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82 ,大小:226.47KB ,
资源ID:5674137      下载积分:3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6741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pptx)为本站会员(晚风1)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pptx

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2011年版)修订年版)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亮点及其教育价值华南师范大学 吴少荣一、教育价值的大幅度提升是世界教育 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五、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修订亮点及其 教育价值分析六、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一、教育价值的大幅度提升是世界教育一、教育价值的大幅度提升是世界教育 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1、世界各国教育投入的大幅度提高。全世界197个国家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是占GDP的比重的5.1% 。发展中国家也达到4.1%的平均水平。不少发达国家达到8% 。2、联

2、合国科教文组织及世界各国均定期修改教育发展计划,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2006)等官方文献中,倡导的价值观念被具体化为富有操作性的价值观教育课程模块并以特定的方式呈现出来。 英国2000年国家课程修订后,进一步明确公民民主教育的目的,即“向学生传授有关个人价值、健康、道德、民主、法制、经济方面的广泛知识,使其具备参与民主活动的本领与态度,成为有政治觉悟、民主意识、遵纪守法、善于参与公共生活的健康公民” 。 俄罗斯相继出台20012005年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领和20062010年俄罗斯联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领,致力于发展

3、公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系统;同时,俄罗斯青年(20012005)联邦目标计划高度关注公民教育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主动精神 。 日本2005创新时代的义务教育报告特别明确面对未来的义务教育有三条目标:扎实的学力、丰富的心灵、强健的体魄,并认为这三者是“生存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丰富的心灵”主要是指自我约束,与他人和谐相处,具有同情之心和感恩之心等丰富的人性。 2002年6月19日,布什在白宫专门召开了题为“品格与社会”的研讨会,强调应培养儿童的友爱、正派、同情心、责任感和自我控制等品质。3、教育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不断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新理念。当今世界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注重

4、人的基本技能的培养,把它作为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内容,美国甚至提出要重新界定基本技能的定义,以拓展其更丰富的内涵。 美国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的能力、团队工作的能力、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提出要注重非公式化问题的解决。 重视价值观教育,突出其在学校教育的地位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道德价值观教育中,各国均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着眼点,而在教育内容中各国又很重视和平、尊重、自由、责任心等有时代特点的价值观。这一点我国也已高度重视,在思想政治课中把价值观教育列为课程的重要目标。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

5、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这就明确: 课程基础是初中学生生活; 课程根本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课程类型是综合性课程; 课程性质是德育课程。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二、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有其严格的科学根据: 人与世界的关系最基本是生活关系; 生活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与意义; 生活内容是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 学生的生活往往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背景。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课程目标明确了做“好人与好公民”的要求。 其表述是“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

6、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公民教育的内容包含: 公民知识 公民道德 公民价值观 公民政治参与技能等。 公民知识公民知识方面包括什么是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意识国家与政府、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公民权利与义务、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等。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已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自我认识。 展开来说,就是以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

7、的自我认识。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和法律都属于社会行为规范。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是最低道德标准,道德属于法定义务以上行为规范。道德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即使在今天,不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抑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都必须以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为基础。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道德从其作用的范畴的不同亦可分为公德与私德。私德主要指的是个人的修养,公

8、德是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属于私德的道德内容有:坚毅、勤学、从善、知足、乐观、勇敢、细微、勤俭等。 属于公德的道德内容是:孝悌、仁爱、守信、爱国、守法、忍让、宽恕、谦虚、耿直、负责、诚实、慷慨等。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公民价值观公民价值观方面有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爱国、和平。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三、课程目标的切适定位 公民政治参与技能公民政治参与技能方面有讨论、组织活动、维护权益、参与选举、参与公共管理、向政府提建议、反映问题等。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四、课程

9、内容的科学设计 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改为“课程设计思路”。主要对设计思路作更科学表述。原表述为: “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初中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经,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为纬,基础明确、经纬交织、科学设计。”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现改为“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以学生生活为主题,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统领,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整合教材内容。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 思想品德课程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重要目标,因

10、此,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统领。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支撑。一旦离开学科知识,教材将变成空洞的说教。贴近生活,不是不讲知识内容和形式。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程,包括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和有组织的活动。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四、课程内容的科学设计学生生活主题正确的价值观统领学科知识支撑课程内容设计图示五、课程理念、内容修订亮点及其五、课程理念、内容修订亮点及其教育价值分析教育价值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课程特点的表述对原稿改写并有新提法,即“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

