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4 ,大小:438.90KB ,
资源ID:5628892      下载积分:1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6288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35∕T 1433-2019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福建省).pdf)为本站会员(秋儿)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35∕T 1433-2019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福建省).pdf

1、ICS 07.060 A 4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4332019 代替 DB35/T 14332014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n petrochemical plant 2019 - 09 - 11 发布 2019 - 12 - 11 实施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1433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2、 检测项目 . 2 6 检测方法与要求 . 3 7 检测数据整理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等电位连接材料.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静电接地要求. 10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检测作业要求. 13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风险度计算方法. 15 DB35/T 1433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 14332014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与DB35/T 1433201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接闪器检测、等电位连接检测、检测数据整理、检测作业要求等内容

3、(见 6.1、6.4、第 7 章、附录 D,2014 年版 6.1、6.4、第 7 章、第 8 章); 增加了接地装置检测、检测结果判定、风险计算等内容(见 7.2、附录 A、附录 E)。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FJ/TC 1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漳州市避雷装置安全监测所、福建华茂防雷装置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声锦、林溪猛、蔡河章、程斌、黄月清、郑松、王艳金、林旭东、陈艺宏、陈跃清、蔡鸿星、肖再励、兰雅萍、沈俊杰、蔡驰、林荣惠、傅景龙、方智明、赵周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 14332014。 DB35/T 1433201

4、9 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与要求、检测数据整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的防雷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802.1201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8802.212016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5、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21714.22015 雷电防护 第2部分:风险管理 GB/T 21714.32015 雷电防护 第 3 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GB/T 21714.42015 雷电防护 第 4 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T 329362016 爆炸危险场所雷击风险评价方法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DL/T 4752017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 QX/T 4022017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

6、监督检查规范 QX/T 4062017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要求 QX/T 4072017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 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油化工装置 petrochemical plant 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作为原料,生产石油化工产品(或中间体)的生产装置。 GB 506502011,定义2.0.1 DB35/T 14332019 2 3.2 厂房房屋 industrial building(warehouse) 设有屋顶,建筑外围护结构全部采用封闭式墙体(含门、窗)构造的

7、生产性(储存性)建筑物。 GB 506502011,定义2.0.3 3.3 户外装置区 outdoor unit 露天或对大气敞开、空气畅通的场所。 注:属于此类场所的有:炉区、塔区、机器设备区、静设备区、储罐区、液体装卸站、码头、粉粒料筒仓、冷却塔、框架、管架、烟囱、火炬等。 3.4 放空口 vent 生产设备或罐体直接向大气排放的排放设施。 注:放空口包括:散管、排风管、安全阀、呼吸阀、放料口、取样口、排污口等。 3.5 静设备 static equipment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和公用工程的反应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储存设备的统称。 注:石油化工静设备包括本体及本体与外管道连

8、接的第一道环向焊缝的焊接坡口、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口、法兰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及开孔的封闭元件、紧固件及补强元件等。 3.6 接地线 earthing conductor 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 3.7 高处作业 working at height 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 m及2 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JGJ 802016,定义2.1.1 3.8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explosive and fire hazardous place 用于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 注:爆炸危险环境分区参见GB/T 2143

9、12015的附录A。 4 基本要求 4.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场所划分为厂房房屋类或户外装置区,并应符合 GB 506502011 中第 3 章的规定。 4.2 户外装置区的防雷检测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厂房房屋类场所的防雷检测,应符合 GB/T 214312015 的有关要求。 4.3 石油化工装置的防雷检测应每半年一次。 5 检测项目 石油化工装置的防雷检测应包括以下项目: 接闪器; DB35/T 14332019 3 引下线; 接地装置; 等电位连接; 屏蔽; 电涌保护器(SPD); 防静电接地。 6 检测方法与要求 6.1 接闪器 6.1.1 当采用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等作为接闪

