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60 ,大小:148.78KB ,
资源ID:7061659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70616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少年哲学向导丛书解开社会之谜—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述要.pdf)为本站会员(空登山)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少年哲学向导丛书解开社会之谜—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述要.pdf

1、解开社会之谜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述要 导言 在古希腊一座神庙的墙壁上镌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人是社会的人,是靠社会关系维系才能生活的社会存在物。“认识你自己”的核心内容,是认识人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认识你自己”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的觉醒,标志着人类已从蒙昧状态中摆脱出来,要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对自己及其须臾不可脱离的社会探个究竟。几千年后人们发现,虽然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从事研究社会历史的人越来越多,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广,研究的层次越来越深,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社会是怎样起源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是什么关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本身究竟怎样,他在社会历

2、史中有什么作用?应以什么态度、什么尺度评判社会现象和衡量社会进步?这些问题与其说澄清了,不如说更令人困惑、更混乱不堪了。人们对社会历史从未有过这样多的疑问。历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他们能够在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治国安邦方面大放异彩,在社会历史观领域却陷入泥淖之中。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但却不能正确解释人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人性的内容包括仁、礼、信、义、智五种道德因素,以“仁”为主。不同的人由于生来的道德因素在比例上有所不同,或有或无,或多或少,人的本性因此也就显现出差异,出现了性善者、性恶者、又善又恶者。由于这种差异的存在,他把人性分为三个品第:上品人性善

3、,下品人性恶,中品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就看如何引导。只有圣人才具有上品人性,百姓天生是中品的或下品的人。韩愈的错误有二:第一,把人性等同于道德,这是不对的;第二,把道德因素看作天生的,井由此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等,也是不对的。北宋著名丞相、有“矫世变俗之志”,被列宁称赞为中国 1 1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和禽兽区别开来,是由于圣人教会了人们用火、种田和狩猎,因此,人类历史不过是圣人的“制作”史;至于人民群众,越无知越好,德政就是使人民无知。历史上也有许多思想家、哲学家,站在自己所处时代的高度,试图用物质的原因来说明社会历史现象,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论点和推测。例如,孔子主张,先使

4、民“富之”,然后“教之”。孟子把发展生产作为“德治”的基础。汉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在探讨社会治乱的原因时说:“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贤不贤之君,明不明之政,无能损益。”(论衡治期篇)这种看法不用上帝鬼神的直接作用来解释历史进程,而主张去寻求历史事件的具体原因,并力图说明英雄人物的行为要受到某种必然性的制约,有部分的真理性。1 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作为反封建、反宗教的资产阶级民主战士,曾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著名原理。1 9 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满足于法国唯物主义者的理论,力图有新的发现,他们初步认识到,所有制对社会制度有决定作用。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正

5、确地把人类的历史描绘为一个过程,并试图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他认为,环境不是最后的原因,在它背后还有更深刻的根据;人的意见也不是绝对自由的,而是受一种“更高级的因素”发展的必然性所制约,只有认识了这种必然性,才能有真正的自由。因此他主张,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上, 而应该超越这种相互作用, 发现某种新的 “更高级的因素”。但黑格尔把这种 “更高级的因素”归之于神秘的 “绝对精神”,从而最终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以上这些观点说法各异,互有得失,但总起来看,它们都没有摆脱马克思主义以前历史理论所具有的共同缺陷,那就是,归根结底它们都没有正确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把社会意识当

6、作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把社会存在看成社会意识的派生物。这样,旧的历史理论就不可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或者干脆否定社会生活的规律性;就必然要或者抹煞阶级对立的事实,或者用人的心性、政治等非经济的因素来解释阶级的划分和阶级斗争现象;就必然要否定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列宁深刻地指出,一切旧的历史理论有两个最主要的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列宁选集第二卷,第 5 8 6 页)“不

