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12 ,大小:28.53MB ,
资源ID:6954560      下载积分:12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69545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水平二水平二.pdf)为本站会员(九年教育)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水平二水平二.pdf

1、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TIYUYUJIANKANGTIYUYUJIANKANG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季浏副主编汪晓赞潘绍伟谭华孟文砚庄弼三至四年级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体育与健康三至四年级主 编 季 浏组稿编辑 卜于骏审读编辑 章 悬责任校对 王丽平 时东明封面设计 卢晓红出 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 6 6 3号 邮编2 0 0 0 6 2网 址 w w w. e c n u p r e s s . c o m. c n电 话 0 2 1 6 0 8 2 1 6 6 6 行政传真0 2 1 6 0 8 2 1 7 6 6客服电话 0 2

2、 1 6 0 8 2 1 7 2 0 6 0 8 2 1 7 6 1印 刷 者 昆山亭林彩印有限公司开 本 7 8 7 1 0 9 2 1 6开印 张 1 3 . 2 5字 数 3 3 2千字版 次 2 0 1 3年7月第一版印 次 2 0 1 3年7月第一次书 号 I S B N9 7 8 7 5 6 7 5 0 9 2 0 7/G6 6 3 8定 价 2 0 . 0 0元出 版 人 朱杰人( 如发现本版图书有印订质量问题, 请寄回本社客服中心调换或电话0 2 1 6 0 8 2 1 7 2 0联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说 明1 说 明 体育与健康 教师教学用书( 三至四年级) 是根据教育部颁

3、发的2 0 1 1年版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 ) 编写的。编写 体育与健康 教师教学用书, 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加深对 课程标准 的理解, 指导教师按照 课程标准 的精神有效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与健康 教师教学用书充分体现了 课程标准 的精神。首先, 以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以及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点来组织内容。但应注意,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 这四个学习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各个学习方面的学习目标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的, 不能将四个学习方面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不能理解成身体健康、

4、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来实现, 更不能理解成某一运动方法或手段单纯为某一学习目标所需所用, 因为每一种运动方法或手段都有实现多种学习目标的功能。其次, 本书除介绍有助于拓展体育教师的视野、 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外, 主要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 以及对教学案例( 包括单元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和教学片段案例) 进行详细的分析, 帮助教师更好地转变教育观念和改进教学实践。再次, 本书侧重于讨论如何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练习, 使学生达成身体的、 心理的、 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目标, 以便充分体现“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在使用本书时, 教师需注

5、意: 体育与健康 教师教学用书不是教学大纲, 更不是每节课“ 对号入座”的教学计划。各地区和各学校应根据 课程标准 的精神和本书的内容,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切实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学校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安排、 学习目标的具体设置、 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 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等方面, 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书中的所有计划、 结论、 建议等, 仅供教师教学时参考。教师完全可以参考或结合本书的内容, 切合实际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有效教学。本书是根据始于2 0 0 1年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实施十来年的情况, 并在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情况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我们努力使修订后的

6、教师教学用书更加符合 课程标准 的精神, 更加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 更加受体育教师的欢迎。本书能否更好地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 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 生动活泼地学习和锻炼, 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还有待于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限于编者的水平和能力, 本书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 敬请本书的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以便我们再版时修改完善。本书中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献资料, 有些可能由于疏忽而没有注出有关作者, 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本书的主要编写人员有季浏、 汪晓赞、 潘绍伟、 谭华、 孟文砚、 庄弼、 杨毓芬、 郑金坤

7、、 王勇华、 袁志欢、 皇甫屹春、 张洪涛、 胡增荦、 陈萍、 王海霞、 于莹莹、 郭强、 赵杰、 金燕、 季泰。雷咏时、郑冰宁负责绘图工作。季浏、 汪晓赞进行统稿。编 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绪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1第一章 运动参与/2 8第一节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学习/2 8第二节 吸引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3 6第二章 运动技能/4 3第一节 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游戏/4 3第二节 球类活动/7 0第三节 体操类活动/8 0第四节 游泳类活动/9 9第五节 冰雪类活动/1 1 2第六节 武术类活动/1 2 9第七节 其他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1 4 3第八节 体育活动和

