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32.50KB ,
资源ID:5811453      下载积分:11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8114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doc)为本站会员(eyizu)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doc

1、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随着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强做优“中国制造”、实现创新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必须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凸显了提升公民素质特别是弘扬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之于创新发展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创新发展同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内在关系,推动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人的生产”: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劳动生产实践看作人的类生活与类本质,进而把“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区别开来,认为动物

2、的生产是与其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本能活动,而人的生产则是能动的、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正是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人成为类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成为人的自然存在物,是受动与能动的统一体。人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不仅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而且在改变对象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自身,即提升自身的本质力量生命力的表现。因为,人的生产超越了动物单纯从自身肉体或幼崽的直接需要出发的片面生产,在不受肉体需要影响情况下进行“全面的生产”“真正的生产”,能够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并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人的生产不像动物的生产那

3、样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作为对象性活动,人懂得处处都把自身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也就是说,人的生产这种改造对象世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能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外在尺度(他律)与内在尺度(自律)、必然与自由内在地统一起来,既尊重物性之自然也展现人性精神之光辉,从而在成物的过程中成己,“做”以成人。马克思认为,在最后一个对抗式社会生产过程资本主义雇佣劳动那里,却使得工人的劳动异化、劳动所产生的对象性存在工业变成异己的力量奴役人。因而,必须扬弃这种单纯追求效率效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依循此思路,我们可以断定,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扬弃异化劳动、解放劳动,激发生

4、产主体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让劳动者在参天尽物的造物中独具匠心地追求卓越,进而获得自我实现和满足感。今天,在崇尚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恰恰要求实践主体既要具有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意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又要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与卓越的匠心以及关切他者之人文情怀与职业伦理的工匠精神。实践创新:生产主体生命力的体现根据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劳动异化与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而扬弃异化劳动关键是要看劳动主体或生产主体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活动这个对象。如果仅仅把劳动看成是维持肉体存活的手段,那么就无法与动物的片面生产区分开来,这样的劳动生产的产品越多越奴役自身,越使自己非现实化;只

5、有当劳动者把劳动视为自己生命力的表现和自我意志的实现并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时,这种劳动才能使其活动本身及其产品肯定人展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所以,只有这种劳动才是“真正的生产”和“全面的生产”。这无疑是说,劳动本来就是实践主体展示其生命力量的生命活动、创造活动,创新是其应有之义。扬弃了各种对抗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理当推动实践创新,也只有实践创新,才能给生产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展示自我生命力的社会空间,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在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提升人之为人的身体、思维、情怀和精神力量,从而在创造性劳作中获得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必然会使劳动主体由以往枯燥乏味的异化劳动

6、下的逃避劳动转变为富有激情、想象力和认知渴望的热爱劳动,从而在创造性劳作中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工程大国向工程强国的转变,其关键就在于推动科技创新并把原创的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运用到生产领域、促进制造业的实践创新,并通过创新解决发展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迫切需要生产主体拥有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创新的软实力: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创新、创造不仅是人的生产这种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而且是任何生产组织(包括产业、行业、工业、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一个生产和经济组织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创新需要人、财、物特别是拥有先

7、进技术的厂房和设备等硬实力,但更需要生产主体和劳动者的文化软实力,而生产和经济组织的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就是直接支撑创新创优的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党和国家倡导弘扬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原因之所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把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学知识,并且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看成是公民科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较之前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相比,新纲要将科学精神放到了首要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实现创新发展只有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是不够的,还需要工程素质与工匠精神,

8、就是说需要“科学素质与工程素质”和“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因为以科学精神为统领的科学素质是把握、运用和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必要因素,有助于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创新和创造的前提和基础,而实现创新和创造更离不开工匠精神,即从这个前提出发并通过大胆探索、永不言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心态以及对他者、社会、生态环境负责的伦理意识和天地情怀。唯有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践融合,才能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才能按照美的规律造出品质优良的“中国制造”,同时塑造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新产业人、新行业人、新工业人和新工程人等新型实践主体。(作者:张秀华,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2022年)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