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9 ,大小:110KB ,
资源ID:5800155      下载积分:1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8001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重点.doc)为本站会员(清凉的夏天)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重点.doc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重点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单选中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2单选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3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第2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四大侵略(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1)单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是进行军事侵略(2)单选1

2、895年日本和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3)单选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二、四种演变(社会性质、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了

3、一定的作用,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之中,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外国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2近代中国资产阶级: 产生: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由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两部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近代

4、中国工人阶级: 形成: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广州、上海等地经营近代工商业,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产业工人。 特点: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4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矛盾)(2)关系: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贯穿了整个半殖半封社会的始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

5、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5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2)

6、关系: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二者的主体、内容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的和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

7、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三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1)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41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2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1)19世纪70至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开始蚕食中国的边疆地区。(2)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达到高潮。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给日本,俄国不满,联合法、德 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湾,将山东划入自己势力范围;1899911,美国召会各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3 列强瓜分中国图

8、谋的破产的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2)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4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1840年至1919年)(1)社会制度的腐败(2)经济技术落后5 民族意识的觉醒(1840年至1919年):(1)林则徐近代史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禁烟;1839他组织翻译地理大全,编成了四洲志(2)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1895年,严复在救亡绝论中喊出“救亡”的口号,并翻译天演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4)1898年,康有为疾呼,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4)1894年1

9、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1;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2)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建都,改名天京。1856年上半年,达到军事上的全盛时期。2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冬):(1)性质: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2)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田地分为9等,好坏搭配,不论男女老幼

10、按人口平均分配。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一两。(3)追求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4)意义: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有更完备的内容和更触及封建社会矛盾核心的深度,比历代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 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3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性质: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4从天京事

11、变到太平天国的失败:(1)1856.9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2)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有盛到衰的转折点,后为了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年轻将领)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3)1864.6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战争失败。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起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

12、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5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2)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第二节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运动的兴衰1洋务派的形成:(1)恭亲王奕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倡导洋务的首领(2)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上海天津为南北举办洋务的重要基地。(3)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2洋务新政的兴

13、办”(1)兴办近代企业。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办了“四局一厂”,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可称之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2)建立新式海陆军。北洋水师是海军主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办的主要有三种:翻译学堂(1862年奕奏请创办了京师同文馆)、工艺学堂、军事学堂。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4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中日甲午战争中洋务派经营多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

14、)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4)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多方阻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1 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1)发起者: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2)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 向皇帝上书;(1895年在京会试举人联名发起“公车上书”。康有为成为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 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严复天演论。 介绍外国的变法;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影响最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2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

15、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3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1)百日维新:1898.6.1,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此后103天里还颁布了一系列变法上谕,史称“百日维新”。(2)维新运动失败:守旧派1898.9.21发动政变,慈禧“训政”,软禁光绪,搜捕维新派人士。928,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弃,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百日维新评价: 有利

16、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先进文化的传播; 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及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没有提到“君王立宪”,改革很不彻底。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失败的主要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群众(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教训:戊戌维新以失败告终,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第

17、三章辛亥革命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904年日俄战争。(2)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骨干力量(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兴中会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资产阶级革命派著书立说: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2)中国同盟会:1905.8.20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18、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机关报民报。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成立的标志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3.三民主义学说:(1)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2)基本内容: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内容是“平均地权”。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和康有为代表的改良派,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1)论战的内容:

19、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2)论战的意义:论战划清了革命和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3)论战的局限: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 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第3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1.各地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1)影响最大的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1911.4,黄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2)19

20、11.5,保路风潮,四川省尤其强烈2 武昌起义和各地响应:(1)19111010,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2)1912212,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覆灭3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成立:191211,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2)政权性质(领会):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4)意义(局限性):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21、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1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3)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4)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解放。(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p85页)2 局限性:(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

22、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北洋军阀的统治:(从1912年袁世凯掌权到1927年张作霖逃出北京,控制中央集权达十五六年之久)(1)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2)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3)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袁世凯与复辟帝制:(1)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专制,提出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遵守临时约法等条件。(2)袁世凯毁弃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9133刺杀了宋教仁。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11月解散国民党,遣散议员;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

23、统制取代内阁制;修改总统选举法法使大总统不仅可以无限期连任,而且可以推荐继承人。(3)19155袁世凯为取得日本对他复辟帝制的支持,接受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4)1916.1.1到3.23只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捍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的斗争活动:(1)发动“二次革命”,1913。(2)组织中华革命党,1914。(3)发动护国战争,1915。(4)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4)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1919,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帝国主义开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护战后和平的新秩