11、掌握融为一体。” “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首次列入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1、思想方法: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2、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思维方式的类型: 聚合思维法又称求同思维。是指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目标思维法确立目标后,一步一步去实现其目标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过程具有指向性、层次性。(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12、逆向思维法它是目标思维的对应面,从目标点反推出条件、原因的思维方法。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移植思维法是指把某一领域的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仿生学是典型的事例。 联想思维法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形象思维法通过形象来进行思维的方法。它具有的形象性、感情性,是区别于抽象思维的重要标志。 演绎思维法它是从普遍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具体形式有三段论、联言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 归纳思维法它是根据一般寓于特殊之中的原理而进行推理的一种思维形式。(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思维方式的形

13、成与几千年特有的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文化具根本特点是崇圣性。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政治上的统治是专制的。各种内讧、动乱、战争,起因在于推翻一种专制,但不管成功与否,目的仍然还是建立另一种专制,以至一直延续着绵绵古国的超稳形态。专制政治须“忠君”,治下文化便少不了“一言堂”,中国人“崇圣”的“既定路径”思维终成了主脉。 (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人希望实现人人和谐,天下大同。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中庸之道。(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从目标上,

14、希望达到和谐;从认知和过程来看,看问题从整体去把握;从行为表现上看,处理问题采取折中方法。(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品德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思维障碍,会导致人格分裂乃至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课程标准首次将思维方式列入教育目标要求影响深远。(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课程基本理念提出的新观点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的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德行的修养都

15、是自己自主完成的。(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道德品质必须靠人独立自主养成,任何他人均无法替代。道德不能出于被动或被迫,而须全靠人主动地去践行,才能使自我成为一个具有道德水准的人。(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一)课程理念的亮点分析 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为习惯等要素构成。其中每个要素各自反映了道德品质的某个环节,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结,前后依随,又构成了道德品质的全貌。一个人要养成某种道德品质,就应该在自己的知、情、意、信、行诸方面努力,即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和培养道德习惯。(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

16、容的亮点分析1 1、生态教育、环境教育、生态教育、环境教育 “知识”新增的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即面临生态环境问题,要求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增写“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内容。 增加“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的要求。(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生态环境教育是当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更具现实针对性。(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全面的终生教育。 环境教育应向学生提供在改善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积作用所需要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17、提倡一种环境道德。(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生态教育、环境教育的意义: 应对我国面临严峻环境问题乃至生存危机挑战的重要举措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落实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2、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内容强调自爱: 加强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这体现为一是条文的增加,总共有三条;二是内容的拓展,包括增加如下内容: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强调“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等。 增加“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的新内容。(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在我国从孔子的“仁爱”,到孟

18、子的“良知”,都把爱之良知作为“生生灵根”,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在于其自觉到爱心,爱心泯灭就意味着丧失了做人的根据。在西方,从霍布斯的“自爱”是人的“自然权利”,到爱尔维修由“自爱”得出“合理利已主义”。(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马克思也在一定意义上予以承认:“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道德的真正内涵源于自爱。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强调人的自爱,他说:“自爱是处于人的天赋,并不是偶发的冲动,自爱是友爱的基础,爱已是爱人的基础。” 另外,自爱是爱人的立足点。正如卢梭

19、所言,伴随着自爱的是怜悯,怜悯使“人在心中设身处地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是那些比我们更可同情的人”。(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加强自爱教育的价值: 有助于个人对生命的热忱和珍视;有助于缓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消极心理,让爱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有助于促进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合作与相互关爱。增加自爱教育,是继承人类优秀文化中“爱”的传统,立足现实,提高人类精神文明的动力;是建立充满爱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3、劳动和职业的特点 新增“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的内容 。(二)课

20、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 人类劳动一般可分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劳动存在不同种类。(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社会的发展使劳动分工呈专业化和细密化的趋势,社会的职业门类数以百计。 各种不同职业均有其独特之处并有各自的价值。(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例如:农民生产各种农产品供人们生存的需要; 工人生产各种工业产品满足人们生活之所需; 教师工作是使人聪明和智慧的职业; 医务工作是使人更加健康和长寿的职业;环卫工作是使城市干净和美丽的职业; 法官是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职业等等。(二)课程内容的亮

