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回顾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1种群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2种群特征(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3样方法(1)样方的大小:草本植物一般以1 m2的正方形为宜。(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3)原则:随机取样。4标记重捕法(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2)计算公式:标记总
2、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5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和其他竞争物种等。(2)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倍。(3)数学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tN0t。6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1)原因:自然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如资源、空间、天敌等的制约。(2)特点:种群达到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环境容纳量(即K值)后有时停止增长,有时在K值上下波动。7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8种群研究的应用:濒危动物的保护、有害生物的防治及渔业方面。第2章群落及其
3、演替1群落概念: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是因素。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3种间关系:包括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原始合作(互惠)和寄生等。4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5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1)原因:光的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2)意义: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植物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6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
4、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7群落的季节性: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8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意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9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10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
5、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3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成分构成作用(主要生理过程)营养方式地位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主要是动物等消耗有
6、机物(呼吸作用)异养型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动植物遗体残骸(呼吸作用)和动物的排遗物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1)食物链(捕食链):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食物网中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的类型,如既是捕食又是种间竞争关系。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7、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1)输入:源头:太阳能。总值: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2)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4)散失:热能形式。7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能量流动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同时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无法循环流动。(2)逐级递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个营养级。8研究能量流动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
8、源,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9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生物量金字塔大多也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而数量金字塔有倒置的情况。1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2)循环: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3)范围:生物圈。(4)实例碳循环。(5)特点:全球性、循环性。1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12生态系统的信息:信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1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自然界中的光、
9、声、温度、湿度、磁场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各种动作,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1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15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16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
10、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包括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收支平衡。1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1)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2)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3)种类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规律: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自我调节能力就遭到破坏。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18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合理适度地利用
11、生态系统;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第4章人与环境1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2生态足迹的值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大。3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这些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4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5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
12、性。6生物多样性价值:(1)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2)间接价值: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等。7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8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2)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9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大自然,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10生态工程的目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11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自生、整体、循环、协调等生态学基本原理。12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