7、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如同沧海一粟,被种种复杂事物和关系包围着。他要认识这些事物,理清它们间的关系,不仅受到自己那个时代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受到自己主观条件的制约。这一方面决定了他不能不犯错误,另一方面决定了以后的人们不能不用较长的时间才能认识和纠正错误。社会历史,千古之谜。直到 1 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社会关系急剧变化,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才诞生了科学的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个重大发现中的第一个,是马克思认真汲取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成果,对它们加以分析批判,吸收改造后所取得的一项伟大认识成果。历史唯物主义不

8、是停留在人们的思想动机面前,而是进一步探寻动机的根据,找出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的物质动因。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 4 2 5页)这样,历史理论第一次被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曾经长期困扰人们的社会起源之谜、社会结构之谜、社会发展之谜、社会意识之谜、社会主体(人)之谜被一一解开,人类第一次有了正确评价社会历史的伟大的认识工具。一、社会起源之谜 解开社会之

9、谜,不能不首先说明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是怎样诞生的?这个问题曾是人们任意遐想并引出许多美妙神话的问题,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最混乱的问题。 1 . 由猿到人 1 8 5 9 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对南美洲等地的地质情况和动植物区系进行考察获得大量科学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进化思想和人工育种的实践经验,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证明,现存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逐渐演化而来的,低级生物进化为高级生物,人和动物有亲缘关系,是从猿进化来的。四年后,另一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主义的捍卫者和宣传者赫胥黎发表了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提出了“人猿共祖”的人类起源

10、学说,并充分利用解剖学和胚胎学的最新成就,通俗易懂地阐述了人类和猿类的亲缘关系。达尔文和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因为,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圣经中关于人类社会起源的解说是唯一正确的,神学的观点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圣经说,世界上存在的一切,都是上帝耶和华创造的。上帝在过了亿万年自由自在的生活以后,突然感到孤独寂寞,于是心血来潮,开始创造世界。第一天创造了光,称光明为昼,称黑暗为夜;第二天创造出了天堂;第三天创造出了植物;第四天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第五天创造了飞禽走兽和鱼类动物;第六天创造出了人;第七天休息。所以,后来人们以每七天为一周。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上帝用泥

11、土造了个男人起名亚当,放在伊甸园里看守园子。一天,上帝又来到伊甸园,亚当向上帝诉说了自己的寂寞,于是上帝从亚当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了个女人夏娃,让他们结为夫妻,相伴度日。亚当和夏娃本无智慧,他们赤身裸体厮守在一起,为上帝照看伊甸园。园中长满了智慧树,树上结满了智慧果。一条蛇对他俩讲:“你们真傻,树上的果子是好吃的。”于是亚当和夏娃摘吃了果子,有了智慧,他们发现自己赤身裸体,十分羞愧,便躲藏起来。上帝来到园中,察觉他们偷吃了智慧果,犯了“原罪”,大为震怒。于是,上帝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贬到地下,让他俩男耕女织,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成了人类的祖先。中国古代也有“盘古开天”和“女娲造人”的神话。

12、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团,像个鸡蛋,老祖盘古就孕育其中。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越长越大,一伸腿就碰到蛋壳而生痛,于是就用大斧把它劈了开来,轻的上升变为天,重的下沉变为地。盘古脚踩大地,手举蓝天。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凝固了,盘古也累倒了。临死时,他呼出的气变成了风云,他的声音变成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躯体变成五岳名山,须发变成群星,血液变成江河,皮肤、汗毛变成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变成金属玉石,汗水变成雨露甘霖。盘古开天后,女娲用黄土捏成泥人,吹一口仙气,泥人变成了活人。用手捏出来的人,比较精细,是富贵的人;用粗绳醮出来的人,比较粗糙,是贫贱的人。女娲造人,有男也有女,他们婚配

