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40.09KB ,
资源ID:5744086      下载积分:1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7440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

1、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十四五”时期,必须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重要支撑。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基础和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站上了高

2、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20年,“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1%,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1.4万家,是2015年的3.5倍。加快培育“十强”现代优势产业,2017年以来,新一代信息制造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8.9%、25.7%和34%。产业集群成效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涌现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初步形成了创新能力强、引领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济南信息技术服务、青岛轨道交通装备、青岛节能环保、烟台先进结构材料、烟台生物医药、淄博

3、新型功能材料、临沂生物医药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产业集群名单,数量居全国首位。7个国家级产业集群总规模超过1万亿,其中过2000亿元的2个。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相继成立,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达到30家,5家省级实验室启动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98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碳纤维、碳化硅材料、激光显示技术实现突破,“蓝鲸2号”“蛟龙号”等国之重器世界领先。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

4、环境,投资审批、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重大改革深入推进,积极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完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分领域、分行业精准制定产业人才开发路线图,持续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2020年,全省市场主体户数较2015年增长91.8%。(二)发展形势“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困难和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绿色能源、新空间开拓等前沿技术领域加快突破和应用,数字经济加速到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孕育提供了新机遇。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

5、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高技术产业应用场景广泛,国内大市场潜力加速释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新空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将加快突破,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注入新动力。我省制造业发展基础雄厚,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完善,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半岛城市群、海洋强省加快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新舞台。但也要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

6、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发达国家和主要新兴经济体加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壁垒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态势进一步明显,科技、人才、资本等高端要素的竞争日趋激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基础软件、高端医疗设备、机器人核心部件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创新型领军企业数量较少,部分产业链、供应链还不够健全;推动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供给、体制机制等方面还相对滞后。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高度重视并予以积极应对。二、总体要求(一)

7、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聚力“七个走在前列”和“九个强省突破”,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形成新技术加速变革、新产业不断壮大、新业态层出叠现、新模式蓬勃涌现的良好局面,全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二)主要原则坚持创新驱动。高起点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加强科技

8、创新供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强化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坚持集群集聚。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强健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加快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坚持绿色低碳。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过程,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资源产出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培育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具有“撒

9、手锏”产品的配套企业、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平台型企业,完善资源要素共享机制,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系统。(三)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国内领先,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优势行业形成较强引领能力,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领航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努力打造新兴产业策源地、创新发展新高地、产业集群先行区。产业体系支柱作用更加突出。形成科技引领、自主可控、主导行业标准能力突出的产业链条,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等优势产业具备较强创新引领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以上,“四新”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0%,高新技术

10、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左右。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更加强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新型实验室体系、区域创新平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左右,力争取得150项填补国内空白、具有牵引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共生共赢产业生态更加优化。国家级、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50个以上,其中规模过3000亿元的集群2个,过千亿元的集群10个以上,优势领域力争建设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旗舰型企业,推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到2025

1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达到2.5万家和3万家。三、重点产业立足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成优势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充分发挥“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强”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绿色环保、新兴服务等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实力,努力构建形成“5+N”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一)发挥“五强”新兴产业引领力,构筑发展新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强”新兴产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推动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体力量

12、。1.新一代信息技术。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跨界化、融合化,全面提升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的泛在互联和智能感知水平,加快推动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等核心产业壮大升级。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以上。第五代移动通信。加快布局5G网络,推动5G独立组网,开展5G联合研发与试验,拓展5G应用场景,到2025年实现5G网络省内全覆盖,5G网络用户普及率达到56%。着力打造济南、青岛5G产业集聚区,重点研发制造传感器、模组、天线、微电机系统等5G核心器件及智能终端和应用软件。组建5G测试验证

13、服务平台,建设5G公共测试认证实验室和联合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物联网行业省级节点公共服务平台、山东省物联网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壮大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国家级双跨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级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支持青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之都。推动企业基础设施、平台系统、业务系统和工业设备上云,打造“云行齐鲁”品牌。到2025年,培育100个典型应用场景,建设3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区。集成电路。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巩固材料、封装测试优势,壮大设计、设备规模,规范有序发展特色工艺制造,努力形成全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加快建设济南碳化硅、德州大硅片产业基地