10、器时,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6502011中 6.1.26.1.4 的要求。 6.1.2 首次检测时,应测量接闪器(杆、带、线)的高度、长度,被保护物的长、宽、高,其保护范围按 GB 506502011 中 4.2.5 的要求计算;接闪网的网格尺寸应符合 GB 500572010 的要求。 6.1.3 检测直接作接闪器的高大炉体、塔体、桶仓、大型设备、金属罐体、金属框架、金属管架、金属屋面以及在高空布置、较长的卧式容器和管道(送往火炬的管道)材料规格,材料规格最小厚度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1 做接闪器设备的金属板最小厚度 材料 防止击(熔)穿的厚度 t mm 不防止击(熔)穿的厚度 t

11、 mm 不锈钢、镀锌钢 4 0.5 钛 4 0.5 铜 5 0.5 铝 7 0.65 锌 0.7 6.1.4 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是否锈蚀 1/3 以上,其搭接长度和焊接方法是否符合 GB 506012010 中 4.1.2 的要求。 6.1.5 金属静设备做接闪器时,应检查该设备的金属实体是否为整体封闭、焊接结构的金属设备。焊接工艺应符合 6.1.4 的要求。转动设备、不能作为接闪器的金属静设备(如:用来测量或控制系统的设备仪器等)以及非金属外壳的静设备等不能直接利用其设备本体作接闪器

12、。 6.1.6 检测户外装置区设备排放设施的放空口与接闪器之间的保护距离是否符合 GB 506502011 中4.3、5.11 的要求。 6.1.7 检测接闪带是否平正顺直,无急弯,接闪带在转角处的弯曲角度应大于 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 10 倍、扁钢宽度的 6 倍。检查接闪带固定点支持件是否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接闪带支持件的间距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2.6 的要求。支持卡能否承受 49 N(5 kgf)的垂直拉力。 6.2 引下线 6.2.1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引下线隐蔽工程记录。 DB35/T 14332019 4 6.2.2 首次检测应检测直接做引下线的高大炉

13、体、塔体、桶仓、大型设备、金属罐体、金属框架、金属管架以及在高空布置、较长的卧式容器和管道(送往火炬的管道)材料规格尺寸,材料规格应符合GB 506502011 中 6.2 的要求。 6.2.3 检测明敷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且能承受 49 N(5 kgf)的垂直拉力。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高度、间距是否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2.6 的要求。检查引下线和接闪器、接地装置的连接方法、防腐措施,当引下线采用焊接时,检查其搭接长度和焊接方法是否符合GB 506012010 中 4.1.2 的要求。 6.2.4 检查引下线附近保护人身安全所需要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

14、施是否符合 GB 500572010中 4.5.6 的要求。 6.2.5 检测直接作接闪器的高大炉体、塔体、桶仓、大型设备、金属静设备、金属罐体、金属框架、金属管架以及在高空布置、较长的卧式容器和管道(送往火炬的管道)引下线布置及间距,间距不应大于 18 m。接地线不少于两根,接地线不应大于 18 m。 6.2.6 检测烟囱引下线的布置和间距情况,间距不应大于 18 m,根数不少于两根。 6.2.7 检测混凝土框架及管架上的爬梯、电缆支架、栏杆等钢制构件接地点间距,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 18 m。 6.2.8 检测引下线接地断接卡设置是否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3.6 的要求。

15、6.3 接地装置 6.3.1 首次检测时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检查接地体的材料、结构、最小尺寸,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是否符合 GB 500572010 中 5.4 的要求;当接地体采用焊接时,检查其搭接长度和焊接方法是否符合 GB 506012010 中 4.1.2 的要求。 6.3.2 检测两相邻接地装置是否共用或独立接地,当两相邻接地装置的测量阻值不大于 1 时,判定为电气导通,否则判定为各自独立接地。 6.3.3 测量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直击雷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在接地电阻计算中,每处接地体各支线的长度应小于或等于接地体的有效长度;有效长度的计算和