13、繁衍,形成后来的人类。这些神话传说,是生产力极不发达、科学尚未诞生时期的产物。它虽然反映了人们极力想搞清自己诞生和社会起源的奥秘的迫切愿望,本身却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进化论思想的出现,宣告了神创论的破产,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是对神学观念体系致命的打击。正因为如此,它关于人类起源的思想不能不受到来自教会方面的人最为激烈的攻击。1 8 6 0 年 6 月 3 1 日,牛津大学大厅内挤满了人,一场论战正在激烈进行。威尔伯福斯大主教声色俱厉地指责达尔文的进化论:“谁看见过而且正确地证明过一些物种转化为另一些物种呢?难道可以相信菜园里一切比较有益的芜菁变种都能变成人吗?”然后,他转向赫胥

14、黎:“我想问一问坐在我对面的、准备把我撕碎的赫胥黎教授,当我结束我的演讲的时候,他是否还认为人类起源于猴子呢?他是否还认为他自己由祖父是猴子还是祖母是猴子发生的呢?”面对这极端无知而又气势汹汹的野蛮挑衅,赫胥黎以大无畏的气概给予反驳,郑重宣告:“我曾说过,现在我再重复一遍,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为他的祖先是一个无尾猿而感到羞愧。”他又说,“只有不学无术、固执己见,用废话和宗教偏见扰乱视听的人,才是真正可耻。”真理终将取得胜利。在这场著名的“牛津大论战”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科学一次次地证明,进化论是正确的。生命是以蛋白质和核酸的方式存在,是自然界的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

15、生物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能够适应变化的物种今天存在下来了,不能适应变化的物种则被无情地淘汰。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总之,人是经过千万代转化后,从动物界脱胎出来的;社会是经过长期演变

16、后,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恩格斯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予高度评价,把它和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并称为 1 9 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发现。 他在写给马克思的信中兴奋地说:达尔文的著作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未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恩格斯所以赞扬达尔文,就是因为他驳倒了上帝造人的神学谬论,从生物学的角度正确说明了社会的起源。 2 . 劳动的决定作用 达尔文的进化论也有局限。它仅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出发,把人看成自然的人,生物的人,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动物的自然属性或物种的特性,虽然有其合理性,对于完全说明人类社会的起源,还是不够的。因为,当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后,就与动物有了本

17、质的区别。人所组成的社会,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基础上,在相互交往、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体,与自然之间有不容混淆的界限。而仅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不足以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不足以把社会和自然区别开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和动物都是地球上的生物群体,除了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弥补达尔文的不足,从而真正解开了人类社会起源之谜的是恩格斯。他针对达尔文学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的著名论断。这个理论既充分肯定人是由猿进化来的,生物意义的发展是人类诞生的自然前提;又突出强调了劳动这一使人和动物相区别的因素在社会起源中的作用。这样,恩格斯克服了达尔文学派把人类起源和

18、发展简单地归结为动物的起源和进化,把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规律简单地归结为生物发展规律的缺点和局限,准确而又全面地说明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大约在三千万年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高度发展的古猿。它们形体较小,头脑较大,满身是毛,有须,耳朵尖耸,以果实树叶等为主要食物,成群地生活在树上。大约几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造山运动,引起气候的变化,大片树木死亡,森林枯谢,一望无际的森林区变得稀稀疏疏,树间空隙随之增多和扩大。森林减少,食物短缺,古猿在死亡的威胁下开始分化,一部分被迫下树,营地生活。起初它们生活在林间草地上,借助于前肢的帮助开始半直立行走;以后它们学会直立行走,逐渐离开林间草地走向空旷的平原,迈上人

19、的发展道路。恩格斯认为,学会直立行走,是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带来了一系列变化。首先,视野扩大了,肺和声带得到自由的发展。其次,后肢开始向脚的方向发展,成为专司行走的器官;前肢开始向手的方向发展,学会使用石器和木棍,专门从事其他活动。使用天然工具最初完全是偶然的,生活的需要使它变成经常的。于是,手变成了使用天然工具获取生活资料的器官。由于使用天然工具,手的肌肉、韧带、骨骼发生了变化,大拇指变得长而有力,灵活的与四指相对活动。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较大的灵活性遗传了下来,并一代一代地增加着,经过漫长时间的积淀,量变引起质变,猿手变成人手。如果