14、。提升传感器、IC卡、电子电力芯片和模块的封装测试水平,研发设计物联网核心器件、数字音视频处理、热成像、信息安全、汽车电子控制、MEMS传感器等芯片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等,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新型显示。加快突破超高清显示、柔性显示、激光显示等核心关键技术,布局光电子与下一代信息显示所需基于MicroLED/OLED的显示传感集成相关器件和电路技术,推动5G+8K超高清视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依托济南、青岛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加快智能家居终端产品开发及场景运行平台建设,扩大超高清电视生产规模。高端软件。聚焦关键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行业应

15、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发展重点,以应用需求为牵引,提升软件供给能力,推进软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增强软件产业赋值、赋能、赋智效应。构筑软件产业“四名”发展新格局,营造名城、名园、名企、名品一体化的高端产业生态,推动省级及以上软件产业园探索“云上软件园”模式,支持济南、青岛高水平建设中国软件名城,打造1000个以上技术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持首版次高端软件创新及应用试点,支持开源软件发展,构建自主可控高端软件产业体系。大数据。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集约集聚发展,打造济南、青岛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加快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生态环境超算云中心等,争取金融、电信、电力等

16、系统将区域数据中心落户山东,建设省级数据中心集聚区。培育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建设济南大数据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区。云计算。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青岛中心等,强化产业计算应用,打造算力新高地。合理布局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支持各地加快布局集内容、网络、存储、计算为一体的边缘计算资源池节点,满足交通、医疗、教育、制造等行业在实时业务、智能应用、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连接需求。构建完善云计算产业链,积极推进建设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带动形成千亿级云计算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资源,建设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平台,研发人工智能底层技

17、术,打造开源开放、技术领先、功能完备的产业级深度学习平台。推动“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核心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和工业制造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壮大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形成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区块链。加快建设海链、质量码、大纬链等一批区块链基础服务平台,启动建设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区块链平台,推动数据跨区域安全可信共享,支撑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依托山东区块链研究院、山东省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围绕加密算法、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分布式存储与计算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加快区块链产业发

18、展和“链+”行业应用,依托青岛链湾和山东航信区块链产业园,壮大济南、青岛两大区块链产业集聚区,培育烟台、日照、泰安、威海等区块链产业集聚区。量子信息。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开展量子通信安全、核心关键器件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推动济南国家量子标准化平台建设,构建国家级量子+标准应用示范基地。积极开展量子保密通信应用试点,广泛拓展量子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专栏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大项目第五代移动通信:济南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程、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大唐5G微基站产业山东总部基地等。工业互联网:“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济南基于5G

19、的可信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产业园项目、确定性网络技术与未来网络研究院、潍柴动力面向高端柴油发动机全生命周期管理场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共性试验测试环境项目、歌尔智能硬件制造集成创新云服务系统建设项目、威海迪尚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博远重工基建物资大数据租赁共享平台项目等。集成电路:济南天岳碳化硅衬底材料项目、山东有研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片产业化项目、歌尔微电子产业园等。新型显示:夏普超高清产业研究院、烟台OLED显示材料及其他功能性材料项目等。高端软件: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系列工程、国产工业软件研发与演示验证公共服务创新中心、济南面向全国的大健康云平台运营服务项目、济南新一代ERP平台项目、日照

20、东华软件科技产业园、潍坊软件园等。大数据:山东省工业大数据交易平台、国家工业大数据中心山东分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省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华录山东总部基地项目、枣庄鲁南大数据中心、卓创资讯大宗商品信息服务平台、临沂沂蒙云谷建设项目、山东爱特云翔大数据产业园等。云计算:中国算谷科技产业园、黄河流域超高速数字同城枢纽工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数据中心、济南超算中心科技园、中国(淄博)产业算力中心、天河产业园等。人工智能: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暨烟台人工智能产业园、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歌尔视觉类人工智能产品项目、淄博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基地、淄

21、博自动驾驶产业园等。区块链:山东区块链研究院、新基建密码区域应用项目、国家金融业密码应用研究中心、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基于区块链电子仓单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项目等。量子信息:济南量子信息大科学中心平台工程项目等。2.高端装备。瞄准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等战略需求,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加强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占装备工业比重超过50%。智能制造。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系统、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成套生产线、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智能检测设备等