16、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应按 GB 500572010 的有关规定执行。 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 。 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宜与防雷电感应和电力设备用的接地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接地系统, 当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应按 50 Hz 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值确定,不应大于按人身安全所确定的接地电阻值。 6.3.4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检测方法按照附录 A 的规定。 6.4 等电位连接 6.4.1 金属的设备、框架、管道、电缆保护层(铠装、钢管、槽板等)和放空管口等,均应连接到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等电位连接导体材料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6.4.2 检测 6.4.1 中的金属物体

17、,与附近引下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应符合公式(1)的要求;当其空间距离达不到下式要求时,该金属物体应增加一条接地连接线。 S0.075kclx. (1) 式中: S 空间距离,单位为米(m); kc分流系数;单根引下线取1,两根引下线及接闪器不成闭合环的多根引下线取0.66,接闪器成闭合环的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取0.44; DB35/T 14332019 5 lx 引下线计算点到接地连接线的长度,单位为米(m)。 6.4.3 检测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中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框架和电缆金属保护层等跨接情况,当其间净距小于 100 mm 时应每隔 30 m 进行金属跨接,相交或相距处净距小于 100 mm 时

18、应跨接。 6.4.4 检测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当过渡电阻大于 0.03 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 5 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6.4.5 检测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中以下部位与等电位连接带 (或等电位端子板) 之间的电气连接情况,测试连接处的过渡电阻,过渡电阻不应大于 0.03 。测试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管线等项目如下: 配电柜(盘)内部的 PE 排及外露金属导体; 电气或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 金属构架、金属操作台; 线缆的金属屏蔽层; 金属线槽; 配线架。 6.4.6 检查整个接地网外露部分接地线的规格、防腐、

19、标识和防机械损伤等措施。测试与同一接地网连接的各相邻设备连接线的电气贯通状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不应大于 0.2 。 6.5 屏蔽 6.5.1 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两端接地,并宜在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6.5.2 石油化工各装置区之间用于敷设非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两端应电气贯通,且两端应与各自装置区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6.5.3 检测屏蔽管道与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电气连接,应符合 6.4 的规定。 6.6 电涌保护器(SPD) 6.6.1 检查 SPD 的安装场所是否与使用环境要求相适应。 6.6.2 SPD 检测应符合 GB

20、18802.12011、GB/T 18802.212016 和 GB/T 214312015 等标准的要求。 6.7 防静电接地 6.7.1 静电接地支线,静电接地干线等要求应符合附录 C 的规定。 6.7.2 静电接地的检测方法参见 SH/T 30972017 的附录 A。 6.8 检测作业要求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的高处作业要求和现场检测安全注意事项按照附录D的规定。 7 检测数据整理 7.1 检测记录 7.1.1 在现场检测将各项检测结果如实记入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有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和现场负责人签名。原始记录表应作为用户档案保存三年。 7.1.2 首次检测时,应绘制石油化工装置区域

21、防雷装置平面示意图,定期检测时应进行补充或修改。 DB35/T 14332019 6 7.2 检测结果判定 7.2.1 用数值修约比较法将经计算或整理的各项检测结果与该标准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比较,石油化工装置检测结果符合第 6 章的规定,判定合格。 7.2.2 石油化工装置检测中分项目达不到本标准第 6 章要求时,判定不合格,并应出具整改意见书。 7.2.3 新建的石油化工设施的防雷装置,首次检测时,可按 GB/T 329362016 规定的方法,计算雷电灾害风险的安全度 L。 7.2.4 雷电灾害风险的安全度 L 小于 60 时, 应按损害类型选择防护措施以减少风险; 雷电灾害风险的安全度

