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洛”等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背诵两首古诗。默写芙蓉楼送辛渐。3.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第七单元篇章页上罗曼罗兰的名言,引导:请你读读第七单元篇章页上的这句名言,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法国罗曼罗兰 预设
2、1:一个人的品格是多么重要!预设2: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2.过渡:本单元以“人物品质”为主题,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三首,去诗歌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板书:古诗三首)设计意图:抓住本课三首古诗均是体现精神品质这一特点,借助篇章页的名言激趣促思,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打好感情基础。二、夯实基础1.情境诵读播放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的情境课文(诵读版),学生可先听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文内容。听读要求:(1)注意字词读音。(2)注意断句和节奏。2.诵读正音(1)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课本中标注的及易读错的汉字。(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随后正音、齐读。
3、自读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给周围的同学听一听。(3)随机点名朗读。朗读点拨:注意读准“芙(f)”“蓉(rng)”“洛(lu)”“卢(l)”“纶(ln)”“单(chn)”“遁(dn)”“冕(min)”“砚(yn)”“乾(qin)”“坤(kn)”。3.集中识字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可以结合诗歌具体语境来理解。点拨:(1)“芙蓉”是花名,诗中的“芙蓉楼”是建筑名,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2)“洛”可结合“洛阳”一词,理解为地名,诗中是指作者的故乡,也是朋友要去的地方。(3)“单”是多音字,这里读“chn”,“单于”是匈奴的首领。诗中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4)“砚”结
4、合图片理解,这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5)“乾坤”中的“乾”为天,“坤”为地,在诗中的意思是指天地间。过渡:在正式理解古诗意思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首古诗的作者吧!4.知人论世教师请学生介绍这三位诗人中自己最喜欢或最了解的一位。学生介绍完,教师适时点拨、补充一些关键信息。王昌龄(约698约757),字少伯,唐代诗人,世称王江宁。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主要作品有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卢纶(739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王冕(13101359),字元章,元代诗
5、人、画家,号老村、煮石山农、梅花屋主等。出身农家,幼年家贫。年轻时热衷功名,屡应试不中,遂绝意仕途,浪迹江湖。一生清贫,依靠卖画为生,存世代表作有墨梅图(藏于故宫博物院)。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疏通课文中的生字词,读通读顺古诗,读出诗味。简要介绍、交流作者,帮助学生积累文学常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过渡: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两首诗的作者生活在同一时期,这节课我们先学习这两首诗。(板书: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塞下曲 唐卢纶)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结合古诗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这两首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2.探究过程(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古诗。
6、(2)引导学生借助古诗注释,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3)全班交流整首诗的诗意,教师相机指导。3.探究活动(1)引导:请你结合注释自读古诗,四人一组,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学生畅谈。(2)引导:请你借助古诗注释说一说,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吧!小组派代表回答。(3)引导:请你借助古诗注释说一说,塞下曲这首诗的题目和诗歌的大意吧!小组派代表回答。4.成果展示(1)芙蓉楼送辛渐字词梳理: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平明:天刚亮。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冰心:
7、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用玉做成的,晶莹剔透的盛酒器。诗意梳理:题目大意:(诗人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朋友辛渐。诗歌大意: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2)塞下曲字词梳理: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遁逃:篆书“遁”的左半边表示行走,右半边是护身的盾牌。持盾而逃就叫“遁”。 “遁逃”指偷偷地逃跑。骑:骑兵。诗意梳理:题目大意:塞,指边界上险要的地方。塞下就是边塞附近,也指北方边境地区。塞下曲为汉乐府
8、旧题,内容多写边塞征战主题。诗歌大意: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二)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结合补充资料,深入理解诗歌内容,说说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品格,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诗歌。2.探究过程(1)教师提出相关问题,明确要求。(2)结合补充资料,小组交流。(3)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3.探究活动(1)引导:我们先来探究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吧。引导:从诗的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中往往会写到景。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9、?请用“ ”圈出来。预设:雨、江和楚山。引导:“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两句诗,王昌龄藏情于景中。他在景物中藏了什么情感?你是怎么找到的?预设1:离愁别绪。从“寒”字看出,秋雨连江,“夜”幕之中,更显凄清,离愁更浓。预设2:孤独离情。从“孤”字看出,楚山非人,怎会孤独?辛渐远去,诗人感觉“孤”零零,所以感到楚山也“孤”零零。引导:这首诗一半写景,另一半写王昌龄临别时对辛渐的叮咛。叮咛了什么?预设: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指导学生了解“冰心”“玉壶”的典故。引导:“冰心”“玉壶”早就被人写进诗中。请你结合补充资料,说说本诗中“冰心”“玉壶”指什么?表现了王昌龄怎样的精神品格?补充资料:直如朱