8、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1 5 3第三章 身体健康/1 6 0第一节 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1 6 0第二节 改善体形和身体姿态/1 6 9第三节 发展柔韧性、 灵敏性、 速度和力量/1 7 7第四节 增强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1 8 3第四章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1 8 8第一节 内容的补充与深化/1 8 8第二节 教学建议/1 9 6参考文献/2 0 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绪 论1 绪 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 为了增强 课程标准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指导性, 本章将对 课程标准 的主要精神和内容进行解读, 使水平二( 三至四年级) 的体育教师比较全面和准确地理解 课程标准 , 能

9、够按照 课程标准 的精神有效地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 不断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整个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课程相比, 有着更为鲜明的特点。因此, 对于水平二的体育教师来说, 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有助于真正把握课程的内在意义。 课程标准 将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义为“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这一定义具有几点含义: (1) 本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这就决定了本课程与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等课程的区别。

10、其他文化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 重视的是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则主要对学生进行身体和运动教育, 强调的是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和健康行为习惯的形成等。(2) 本课程强调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 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这说明体育与健康的知识、 技能和方法是必须教授的。当然, 这句话强调的另一层意思是, 体育教师不仅必须教授运动知识和技能, 还要重视教授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 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能力。(3) 本课程强调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 这说明本课程要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 促进学生在身体健康、 心

11、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协调发展, 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为了进一步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特性。1 .基础性 课程标准 指出: “ 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技能和方法,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通过体育教师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采用形式多样、 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等, 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 技能和方法, 逐步培养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 为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2 .实践性 课程标准 指出: “ 课程强调以身体练

12、习为主要手段, 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 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 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与学的主要手段, 是体能练习、 运动技能学习及参与运动的行为。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 没有身体力行, 就不可能增强体能和掌握运动技能, 强身健体便无从谈起。当然,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也有运动知识的学习、健康教育的实施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等, 但这也主要是贯串于身体练习过程中, 并通过身体练习来完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绪 论3 .健身性 课程标准 指出: “ 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 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 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3、。 ”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具有一定负荷的身体练习是课程的基本特征。学生只有获得了适宜的运动负荷, 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 都无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负荷过大, 既有损于学生的健康, 也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运动负荷过小, 既达不到健身的效果, 学生也掌握不好运动技能, 更感受不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4 .综合性 课程标准 指出: “ 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 渗透德育教育, 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 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

14、 课程内容、 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 综合性主要具有两层涵义: (1) 注重健身育人功能, 即本课程既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 技能和方法, 又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规范意识、 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2) 强调本课程以体育学习为主, 同时融合部分健康教育的内容。总之, 综合性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 不但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 技能和方法, 而且促进学生良好的品格、 精神面貌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真正体现体育的教育价值, 促进学生健康、 全面发展。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程标准 提出: “

15、体育与健康课程以 健康第一 为指导思想, 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 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发展体能, 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 促进学生身心协调、 全面地发展。 ” 这一理念主要强调: (1) 本课程要通过教学, 使学生既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愉快过程, 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方法, 也形成对体育积极的情感、 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 重视三维课程目标的构建以及课程结构体现三维课程目标的思想,

16、 更是为了充分体现体育的育人功能, 促进学生在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协调、 健康发展。(2) 本课程要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和体能的练习,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但仅仅靠体育教学不能很好地落实“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还需要关于营养、 保健、 疾病预防、 安全避险等健康教育内容的辅助教学, 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生活方式,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在课程目标的设置、 课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课程的组织实施以及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 都贯彻落实“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2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

17、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课程标准 提出: “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 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 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 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 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绪 论3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和鼓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兴趣, 才会自觉、 主动、 积极地进

18、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 并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一理念强调: (1) 目标、 内容和方法都要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学习经验主要指学生体育学习的基础和状况, 具体来讲, 即学生以往学习过哪些运动知识和技能, 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如何等; 生活经验主要指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如学生在校外经常练习篮球, 并对篮球运动有一定的认知、 感受和体验等。特别是, 教学内容的选择越是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 就会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学生也会学得更好, 并体验到学习这种教学内容的乐趣和成功, 从而有助于培养运动兴趣以及基本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2) 重视对学生进行正

19、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 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促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处理好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与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精神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 强调这一理念, 旨在鼓励体育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内容、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使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 内心真正喜欢上体育。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课程标准 提出: “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 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 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 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20、、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 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 这一理念强调, 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 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重视学生自主、 合作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并健康发展。此外, 还要强调说明的是: (1)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课程理念不但没有忽视体育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而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因为“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特别重视自主、 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教