22、L 大于等于 60 时,可根据雷击风险分量进一步采取措施以减少风险,由需求单位根据被评价对象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造成的后果,结合需求单位对风险的预期要求决定。风险的安全度的计算方法按照附录 E 的规定。 7.3 检测报告 7.3.1 检测报告应由检测员和校核员签字后,经技术负责人签发,应加盖检测单位公章。 7.3.2 检测报告不少于两份,一份送受检单位,一份由检测单位存档。存档应有纸质和计算机存档两种形式。 DB35/T 14332019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三极法的三极是指图A.1的被测接地装置G,测量用的电压极P和电流极C。三极(G

23、、P、C)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且垂直于地网。测量用的电流极C和电压极P离被测接地装置G边缘的距离为dGC=(45)D和dGP=(0.50.6)dGC,D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点P可以认为是处在实际的零电位区域内。为了较准确地找到实际零电位区时,可把电压极沿测量用电流极与被测接地装置之间连接线方向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约为dGC的5%,测量电压极P与接地装置G之间的电压。如果电压表的三次指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可以把中间位置作为测量电压极的位置。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值UG和I带入公式RG=UG/I中去,得到被测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RG。 说明: G 被测试接地装置; C

24、电流极; P 电位极; D 被测试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长度; dCG 电流极与被测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 x 电位极与被测试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 d 测试距离间隔。 图 A.1 接地电极布置图 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应相应增大。 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时,如dGC取(45)D值有困难,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时,dGC可以取2D值,而dGP取D值;当接地装置的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dGC取可以取3D值,dGP值取1.7D。 电流极和电压极布置时,电流极及电压极的布线方向应避免布置

25、在金属装置的土壤中,同时应注意使电流线和电位线保持尽量远的距离,以减小互感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 DB35/T 14332019 8 测量大型接地网(110 KV以上电压等级变电所、装机容量在200 MW及以上发电厂、等效面积在5 000 m2及以上接地装置)时,应选用大电流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电阻检测方法宜符合选用仪器的要求。 大型接地网接地装置的电气完整性测试应符合DL/T 4752017要求。 DB35/T 143320199BB附录B(规范性附录)等电位连接材料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积见表B.1。表 B.1防雷装置各

26、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等电位连接部件材料截面mm2等电位连接带(铜、外表面镀铜的钢或热镀锌钢)铜铁50从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或各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铜16铝25铁50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铜6铝10铁16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电气系统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铜6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2.5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1.5电子系统D1 类电涌保护器1.2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连接导体的界面可小于 1.2 mm2)具体情况确定DB35/T 14332019 10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静电接地要求 C.1 静电接地要求 C.1.1 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静电接

27、地端子和接地板的规定应符合SH/T 30972017第4章中的要求。 C.1.2 固定设备、储罐、管道系统、铁路栈台与罐车、汽车站台与罐车、码头、粉体加工与储运设备、气体与蒸汽的喷出设备、化纤设备、人体静电释放措施、计算机房与电子仪表室等静电接地要求应符合SH/T 30972017中第5章的要求。 C.2 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最小截面积 C.2.1 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 静电接地支线和连接线,应采用具有足够机械强度、耐腐蚀和不易断线的多股金属线或金属体,规格可按表C.1确定。 表C.1 静电接地支线、连接线的最小规格 设备类型 接地支线 连接线 固定设备 16 mm2多股铜芯电线 8 mm 镀

28、锌圆钢 12 mm4 mm 镀锌扁钢 6 mm2铜芯软绞线或软铜编织线 大型移动设备 16 mm2铜芯软绞线或 橡套铜芯软电缆 一般移动设备 10 mm2铜芯软绞线或 橡套铜芯软电缆 振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a 6 mm2铜芯软绞线 a 在振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使用的接地导体不应采用单股线及金属链。 C.2.2 静电接地干线 C.2.2.1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应与其它用途的接地装置综合考虑, 统一布置。 可利用保护接地干线、防雷电感应接地干线作为静电接地干线使用,否则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 C.2.2.2 静电接地干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有利于设备、管道及需要在现场作静电接地的移

