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283.50KB ,
资源ID:5933849      下载积分: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59338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专题0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A卷)-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文库大宝贝)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专题06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A卷)-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2) Word版含解析.doc

1、(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3分,20小题,共60分)1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A. 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B. 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 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 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答案】C【解析】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在中生代时期,地球上生物生存环境严重恶化,导致恐龙灭绝,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2在农业社会阶段,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正确的( )A. 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主要位于温度较高的热带地区B.

2、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是分布于水中的渔业资源C. 农业的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D. 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主要是动植物【答案】C【点睛】人地关系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命题。从公元前几百年亚里士多德就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到工业革命以后风行一时的人类意志决定论,再到20世纪初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的可能论,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读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物质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3该农业模式的优点是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农作物品种丰富,价格低廉优化施肥结构,保护土地 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A. B.

3、C. D. 4此农业模式最可能位于A. 山东丘陵 B. 塔里木盆地 C. 三江平原 D. 四川盆地【答案】3C4D【解析】【点睛】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生产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读下面漫画危险,回答下列各题。5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沙尘暴 B水资源短缺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全球变暖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

4、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答案】5A 6D 【解析】试题分析:考点:荒漠化的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地1980年与2012年土地资源利用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 )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B.农业生产以城郊农业为主C.人口数量明显增加 D.城镇化进程加快82012年与1980年相比,该地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反映出( )A.荒山主要转变为林地 B.水稻田面积变化较小C.麦田全部转变为果林 D.牛场选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答案】7CD8BD【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区域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光盘”行动是指就餐

5、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回答9-10题。9.“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生态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C社会可持续发展 D生活可持续发展10.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哪个原则(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答案】9.B 10. A 【解析】试题分析:9.只要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就时刻践行着可持续发展,“光盘”行动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其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10.如果每个人都参与

6、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里,对可持续发展我们都作出了贡献,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所以A正确。考点:可持续发展思想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的。“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地伙伴论思想 C.人地对抗性思想 D.人定胜天思想【答案】B【解析】江西南昌市沿赣江而上20 k

7、m已形成一片面积达4.5万亩的厚田沙漠,被称为“江南水乡第一大沙漠”。虽然专家们曾在此展开了多项治沙试验,但始终成效不大。沙漠中心的龙王庙村青壮年纷纷携全家外出打工。这里能找到的植被都成了村民的低热值薪柴,甚至有人在沙漠边缘哄抢盗伐林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2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沙漠的人为原因是( )A.生活习惯 B.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 C.执法不严 D.气候变迁13本地区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 )A.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 B.先移民,后治理C.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 D.建水电站【答案】12B 13B【解析】试题分析:12根据材料,造成江南水乡地区出现大

8、沙漠的人为原因是砍伐薪柴为燃料,滥砍乱伐现象极为严重,B对。生活习惯、执法不严不是主要原因,A、C错。气候无明显变化,D错。13本地区的人地关系恶化,环境承载力下降,治理成效不大。所以协调人地关系的当务之急是先移民,后治理,B对。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如推广省柴灶、沼气不能治理荒漠化问题,A错。加大对哄抢盗伐现象的处罚力度不能解决根本问题,C错。建水电站不能解决植被破坏造成的荒漠化,D错。【考点定位】区域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治理措施。【名师点睛】沙漠形成主要是自然因素影响,在水乡地区沙漠形成,主要是人为因素的影响。结合材料信息,分析人类的不合理行为,找出原因。因人为破坏植被导致的沙漠区形成,说明区

9、域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大,超出了环境承载力。所以要先移民,后治理。14北极冰盖面积的变化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若冰盖持续萎缩,北极地区A太阳辐射强度将变大 B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将增加C出现极昼的范围将变小 D.过往船只碰撞冰山的危险减小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全球变暖的影响。古代聚落选址、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水源。下图为考古发现的我国某河谷不同时期聚落和农业生产状况遗址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造成图示河谷地区遗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洪水泛滥,河道不断改道 B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侵蚀下切C长时期的河流泥沙沉积所致 D环境污染,水源地的变化16气候影响农业生产状况,下列时期

10、中该地区气候最干旱的时期是( )A距今60007000年 B距今40005000年C距今10002000年 D距今30004000年【答案】15B16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17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跨越亚热带、暖温带及中温带B. 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C. 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D. 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8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A. 甲地区以旱地为主B. 甲地区

11、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C. 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D. 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答案】17C18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定位】区域资源分布比重差异,区域地理特征。19下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D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发展,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D正确。【考点定位】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0以下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

12、理念的是 垃圾分类回收 私家车出行上班 生活用水重复利用 使用一次性筷子 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垃圾分类回收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私家车出行上班既增加了交通拥堵,又增加了废弃物的排放,污染了环境;生活用水重复利用可以节约资源,使用一次性筷子增加对森林的破坏,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选择B。【考点定位】可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

13、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

14、,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二、综合题(3小题,共40分)21下图表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字母所代表的自然资源名称。_,_,_。()结合上图,简述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请在下图中增绘曲线,来表示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污染的变化趋势,并作简要说明。【答案】()水资源,生物资源(可互换),矿产资源()农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工业社会:煤、铁等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起着决定

15、性影响;后工业化阶段: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图略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污染较轻;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阶段,人类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状况得以改善。【解析】试题分析:(3)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污染较轻;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大量消耗矿产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环境污染严重;后工业化阶段,人类寻求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环境状况得以改善。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阶段,污染程度先增加后减小。考

16、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22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在_,其形成原因是_。(2)AC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_ ,这一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_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轻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时段,这是人类谋求与环境_发展的结果。(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增加环保投入 工业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发展迅速减慢A B C D【答案】(1)A点以前(1分) 此时人口数量较少,人类经济活动规模小,索取的自然资源和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都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

17、围之内(2分)(2)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1分) 单纯地把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略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分)(3)B点以后(1分) 协调(1分)(4)B(2分)【解析】试题分析:(3)图示B点以后GDP增加,环境污染水平在自然环境容量以下。这表明环境与人类协调发展。(4)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理想状态,这与以下原因有关:随着经济力量日趋强大,发达国家工业技术更加先进,产业结构向着低消耗、高效益的方向发展,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对环境污染治理投入增加,环境污染处于较轻水平,处于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阶段;环境污染的治理是在工业处于快速发展、

18、工业结构转型背景下出现的。故选B。考点:人类与环境关系23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 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材料二 为解决农用地膜所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我国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以蔗渣浆、麦秆、芦苇浆为原料来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已获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

19、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也会在40多天内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1)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生态破坏,二是 ( )A环境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沙漠化D水质型缺水(2)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人均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农村工业污染蔓延和( )A农业自身污染B化肥污染C农药污染D畜禽粪便污染(3)环保专家预言:废弃的地膜最终将成为祸害。你认为会造成什么“祸害”?(4)有人建议焚烧处理这些一次性快餐盒和农用薄膜等普通塑料废弃物,你认为是否可行?为什么?对已散落于壤中的地膜碎片,根据现在的国情,你认为该怎样处理为好?(5)张俐娜教授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积极的环保意义?【答案】(1)A(2)A(3)普通地膜等塑料废弃物不溶于水,在自然界中约需200年才能被生物降解,长期留在农田里会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和农作物的根系发育,使农作物减产。(4)不行。焚烧时不但会产生大量难以烧尽的烟煤、C;H,还会产生最强毒性、致癌的二噁英,污染大气。筛出土壤中的地膜碎片,然后再播种。(5)充分利用了麦秆、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改善了农村的卫生条件;该薄膜可被生物降解,使农作物增产。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