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2 ,大小:430.33KB ,
资源ID:5630251      下载积分:14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6302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B11∕T 1719-2020 地下工程建设期间排水设施监测技术规程(北京市).pdf)为本站会员(秋儿)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B11∕T 1719-2020 地下工程建设期间排水设施监测技术规程(北京市).pdf

1、ICS 91.140.80 P 4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7192020 地下工程建设期间排水设施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drainage facilities during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2020 - 03 - 25 发布 2020 - 07 - 01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1719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工前评

2、价 . 4 6 专项监测 . 5 7 工后评价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监测日报表 . 8 DB11/T 1719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郑江、刘大爽、于丽昕、赵殿义、周开锋、关旭、刘巍、杨超、张娟、骆希、张帆、李欣悦、崔苗苗、柴熠扬、闫宇蕾、高爱林、曹宝宁、方成、杜佳鹏、宋伟超。 DB11/T 17192020 1 地下工程建设期间排水设施监测

3、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排水设施监测的基本规定、工前评价、专项监测、工后评价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地下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排水设施的检测评价、监测设计、监测方案的编制、论证、实施等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34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CJJ 6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 CJJ 181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JGJ/T 437 城市地下病害体综合探测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 DB

4、11/T 1276 地下工程建设中城镇排水设施保护技术规程 DB11/T 1492 城镇排水管道结构等级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排水设施 sewerage facilities 收集和输送污水、雨水的管道、沟渠和检查井、雨水口、提升泵站等附属建(构)筑物。 3.2 地下工程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部分或全部位于地面以下的建设工程,包括地下构筑物、各种市政管线、地下轨道交通(地铁)及建筑物基础工程等。 3.3 穿越 pass through 地下工程与排水设施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包括上穿、下穿、并行、邻近等。 3.4 DB11/T

5、 17192020 2 风险等级 risk level 根据排水设施特点、 地下工程施工特点及环境因素, 综合判定排水设施受施工影响的安全风险程度。 3.5 专项监测 Special monitoring 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查等手段和方法,采集和收集反映地下工程建设期间,排水设施结构以及周边地质体的参数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反馈的活动。 3.6 监测周期 monitoring cycle 自专项监测开始至停止监测的时间间隔。 3.7 监测频率 frequency monitoring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次数。 4 基本规定 4.1 流程 4.1.1 地下工程建设期间受影响排水

6、设施的监测实施流程见图 1。 4.1.2 地下工程开工前,应对排水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现状调查。 4.1.3 地下工程开工前及完工后,应对排水设施及周边土体进行工前、工后检测工作,并分析评价地下工程施工对排水设施的影响。 4.1.4 对于安全风险等级较高或有特殊要求的排水设施,应进行工前保护。 4.1.5 施工影响期内应开展专项监测工作。 4.1.6 监测设计、监测方案应经专家评审后实施。 4.1.7 风险隐患消除应依据工后评价内容,对排水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新。 DB11/T 17192020 3 现状调查工前评价监测设计监测方案专家论证现场实施监测工后评价风险隐患消除符合运营要求或需要施工处理需

7、要观测监测数据是否进行工前保护是工前保护否 图1 监测实施流程 4.2 排水设施安全等级评价 4.2.1 根据排水设施受地下工程建设影响的严重程度与发生概率的大小, 将安全风险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共五个等级,五级风险最高。 4.2.2 排水设施安全风险等级评价应综合考虑排水设施结构等级、地下工程施工影响风险。安全风险等级按表 1 确定。 4.2.3 排水设施结构等级应根据自身结构状况和周边环境因素划分。 排水设施结构等级按 DB11/T 1492确定。 4.2.4 地下工程施工影响风险(分区)应根据地下工程施工工法、位置关系等因素计算确定。缺乏计算参数时可按表 2 确定。 表

8、1 排水设施安全风险等级划分表 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等级 管道结构等级管道结构等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施工影响分区施工影响分区 强烈影响区 五级 五级 五级 五级 主要影响区 五级 四级 四级 四级 一般影响区 五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可能影响区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DB11/T 17192020 4 表2 地下工程施工影响分区 施工影响分区施工影响分区 范围范围 明挖法、盖挖法 矿山法、水平定向钻法 盾构法、顶管法 钻孔法、沉井灌注法 强烈影响区 基坑周边0.6H(含)范围内 隧洞正上方及外侧0.5B(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及外侧0.3D(含)范围内 桩孔周边1.0d(含)范围内

