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讲解】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一)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著1953年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此时,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到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等,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2、赫鲁晓夫上台并巩固了自己在苏联的最高领导地位。(二)内容农业(重点):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
2、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工业 :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部分权 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核心讲解】如何正确评价赫鲁晓夫改革?答案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缺乏深思熟虑,在改革开始后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跟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例题1】戈尔巴乔夫指出:“他是改革的先驭者,他
3、第一个推动了改革进程,他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戈尔巴乔夫的这一评价A充分肯定了勃列日涅夫改革B客观评价了赫鲁晓夫改革C全盘否定了斯大林历史功绩D是对自身改革深刻的反思【答案】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拓展】“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一)内容企业管理: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
4、管理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二)结果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核心讲解】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答案: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果: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
5、期停滞不前;原因: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例题2】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石油价格大涨,这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也正是从这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对粮食的进口依赖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苏联丰富的石油储量使其外汇收入逐渐增加B进口粮食消耗了大量外汇,造成苏联农业萎缩、外汇短缺C赫鲁晓夫执政,对斯大林模式进行调整未果D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没有更好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贻误了苏联发展的最好时机【答案】D【解析】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6、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起)戈尔巴乔夫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1985年至1991年,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职时期的政策导致了冷战的结束,为此他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他的改革政策也使得苏联解体。(一)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二)内容、问题经济:用经济管理方法代
7、替行政命令(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作为改革的重点局势失控、苏联解体【拓展】政府还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的结构,使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生了一些变化,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出现合资企业;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家庭农场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苏联经济持续下滑,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核心讲解】试比较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答案: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改革的重
8、点成果(后果)问题赫鲁晓夫农业一度促进农业发展对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勃列日涅夫重工业、国防工业成为超级大国戈尔巴乔夫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苏共领导【例题3】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有研究表明,“采取这一改革步骤,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这是因为上述“改革”A完全背离了斯大林模式B使当权者的利益受损C客观上造成思想的混乱D使国家体制更加僵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在戈尔巴乔夫时期即80年代后;由题干中“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可知20世纪7
9、0年代初的“改革”必然损害了当权者的利益,从而遭到他们的抵制,并出现各部门争权夺利的现象,B与题意相符;“争权夺利的斗争”带来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C;题干中的精简管理环节的改革措施,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是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D表述有误。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例题4】在苏联历史上他结束了各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时代是苏联充满动荡的历史上一个少有的、非常稳定、祥和的时代。然而,就是这个表面繁荣的时代,隐含了种种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文中的“他”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10、D.戈尔巴乔夫【答案】C【解析】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例题5】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答案】B【解析】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的弊端【例题6】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
11、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A苏联工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B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C苏联领导人将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D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工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并未改变,故A错误;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农业改革的成效不大,故B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工业领域,故C错误;由于斯大林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故D正确。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农业问题【课堂小结】本课列举了苏联不同历史时期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问题突出,农业长期徘徊不前,影响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由于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理论性较强,建议教师适当补充形象化史料,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构建本课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