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1.36MB ,
资源ID:5795977      下载积分:1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7959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种衣物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的设计及分析.pdf)为本站会员(jintaihu)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种衣物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的设计及分析.pdf

1、2013 年第 32 卷第 1 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77化 工 进 展 一种衣物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的设计及分析 郭新贤,韩 东,岳 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基于机械热泵除湿原理,同时结合洗衣机衣物烘干温度的要求,设计出一种衣物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借助 EES 软件对该系统建立系统模型,通过理论模拟分析研究其热力学性能,并对影响其热力性能的关键操作参量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保证冷凝量均为 1.02 kg/h 的情况下,该设计系统的单位能耗除湿速率(moisture

2、extraction rate,MER)为 0.5018 kWh/kg,较常规电加热热风烘干系统降低了 16.5%;COP 为 0.79,较常规烘干系统提高了 16.5%。此外,相比较常规电加热热风烘干系统方案烘干温度 90 ,该方案设计的滚筒操作温度仅为 57.68 ,有效地拓展了可烘干衣物的范围。 关键词:热泵;低温烘干;除湿速率;节能 中图分类号:TK 1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3)01007707 DOI:10.3969/j.issn.1000-6613.2013.01.012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ir low tempera

3、ture drying cycle system for clothes GUO Xinxian, HAN Dong, YUE Chen (Colleg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 Jiangsu,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mechanical heat pump dehumidification principle, combined with the drying temperatu

4、re requirements of washing machine, this paper designed a type of air circulations system under low temperature for the drying cycles in cloth dryers . A simu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EES software.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ritical operat

5、ing parametersusing theoret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system has significant thermal performance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electric heating hot air drying system. The moisture extraction rate(MER) of designed system is 0.5018kWh/kg decreased by 16.5%, which i

6、s a 16.5% decreas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drying syst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1.02 kg/h condensation rate. In addition, the dr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designed system is 57.68 , another significant decrease from 90 in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Therefore, the designed system can effectively

7、expand the drying range of clothes. Key words: heat pump; low temperature drying; moisture extraction rate (MER) ; energy conservation 洗衣机衣物烘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两种衣物烘干系统:一种是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另一种为热泵烘干系统。 常规电加热烘干虽然结构较简单,但是其烘干过程较长,热风效率较低,烘干温度很高1-2,很容易引起衣物的烫伤和褶皱,另外,电加热烘干的能耗较大。以往所研究的热泵烘干虽然前期比常规电收稿日期:2012-06-11;修

8、改稿日期:2012-09-17。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0192、BE2011160)及江苏省优势学科 PAPD(XK-0203)项目。 第一作者:郭新贤(1987) ,男,硕士研究生。联系人:韩东,教授。E-mail 。 。 研究开发 化 工 进 展 2013 年第 32 卷 78 加热烘干节能3,但是在烘干的中后期,除湿主要是去除湿物料中的结合水,由于空气跟干燥物料之间的传质系数小,使得干燥室进出口空气状态变化较小,输入的电能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排出系统。 以上烘干方式存在能耗大、烘干温度高的不足,开发设计新型节能环保洗衣机衣物烘干工艺具有大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在

9、此方面已做出大量探索性工作。Manuel 4对于烘干衣物的能量节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需要较大的能量,鉴于能量消耗较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闭式循环烘干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利用换热器将吸湿后的空气冷凝,然后再经过加热器重新吸湿,换热器的使用明显改善了能量效率,换热器的最佳尺寸不依赖于衣物的重量, 本质上取决于空气流量的大小。Deans5以部分实验参数为基准, 模拟了不同环境工况对于烘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烘干过程的能量消耗主要取决于环境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Ahmadul 等6对于热泵烘干衣物进行研究,对于达到相同的烘干效果, 热泵烘干衣物需要 2 h, 而商用的烘干机需要 2