24、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新文化运动:(1)19159 陈独秀(识记P57)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2)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 提倡新道德,批判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意义: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的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创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五四以前新文

25、化运动的局限:(1)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2)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3)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革命的影响):(1)给中国的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

26、革命。五四运动的爆发:(1)社会历史条件:新的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的进一步壮大起来)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这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2)直接导火线(直接斗争目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做了

27、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代表:陈独秀、李大钊,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的学说,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唯物史观、经济学说、社会主义理论的统一)。(2)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代表: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3)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代表: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及其历史特点:(1)表现: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 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纷纷涌现; 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2

28、)特点: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 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1)最早组织在上海成立。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2)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3)工作: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723,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2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1)特点: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 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2)意义: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1)中共二大(19227上海) 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中共二大宣言党的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

30、地半封建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的基本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共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四次次工人运动: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1922年9月,安源路矿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大罢工;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农民运动:1921年9月,沈定一在浙江萧山县衙前村建农民协会。第三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1)中共三大(19236广州):会议集中讨论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2)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1 广州) 大会

31、成功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领会P68)国民党一大确立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中共四大(19251上海):中心议题是讨论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高潮。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的问题,制定了开展工农运动的计划,决定在全国建立和加强党组织,以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要求。 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1)1925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北伐。(2)直接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

32、洋军阀。(3)胜利进军的原因: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反共政变:(1)19263-5,蒋介石先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2)1927412,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3)1927428,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在北京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4)1927715,汪精卫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终失败。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1)客观上,一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二是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

33、分化。(2)主观上,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第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 东北易帜:192812张学良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标志着

34、国民党在形式上的统一中国。 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 建立庞大的军队。建立密布全国的特务系统。 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1)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1927-1937,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2)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3)1927年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起来:官僚资本是中国的垄断资本,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发行“法币”是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的有决定意义的步骤。(4)民族资产经济经营的是中等规

35、模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具有的特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间党派:当时影响最大的的中间党派就是邓演达领导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简称第三党。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八七会议(192787 汉口): 内容

36、:彻底请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并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出路,为挽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南昌起义(192781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99 毛泽东) 特点:它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工农革命

37、军”的旗帜, 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广州起义(19271211 张太雷、叶挺、叶剑英) 三湾改编: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的意义: 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 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

38、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根本原因)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主观条件) (2)19301 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势,是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3)19305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红军反“围剿”作战的胜利与土地革命的深

39、入:(1)反“围剿”(19301019317) 胜利的原因: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 实行“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2)土地革命: 192812 毛泽东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 19294 毛泽东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改正,保护了中农的利益。(3)毛泽东和邓子恢等规定: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土地分配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抽多补少、抽肥补

40、廋。第三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1)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11 江西瑞金 叶坪村) 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土地法令、劳动法等 选举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制度)实行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2)根据地建设:积极进行经济建设,以打破敌人的封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手工业;建立公营的军需工业和厂矿企业。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王明“左”倾教条主义(1931119351: 主要错误: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将民族

41、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将准备城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和武装起义作为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策略”,配合攻打中心城市。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危害:中共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又一次陷入困境。党在国统区的工作出现一片混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42、: 八七会议后,党内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党本身不成熟。那时,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193111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大会),把毛泽东排除在中央根据地红军领导地位之外,全面推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福建开展了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82万人撤离根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震惊中外的长征。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1935115

43、17)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1)内容: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 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 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2)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44、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吸取教训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全过程的某一个时期内,党以及党的领导人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严重的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长征的胜利结束:(1)193510 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同红十五军团会合,中共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终于实现了战略大转移。(2)193610 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长征。长征的伟大意义:(1)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

45、诗;(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4)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第6章 中华民族的

46、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条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侵华战争开始。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两市(北平、天津)“防共自治运动”运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77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殖民统治:(1)1985年马关条约日本开始对台湾50年殖民统治。(2)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14年殖民统治。1932年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伪“满洲国”发表“建国”宣言,年号“大同”。(3)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成立

47、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第二节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193241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作战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 19335 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并任同盟军总司令。19331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在福州举行抗日反蒋事变。19342 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79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一二九运动:(1)1935 北平学生举行抗日游行,口号:“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2)意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共产党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