20、说脚的直立是为了便于猎取食物,是劳动的产物,手作为使用工具的器官,同样是劳动的产物。劳动还使语言得以产生。人类的祖先是最合群的动物,它们结成群体,共同生活,共同追捕或防御野兽,共同分享劳动果实。共同劳动和集体生活需要协调配合,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这一切使正在形成的人彼此间到了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最初发出一些没有节奏的音调,以后音调的抑扬顿挫不断增多,慢慢地学会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最后语言随之产生。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这是唯一正确的解释。劳动和语言一起把猿脑变成人脑。工具的使用,使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物体,手上的神经要把外部的刺激传给大脑,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语言的

21、产生,使大脑可以利用它来进行思考并通过它来交流思想感情。不断地交流,不断地思考,使大脑越来越发达,思维能力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感觉器官也进一步完善起来。大脑、感觉器官、日益清晰的意识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形成,使人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了粗浅的认识,萌发出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反过来又推动了劳动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尤其是与凶猛野兽的搏斗,需要锋利的石片,带棱角的棍棒。人类祖先先是用天然石片、树枝充当工具;继而靠打碎石头削剪树叶获得工具,这便是制造工具的开始;在经过一段漫长的实践后,他们终于学会自觉地使用工具来制造工具。工具的制造,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把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区别开,是人猿相

22、揖别的标志。从此以后,人类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动物仅仅适应自然界,由自然选择决定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不仅适应自然界,而且利用自然界,改造自然界,使之为自己的生存发展服务。从直立行走到制造工具,人类诞生过程中每一步的完成,既不是上帝的恩赐,也不是自然的给予,是人类祖先从事劳动的结果。从猿转变到人的历史证明,劳动是将人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并成为人的其他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历史活动。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是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没有人,就无所谓社会,也无所谓历史。人要生存,必须吃、穿、住。满足人们吃、穿、住需要的物品称作生活资料。生活资料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自动送到人的身

23、边,全靠人自己通过劳动获得。劳动需要工具,需要材料,需要能源等等,劳动生产中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称作生产资料。生产资料靠生产才能制造出来。历史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满足生活需要的生产劳动。整个社会的存在发展建立在生产劳动创造的财富的基础上。没有无数代人艰辛的劳动,就没有我们今天。所以马克思说: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社会的非常深刻的基础,一旦它停止,哪怕只停止一年,人们就会看到,不仅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人本身的存在也将没有了。劳动中形成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关系的存在。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没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们彼此孤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4、,社会就失去了维系自身的纽带。社会关系,按马克思的意思,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社会关系是为了劳动和适应劳动而产生的。人满足吃、穿、住的需要,获得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在本来的意义上,只要同自然界打交道,向自然界索取即可,也就是说,只要从事物质生产即可。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单个的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在进化过程中,他已失了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生存能力,跑得不快,跳得不高,视力不佳,嗅觉不灵。但另一方面,人类在发展中又形成了一些新的更强的生存能力:发达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彼此合作所产生的巨大整体力量等等。只是这些新的更强的生存能力的存在,需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一定要有社会关系存在。就是说,只有在社会关系中

25、,人类才能形成新的更强的生存能力。实际的情况是,人为了获得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先是简单的生产关系,如简单协作、分工;后是复杂的生产关系,如不同生产部门中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的关系,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进而派生出人和人的其他社会关系,如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等。今天,生产力的发展已使社会关系紧密到这样一种程度,一个国家要想把经济搞上去,使自己强大,必须对外开放,而不能闭关锁国。常听人说,某些科学家、艺术家的活动是个体活动,与社会和他人没有关系。这是不对的。一个人,无论他是工人、农民,还是科学家、艺术家,无论他的活动看起来多么孤独,多么与他人