10、.5 h,自然烘干衣物则需要 6.5 h。Bansal 等7针对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能量消耗较大的缺点,提出并研究了另外 3 种烘干系统,结果表明开式循环烘干系统和带有回热装置的闭式循环烘干系统大约能够节能 14, 然而闭式循环烘干系统能够节能 7。Bansal 等8-9提出用热水取代电加热器的烘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热水流量和热水进口温度。 通过与常规的烘干工艺相比,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具有零水耗、低能耗、烘干温度低的优点,因此将该系统用于衣物烘干领域具有较大 潜力。 Akira 等10日本学者初步研究了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的冷凝性能,通过实验,该系统能够达到的冷凝量为

11、 22 g/min。Brauna 等11对于空气循环烘干系统进行模拟分析,比起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节能 40%。 而已有研究设计的系统方案,主要是从理论的热力学性能角度开展,较少考虑烘干温度问题、衣物对烘干工艺的要求。 为此,本文主要基于机械热泵原理,设计考虑低能耗、零水耗、烘干温度低特点的洗衣机衣物低温烘干工艺,并借助 EES 软件,通过与常规电加热烘干工艺对比,对其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对影响该系统整体热力学性能的关键操作参量进行分析,研究其热力学性能潜力及来源。 1 衣物烘干方案 如图 1 所示,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工作于常压状态,该系统虽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但是该系统耗能

12、较大,进入滚筒温度较高,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冷却水。 图 2 为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的焓湿图,状态点与系统流程图标注的状态点相对应,吸湿后的湿空气 1 经过换热器放热后变为饱和湿空气 2(相对湿度为 100%) ,最后经过电加热器加热到 0(含湿量不变) ,完成一个循环。 图 3 为设计出的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方案原理流程图。该系统由滚筒、电动机、压缩机、换热器、风冷器、分离器、排水管、膨胀机、风机、电加热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从滚筒吸湿后的湿空气通过压缩机变为高温高压的空气,随后经过换热器放热变为相对湿度较大的湿空气,接着进入风冷器 图 1 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流程图 图 2 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焓湿

13、图 第 1 期 郭新贤等:一种衣物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的设计及分析 79 图 3 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流程图 图 4 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温熵图 继续放热为饱和湿空气,此时湿空气还处于高压,然后进入膨胀机作功,变为低温常压的湿空气,随后,经过膨胀后的空气与滚筒出来的另一股空气混合为流量较大的空气,这股大流量空气吸收换热器中的热量,吸热后的空气最终通过电加热器加热为高温空气,此时,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较低,至此,完成了一个循环。 图 4 为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的温熵图,状态点与系统流程图的状态点相对应。 比起常规电加热式烘干系统,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能够节能 15.7%,该系统节能的关键部件在于换热

14、器,因为换热器主要是回收系统中的热量,对于该系统而言, 回收的热量越大, 节能就越明显,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换热器回收热量。本文设计出的空气低温烘干工艺具有零水耗、低能耗、烘干温度低的优点。 2 系统建模 采用 EES 软件对空气低温烘干系统的四大设备建立系统模型。 2.1 压缩机 压缩机为活塞式压缩机,采用等熵效率零维模型进行建模。压缩机的绝热效率定义为可逆绝热压缩所消耗功与压缩机实际消耗功的比值, 见式 (1) 。 ac,out,sc,inc,aac,out,ac,inc()()=-mhhWmhh (1) 对于该系统中的空气压缩,可以将式(1)简化为式(2) 。 c,out,sc,inc,

15、out,ac,inc=+-TTTT (2) 式中,Tc,out,s为等熵压缩的压缩机出口温度;Tc,in为压缩机进口温度;ma为干气体流量;Wc,s为压缩机等熵压缩消耗比功;Wc,a为压缩机实际消耗比功;hc,out,s为等熵压缩出口比焓;hc,in为压缩机进口比焓;Tc,out,s为实际压缩出口温度;c为绝热效率。 2.2 换热器 换热器中,高温湿空气将热量放给低温空气,换热器是这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回收的热量多少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效率。换热器有有两种类型:显热式换热器和显热与潜热同时存在的换热器。对于这两种换热器,通过使用-NTU 方法来模拟换热器性能。见式(3) 、式(4) 。 hxhx