22、,支持企业争取建设“晨星工厂”“灯塔工厂”,培育壮大济南、潍坊、济宁和聊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人工智能山东制造”品牌。面向汽车及零部件、造纸印刷、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化工、建材、冶金、煤炭、食品医药等行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加快开发更多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大力培育国内领先的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改造方案提供企业,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轨道交通装备。依托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面向智能化、轻量化、系列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建设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青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基地、烟台车体型

23、材基地、潍坊牵引变压器基地等。推进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研究。建设全球轨道交通车辆检测认证中心和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质量检验中心,开展装备认证、铁路领域实验检验,打造全国领先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产品及关键零部件质量检验服务平台。高档数控机床。加快我省机床制造业提档升级,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攻克高速高效高精加工与成形制造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实现质量和性能的新突破,补齐与国际先进水平的短板,尽快将规模优势转变为质量和技术优势。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开发应用精密、高速、高效、柔性并具有网络通信等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提高高档数控机床供给能力,建

24、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档数控机床生产制造基地。机器人。以机器人整机制造为牵引,加快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与末端执行器等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面向工业生产领域,重点发展高精度、高可靠性弧焊、装配、搬运等工业机器人;面向商业、医疗、教育、体育、生活等领域,重点发展服务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康复机器人;面向安全生产和消防等领域,重点开发消防救援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加快培育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济宁、日照等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打造全国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高地。高端专用装备。(1)工程机械。加快石油工程装备技术创新,重点发展超深井钻探、压裂设备、大型压缩机等,加快非常规油气开采等技术研发和

25、产业化进程,打造东营、烟台石油装备制造基地。推动工程机械产业资源整合,加快发展推土机、装载机、液压挖掘机、道路机械等,支持济宁、临沂建设高端工程机械产业基地,打造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工程机械制造标杆。(2)动力装备。依托我省高端全系列柴油发动机技术优势,大力研发生产高端轻、中、重型发动机和大缸径发动机,在潍坊建设百万台数字化动力产业基地,支持日照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产业基地。(3)农机装备。加快研发智能农机装备,实现故障及作业性能远程监测、实时诊断和自动控制,支持潍坊建设高端农机装备制造基地。(4)激光装备。超前布局激光医疗、激光再制造等产业,加快培育激光晶体材料及元器件和激光器产业集群。推

26、动空间激光通信等相关技术、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专栏2:高端装备产业重大项目智能制造: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高端商用车智能制造产业园、威海新北洋自助智能零售终端设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海容智能冷链设备及商用自动售货设备产业化项目、威海中欧先进智造产业园、中国长城(烟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宇捷轴承智能制造园项目、滨州工业机器人研发及智能化装配项目等。轨道交通装备:青岛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华盛荣轨道交通关键装备产业园、商大轨道交通设备项目、高档索具及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与绿色工厂建设项目、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研发试验工程化建设项目等。高档数控机床:山东润龙高端精密数控机床建设项目

27、、青岛高测高精密数控装备产业化项目、西铁城(中国)精密机械年产4000台精密数控机床项目、枣庄高端数控机床刀库和数控系统生产项目等。机器人:烟台艾迪精密机械工业机器人建设项目、山东西曼克AGV搬运机器人项目、汉普森医疗手术机器人设备研发制造项目、日照越疆机器人产业园、遨博(山东)协作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集成应用研究中心、法奥(淄博)协作机器人项目、山东君屹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项目、滨州工业机器人研发及智能化装配车间项目等。高端专用装备:潍柴新百万台数字化动力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潍坊豪迈高端装备产业城、潍坊磁悬浮动力装备产业园、宝美隆(山东)工程机械精密零部件项目、济宁工程机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

28、基地、山推高端大马力推土机项目、泰安矿山装备产业园、利津石化装备产业园、奥来应急产业园、悍沃重工无级变速(CVT)智能拖拉机研发制造项目、五征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临沂激光科技产业园等。3.新能源新材料。聚焦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巩固提升风电、光伏、智能电网等领域基础优势,加强核能、氢能等开发利用,推动新材料产业品类实现智能化、轻量化、高端化,建设新能源装备和应用强省、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风能。依托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片区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吸引国内国际风电装备龙头企业落户我省,重点推进7MW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10MW及以上风电机组和轴