29、动物体的接地; 静电接地干线在装置内宜闭合环形布置, 不同标高层或两个闭合环之间的接地干线应至少有两处连接。 C.2.2.3 下列接地干线或线路不得用于静电接地: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中性线; DB35/T 14332019 11 整流所各级电压的交流、直流保护接地系统; 直流回路的专用接地干线。 C.2.2.4 静电接地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静电接地干线与保护接地干线在建构筑物内有两点相连时,可不另设静电接地体; 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以及其它用途的接地体; 腐蚀环境中,宜根据腐蚀介质及腐蚀环境类别选用复合型耐腐蚀材料。 C.2.3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静电接地材质的选择 C.2.3.1

30、静电接地材质可选用镀锌钢材、复合型防腐接地材料等。 C.2.3.2 当选用镀锌钢材时,钢材规格可按表C.2确定。 表C.2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用钢材的最小规格 规格 名称 单位 地上 地下 截面积 100 mm2 160 mm2 扁钢 厚度 4 mm 4 mm 圆钢 直径 12 mm 14 mm 角钢 规格 50 mm5 mm5 mm 钢管 直径 50 mm C.2.3.3 当选用复合型防腐接地材料时,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用复合型防腐接地材料的最小规格可按表C.3确定。 表C.3 静电接地干线和接地体用复合型防腐接地材料的最小规格 名称 单位 规格(地上) 规格(地下) 截面积 100 mm

31、2 100 mm2 复合型防腐扁钢 厚度 4 mm 4 mm 复合型防腐圆钢 直径 12 m 12 mm 复合型防腐角钢 规格 50 mm5 mm5 mm 50 mm5 mm5 mm C.2.3.4 条文所规定的材质选择是针对石油化工装置的一般要求,对于特殊物料装置,应根据其工艺产品特性确定接地材质的选型。 C.2.4 静电接地的连接 C.2.4.1 接地端子与接地支线连接,应采用下列方式: 固定设备宜采用螺栓连接; 有振动、位移的物体,应采用挠性线连接; 移动式设备及工具,应采用电瓶夹头、鳄式夹钳、专用连接夹头或磁力连接器等; 不应采用接地线与被接地体相缠绕的方法。 C.2.4.2 静电接地

32、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采用搭接焊连接时, 其搭接长度应是扁钢宽度的两倍或圆钢直径的六倍, 焊接处应进行防腐DB35/T 14332019 12 处理; 当采用螺栓连接时,其金属接触面应去锈、除油污,并加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 当采用电池夹头、鳄式夹钳等器具连接时,有关连接部位应去锈、除油污。 DB35/T 14332019 13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检测作业要求 D.1 高处检测安全作业要求 D.1.1 高处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考试,取得高处作业许可证,并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后方可投入作业。 D.1.2 高处作业检测前,应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安全装备、工具、仪表

33、、电气设施和设备,确认其完好后,方可进行检测。 D.1.3 高处检测人员应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 D.1.4 高处检测人员应系用与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带,安全带应系挂在作业处上方的牢固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架或钢丝绳上, 不得系挂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安全带不得低挂高用。系安全带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 D.1.5 登不坚固的结构(如彩钢板屋顶、石棉瓦、瓦棱板等轻型材料)检测前,应保证其承重的立柱、梁、框架的受力能满足所承载的负荷,应铺设牢固的脚手板,并加以固定,脚手板上要有防滑措施

34、。 D.1.6 高处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辅助工作、安全装备等不能上下、左右传递,应使用绳子传递或装入工具袋随身携带。仪器在使用时应系安全绳,不用时放入工具袋中。不得投掷仪器、设备及其他物品。 D.1.7 雷电、雨、浓雾、六级以上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户外高处检测。 D.2 现场检测安全作业要求 D.2.1 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被检单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必要时可向被检单位提出暂时关闭危险品流通管道阀门的申请。 D.2.2 检测仪器应经过法定计量认证机构检定合格,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D.2.3 检测时应保障检测人员的作业安全。检测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时,不应带火种、无线电通讯设备;不