16、max=QQ (3) maxhh,inh,out,mincc,out,maxc,inminimum(),()=-Qm hhm hh(4) 式中,hx为换热器的总换热效率;Qmax为换热器理想情况的最大换热量,Qhx为换热器中实际换热量;mh与 mc分别为热、冷侧干空气流量;hh,in与 hc,in分别为热、冷侧进口的比焓;hh,out,min为热侧流体出口可能达到的最小比焓; hc,out,max为冷侧流体出口可能达到的最大比焓; hc,out,max是通过冷侧流体进口压力、含湿量和热侧流体进口温度来计算;对于显热换热器而言, hh,out,min是通过热侧流体进口压力、含湿量和冷侧流体进口温

17、度来计算;对于具有潜热存在的换热器而言, hh,out,min是通过热侧流体进口压力、相对湿度 100%和冷侧流体进口温度来计算的。 实际换热量 Qhx通过式(5)计算。 hxcc,outc,inhh,outh,ine,we,w()()=-Qm hhm hhmh (5) 式中, me,w为换热器中冷凝水量; he,w为冷凝水的比焓。对于显热换热器,没有冷凝水析出,后一项为零。 化 工 进 展 2013 年第 32 卷 80 2.3 膨胀机 膨胀机为活塞式膨胀机,同样采用等熵效率零维模型进行建模,并且结构上与压缩机同轴处理,参考文献12,膨胀效率用来衡量膨胀机的性能,膨胀效率定义为实际膨胀作功与

18、理论绝热膨胀作功的比值,见式(6) 。 e,aae,ine,out,ae,w,ae,w,a()=-Wm hhmh (6) 式中, me,w,a he,w,a表示实际膨胀过程冷凝水的能量。由于该文中冷凝水能量较小,因此式(6)可以简化为式(7) 。 e,aae,ine,out,aeae,ine,out,s()()=-Wm hhm hh (7) 2.4 滚筒 滚筒采用绝热模型,滚筒中吸湿过程为等焓过程,水分蒸发需要吸收的热量为式(8) 。 evap( )=QT m吸 (8) 吸湿过程中质量守恒方程如式(9) 。 evapaoutin=()-mm (9) 式中,(T)为温度 T 时的汽化潜热;mev

19、ap为衣物中水分质量。 2.5 系统评价指标 评价干燥系统性能特性参数主要有总功率消耗、 冷凝速率、 节能百分比、 MER (moisture extraction rate) 、COP 和技术经济性,总功率消耗计算式如式(10) 。 syshced=+-WWWWW (10) 式中,Wd为驱动滚筒消耗功率;Wc为压缩机消耗功率;We为膨胀机作功;Wh为电加热器消耗功率。另外,对于常规电加热式衣物烘干系统,压缩机消耗功率和膨胀机作功为 0。 冷凝速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衣物烘干系统的除湿效果。 对于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而言见式(11) 。 a10=()-m m (11) 对于空气循环低温烘干

20、系统而言见式(12) 。 a10=()-m m (12) 式中,m 为冷凝速率;ma为干空气流量;1、3、9分别为各点的含湿量。 节能百分比主要是反映空气循环低温烘干系统相对于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的节能性。 见式 (13) 。 121=-WWW总总总 (13) 式中,W总1为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的总能耗;W总2为空气循环低温烘干系统的总能耗;为节能百分比。 MER 是一个综合性能指标,定义如式(14) 。 syscyclewetMER=WtM (14) 式中, tcycle为干燥循环所需时间, Mwet为总湿衣物重量。MER 能够很好地反映烘干系统的性能,该值越小,说明对于输入相同大小的功率,烘干

21、时间越短。 COP 主要是评价该系统的输入能量利用效率,见式(15) 。 evapsys( )COP=T mW (15) 3 系统整体热力学性能结果及分析 3.1 系统基本操作参数及假设 (1)进入滚筒的空气温度不能超过 130 ; (2)滚筒内部吸湿过程保持 1 atm(1 atm= 101325 Pa) ; (3)湿衣物质量为 5 kg,其中含水率为 70%; (4)系统循环空气流量为 40 kg/h; (5)滚筒出来另外一股空气流量为 110 kg/h; (6)比起系统总能量消耗,可以忽略风机消耗功率; (7)滚筒消耗功率 200 W; (8)滚筒出口空气相对湿度 90%; (9)压缩机