21、师知识面更宽、 能力更强,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会随时提出各种问题, 需要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2) “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要求,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学, 使教学既能深受学生的喜爱, 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合理的、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应该得到充分尊重; 而对其他需求, 体育教师则应该加以引导。4 .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课程标准 提出: “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关注不同地区、 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

22、程内容,因地制宜, 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 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努力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 这一理念的特点有: (1) 关注地区差异的问题。这是因为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区的经济、 文化、 教育差异很大, 体育与健康教学受师资力量、 学生基础、 场地设施等影响较大, 实际上, 即使在一个省内, 地区差异也很大, 这就需要高度关注地区差异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 “ 大一统” 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做法, 解决不了地区差异的问题。因此, 具体的学习目标设置、 教学内容选择、 教学方法选用等应该允许和鼓励地方和学校在 课

23、程标准 总体精神的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 绪 论下, 根据本地、 本校的实际自行确定, 这符合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 有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形成教学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种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体能的发展、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只要认真、 主动地完成学习要求, 学生在上述诸方面就一定会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 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并不仅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 还与其先天遗传有着极大的关系, 所表现出来的便是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不尽相同。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程根

24、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 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 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并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教学内容, 提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 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从而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三、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 决定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方向与过程, 是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活动、 选择与组织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 选择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方法

25、、 采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对于学生和体育教师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 认真学习和研究 课程标准 中提出的课程目标,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以及水平一到水平四各阶段在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要求, 是体育教师正确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基础与前提。下面主要分析和说明本课程目标和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一)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指期望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接受过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生最终达到的学习结果。换言之, 所有学生在初中毕业时都应该努力达到 课程标准 所提出的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

26、 提出如下课程目标: “ 通过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与方法, 增强体能; 学会学习和锻炼, 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 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 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合作与交往能力; 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 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 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 由上可见, 本课程目标涉及运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精神。以下将对课程目标进行逐条解读。1 .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体能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也可称为新“ 三基” , 它超越了传统体育课程所强

27、调的“ 三基” , 即基本知识、 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因为新“ 三基” 强调了基本方法, 即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学习方法和体育锻炼的方法, 这有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 要说明的是, 新“ 三基” 中的基本技能包含基本技术, 用基本技能这一概念并不是要忽视或淡化运动技术的学习, 而是强调要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体能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 也与学生的健康紧密相连, 因而增强学生的体能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体能包括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 前者包括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绪 论5 肺耐力、 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 柔韧

28、性和身体成分, 后者包括从事运动所需要的速度、 灵敏性、 平衡性、 爆发力、 反应时等。从增进学生健康的角度出发, 应侧重发展学生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当然, 提高学生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因此,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体能的练习, 每节体育课都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 并结合运动技术的学习进行相关的体能练习。2 .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的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锻炼能力, 即引导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体育锻炼。运动知识和技能很多, 而教学时数有限, 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是教不了多少运动

29、知识和技能的, 学生也掌握不了多少运动知识和技能, 因此,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方法, 重视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 更多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 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例如, 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 报纸杂志上查阅相关的资料; 为了促进学生正确掌握某一项目的运动技术, 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观看电视中的体育节目, 模仿优秀运动员的动作, 并自主进行尝试和练习等。3 .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如果

30、学生感到体育课的教学枯燥乏味, 体验不到乐趣, 就不会积极参与体育学习, 并会厌恶体育课。当然, 由于体育运动是与困难打交道的, 必然会产生一些痛苦, 但要使学生体验到苦中有乐, 乐在其中。我们现在一定要转变这样的观点, 一提到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快乐, 就批评“ 快乐” , 就大讲特讲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将学生“ 获得快乐”与“ 培养意志品质和刻苦学习精神” 人为地对立起来。实际上, 学生只有感受到学习体育、 参与运动乐趣无穷, 才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 才能体现刻苦学习的精神, 才能逐步形成坚持锻炼的意识。此外, 本目标所讲的体验成功主要不是强调学生之间相互比较后所获得

31、的成功, 因为那样只会让许多学生体验到失败, 如果这些学生一直都在体验失败, 他们就会失去运动的乐趣以及体育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进而不喜欢体育学习和锻炼。本目标所讲的体验成功主要强调自我的比较,看自己是否通过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和发展。这样的成功体验才能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乐趣, 由被动体育向主动体育转变, 并有助于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4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合作和交往的能力众所周知, 体育运动不仅仅有助于增进人的身体健康, 而且对人的精神和品质也有巨大的影响。体育运动对调节学生的情绪和情感,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规范意识、 团队精神、 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等,

