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52.50KB ,
资源ID:5624135      下载积分:2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6241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为本站会员(您的好秘书)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doc

1、作业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危险物品、工业噪声与振动、温度与湿度和辐射等。2.3.2.1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生产中的原料、材料、半成品、中间产品、副产品以及贮运中的物质分别以气、液、固态存在,它们在不同的状态下分别具有相对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因此,了解并掌握这些物质固有的危险特性是进行危险识别、分析、评价的基础。危险物品的识别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识别。例如甲醇的危险有害识别见表2-3:表2-3 甲醇危险有害识别标识中文名:甲醇、木酒精英文名:Me

2、thyl alcohol; Methanol分子式:CH3OH分子量:32.04UN编号:1230危规号:32058RTECS号:PC1400000CAS号:67-56-1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澄清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97.8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种有机溶剂沸点():64.8相对密度(水=1):0.79饱和蒸气压(KPa):13.33(21.2)相对密度(空气=1):1.11临界温度():240燃烧热(kJ/mol):727.0临界压力(MPa):7.95最小引燃能量(mJ):0.215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CO、CO2闪点():11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

3、极限(V):5.544.0稳定性;稳定自燃温度():385禁忌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IIAT2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雾状水、干粉、二氧化碳、毒性接触限值:中国PC-TWA:25 mg/m3 (皮) PC-STEL:50mg/m3(皮) 美国TLV-TWA(ACGIH):262mg/m3(200ppm)(皮)

4、TLV-STEL(ACGIH):328mg/m3(250ppm)(皮)对人体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急救吸入后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时,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防护工程控制:严加密闭,加强通风。个体防护:接触蒸气时,

5、应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泄漏处理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服。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室内温度小于30;远离火种、热源,防日光直射;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注意流速,且有接地装置。物质特性可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获取,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由“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理化特性、毒理学资料、稳

6、定性和反应活性”等16项内容构成。进行危险物品的危险、有害性识别与分析时,危险物品分为以下9类:(1)易燃、易爆物质:引燃、引爆后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由于具有迅速地释放能量的能力产生危害,或者是因其爆炸或燃烧而产生的物质造成危害(如有机溶剂)。(2)有害物质:人体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咽下后,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3)刺激性物质:对皮肤及呼吸道有不良影响(如丙烯酸酯)的物质。有些人对刺激性物质反应强烈,且可引起过敏反应。(4)腐蚀性物质:用化学的方式伤害人身及材料的物质(如强酸、碱)。腐蚀性物质的危险有害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化学灼伤。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皮肤、眼睛或进入呼吸系统、食

7、道而引起表皮组织破坏,甚至死亡;二是腐蚀性物质作用于物质表面如设备、管道、容器等而造成腐蚀、损坏。腐蚀性物质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无机碱、有机碱、其他有机和无机腐蚀物质等五类。腐蚀的种类则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大类。腐蚀的危险与有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腐蚀造成管道、容器、设备、连接部件等损坏,轻则造成跑、冒、滴、漏,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缓慢泄漏,重则由于设备强度降低发生裂破,造成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大量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或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腐蚀使电气仪表受损,动作失灵,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导致事故发生。腐蚀性介质对厂房建筑、基础、构架等会造成损坏,严重时可发生厂房倒塌事故。当腐蚀发

8、生在内部表面时,肉眼不能发现,会形成更大的隐患,如石油化工设备由于测厚漏项而造成设备或管道破裂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5)有毒物质:以不同形式干扰。妨碍人体正常功能的物质,它们可能加重器官(如肝脏、肾)的负担,如氯化物溶剂及重金属(如铅)。有毒物质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如下:毒物是指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结构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毒性物质的毒性与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和化学结构等有关,一般而言,溶解度越大其毒性越大,因其进入体内溶于体液、血液、淋巴液、脂肪及类脂质的数量多、浓度大,生化反应强烈所致;挥发性强的毒物,挥发到空气中的分子数多,浓度高,与身体表

9、面接触或进入人体的毒物数量多,毒性大;物质分子结构与其毒性也存在一定关系,如脂肪族烃系列中碳原子数越多,毒性越大;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化学流行性(毒性)较大。工业毒物按化学性质分类,在物质危险识别过程中是经常采用的分类方法,工业毒物的基本特性可以查阅相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工业毒物的危害程度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分为:级 极度危害;级 高度危害;级 中度危害;级 轻度危害。列入我国国家标准中的常见毒物有56种,其中级13种,级26种,级12种,级5种。工业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情况、慢性中毒患病情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