22、和膨胀机效率为 80%,换热器效率 83%,压缩机压缩比为 1.29; (10)冷却水的费用为 0.4 元/t; (11)全年工作时间为 7200 h; (12)1 kWh 电的价格为 0.5 元。 3.2 结果分析 通过使用 EES 软件对于两种烘干系统进行理论模拟, 在保持冷凝量、 湿衣物重量相等的情况下,得到两种烘干系统模拟结果对比情况,如表 1。 通过表 1 可以看出,与常规电加热热风烘干系统方案相比,该系统具有显著的热力性能优势。在保证冷凝量为 1.02 kg/h 的情况下, 该设计系统的单位能耗除湿速率 MER 仅为 0.5018,较常规电加热热风烘干系统降低了 16.5%,COP

23、 为 0.79,较常规电加热热风烘干系统提高了 16.5%;此外,相比较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方案烘干温度 90 ,该方案设计的滚筒操作温度仅为 57.68, 有效拓展了可烘干衣物的范围;另外,设计的系统年节约成本为781.2 元,在未来烘干衣物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第 1 期 郭新贤等:一种衣物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的设计及分析 81表 1 两种烘干系统对比情况 计算结果 常规烘干系统 低温烘干系统 冷凝速率/kgh1 1.016 1.025 滚筒进口温度/ 89.8 57.68 换热器入口含湿量/kgkg1 0.05791 0.05791 换热器出口含湿量/kgkg1 0.03213 0.036

24、35 膨胀机出口含湿量/kgkg1 0.03131 电加热器功率/kW 0.6718 0.3565 驱动滚筒功率/kW 0.2 0.2 压缩机消耗功率/kW 0 0.365 膨胀机作功/kW 0 0.1867 总能耗/kW 0.8718 0.7348 MER/kWhkg1 0.6007 0.5018 COP 0.6594 0.79 电成本/元 3138.48 2645.28 冷却水成本/元 288 年运行成本/元 3426.48 2645.28 节约成本/元 781.2 4 关键操作参量影响分析 4.1 系统空气流量 图 5 为系统空气流量对系统烘干时间和总功率消耗的影响规律,系统空气流量即为

25、经过压缩机的流量。由图 5 可知,当系统空气流量由 40 kg/h 增大为 67 kg/h,烘干时间由 197.4 min 减小为 117.8 min,总功率消耗由 0.7363 kW 增大为 1.233 kW,系统空气流量的增大会使得冷凝速率增加,因此烘干时间会缩短,但是系统总功率消耗也会随系统干空气流量增大而成正比增加。 4.2 风机空气流量 图 6 为风机流量对滚筒前温度和滚筒前相对湿度的影响规律。由图 6 可知,风机空气流量的增加 图 5 系统空气流量对烘干时间和总功率消耗影响 图 6 风机流量对滚筒前温度和滚筒前相对湿度影响 能够有效的降低进入滚筒的温度,当风机流量增加到 150 k

26、g/h,进入滚筒的温度降低为 54.91 ,此温度比风机流量为 60 kg/h 的进入滚筒温度低14.1%。同时,保证进入滚筒的湿空气焓值不变,因此相对湿度就会增大。另外,风机流量对于系统功率消耗、冷凝速率等参数影响不大。 4.3 压缩机效率 保持换热器的换热量和风冷器的散热量不变,因此,能量输入基本保持不变,MER(以含湿率70%,湿衣物质量 5 kg 为基准)的值直接取决于冷凝速率。 图 7 为压缩机效率对系统烘干时间和冷凝速率的影响规律,由图 7 可知,压缩机效率由 0.6 增加到 0.88 时,冷凝速率相对应的由 0.9005 kg/h 增加为 1.058 kg/h。这是因为当压缩机功