9、显著影响区 基坑周边0.6H1.0H(含)范围内 隧洞外侧0.5B1.0B(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及外侧0.3D0.7D(含)范围内 桩孔周边1.0d3.0d(含)范围内 一般影响区 基坑周边1.0H2.0H(含)范围内 隧洞外侧1.0B2.0B(含)范围内 隧道正上方及外侧0.7D1.0D(含)范围内 桩孔周边3.0d5.0d(含)范围内 可能影响区 基坑周边2.0H范围外 隧洞外侧2.0B范围外 隧道外侧1.0D范围外 桩孔周边5.0d范围外 注:H为基坑设计深度;B为隧洞设计洞宽;D为隧道设计外径;d为桩孔设计直径。 5 工前评价 5.1 一般规定 5.1.1 排水设施的工前评价应在地下

10、工程施工前进行。 5.1.2 工前评价应包括资料调查、工前检测方案编制、工前现场检测、工前评价报告编制。 5.2 工前检测方案编制 5.2.1 现场检测前应进行资料调查,包括排水设施竣工资料、运维记录以及周边环境等相关资料。 5.2.2 资料调查后应编制检测方案,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检测范围、检测内容、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人员、检测计划等。 5.2.3 评价检测内容应按表 3 进行。 表3 排水设施评价检测项目表 工工 前前 检检 测测 评评 价价 检测对象检测对象 检测项目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排水设施 特征尺寸 资料收集、现场量测 材质 资料收集、现场调查 接口形式

11、 资料收集、现场调查 基础形式 资料收集、现场调查 运行负荷 资料收集、现场调查 老化状况 资料收集、CCTV 结构性缺陷 现场调查、CCTV、声纳 排水设施周边岩土体 地层空洞 探地雷达探测 地下工程施工影响因素 施工工法、位置关系 资料收集 周边环境因素 地理位置、地质情况、施工季节、水文情况 资料收集、现场调查 5.3 工前现场检测 5.3.1 工前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检定(校准)证书,仪器设备的精度和量程满足检测需要。现场检测前应对仪器设备当前状态进行检查。 DB11/T 17192020 5 5.3.2 排水设施检测作业的安全管理应按照 CJJ 6 的相关要求执行。

12、现场检测应按照 CJJ 181、JGJ/T 437、GB/T 50344 等相关标准的要求执行。 5.3.3 现场检测内容应包括排水设施结构性缺陷和周边岩土体病害。 5.3.4 腐蚀、破裂、变形、错口、脱节、渗漏、侵入等结构性缺陷检查应按 CJJ 181 的相关要求执行,缺陷程度分级应按 DB11/T 1492 的相关要求执行。岩土体病害的探测和等级划分应按 JGJ/T 437 的相关要求执行。 5.3.5 应对检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当发现现场检测数据不足或异常时,应补充检测。 5.4 工前评价报告 5.4.1 工前评价报告应包括项目背景、检测评价范围、评价项目、依据、方法、仪器设备、人员

13、、现状初步调查、现场检测成果、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5.4.2 工前评价报告应对工前评价工作进行总结,确定排水设施的安全风险等级,对排水设施的专项保护措施、专项监测提出建议。 6 专项监测 6.1 一般规定 6.1.1 穿越排水设施工程施工期间应对穿越排水设施工程影响范围内的排水管线、相关排水设施和周围岩土体等监测对象进行监测。 6.1.2 专项监测设计应综合考虑穿越排水设施工程设计、工前评价结果、排水设施自身状况、穿越排水设施工程周边环境等因素。 6.1.3 专项监测设计应对监测项目、监测点布设位置、监测频率及监测项目控制值等主要内容有明确要求。 6.1.4 专项监测应采用仪器量测和现场巡查相

