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8.01KB ,
资源ID:5749572      下载积分:2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7495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期中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清凉的夏天)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期中测试题.doc

1、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期中测试题(第一章第七章)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1、以德配天2、“亲亲”、“尊尊”3、化性起伪4、兼爱二、单选题:(共15题,每题1分)1、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 )A自然法思想 B神权法思想 C礼治思想 D法治思想2、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出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慎到 C庄子 D周公3、“礼治”的基本特征是( )A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B亲亲、尊尊 C世卿世禄制 D父慈、子孝、兄友、弟恭4、“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老子 C管仲 D荀况5、在统治方法上,第一个提出“宽猛并用”

2、刑法思想的人物是( )A周公 B管仲 C孔子 D子产6、邓析对待周礼的态度是( )A“择其善而业用之” B区分“礼”与“仪”,突出了礼的社会性、制度性C“不法先王,不是礼仪”D纳“仁”入礼,对礼进行改造7、儒家对周礼所采取的态度是( )A照搬死守 B批判和抛弃 C继承和改造 D取其形式变其内容8、提出“导之以政,齐之一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著名论断的是( )A管仲 B孟轲 C孔丘 D荀况9、孔子对于“举贤才”所采取的一项原则是( )。A内举不失亲 B外举不失贤 C近不失亲、远不失举D君子笃于亲10、荀子的隆礼重法学说是建立在( )基础之上的。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无善

3、无恶论 D好利恶害论11、( )最早提出了我国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律观。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12、墨家理想法观念以( )为核心。A兼爱 B天志 C尚贤 D非攻13、法家中法、术、势的集大成者是( )A商鞅 B韩非 C慎到 D申不害14、法家是战国时期代表( )利益的一个学派。A小生产者 B“隐士” C有奴隶主转化而来的封建贵族 D新兴地主阶级15、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刑无等级”,贵族与平民平等使用刑罚的思想家是( )A商鞅 B韩非 C管仲 D邓析三、多选题:(共5题,每题3分)1、管仲的“国之四维”包括( )。A礼、义 B忠、孝 C廉、耻 D信、勇2、子产铸刑鼎的意义是( )

4、。A使定罪量刑有一个公开的、统一的标准B标志罪刑擅断思想的动摇和法治思想的体现C使过去的礼、刑相分走向礼、刑统一D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3、孟轲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中的封建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他( )。A提倡“王道” B提倡“仁政”C提倡土地兼并 D提倡轻徭薄赋4、荀况在论述“法义”、“法数”和“类”三个法概念的关系时,认为( )。A“法义”是“法数”的指导 B“法数”是“法义”的体现C“类”是“法数”的补充 D“类”是“法义”的补充5、关于“法”的起源,法家认为( )。A人类社会之初并没有法B法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C法天造地设的神物D法权神授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1、简述神权

5、法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体现2、简述孔子以“仁”核心的法律观。3、简述荀况的“有治人,无治法”人治观。4、法家对法的作用是如何论述的?五、论述题(18分)试论述儒家“为政以德”的德治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中国法律思想史期中测试题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1、以德配天:是西周统治者为了使统治合法化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天命是有的,“惟命是天常”,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有德者才能承受天命,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2、“亲亲”、“尊尊”: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原则。“亲亲”就是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尊尊”就是要求奴隶和平民服从奴隶主贵族,不得违抗,

6、不得僭越。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3、化性起伪:是荀子礼法起源论的一个前提。人性是恶的,“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通过圣人及其礼、法改造恶性,改恶从善,即为化性起伪。4、兼爱:墨家思想主张的核心,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二、单选题:1、B 2、D 3、A 4、C 5、D 6、D 7、C 8、C 9、C 10、B 11、C 12、A 13、B 14、D 15、A 三、多选题:1、AC 2、ABCD 3、ABD 4、ABC 5、AB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1、简述神权法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体现形成与夏代,极盛于殷商,动摇于西周。夏朝建立以后,奴隶主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同志