27、率增大时,压缩机出口温度会相应降低,当经过换热器和风冷器放出同样热量时,风冷器出口的空气温度会更低,冷凝速率就相应增大, 同时, 烘干时间也会从 233.2 min 降低到 198.4 min。 图 8 为压缩机效率对 MER 和 COP 的影响规律。由图 8 可知,随着压缩机效率的增大,MER逐渐减小,其变化规律与干燥时间变化规律类似, 图 7 压缩机效率对烘干时间和冷凝速率影响 化 工 进 展 2013 年第 32 卷 82 图 8 压缩机效率对 MER 和 COP 影响 与理论公式相符合,这是因为总功率消耗和湿衣物质量基本不变,MER 的变化直接取决于冷凝速率的变化规律。同时,随着压缩机

28、效率的提高,COP 也随之增大。 4.4 膨胀机效率 图 9 为膨胀机效率对系统烘干时间和冷凝速率的影响规律。由图 9 可知,随着膨胀机功率由 0.6增加到 0.87 时,冷凝速率也会正比例增加,烘干时间由 216.2 min 减小为 201.2 min,比起压缩机效率的影响,膨胀机效率对于烘干时间影响较小。 图 9 膨胀机效率对烘干时间和冷凝速率影响 图 10 为膨胀机效率对 MER 的影响规律。由图10 可知,随着膨胀机效率的增大,MER 逐渐减小,其变化规律与干燥时间变化规律类似。这是因为风冷器散热量不变,膨胀机效率增大,仅仅会使得冷凝水量增加,对于总能耗影响较小,因此,烘干时间如何变化

29、基本决定了 MER 的变化规律。同时,随着膨胀机效率提高,COP 也随之增大。 4.5 滚筒出口温度 图 11 为滚筒出口温度对系统烘干时间和冷凝速率的影响规律。 由图 11 可知, 随着滚筒出口温度的提高,冷凝速率得以增大,随之烘干时间变短, 图 10 膨胀机效率对 MER 和 COP 影响 图 11 滚筒出口温度对冷凝速率和烘干时间影响 当滚筒出口温度为 54 时,冷凝速率达到 1.695 kg/h,烘干时间只有 123.9 min。 5 结 论 通过使用 EES 软件对于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进行理论模拟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将空气低温烘干循环系统的模拟结果与常规电加热烘干系

30、统的结果进行比较,在保持冷凝速率相等的情况下,本文设计的烘干系统能够节能 15.7%,并且滚筒前温度为 57.68 ,比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滚筒前温度低 35.7%, MER 值也较常规电加热系统低 16.5%;COP 值为 0.79,较常规电加热烘干系统提高 16.5%。 (2)系统空气流量由 40 kg/h 增加为 67 kg/h,烘干时间会缩短 40.3%, 风机流量由 60 kg/h 增加为150 kg/h,进入滚筒的温度降低 14.1%。 (3) 压缩机效率由 0.6 增加到 0.88 时, 系统烘干时间降低 34.8 min, 膨胀机效率由 0.6 提高到 0.87时,系统烘干时间降

31、低 15 min,压缩机效率影响要比膨胀机效率明显;另外,随着压缩机效率和膨胀机效率的提高,烘干系统的 COP 随之增大。 (下转第 128 页) 化 工 进 展 2013 年第 32 卷 128 表 6 催化剂使用前后对比表 催化剂 使用前颜色 使用后无碳颜色 积炭程度 Al2O3 白色 白色 大量炭沉积 Cu/Al2O3 蓝绿色、少量黑 黄铜色 少量炭沉积 Co/Al2O3 黑灰色 深蓝色 大量炭沉积 Ni/Al2O3 淡蓝色 灰蓝色 较少量炭沉积Pt/Al2O3 淡黄色 浅灰色 几乎无炭沉积 得 CuO 高度分散,呈现蓝绿色,少部分 CuO 聚集呈现出黑色,而在使用后催化剂呈现的是黄铜的