26、没有往来,实际上都处在社会关系之中。他的吃穿住,他使用的劳动工具和思想资料,都凝结着别人的劳动,因而总有千条丝万缕线把他和他人、社会联系在一起。要是真像某些人说的与社会、他人没有关系,他既不会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也不会成为工人、农民。劳动过程是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蕴含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事劳动的人,劳动所需的资料,劳动的对象是客观的物质的,劳动过程也是客观的物质的。这一过程和自然过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由人自觉创造推进的过程,是社会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作为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都有规律可循。规律是事物本身发展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

27、会规律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发展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它的规律制约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物质生产规律蕴藏在劳动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没有劳动,就没有劳动过程中各种因素间的关系;没有劳动过程中各种因素间的关系,就没有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没有物质生产规律;没有物质生产的规律,也就没有在它的基础上派生演变出来的其他社会规律。今天的社会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已经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生产劳动只是人们所看到的众多活动中的一种,在许多人眼中甚至不是最值得关注的一种。然而,今天的社会是以往生产劳动创造的结果,生产劳动在任

28、何时候都是社会赖于存在的最深刻的基础。人类社会存在一天,生产劳动就要进行一天。完全有理由说,打开了劳动这个“黑匣子”,就找到了社会起源的秘密。 3 . 观察的出发点 劳动创造了人的观点,不仅揭示了社会的起源,而且为解开社会其他之谜奠定了科学方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社会时,有一个基本方法,叫做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这里的“逻辑”是指反映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历史”是指客观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本身。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就是反映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要与客观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本身根本相一致。恩格斯说: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

29、贯的形式上的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1 2 2 页)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要求人们在研究社会历史时,在揭示被考察对象发展的规律时,在安排理论体系各个概念、范畴的逻辑顺序时,必须符合被考察对象本身的状况。按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研究考察社会,只强调罗辑,不顾历史状况本身,是不行的。首先,离开历史,不可能得出“逻辑”。我国宋朝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王阳明,称自己的哲学为“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决定并产生一切。一天,王阳明在家里和一个朋友热烈讨论如何悟彻天下万物的道理,变成圣贤。王阳明指着屋前亭子旁边的竹子,叫他的

30、朋友面对竹子修心思寂。他的朋友就从早到晚坐在竹子前面,想悟彻其中的道理,由于竭其心思,精力尽耗,到了第三天,就病倒了。王阳明还不死心,自己也发疯般地静坐在竹子前,苦思冥想,但始终悟不出什么道理来,到了第七天,他也劳思成疾,病倒了。于是,他们相对感叹:“圣贤是难以做到的,人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悟彻天下万物的道理。”且不管这话他们说得对不对,有一点可以肯定,仅凭“心”想,再有能耐的人也悟不出道理;不仅悟不出天下万物的道理,而且也悟不出竹子这一简单事物的道理。其次,离开历史,即使得出逻辑,也不可能是正确的。魏晋南北朝,社会长期处在无休止的战祸、饥荒、疾疫、动乱之中。“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路

31、道断绝,千里无烟”;“饿死衢路,无人收识”。连皇室贵族都经常是刹那间灰飞烟灭,变成死尸或沦为奴隶,下层百姓的无穷苦难更不待言。于是社会上香火日盛,佛风渐行,人们以今生的绝望,寄托来世的天堂,宿命论思想一时竟成为时尚。列子力命借一则寓言故事说:同样的行为,其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有人幸有人不幸?从才能和道德上找原因是不对的,这些都是命中注定,非人力能及的。只要安于命,一件破短袄,穿起来会感到有狐貉之温;一碗粗米饭,吃起来会有细米的味道。这种宿命论的解释,讲的头头是道,编排精细,仅从逻辑角度看,能说它错误吗?但从历史的真实状况看,又有谁说它是正确的呢!按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研究考察社会,只目睹历史