29、承、叶片等关键部件,建设威海、烟台、东营高端风电装备产业基地,带动风机制造、海洋装备、技术研发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开展黄海和渤海不同类型海域离岸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验,健全海上风电产业技术标准体系和用海标准。太阳能。以提供绿色电力、绿色热力为重点,积极推进太阳能利用与常规能源体系相融合。重点发展大型中温平板集热器、选择性吸热体涂层材料等产品,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一体化基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打造济南、青岛、德州、淄博等太阳能装备产业集群。加快农光、渔光等“光伏+”综合利用,促进光伏与其他产业有机融合。核能。围绕打造胶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聚焦华龙一号、CAP系列

30、、高温气冷堆等三代及以上核电关键技术装备,加快核电主管道、海水循环泵叶轮、核安全壳、核岛制冷设备等自主装备制造,在烟台、威海、济南等地布局核电装备产业园,打造核能强省。加快核能供热、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建成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到2025年,全省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规模达到1300万千瓦以上。氢能。综合推广利用氢能,建设山东半岛氢动走廊和济南“中国氢谷”、青岛“东方氢岛”,着力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群。启动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加快氢能在交通运输、工业和家庭用能等终端领域应用。积极探索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和低谷电力制氢,推动燃料电池分布式电源和热电联供系统应用。壮大氢能及燃料

31、电池产业链条,重点突破质子交换膜、双极板、高性能碳纸、低铂催化剂等关键材料,实现“单电池电堆发动机整车”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依托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山东氢能检验检测平台。到2025年,力争氢能源动力总成系统产能达到5万台套。智慧能源。加快建设智能电网、能源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等基础设施网络。支持研发应用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和智能化调控、能源大数据集成和安全共享等技术,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标准体系和产业基础。加强储能关键技术、控制系统的研发产业化,建设济南储能设备集成和工程创新中心,培育青岛、淄博、枣庄、济宁和泰安等储能产业基地,构建材料、设备、集成、检测全产业链。到2025年,建成

32、450万千瓦左右的储能设施。前沿新材料。做大做强氟硅材料、新型聚氨酯、特种橡胶、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建设万华全球研发中心,打造烟台、青岛、淄博、滨州等先进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端功能陶瓷、特种玻璃、高性能玻璃纤维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依托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推动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铁、5G、风电新能源等领域的耐磨、耐高温、低介电新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打造淄博、东营功能陶瓷新材料和泰安高性能玻璃纤维产业基地。大力推动碳纤维T700、T800的产业化,积极开展碳纤维T1000、T1100、M60J、M65J、M40X的技术攻关,将威海、济宁、德州、泰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

33、。开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医用金属材料及重大工程结构与基础设施用镁铝合金、高品质先进铜合金、纳米金属等特种金属材料。布局新一代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研制推广使用激光、电子束、离子束驱动的主流增材制造工艺装备。专栏3: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风能:中国北方风电母港产业园、山东润龙风电大功率(6MW以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等。太阳能: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800t/d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生产线项目、新泰市光伏+氢能源示范基地项目等。核能:中广核华龙一号项目、威海核能利用国际创新园、清华大学先进核能技术科研基地等。氢能:山东新能源氢燃料电池制造基地、淄博氢能源全产业链基地项目

34、、青岛美锦氢能科技生态园项目、东岳氢能产业园、青岛德润FCP氢能源设备项目、中鲁年产2万台氢燃料电池堆项目、滨州氢能产业化项目等。前沿新材料:光威碳纤维高效制备成套装备项目、山东蓝湾功能高分子材料系列项目、石炭纪纳米材料产业园项目、尼龙12新材料及深加工项目、日照航空航天超轻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中材锂电池隔膜项目、航空航天用钛合金材料研发制造项目、风电叶片拉挤梁和深海设备保护装置新材料项目、潍坊增材制造产业化项目等。4.现代海洋。深入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统筹沿海、浅海、深海、远海发展,科学、绿色、立体开发海洋资源和空间,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工装备。面向深海大洋资源开发,支持大型海洋工

35、程装备产业链整合,依托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重点突破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深海空间站、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深海油气勘探等海洋工程平台的研发建造。支持建设青岛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基地,烟台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威海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潍坊海洋动力装备制造基地,东营、滨州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基地,日照海洋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打造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基地。海洋生物。实施“蓝色药库”计划,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绿色、安全、高效的海洋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品,加快海洋功能性食品、化妆品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推动海洋胶原蛋白、鱼油、磷虾油、海藻生物制品、海洋特色酶制剂、海藻肥等优势产品提档