14、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 6.2 专项监测方案 6.2.1 专项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监测周期、监测频率、控制值等技术要求。 6.2.2 监测项目应包含现场监测和现场巡查,具体监测项目宜按但不限于表 4 中所列项目。 6.2.3 监测点的埋设形式和布设位置应根据排水设施的类型、材质、管径、接口形式、埋设方式、使用状况,以及与地下工程的空间位置关系等综合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监测点宜布设在排水设施的节点、转角点、位移变化敏感或预测变形较大等关键部位; b) 应对重要的、抗变形能力差的、容易渗漏或破坏的排水设施进行重点监测; c) 排水设施监测点埋设形式和布设间距,宜执行表 4。

15、 6.2.4 直接监测宜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直接监测可选用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应力、结构拉伸)、全站仪(测量机器人)、静力水准监测系统(竖向、水平变形)等技术。 表4 排水设施位移监测点的埋设形式和布设间距 风险等级 监测点埋设形式 监测点布设间距 直接监测点 间接监测点 五级 2m6m 四级 6m15m 三级 15m30m DB11/T 17192020 6 表4 排水设施位移监测点的埋设形式和布设间距(续) 风险等级 监测点埋设形式 监测点布设间距 直接监测点 间接监测点 二级 30m45m 一级 30m45m 注:为应设形式;为选设形式。 6.2.5 工程施工影响前取得初始值,至地下工程

16、完工且设施变形达到稳定,或地下工程完工一年方可停止监测。设施变形稳定的标准应按 DB11/T 1276 的相关要求执行。 6.2.6 依据相关规范,结合工程自身特点、施工进度确定合适的监测频率,出现预报警时监测频率应加密。 6.2.7 监测控制值应按 DB11/T 1276 的相关要求执行。 6.3 监测数据管理 6.3.1 现场监测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对监测数据、巡查信息进行计算、校对、整理、分析,发现监测数据信息异常时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核对或复测,保证监测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 6.3.2 监测报告形式可分为日报、预警快报、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监测报告应采用文字、表格、图形、影

17、像及视频等形式,可以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监测平台信息等为载体。成果报告参见附录 A。 6.3.3 信息反馈流程按图 2 执行。 6.3.4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信息反馈宜利用专门的工程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查询和管理的一体化以及监测成果的可视化。 6.3.5 监测日报、预警快报、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应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时间要求,及时向相关单位报送。 监测数据信息处理监测成果编制预警判定现场分析会响应措施实施实施效果评定成果报送与归档消警程序是是否否 图2 信息反馈流程图 DB11/T 17192020 7 7 工后评价 7.1 一般规定 7.1.1 排水设施变形

18、稳定后,或影响排水设施的地下工程完工一年后,对排水设施进行工后评价。 7.1.2 工后评价宜包括资料调查、工后现场外观初步调查、工后检测方案编制、工后现场检测、工后评价报告编制。 7.1.3 工后评价所需的基础资料应包含工前评价报告、影响排水设施的地下工程施工专项保护设计资料及施工资料、监测成果等。 7.2 工后检测方案编制 7.2.1 工后检测实施前应编制工后检测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检测范围、检测内容、检测依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人员、检测计划等。 7.2.2 工后检测具体项目宜包含工前检测内容。 7.3 工后现场检测 7.3.1 工后现场检测内容按 5.3 实施。 7.3.2

19、应对工后检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当发现现场检测数据不足或异常时,应补充检测。 7.4 工后评价报告 7.4.1 应对影响排水设施的地下工程的工程概况、与排水设施的空间位置关系、穿越排水设施安全风险等级、工前检测评价结论、主要施工过程、监测报告等进行说明。 7.4.2 应对检测依据、工后检测对象及范围、工后检测项目及方法、工后检测结果进行说明。 DB11/T 17192020 8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监测日报表 监测日报表见表A.1。 表A.1 监测日报表 工程名称 监测日期: 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检定日期: 测点编号 测点位置 初始测量值 上次测量值 本次测量值 本次变化值 累计变化值 变化速率 控制值 监测结论 初始值观测时间 上次观测时间 备注 速率 累计变化值 DB11/T 17192020 9 _ .1z(在二z 0飞必已$4三点 于F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