32、事实,不注重逻辑,不注重历史事实间必然性、规律性的联系,也不行。公元前 4 4年 3月 1 5 日,凯撒大帝被杀害于罗马元老院。凯撒死后,安东尼和屋大维为争夺继承权兵戎相见,以安东尼兵败自杀告终。一位名叫巴斯噶的外国学者对此发表看法:“假如克里奥佩特拉的鼻子生得短了一点,世界的整个局面将随之而完全不同。”克里奥佩特拉,埃及女皇,不仅精明,而且长得十分漂亮。凯撒、安东尼、屋大维都为她的美色倾倒,引出了一些事情。巴斯噶的意思是,克里奥佩特拉的鼻子若短一点,就不那么漂亮,就不那么吸引人了,凯撒和安东尼也就不会死了,整个历史自然就不一样了。在这里,凯撒被刺杀,安东尼和屋大维兵戎相见,安东尼兵败自杀及克

33、里奥佩特拉的漂亮,都是历史现象。巴斯噶看到这些现象,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但不知道这些现象之间有何联系,不知道它们彼此间的内在逻辑,简单地把事件归结为偶然的、无规律的东西,从而把历史看作偶然事件的堆积。持这种观点的不仅巴斯噶一人,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1 9 3 3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被刺未中;1 9 2 3 年慕尼黑兵变中希特勒遭德国国防军士兵的连珠射击竟而逃脱在对这些事件的评价中,均有一些人像巴斯噶一样主张,如果项羽杀了刘邦,如果罗斯福被刺身亡,如果希特勒被国防军士兵的连珠射击击中,整个历史将全部改观。这些把社会历史看作偶然事件的堆积和由偶然事件所决定的人,不能说没看到历史,但历史对他们如同古籍

34、对文盲,是无意义的。他们没有“逻辑”,不明白或看不懂眼前出现的一切,得出的结论自然不能令人信服,很容易被严肃的学者或历史事实本身推翻。既然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产生了社会关系,形成了社会规律和社会存在的最深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的活动史,就是人怎样利用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手段和条件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历史,按照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就应该以劳动实践作为我们观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劳动实践是人同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从劳动实践出发,就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它可以使我们避免只强调逻辑,不顾历史的唯心主义错误。劳动实践是人在思想、观念、意识支配下对客

35、观对象发出的主动行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自觉的意图,都有预期的目的,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是劳动者预期的目的或观念的实现。因此,劳动实践过程又是有目的的、能动的过程。从劳动实践出发,就是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主体能动性,它可以使我们避免只从客体的或直观的角度看问题,而忽视“逻辑”的旧唯物主义错误。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1 8 页)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陷入困惑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个个谜团不知所措的时候,就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实践

36、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任何社会之谜都可以通过对实践的分析或对实践本身的理解得以解开。马克思当初就是这样做的,结果创立了历史唯物论、剩余价值论和其他革命理论。我们今天也应这样做。二、社会结构之谜 中国古代有许多富有哲理的寓言,列子说符中记载了一则关于战国初期魏国哲学家杨朱的故事:杨朱家的邻居走失了一只山羊,连忙召集全家老小去追寻,又请求杨朱派他的家僮门人去帮忙。杨朱怪而问道:“咦,只走失了一只山羊,何须这样多的人去追?”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过了半天,去追羊的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杨朱问:“羊找到了吗?”邻居告诉:“没找到。”杨朱又问:“去这么多人,怎么还会找不到?”邻居答道:“这条大

37、路有岔路,岔路上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跑上了哪条岔路,人再多也无济于事。”杨朱听完这番话,顿时戚然变容,半晌没言语,整日不见笑容。这个故事叫做“歧路亡羊”。歧路,就是岔路,亡,就是丢失。人们用它比喻有的人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迷失了正确的方向。杨朱所以整日不乐,忧心忡忡,大概就是因为他担心人们这样懵懵懂懂,迷失方向,将来可能要吃更大的亏!杨朱的担心很有道理,人们在观察社会历史时,常犯追羊人的错误。 4 . “弥诺斯迷宫” 弥诺斯是希腊神话传说中克瑞特国国王。他让建筑家、雕刻家、最伟大的艺术家代达罗斯为牛首人身的恶怪弥诺陶洛斯建造了一所住宅。这费尽心思建造的迷官迂回曲折,无数的柱子盘绕在一起,如同

