拉伸长量之和,计算方法如下:实际伸长量L=L1+L2式中:L1初应力10%k至100%k之间的实测伸长值

11、(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按规范要求,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即采用从10%k20%k之间的实测伸长值作为L2值。五、张拉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以张拉力为主,伸长量校核的双控指标进行控制,伸长量波动范围为理论伸长量的6%。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移不多于1根,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2、施工现场实际张拉程序为:张拉到初应力10%k,持荷3min量测伸长值L1,并做好记录。张拉到20%k,量测伸长值L2,并做好记录,直接张拉到100%k,持荷5min量测伸长值Lk并做好记录,则实际伸长量为:L=L1+L2=(Lk- L1)+(L2- L1) 或L=L1+L2=(Lk- L2)+2(L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