7、合法化,极力宣扬利用宗教迷信和鬼神观念,宣称自己是神和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接受“天命”来统治人间,对不服从其统治者施行“天罚”。到了商代,神权法思想达到了顶峰。西周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天命”说做了修正,提出了“仪的配天”的君权神授说,认为天命是有的,“惟命是天常”,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有德者才能承受天命,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以德配天”说的提出不仅意味着神权的动摇,而且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力量的强大及其对历史的推动作用。2、简述孔子以“仁”核心的法律观。“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出发点。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孔丘的仁者“爱人”虽然有“泛爱众”、

8、“博施”的因素,但并不是平等地爱一切人。他的“仁”带着深刻的宗法等级制的烙印。(1)孔丘主张“爱人”必须是从“亲亲”开始,由亲及疏,由已及人。(2)孔丘的“爱人”又是有等级的,等级不同,爱的具体要求也不同。(3)“爱人”具有强制力。违背了“仁”的要求,不仅要受到道德良心的谴责,而且要受武力的制裁。3、简述荀况的“有治人,无治法”人治观。荀况从法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统治者个人起着决定作用。(1)“有治人,无治法”,决定国家治乱兴亡的是充当统治者的个人,而不是法令。(2)法是人制定的,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3)法要靠人来掌握和执行。法律不能适应实际情

9、况的不断变化,要靠人的灵活运用和当机立断。因此,“有治人无治法”实际上将封建君主放在封建法制之上。4、法家对法的作用是如何论述的?法家认为法有如下作用:(1)“禁恶止乱”,“民治国安”。即法律可以有效地禁止臣民犯罪,维护统治秩序,这是法的首要作用。(2)“定赏分财”“定分止争”。即法律具有确认和保护财产私不、等级地位作用。这是“法”的等级性的表现。法家曾用“百人逐兔” 的例子说明。(3)以法胜民,“一民使下”。即“法”具有统一人民的言行,驱使他们致力于农业生产和兼并战争的作用。(4)君尊主重,“独制四海”。即法能保障和加强君主的至尊地位与专制权力。五、论述题(18分)试论述儒家“为政以德”的德

10、治论。德,在西周时是一个融道德、政治、信仰、策略为一体的综合概念。儒家对“德”的继承和改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主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二是提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及法律,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导方针。表现在法律思想上,儒家进一步发展了“明德慎罚”的思想,主要表现在:(1)德刑并用,以刑辅德。儒家认为德和刑都是主要的统治方法,但应该以德为主、刑罚只是德教的辅助。孔丘首先提出了这一观点。孟轲将德治思想发展成为更加完整系统的“仁政”学说。荀况对于“德治”思想也有新的发展。他一方面认为道德准则高于一切,应该按照德行

11、的高低来分配权力和财产,主张君主应该严格服从德行。另一方面认为统治者只有减省刑罚,注意教化,施以恩惠,即以德服人,才能富国强兵,成为霸主。儒家虽然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但从不否定刑罚的必要性,当教化不起作用时仍主张诉诸暴力,使用刑罚。孔丘的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同时,仍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提倡“君子”既要“怀德”,又要“怀刑”,怀即注重之意。还主张根据形势的需要命名用宽、猛两手,“宽以济猛,猛以济宽”。(2)注重教化,以德去刑儒家所谓的教化,系指向人民灌输宗法伦理和等级观念。孔孟从性善论出发强调教化的功能。孔丘认为人生来便具有相似的本性,君子小人的道德区别是后天习染而形成的,因而可

12、以通过礼义教化使小人弃恶从善,成为君子。孟轲进而将性善、道德与政治一体化。荀况虽然主张性恶论,但他强调人性是可以改变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为了使人改恶为善,就必须通过礼义教育来“化性起的”,防止恶性发作。在儒家看来,教化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在于防止和消灭犯罪现象,巩固封建统治。孔丘期望通过“德治”,“胜残去杀”,达到“无讼”的境界。强调审判案件不仅仅是惩罚制裁,而且也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这种“以德去刑”的教育预防思想,是儒家的创造的贡献。(3)儒家慎杀,先教后刑儒家提倡“仁政”,因此反对酷刑滥杀。儒家的恤刑和慎杀,主要表现于按照礼义原则对于犯罪行为从宽处理。恤刑慎杀还基于儒家对犯罪根源的认识。他们认为由于执政者往往不能先教后刑,使民众出于无知而身陷其罪,所以应该从轻论处。民众犯罪是“上失其道”的结果,因而对刑罚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5 / 5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