38、佛律癸亚的迈德洛斯河九曲十八弯的河水一样,像是在倒流。弥诺斯借口自己的儿子在阿提刻被人杀害,而向这个国家的人民复仇,要求他们九年一次送七个童男七个童女到克瑞特作为贡品。这些童男童女到达克瑞特之后,弥诺斯就将他们拘禁在他那有名的迷宫里,让他们或者因迷路饥饿而死亡,或者被可怕的怪物弥诺陶洛斯所杀害。社会具有复杂的组织结构,是一座更为令人困惑的迷宫。人们生活在社会里,看到的是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大千世界,迎来的是扑朔迷离、接踵而至的团团迷雾。既有大国攻小国,大家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也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杀富济贫,相互帮助,刚正仁义。一会儿海湾战争,狂轰滥炸;一会儿柬埔寨和平,万众欢腾。

39、今天报纸电台盛赞某歌星舞台凤采,明天杂志电视披露他(她)偷税漏税。上学的当了穷教授, 落榜的成了阔老板。 张家长, 李家短,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面对这万花洞般的现象,如何解释,如何选择,如何行动,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自己的目的?以此,人们常常迷失,常常无所适从,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错误观点。第一种错误观点,把道德看作“迷宫”的支柱,社会的根本。汉武帝初立,欲成就一番帝王大业,降旨各地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亲自策问古今治国之道。汉代名儒董仲舒对汉武帝说:“道”是治国之路。所谓“道”,就是仁、义、礼、乐,亦即德行。以往的圣贤之王去世后,他们的子孙所以能长期执政并使国家社稷几百年平安

40、无事,皆是礼乐教化的功劳。反之,周朝所以在周厉王和周幽王期间衰败,不是“道”本身不行了,而是厉王和幽王不遵从它。作为一个国君,心正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百官正,百官正则万民正,万民正则四方正,四方正则远近各国不敢不归于正,从而邪气奸恶不能存在。这样一来,就会风调雨顺,阴阳和合,国家富足,百姓安居乐业,能够带来吉祥幸福的东西莫不恭恭敬敬齐聚圣上身边,帝王的大业也就建成了。董仲舒接着说:今天,圣上虽已有行道的能力和条件,且行为高尚,恩泽深厚,通晓事理,意愿美好,爱护民众,亲近贤良,可称得上圣贤之主了,可为什么天地尚无反应,美祥皆至的盛世情景也未出现呢?因为圣上没有推行道德教化。教化不立,万民不正,一般

41、百姓趋于获得物质利益,犹如水往低处流,不以教化筑起大堤防备,是不能阻止的。古代圣王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在治理国家社稷时,都以教化为首要任务,圣上也应该如此才是。在这里,董仲舒把道德视作现象的本质,“迷宫”的支柱,社会的根本,它不仅决定社会的乱与治、衰与兴、胜与败,而且能够感应天地,引来风雨阴阳的调合顺畅,吉祥之物的趋之若鹜,其作用可谓巨大无比。其地位可称至高无上,在我国历史上,持董仲舒这种观点的人很多,两汉以来,直到清朝末年,众多帝王将相、大儒名士莫不如此。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汉武帝,说他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对内侈宫室,对外四处征战,信惑鬼神,巡游无度,使百性疲敝,起为贼盗,与

42、秦始皇差不了多少,然而为什么秦朝灭亡汉朝得免呢?主要因为汉武帝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治史者从历史经验中概括出这样的结论,可见德为根本的观点影响之深远。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发生作用。道德的这种作用是巨大的,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但道德属精神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个部分,是第二性的,派生的。人们随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被董仲舒等人视为“迷宫”支柱,社会根本的道德是怎样产生的?上天赐予的还是人们规定的?

