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70 ,大小:3.40MB ,
资源ID:5655835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6558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整合版.pptx)为本站会员(晚风1)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整合版.pptx

1、备考策略(1)复习本专题,要抓住一条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时期、六个阶段:一是过渡时期(19491956年),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二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包括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19561966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年);三是新时期(1978年至今),包括改革开放的探索(19781992年)和改革开放的深化(1992年至今)两个阶段。(2)注意横向梳理。梳理每个

2、主要历史时期和阶段,加强政治、经济、外交、思想和科技文化等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苏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史实,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学习苏联模式到走自己道路的重大创新,比较中苏现代化道路的异同;从世界现代化道路的模式探索上,联系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分析比较世界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创新和相互借鉴的问题。专题网络构建七年过渡时期: 1949-1956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十年文革时期: 1966-1976两年徘徊时期: 1976-1978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色建设时期): 1978年以后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

3、市场经济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过渡时期)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2.“一五”计划的完成(1953-1957年) 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1953-1956年)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探索时期)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 2.探索中的失误:(三面红旗) 58年总路线(理论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践上) 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年)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文革时期) 1.背景 2.表现 3.调整 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

4、图52年56年 60年66年71年73年75年成功的探索:1953-1955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1960年纠左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文革中周恩来、邓小平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探索的失误: 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出现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文革十年浩劫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其经验教训失误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 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健全,个人专断作风滋长,左倾错误不断发展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

5、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2010年上海卷2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艰苦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转变这一状态,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行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012全国新课标历史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

6、,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958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58年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以致农业遭到严重破坏,粮食供应不足;因此,D项正确;A、B、C都与史实不符,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2年中美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而50年代末中速关系逐渐恶化。 【答案】D (2012海南卷

7、历史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考点】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探索八字方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9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提及措施的实施背景是“左”的错误、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取消对华的援助,当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质紧缺,故A项正确。2.(2009年福建卷)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

8、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缓和3.(2010年山东卷)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4.(2009年江苏卷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

9、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建国之初的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严峻形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严重堵塞;通 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收刮、战争破坏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严峻形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严重堵塞; 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收刮、战争破坏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

10、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措施:农村新解放区土改(19501952年底);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950年)合理调整工商业;(1951)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工矿企业进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1.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1952)严峻形势: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严重堵塞; 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收刮、战争破坏恢复:1952年底经济恢复财经根本好转意义:巩固了政权;为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措施:农村新解放区土改(19501952年底);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义性质的

11、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1950年)合理调整工商业;(1951)农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2. 一五计划 (19531957)(1)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2)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实质)(3)成就: 超额完成;建成四大重点企业;交通成就大。(4)意义:形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1952年)美国(1950年)印度(1950年)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

12、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思考:我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我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增强国防的需要(50年10月53夏抗美援朝战争) 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思考:一五时期的重大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有什么特点?分析其原因。3. (2012海南卷历史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

13、经济建设一五计划 【解析】“一五”计划隐含着时间信息,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东北地区的 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东北重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 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无关。 例1 2011海南卷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C工业布局发生变化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例1C【解析】A项明显错误;B项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与上海、天津增长率低二者不能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D项与题意无关。上海、天津等地原来是工业比

14、较先进的地区,但“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布局以东北和西部为主,全国这些地区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作为原来工业的较发达的上海、天津逐渐在全国的工业比重中下降,所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选C项。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变式题A【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1953-1956)(1)开展社会主义

15、改造的原因 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然掌握着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命脉,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但在国家经济中还未占据优势地位,还广泛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和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优势地位(4)结果: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基本建立(5)失误:急于求成工作过粗,对部分工商业者处理不当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1953-1956)(1)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的社

16、会主义革命对农业的改造对手工业的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全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河北邯郸郊区酒务楼村的农民报名入社 1956年,上海市工商界代表荣毅仁(左一)、胡厥文(左二)、盛丕华(左三)等带着申请书并肩步入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1916年,出生于荣氏家族,为荣德生第四子。1949年,毅然决定留在大陆。1956年,将自己的商业帝国上交给政府。1957年,当选上海市副市长。 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1993-1998年,出任国家副主席。2005年10月26日荣毅仁在北京逝世(2)主要内容 主要矛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

17、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评价: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秋)(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 思考: (1)八大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八大对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了什么样的判断?你认为这个判断是否正确?为什么? (3)八大提出了什么主要任务?依据是什么? (4)你怎样评价八大的决策?内容: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快八大