10、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译:人像垂下的红丝绳一样耿直,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清透。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初唐)骆宾王送别译:离别的时候心里拿什么赠送给你,我这自有如装在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的真情。鲍照用“玉壶冰”比喻清透的人品,骆宾王用“玉壶冰”比喻纯洁的真情。预设:本诗中“冰心”指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指用玉做成,晶莹剔透的盛酒器,形容人的纯洁与正直。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有像冰一样清澈、玉一样纯洁的心。表现了王昌龄冰清玉洁、清廉正直、坚持操守、洁身自好的精神品格。 引导:王昌龄没有请辛渐给亲友捎带平安、祝福等话语,只让带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为什么呢?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
11、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被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当县尉,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杀害。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预设:王昌龄想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表明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本心的高洁品格。指导朗读全诗:这首诗构思别致,既写了与朋友的离愁别绪,又写了自己的志向与品格。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预设1:朗读前两句时,声音稍低,语调平缓,读出依依惜别及孤独之情。(板书:离别 孤独)预设2:朗读后两句时,要读出
12、叮咛和嘱托的意味,也要读出作者内心对清廉正直的坚持。(板书:洁身自好)(2)塞下曲引导:塞下曲是一首叙事诗。短短二十个字,就讲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的故事。你能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吗?可以选用诗中的关键字组合。预设1:雪夜逐单于。预设2:雪夜追穷寇。引导:塞下地广人稀,夜晚本应万籁俱寂,诗中的塞下之夜却很反常。你能从哪些字中读出反常?预设1:从“飞”字发现反常,夜色已深,大雁本该熟睡,却高高飞起来。预设2:从“逃”字发现反常,夜色如漆,单于偷偷地逃跑。预设3:从“逐”字发现反常,追击逃兵,不用大部队,只用轻装的骑兵。预设4:从“满”字发现反常,大雁还没有飞向南方,雪就下起来,且来得快、下得大。天
13、气非常寒冷。点拨:“飞”“逃”“逐”“满”四个字,让整首诗洋溢着紧张的战斗气氛。引导研读“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提问:单于黑夜逃跑,将士们是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 预设1:“雁飞高”,飞起的大雁把他们的行踪暴露了。预设2:将士们虽然在休息,却很警觉,他们从大雁的惊飞猜测单于逃跑了。追问:这两句诗让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将士?预设:机警、训练有素、善战等。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诗句:第一句写将士们所听,第二句写将士们所想。前两句诗虽只有短短十个字,却有力地表现了战斗前紧张的气氛。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大雁受惊、单于逃跑时的偷偷摸摸,读出将士的机警。(板书:紧张 机警)引导研读“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4、。提问:面对单于的夜遁逃,将士们打算怎么做?预设:将军打算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追问:为什么只带着轻装骑兵去追?预设1:敌军趁夜色偷偷逃走,说明他们怕唐军,我军有必胜的信念。预设2:轻骑快捷,便于追击,可见唐军胜券在握。引导:欲将轻骑逐,天上却下起了雪,这是一场怎样的雪?预设:雪下得特别大,从“满”字可知,片刻之间,弓刀上就落满了雪花。点拨:“大雪”的寒气和“弓刀”的寒光写出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一个“满”字,说明作战环境恶劣,大雪说下就下。将士们长期驻守这里,保家卫国,精神可嘉。从这里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将士? 预设:英勇善战、不怕困难。引导齐读后两句诗句。故事的结果、古诗的结尾都落在大雪上,戛然而
15、止,让我们浮想联翩。边塞天气变幻莫测,将士们追不追?(生齐读诗句。)天气如此寒冷,还追不追?(生齐读诗句。)道路难走,还追不追?(生齐读诗句。)点拨:无论条件怎样变化、多么恶劣,丝毫不减他们对这场战斗满怀的必胜信心。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英勇无畏。(板书:英勇无畏。) 引导学生朗读塞下曲全诗。大唐有这样的士兵,必将战无不胜!想象画面,说一说朗读全诗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预设:朗读的时候,前两句应读出月黑、雁飞、遁逃的紧张气氛,后两句语调要高昂,读出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4.成果展示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写景,景中藏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后两句言志,表现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朗读的时候,要
16、读出依依惜别及孤独之情,也要读出诗人内心对清廉正直的坚持。塞下曲本诗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守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诗句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朗读的时候,既要读出战斗的紧张气氛,也要读出将士们英勇豪迈的气概。5.情境背诵反复朗读,尝试背诵。(1)全班配乐朗读,读出诗人的感情来。(2)自由诵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3)播放两首诗的情境课文(背诵版)或借助课文插图,组织学生背诵古诗。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想象画面,借助补充资料悟诗情,层层递进地理解诗句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四、书写
17、指导1.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并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芙、蓉、洛、壶、雁”5个字,交流书写注意点。点拨:(1)“芙”和“蓉”都是上下结构,书写要上收下放。“蓉”字撇捺左右舒展如鸟翅,下部的“口”上方不要多写一横。(2)“洛”字是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3)“壶”是上中下结构,要上下收,中间放。“壶”字下面是“业”,不是“亚”,不能多写一横。(4)“雁”指迁徙的鸟,是单人旁加“隹”(短尾鸟的总称),不要写成“住”。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单人并排,左小右大,四横间距均匀。2.让学生在方格纸上书写,要求正确、规范,力求美观。写完后同桌相互评价。教师相机指导,然后再次练习书写。五、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两首唐诗,虽然所写内容不同,抒发的感情也不同,但是两首诗都展现了人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板书:精神品格)六、布置作业1.背诵两首古诗。2.默写芙蓉楼送辛渐。【板书设计】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塞下曲 紧张 机警 英勇无畏离别 孤独 洁身自好唐 王昌龄 唐 卢纶 精神品格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