35、应吸烟,不应穿化纤服装,不应穿钉子鞋,应穿防静电服装,防静电手套。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检测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护品。 D.2.4 遵守被检测单位安全管理规定,进入有毒气体泄放、泄露区域检测时应事先与车间负责人取得联系,作业点的有毒物浓度应在允许范围内,检测人员应配置必要的毒气检测防护装置,该仪器应具备报警功能,并应配备必要的防护器材(如空气呼吸器、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 D.2.5 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D.2.6 进入人体带电易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检测时,应在入口处按被检测单位要求做好人体静电泄放处理。 D.2.7 在检

36、测配电房、变电所、配电柜的防雷装置时应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 D.2.8 对低压配电柜进行检测时,应由受检单位派专人电工打开配电柜,检测人员不得私自打开配电柜(箱) 。检测人员应明确带电部位及相应的电压等级,确保安全距离,不应把手深入配电柜,不应把头伸入到配电柜检查。 D.2.9 现场不得随意敲打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 DB35/T 14332019 14 D.3 其它要求 D.3.1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要求应符合QX/T 4062017、QX/T 4072017的要求。 D.3.2 按照QX/T 4022017的要求,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

37、应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应符合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 DB35/T 14332019 15 E E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风险度计算方法 E.1 区域年雷击大地密度Ng计算 应按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年雷击大地密度Ng,若无此资料可按公式(E.1)计算Ng: dg1 . 0TN. (E.1) 式中: Ng年雷击大地密度,单位为次每年平方千米次/(akm2); Td当地年均雷暴日,单位为天每年(d/a)。 E.2 评价单元雷击风险值计算 评价单元的划分按照GB/T 329362016规定的方法划分。第i个评价单元雷击风险值按公式(E.2)计算,式中各风险分量的计算应符合GB/T 2171

38、4.22015的规定。 Ri =RAi+RBi+RCi+RMi+RUi+RVi+RWi+RZi. (E.2) 式中: Ri 第i个评价单元雷击风险值; RAi雷击评价单元造成人员伤害的风险分量; RBi雷击评价单元造成评价单元,因危险火花放电触发火灾或爆炸引起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 RCi雷击评价单元,因LEMP造成内部系统失效的风险分量; RMi雷击评价单元附近,因LEMP引起内部系统失效的风险分量; RUi雷击评价单元线路或管道,因雷电流沿入户线路或管道侵入评价单元,由于接触电压造成人员伤害的风险分量; RVi雷击评价单元线路或管道,因雷电流沿入户线路或管道侵入评价单元,在入口处入户线路或管

39、道与其他金属部件产生危险火花放电而引发火灾或爆炸造成物理损害的风险分量; RWi雷击评价单元线路或管道,因入户线路或管道上产生的并传入评价单元内的过电压引起内部系统失效的风险分量; RZi雷击评价单元附近线路或管道,因入户线路或管道上感应出的并传入评价单元内的过电压引起内部系统失效的风险分量。 E.3 风险度评价 根据计算得到的爆炸危险场所雷电灾害风险值,代入公式(E.3)计算得到被评价单元的安全度。 L=100e-51 083R. (E.3) 式中: L安全度,值在0100之间; R计算得到的爆炸危险场所雷电灾害风险值。 具体函数图像如图E.1所示: DB35/T 14332019 16 图

40、E.1 风险分布示意图 当安全度L60时,应按损害类型选择防护措施以减少风险。只有符合下列相关标准要求的防护措施,才认为是有效的: GB/T 21714.32015 有关建筑物中人命损害及物理损害的保护措施; GB/T 21714.42015 有关内部系统故障的防护措施。 当安全度L60时,应根据雷击风险分量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风险,由需求单位根据被评估对象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结合需求单位对风险的预期要求决定。 _ DB35/T 14332019 福建省地方标准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DB35/T 14332019 * 2019 年 9 月第一版 2019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