36、升级。在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地建设一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企业集聚发展。依托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打造全球最大的海洋生物综合性样本、资源和数据中心。支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山东)、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医药创新研制平台。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加快建设全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区,筹备建设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支持海水淡化膜及分离工艺、高压泵与能量回收装置、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关键技术的研发产业化。加快海水在工业冷却中的直接利用,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浓盐水高值化利用,形成海水冷

37、却、海水淡化和浓盐水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海水淡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智慧海洋。深入实施“智慧海洋”工程,支持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大数据中心、威海国家浅海综合实验场,搭建智慧海洋服务平台,完善海洋信息设施布局,开展海洋信息感知、数据处理、场景应用等重大应用示范。大力实施智慧海洋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推动新型智能海洋传感器、无人航行器、智能观测机器人等海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鼓励沿海7市建设智慧海洋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强化智能型海洋信息采集和基于物联网的空天地一体化传输体系建设。深海开发。实施深远海创新开发工程,整合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深

38、海基地等海洋科技力量,突破高效钻井、精准调控、智能决策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建设“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加强深海深地资源勘探开发新技术研发,突破高端传感器、高温芯片、特种材料、移动探测平台、地球物理软件等深度探测核心技术。海洋高端服务。大力发展海洋高端旅游,培育壮大邮轮、游艇、海上运动等海洋旅游业态,支持青岛打造国际邮轮母港,推进烟台、威海、日照邮轮无目的地公海游试点。建设海洋经济要素交易市场,支持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建设。发展高端航运服务,拓展枢纽港口航运金融、船货代理、分拨配送等全流程增值服务,探索建立航运交易所,支持日照打造中国北方船供油示范基地、能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现代渔业。推动现代渔业

39、牧场化、深水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种苗繁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一体化的全链条、综合性渔业生产体系。实施“蓝色良种”工程,突破基因组选择等关键育种技术,培育“育繁推”一体化育种平台和龙头企业。稳步推进深远海养殖,在山东半岛东部黄海冷水团海域、庙岛群岛北部海域等,支持重力式深水网箱、船型类大型养殖装备等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高水平建设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专栏4:现代海洋产业重大项目海工装备:东营威飞海洋装备年产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烟台“蓝鲲号”超大型海上油田设施一体化建设安装拆解装备项目、烟台深远海装备保障基地、潍坊海洋动力装备项目、水动力系统实验

40、室建设项目、威海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核心区项目、汉缆海洋工程产业链基地项目等。海洋生物:中国海洋大学生命科技中心项目、青岛蓝谷药业海洋科技谷、潍坊华辰生物维生素药物基地项目、中创海洋生物及细胞医疗产业项目、山东蓝润蔚蓝谷产业园项目、聚大洋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滨州“渤海贝仓”建设项目等。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烟台海阳核电大型海水淡化项目、华电莱州海水淡化三期项目、龙口裕龙岛海水淡化项目、烟台万华海水淡化项目、潍坊滨海海水淡化项目、华能威海海水淡化项目、鲁北碧水源海水淡化项目等。智慧海洋:青岛英豪智慧海洋产业综合体、威海港智慧化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项目、威海海空天一体化海洋观测技

41、术与智能装备研发项目、山东省智慧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航运发展研究院及智能航运产业园等。海洋高端服务:青岛国际邮轮母港、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日照能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现代渔业:深海高端综合智慧海洋牧场、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日照黄海冷水团优质鱼类绿色养殖基地等。5.医养健康。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产业链,加快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生态等领域的应用,培育壮大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为健康山东战略提供有力支撑。生物医药。瞄准国际生物科技前沿,围绕抗体药物、新型重组蛋白质药物、生物诊断试剂等细分领域,针对缓控释制剂、高表达抗体生产等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争取实现3-5项重大核心技术突破。加