21、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4、全球观念 将 “树立全球观念”拓展为“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树立国际意识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树立国际意识是履行大国责任,做一名合格世界公民的必备条件。(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2000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使得这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18世纪以前的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国家,19、20世纪的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跨国公司。这两个阶段的全球化都是以欧洲和美国的人和公司作主要驱动

22、力的。这一时期全球化的进程取决于硬件的突破从早期的蒸汽船和铁路到后来的电话和大型计算机。(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21世纪的全球化的独特动力就是个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二者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新特征。今天的全球化与前面时代的不同点并不仅仅在于它缩小和平坦化了整个世界,并使得人们可以全球合作。 (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我们把这种使个人和小团体在全球范围内亲密无间合作的现象称为平坦的世界。 平坦的世界是个人电脑(允许每一个人以电子的方式书写他自己的东西)、光缆(允许大家能够接触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电子内容)、工作流程软件(使得全世界所有人无论处于

23、何地,无论距离有多远都能共同编写同样的电子内容)的综合产物。人类的共同利益当代世界,面临着日益激化的全球公共问题的严峻挑战,既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恐怖主义所隐伏着的杀机,又有诸如人口、粮食、贫困、疾病、毒品、债务等全球社会问题所造成的困境,还有生态环境恶化所预示的前景。人类的共同利益 这一切都与世界各国利益息息相关,包含着共同受益或共同受害的因素,从长远的观点看,意味着同生共死,而且,单靠个别国家的努力难以奏效。全人类共同利益已经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成为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共同关切。(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5、媒介素养 增写“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

24、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解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日益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中。中国现在已有5亿多台电脑、9亿部手机,网民(包括手机用户)已达5亿多人。信息化生存、网络化生存已经成为重要生活方式。(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面,亦有消极面。“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世界很无奈”,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体信息的选择、解读、理解、质疑、评估、分类、储存、综合、应用、创造、生产以

25、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媒介信息,提升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改变传统的“灌输、禁止、防堵”的教育方式。(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6、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还包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加“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和“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内容。 增加“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增加“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与对话的意识” 的内容。(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增写“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团结,维护国

26、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的内容。(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修改了关于违法与犯罪关系的内容,明确提出“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增写了“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新增“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提法。 将原稿“养成诚实、热情、开朗的性格”修改为“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在关于处理父母关系,将克服“逆反”心理,改为调适“逆反”心理,增加“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的内容。 整合关于与同龄人、异性

27、同学交往的内容。修订后的内容成为“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二)课程内容的亮点分析 “能力” 提出掌握相关问题对应的“方法”要求。 增加“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的要求。 新增“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新增“学习运用法律维护他人、国家和社会合法权益”的要求。六、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六、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一)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二)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应对策略六、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六、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一)面临的挑战1、面临经济

28、社会转型期予盾突显的严峻考验2、师生面对社会各种负面影响的困惑 3、多元价值与主导价值间的博弈4、德育实效性欠缺是困扰教育界多年的难题(二)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应对策略(二)提升德育实效性的应对策略 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及其隐含的教育价值; 宏观层面上的有效教学要帮助学生掌握每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对抽象的理论力求具体化、通俗化,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 应用民主的教学策略,搭建师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在民主、平等、探讨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负面现象; 重视对学生政治参与技能的培养,提升公民素养。引导学生从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事实、我国的发展趋势以及政府目前努力的状况,克服社会存

29、在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认清我国发展的主流与支流的问题。附附 件件 关于审视教材的维度见下列各点:1.教材知识点的价值(是否精选最具有价值且最具基础性的知识,即学生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教材知识点表述的准确性、科学性程度;3.教材知识点表述的易难度,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程度(包括广度、深度、难度等);4. 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回归基础、对学生关切状况;附附 件件 关于审视教材的维度见下列各点: 5. 教材呈现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德行形成规律的状况; 6. 教材构建师生互动平台的状况分析,是否兼顾可教性与可学性的统一,活动量是否恰当; 7. 教材设问的质与量的状况,设问的精当性、启迪性、易难度、思考的空间、设问的数量等; 关于审视教材的维度见下列各点: 8. 教材评价处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关系的状况分析及如何完善; 9.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活泼、张力等状况; 10.图像与文字的匹配,图文并茂的状况是否符合审美的品味。附附 件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