32、 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体育既能育体, 也能育人” 。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除了应充分发挥运动项目本身固有特性的作用外, 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意识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及合作和交往的能力。例如, 在体育教学中, 可以通过合作跑、 接力跑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再如, 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设立一个个具体的、 有挑战性的目标,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 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5 .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这一目标既是“ 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

33、, 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追求的崇高目标。义务教育阶段, 体育与健康课程不管是体育方面的教学, 还是一些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 都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6 绪 论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促进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逐步形成, 并使学生具有积极进取、 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具体来讲,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无论是学习目标的设置, 还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都要有助于学生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并培养学生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 顽强拼搏、 勇攀高峰的精神。特别要说明的是, 学生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仅仅靠体育教学是不够的, 还要借助于健康教育的辅助教学, 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

34、展。(二) 学习方面的目标学习方面的目标是指期望学生在各个学习方面达到的学习结果, 即期望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在这些方面发生的良好变化。 课程标准 设置了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换言之, 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和体现, 也是水平学习目标确立的依据, 在课程目标和水平学习目标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 .运动参与目标 课程标准 指出: “ 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 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 技能和方法, 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 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课程强调通

35、过丰富多彩的内容、 形式多样的方法, 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 激发、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 ” 这一段内容强调几层含义:(1) 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和行为表现, 包括学生喜爱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程度、 上课的出勤率、 课堂学习中积极投入的程度、 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等。(2) 运动参与对于获取体育知识、 技能和方法,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无论是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还是体能的增强, 都离不开学生实际的运动参与; 没有主动、 积极的运动参与,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其他目标便无从实现。(3)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 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应

36、精心选择与创编适合学生身心特征、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育学习内容和活动, 并注意创设和谐温馨的体育学习环境与氛围。运动参与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以及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前者更强调体育教师要逐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后者更强调让学生在参与丰富、 多彩、 有趣的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功, 使之发自内心地喜欢体育学习和锻炼, 并将体育融入生活中。2 .运动技能目标 课程标准 指出: “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 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 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

37、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小学阶段, 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 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 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 ” 这一段话包含几层含义: (1) 强调运动技能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运动技能学习既是本课程区别于语文、 数学、 英语等文化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也是本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以及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新体育课程不要求学生“ 蜻蜓点水” 似的什么运动技术技能都学, 因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有限, 学生的运动兴趣不可能非常广泛, 而是应在 课程标准 规定学习的六大类运动中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 生活经验、 兴趣爱好和教学条件等, 选择部分项目进行教学, 这有利

38、于学生将其掌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绪 论7 如果学生什么都学, 很可能什么都学不会, 更谈不上获得深刻的运动体验。(2) 强调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各自的重点。小学阶段, 特别是水平一和水平二阶段, 应以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为主, 如走、 跑、 跳、 投、 抛、 接、 挥击、 攀、 爬、 钻、 滚动和支撑等动作, 而且要多采用游戏练习、 情境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有趣的教学方法, 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 对学生以后掌握运动技能、 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3) 重视武术运动的教学。武术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瑰宝, 课程标准 将武术单独列为一大类, 不仅有利于将武术发扬光大, 更显示出

39、新体育课程对武术教学的高度重视。但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 教什么武术内容, 怎样教这些内容, 才能使学生像喜欢跆拳道那样喜爱并学会武术。现在专家和教师都说武术重要, 但许多学生却不喜欢武术, 将来的体育教育需要使这一现象得到改观。运动技能目标主要包括: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其中, “ 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包括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和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 “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包括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 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方法; “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包括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 增强在体育活动和生活中的安

40、全意识, 提高安全运动和安全生活的技能水平等。3 .身体健康目标 课程标准 指出: “ 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 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 与体育锻炼、 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本方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 全面发展体能, 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 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 ” 上述这段话包含几层含义: (1) 本课程除了以体育教学为主, 还要融合一些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教学, 使学生不但了解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 而且了解营养、 疾病预防、 行为习惯等方面的