18、的经济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思考: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其精神与中共八大的经济建设方针是否一致?为什么?稳(1)1958年提出的总路线评价:反映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愿望;但明显忽视客观规律 。 原因: 内容: 特点: 影响 教训(2)大跃进根本:对国情和经济建设规律认识不清,犯左倾错误;直接:领导人片面追求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夸大主观能动性工业以钢为纲;农业以粮为纲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经济比例失调;资源环境破坏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原因: 内容: 特点: 影响 教训(3)人民公社化根本:左倾错误;直接:领导人夸大生产关系的作用:认为公有化程度

19、越高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大办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共产风损害农民利益,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农业生产;与“大”共同造成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时期(19591961)。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实际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三个严重失误。 (2012上海历史28)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口每年增长都在千万以上。可是1960年人口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000万。影响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 A三大改造 B中苏关系 C文化大革命 D“三面红旗” 【考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大跃进”

20、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以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出现负增长。【答案】D工业生产上的大炼钢铁运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粮为纲 农业跃进农业生产上的”放卫星”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 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 人民公社内农业集体劳动以吹哨方式召集农民,“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漫漫晃.”19661966

21、年年19681968年年19731973年年19751975年年558.7亿元815.6亿元809.7亿元419.4亿元文革时期的国民经济状况652.6亿元19761976年年探究:探究:文革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文革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状况及其及其原因。原因。提示:总体损失巨大,局部年份回升提示:总体损失巨大,局部年份回升年代国家财政收入 比上年1967419.4亿元25%1968361.3亿元13.9%1973809.7亿元5.6%1975815.6亿元11.9% 表现:农副产品急剧下降。财政赤字严重;市场物资供应紧张。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1)背景: 面对严重经济

22、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2)措施:1960年中央在农村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2年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3)成就: 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1965年国家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重大成就(石油自给、原子弹、合成结晶牛胰岛素)(4)局限性:没有认识到错误根源,总的指导思想并未改变。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状况如何?出现这样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文革时期)1.背景:受“左”倾错误的影响 1966年文革开始,“左”倾错误盛行,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23、。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表现: 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约五千亿材料二: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长9.2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5. 6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长8.3材料三:1975年国民经济经济完成情况(部分)项 目总产值或收入比上年增长工农业4504亿元11.9 %工业3219亿元15.1 %农业1285亿元4.6 %国家财政收入815.6亿元材料二、三反映了什么状况,请分析原因?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24、 文革时期)1.背景:受“左”倾错误的影响 1966年文革开始,“左”倾错误盛行,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表现: 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3.调整: 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 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 (1)想一想:农村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农经济已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材料一 黑龙江孙吴县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数据:1

25、956年1月,对全县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镇内组织起手工业生产合作社6个:铁木社(34人)、被服社(11人)、工艺社(11人)、皮革社(6人)、调味社(7人)、食品社(9人);另有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村工匠6人,计84人。占全县手工业工人总数的97.7%。 (2)手工业行业的生产资料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手工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材料二 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全行业公私合营,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 (3)全行业公私合营意味着生产关系发生什么变化?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三

26、(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5)综上材料,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材料四 1956年各种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公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个体经济1952年底各种经济成分图一图二 新建宝成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使南北铁路贯通;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背景:2、过程:3、影响: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的爆发美国侵略朝鲜,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战火烧至中朝边境,威胁

27、中国安全19501953年 彭德怀朝鲜停战协定教训了侵略者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克拉克的哀叹: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美国司令。 彭德怀的壮语: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土地改革运动背景和目的简 况结果及意义新解放区没有进行土改,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时间:1950年.依据:特点:政治上中立富农,经济上保护富农1952年基本完成彻底废除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国家的工

28、业化开辟了道路.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二 保护富农所有的自耕地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财产,不得侵犯。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判断它们的出处。材料一中,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于富农的政策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 答: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目的在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有利于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有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毛主席说:“中国的

29、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解决了农民问题,就是解决了中国革命问题”。革命到底要解决农民哪一最基本又迫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又是怎样具体做的? 时期 内容 性质 作用中共历次土地政策对比简表土地革命10依靠、联合限制、保护、消灭变封建私有为农民私有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有保障,提高反“围剿”的积极性抗日战争41“双减双交”有限制的封建私有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解放战争55 耕者有其田变封建私有为农民私有大大提高生产和参与解放战争的积极性,巩固了解放区新政权的巩固85变封建私有为农民私有废除封建剥削 保护富农经济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提高了农民地位,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目的: 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 措施: 国家将公粮税收库存物资和公营企业的利润一律收归国库,开支也由中央统一规定标准。国营贸易的物资由中央贸易部统一调用;机关、企事业的现金一律存入人民银行。 结果: 初步确立了以中央集中统一为主的财政经济管理体现制 原因: 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 1950年春夏之际,私营工商业经营困难,造成新的失业现象。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