42、强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建设国家级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培育壮大烟台、临沂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支持建设青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烟台国际生物科技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淄博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北方新药研发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日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菏泽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生命健康科学创新区。化学药。加大药物研发攻关力度,突破药物合成、结晶纯化、剂型工艺等产业化技术,推广透皮吸收、粘膜给药、靶向给药等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加快发展抗肿瘤和治疗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物,提高原研药、首仿药和新型制剂产业化水平。搭建医药研发创新平台体系和开放实验室,加快发展医药领域合同研发、合同定制

43、生产、合同定制研发生产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设立全球特色医药研发中心,大力吸引世界500强医药企业在济南设立全球性医药研发中心。现代中药。加快推进中医药科研攻关,聚力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做大做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开展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推动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支持3-5家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中药生产企业开展新型中药饮片试点研究。加快中医药产业升级,聚力实施“齐鲁中医药名品工程”,发展齐鲁道地药材,做大做强中药工业,打造沂蒙山区、胶东半岛、鲁西南及南四湖中药材产业带。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重点开发中药保健品、功能食品、保健饮品等健康产品。医疗器械与装备。加强智能医疗设备、

44、体外诊断、高值医用耗材、生物医学材料等关键技术、主导产品集中攻关,提高数字医疗设备、物联网设备、智能健康产品的生产制造水平,打造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培育济南、青岛、威海、淄博、滨州、泰安等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支持日照建设国家级医疗器械应急产业园。加快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建设。实施药品和医疗器械品牌提升工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推动质量标准全面和国际接轨。康养服务。着力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产业体系,吸引优质医疗机构到山东设立分中心、分支机构或合作创办医疗机构,培育高端医疗服务基地和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建设10个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支持济南

45、国际医学科学中心、青岛国际医疗中心和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日照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协同城建设,高水平建设康复大学。构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加快省内卫生信息和资源共享,建成覆盖全域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专栏5:医养健康产业重大项目生物医药:齐鲁制药生物医药产业园、淄博生物医药产业园、东营新发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聚区、烟台开发区国际生物药谷、潍坊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鲁抗高新生物技术产业园、甘李药业临沂生产基地项目、睿鹰制药生物医药全产业链智能制造项目、菏泽现代医药“一港四园”、山东益康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等。化学药:正济药业创新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山东鲁抗原料药产业升级项目、齐鲁制药董家制剂

46、园建设项目、烟台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项目等。现代中药:山东步长中药现代化集成项目、格恩医药产业园项目、林宝药业(山东)中药材提取加工项目、潍坊现代中药创新平台及绿色制造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医疗器械与装备:威高新型高性能血液透析(过滤)器产业化生产项目、华魁复合人工骨及高值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项目、奥新年产100台套医用高端磁共振整机成像系统产业化项目、日照高新医疗器械应急产业园、国药(潍坊)医疗科技产业园等。康养服务:华熙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园、鲁南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项目、济宁金科生命健康科技城项目、聊城健康科技园项目、山东齐悦医养健康联合体项目、北大新世纪言鼎(青岛)医疗产业园项目等。(二)

47、拓展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和空间,培育壮大新动能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绿色环保、新兴服务等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促进智慧化转型升级,培育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新模式、新业态。1.新能源汽车。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围绕整车、关键零部件、上下游配套等环节,培育形成“原材料零部件整机整车市场”的完整产业体系。整车制造。聚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汽车,兼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重点攻克整车平台正向研发、轻量化、整车安全和智能网联汽车感知、决策、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提升整车检测及诊断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打造关键零部件、智能汽车协同发展的产业基地。关键

48、零部件。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突破动力电池及系统、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和核心原材料等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效电机、自动变速器、关键液压件、精密减速器等动力装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具备规模化国际供给和配套能力。无人驾驶。围绕无人驾驶核心算法、线控底盘、动力执行、环境感知、平台调度等“五大系统”,按照系统集成思路实施精准招引,打造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加快推动淄博无人驾驶产业园建设,依托无人驾驶创新中心等载体,打造高集成度的产业创新平台。积极拓展无人驾驶场景应用,逐步在省内旅游景区、园区、港口码头等场所,稳妥推行无人驾驶。配套设施。鼓励发展柔性充电、充电监控、智能运维等技术,加快车载充电设备、智能充电桩、大功率快速充电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打造基于城市信息模型、融合城市动态和静态数据于一体的“车城网”平台。实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建设华东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高速公路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加快智能汽车特定场景应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