10、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铁道部、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于2003年6月24日联合公告了2003年第2号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共收录了335种剧毒化学品。(6)致癌、致突变及致畸物质:阻碍人体细胞的正常发育生长,致癌物造成或促使不良细胞(如癌细胞)的发育,造成非正常胎儿的生长,产生死婴或先天缺陷;致突物干扰细胞发育,造成后代的变化。(7)造成缺氧的物质:蒸气或其他气体,造成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减少或者阻碍人体有效地吸收氧气(如二氧比碳、一氧化碳及氰化氢)。(8)麻醉物质:如有机溶剂等,麻醉作用使使脑

11、功能下降。(9)氧化剂:在与其他物质,尤其是易燃物接触时导致放热反应的物质。GB 1369092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将145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分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含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等八类。2) 生产性粉尘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粉尘作业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吸入粉尘,就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硬化,丧失呼吸功能,导致肺病。尘肺病是无法治愈的职业病;粉尘还会引起刺激性疾病、急性中毒或癌症;爆炸性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爆炸下限浓度)时,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生产性粉尘主要产生在开采、破碎、粉碎、筛

12、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除尘等生产过程。对其识别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分析可能产生的粉尘种类和部位用已经投产的同类生产厂、作业岗位的检测数据或模拟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类比识别分析粉尘产生的原因,粉尘扩散传播的途径,作业时间,粉尘特性来确定其危害方式和危害范围爆炸性粉尘的危险性主要表现为: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扬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扩大伤害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

13、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爆炸性粉尘的识别:形成爆炸性粉尘的4个必要条件:粉尘的化学组成和性质;粉尘的粒度和粒度分布;粉尘的形状与表面状态;粉尘中的水分。可以依此来辩识是否为爆炸性粉尘。注:固体可燃物及某些常态下不燃的物质如金属、矿物等经粉碎达到一定程度成为高度分散物系,具有极高的比表面自由焓,此时表现出不同于常态的化学活性。爆炸性粉尘爆炸的条件为:可燃性和微粉状态;在空气中(或助燃气体)搅拌,悬浮式流动;达到爆炸极限;存在点火源。2.3.2.2工业噪声与振动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噪声能引起职业性噪声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严重的会导致

14、事故发生。工业噪声可以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电磁噪声等三类。噪声危害的识别主要根据已掌握的机械设备或作业场所的噪声确定噪声源、声级和频率。振动危害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可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损坏。振动危害的识别则应先找出产生振动的设备,然后根据国家标准,参照类比资料确定振动的危害程度。2.3.2.3温度与湿度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1)温度、湿度的危险、危害主要表现为:高温除能造成灼伤外,高温、高湿环境影响劳动者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当热调节发生障碍时,轻者影响劳动能力,重者可引起别的病变,如中暑。水盐代谢的失衡可导

15、致血液浓缩、尿液浓缩、尿量减少,这样就增加了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严重时引起循环衰竭和热痉挛。在比较分析中发现,高温作业工人的高血压发病率较高,而且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高温还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内能力降低,有导致工伤事故的危险。低温可引起冻伤。温度急剧变化时,因热胀冷缩,造成材料变形或热应力过大,会导致材料破坏,在低温下金属会发生晶型转变,甚至引起破裂而引发事故;高温、高湿环境会加速材料的腐蚀;高温环境可使火灾危险性增大。2)生产性热源主要有:工业炉窑,如冶炼炉、焦炉、加热炉、锅炉等;电热设备,如电阻炉、工频炉等;高温工件(如铸锻件)、高温液体(如导热油、

16、热水)等;高温气体,如蒸汽、热风、热烟气等。3)温度、湿度危险、危害的识别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生产过程的热源、发热量、表面绝热层的有无,表面温度,与操作者的接触距离等情况;是否采取了防灼伤、防暑、防冻措施,是否采取了空调措施;是否采取了通风(包括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换气措施,是否有作业环境温度、湿度的自动调节、控制。2.3.2.4辐射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化学反应、金属加工、医疗设备、测量与控制等领域,接触和使用各种辐射能的场合越来越多,存在着一定的辐射危害。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如粒子、粒子、粒子和中子、x粒子)和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等)两类。电离辐射伤害则由、x、粒子和中子极高剂量的放射性作用所造成。射频辐射危害主要表现为射频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两个方面。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