32、颜色以及表面积炭的黑色。 Co/Al2O3催化剂使用前呈现的是黑灰色,使用后呈现的是深蓝色以及表面包裹的炭黑色。 Ni/Al2O3催化剂使用前呈现的是淡蓝色,使用后呈现的是灰蓝色以及表面积炭的黑色。 Pt/Al2O3催化剂使用前呈淡黄色,使用后呈浅灰色及表面积炭的黑色。 M/Al2O3催化剂抗积炭性能顺序为:Pt/Al2O3 Cu/Al2O3Ni/Al2O3Co/Al2O3。 3 结 论 (1) M/Al2O3催化剂可用于丙三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制氢过程中均表现出一定活性。 (2) Pt/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抗积炭性、高温活性,但稳定性差。 (3)Co/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33、,Ni/Al2O3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活性,Cu/Al2O3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抗积炭性。 参 考 文 献 1 谭平华,周正明,廖炯,等. 丙三醇催化重整制氢/合成气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0,30(7) :11-14. 2 Adhikari S,Fernando S,Haryanto A. A comparative thermodynamic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hydrogen production by steam reforming of glycerinJ. Energy & Fuels, 2007, 21 (4) : 2306-2310.

34、 3 Adhikari S,Fernando S,Gwaltney S R,et al. A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hydrogen production by steam reforming of glycer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2007,32(14) :2875-2880. 4 Adhikari S,Fernando S,Haryanto A. Production of hydrogen by steam reforming of glycerin over alumina-support

35、ed metal catalystsJ. Catalysis Today,2007,129(3-4) :355-364. 5 Czernik S,French R,Feik C,et al.Hydrogen by catalytic steam reforming of liquid byproducts from biomass thermoconversion processJ.Ind. Eng. Chem. Res.,2002,41:4209-4215. 6 Iriondo A,Barrio V L,Cambra J F,et al.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gl

36、ycerol over nickel catalysts supported on Al2O3 modified by Mg,Zr, Ce or LaJ.Top. Catal.,2008,49:46-58. 7 马新宾,王晓东,李水荣,等. 以生产生物柴油的副产物甘油蒸汽重整制氢气的方法:中国,101049909 P. 2007-10-10. 8 丰洋.生物柴油副产物用于制氢的新方法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8,39(2) :72-77. 9 朱宏阳.林德公司开发成功丙三醇制氢新技术J.生物加工过程,2009(4) :55. 10 Chin Kui Cheng, Say Yei Foo, Ad

37、esoji A Adesina. Steam reforming of glycerol over Ni/Al2O3 catalystJ.Catalysis Today, 2011, 178: 25-33. 11 田旭,郭瓦力,冯健,等. NaLaLiPt/-Al2O3催化剂煤油水重整制氢的反应行为J.天然气化工,2011,36(5) :45-48. 12 于涛,郭瓦力,任洪宝,等. 柴油自热重整制氢工艺工程研究J.天然气化工,2010,35(1) :46-49. (上接第 82 页) 参 考 文 献 1 贾清华. 鸡腿菇热风干燥数学模型及其干品贮藏条件的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

38、010. 2 黄忠闯,李全阳,姚春杰,等. 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芒果品质的比较研究J. 食品工程,2011(9) :1-5. 3 张绪坤. 热泵干燥热力学分析及典型物料干燥性能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4 Manuel R Conde. Energy conservation with tumbler drying in laundriesJ. Thermal Engineering,1997,12:1163-1172. 5 Deans J. The modeling of a domestic tumbler dryerJ. Thermal Engineering,2001

39、,21 :977-990. 6 Ahmadul Ameen,Saiful Bari.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ffectiveness of heat pumpassisted clothes dryer for humid tropics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3,45:1397-1405. 7 Bansal P K, Braun J E, Groll E.A. Improv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conventional tumbler clothes drying system

40、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2001,25:1315-1332. 8 Bansal Pradeep,Sharma Karishma,Islam Sumana. Thermal analysis of a new concept in a household clothes tumbler dryerJ. Energy,2010,87 :1562-1571. 9 Bansal Pradeep, Islam Sumana, Sharma Karishma. A novel design of a household clothes tu

41、mbler dryerJ. Thermal Engineering,2010,30: 277-285. 10 Takushima Akira,Inoshiri Ryo,Okada Toshinori. Condensation performance of air-cycle dryer systemJ. Science et echnique du Froid ,2001,1:508-515. 11 Brauna J E,Bansal P K,Groll E A.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of air cycle heat pump dry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2001,25:954-965. 12 Moon Choon , Bansal Pradeep.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mpressionExpansion type dehumidification systems to achieve low dew point airJ. Thermal Engineering,2009,29:3175-318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