41、知识和方法,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2) 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正如前述, 体能与健康尤其是身体健康紧密相关, 在体育教学中, 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耐力、 力量、 柔韧性、 灵敏性、 速度等方面的体能练习, 但要注意, 在全面发展学生体能的基础上,每一学习水平的学生侧重发展的体能是不一样的, 应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最佳敏感期去发展学生的相关体能。例如, 水平二阶段宜发展学生的柔韧性、 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不宜发展学生的力量, 特别是静力性力量等。身体健康目标主要包括: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体育教师应

42、该根据不同的目标, 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发展体能、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的同时,了解与身体健康有关的营养、 卫生疾病和不良行为等有关知识, 并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需要注意的是, 身体健康目标主要是通过运动技能教学和体能练习的结合来实现的, 但有些“ 纯” 健康教育的内容还需要体育教师开展一些健康教育知识的教学来进行传授。4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课程标准 指出: “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 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本方面既是课程学习的

43、重要内容, 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坚强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体育道德、 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 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小学阶段要注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8 绪 论培养学生自尊、 自信、 不怕困难、 坦然面对挫折, 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 ” 这段话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点: (1) 强调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和体育学习与锻炼以及身体健康的关系。体育学习与锻炼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 良好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充满活力、 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此外, 身心是统一体, 它们具有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关系。在

44、体育与健康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2) 强调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既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 也是本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换言之,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不是本课程的副产品, 它与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三个方面一样, 都是本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且这一方面更能体现体育对人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更能体现体育的健身育人功能和价值。(3) 强调本课程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如自信心、 意志品质、 体育道德、 合作精神、 公平竞争、 情绪调节等。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主要包括: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

45、法,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 这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不是通过专门的理论讲授来达成的, 而应通过结合具体的体育学习和练习、 活动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之间的有机互动来加以实现。这一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不是解决学生的“ 知道” 问题, 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解决学生的“ 体悟” 问题, 即自觉意识与行为。考虑到课程改革过程中, 特别是课程改革初期, 有些体育教师将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如有的教师将今天的体育课上成运动参与课, 将下一次课上成心理健康课等, 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 “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46、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 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 即体育课主要是通过身体练习, 包括运动技能的学习和体能的练习, 去实现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 但有些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学习目标,还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健康教育教学去实现。四、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目标和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 在提出课程目标和四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之后, 在课程内容部分首先提出四个学习方面在各学习水平的目标( 见表1) , 然后提出达到某一水平目标的学习要求并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举例。为了使体育教师了解怎样判断和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某一学习水平目标,

47、课程标准 又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限于篇幅, 这里就 课程标准 中课程内容部分的体例和格式作出说明和解释( 见案例) , 详细的课程内容可阅读 课程标准 和 课程标准解读 。表1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基本框架学习方面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不同学习方面的水平目标运动参与1 .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水平一: 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水平二: 积极参加多种体育活动水平三: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进行积极性休息2 .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水平三: 感受多种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乐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绪 论9 续 表学习方面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不同学习方面的水平目标运动技能1 .学 习 体 育 运

48、 动知识水平一: 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水平二: 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体验运动过程并了解动作名称的含义水平三: 丰富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了解运动项目的知识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观看体育比赛2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水平一: 学习基本的身体活动方法和体育游戏学习不同的体育活动方法水平二: 提高基本身体活动和完成体育游戏的能力初步掌握多种体育活动方法水平三: 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基本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3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水平一: 初步了解安全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避险的知识和方法水平二: 重视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水平三: 初步掌握运动损伤及常见意外伤害的预

49、防与简易处理方法身体健康1 .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水平一: 初步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水平二: 了解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方法初步了解疾病预防知识水平三: 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了解卫生防病的知识和方法了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初步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2 .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水平一: 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水平二: 改善体形和身体姿态水平三: 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3 .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水平一: 初步发展柔韧性、 灵敏性和平衡能力水平二: 发展柔韧性、 灵敏性、 速度和力量水平三: 提高灵敏性、 力量、 速度和心肺耐力4 .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水平一: 发展户外运动能力水平

50、二: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水平一: 努力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水平二: 坚持完成有一定困难的体育活动水平三: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正确认识和对待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的差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 0 绪 论续 表学习方面学习方面的具体目标不同学习方面的水平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 .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水平一: 体验体育活动对情绪的积极影响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水平三: 在体育活动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3 .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水平一: 在体育活动中适应新的合作环境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与合作水平三: 在团队体育活动中能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