43、人们根据什么作出规定?为什么这样规定而不是那样规定?为什么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道德观念那么不同,发生那么大的冲突,出现那么大的变化?思考这些问题不难发现,还有某种比道德更深刻的东西在起作用,道德不是最根本的。第二种错误观点,把法律看作“迷宫”的支柱,社会的根本。西方有一种“社会契约说”,认为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和不平等,人类摆脱了自然状态展开了竞争与倾轧,人们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就缔结契约,把自己的一切交给集体,以此换取对个人权利的保障。这样就产生了国家, 出现了集中掌握权力的君主和平等享有权益的臣民。 “社会契约说”和“君权神授”论相对立,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

44、在理论上仍然是错误的。被压迫人民决不会自愿订立一个“契约”,让别人压迫自己。按照“社会契约说”,法律的作用至高无上。契约本身即带有法律性质,履行契约,保障缔约者的权益也要靠法律。法律好,社会稳定繁荣,法律完善,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有人提出“法律决定一切”,把法律看作社会根本。法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用强制力量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原始社会没有法,人们之间的关系靠习惯来调整和维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不同的阶级,才需要以新的社会规范法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法的关系,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

45、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应当由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加以说明。所以,法律和道德一样,是第二性的,派生的,我们对道德提出的问题,对法律同样适用。法律不是“迷宫”的支柱,社会的根本。第三种错误观点,把教育看作“迷宫”的支柱,社会的根本。法律是人制定的,1 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本身怎样,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好坏,制定好的法律,依赖天才的立法者。而人本身、天才的立法者,是教育的产物。刚出生的人在获得感觉以前,心灵是块“白板”,大家都一无所知,在智力上天然平等,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后来所以有天才,有笨蛋,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由教育造成的,教育万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天才

46、的人物,就能制定出完善的法律,革除社会弊端,促进人类进步。因此, 1 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中,不乏把教育当作治国救民之根本者。马克思说得好,教育者一定要先受教育。马克思的意思是说,1 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把教育当做“迷宫”的支柱、社会的根本,是错误的。因为,教育别人的人一定要先受教育,把先受教育的人所从事的活动教育当做根本,在理论上是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反复,就像说红的就是红的,人的根本就是人的根本一样,没有增添任何新的内容,也说明不了任何问题。因此,尽管教育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却不能把它当作社会的根本。道德不是社会的根本,法律不是社会的根本,教育也不是社会的根本。“弥诺斯迷宫”中有许多岔路

47、,凡选择道德、法律、教育的,都失去了正确方向,都会永远困在“弥诺斯官”中。怎样才能走出“迷宫”呢?怎样才能找到社会的根本呢? 5 . “阿莉阿德尼线” 当弥诺斯第三次向阿提刻人索取童男童女做贡品时,阿提刻的王子和王位继承人提修斯在人民中站出来,宣布他自己愿和其他 1 3 个童男女一起去。人们赞美提修斯的崇高无私,怀着悲痛的心情送他们登上前往克瑞特的船上。在弥诺斯那里,提修斯的勇敢英俊引起美丽的阿莉阿德尼公主的注意。她偷偷地去见他,向他表白自己的爱,并给他一个线球,教他将线球的一端紧拴在迷宫的入门处,然后放着线通过多歧而混乱的路到弥诺陶洛斯那儿去。她还给他一柄魔剑,用来斩杀这个怪物。弥诺斯将所有

48、的童男女带进迷宫里。但提修斯领导着他们找到了弥诺陶洛斯,并以阿莉阿德尼给予他的魔剑将它杀死,然后顺着线走出迷宫,逃出了克瑞特王国。认识社会结构,走出历史迷宫,也有一条阿莉阿德尼线。这条线的要旨是:(1 )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2 )不能停留在表面层次,津津乐道于事物的现象; (3 )更不能盲目的随心所欲的把社会生活一个并非主要的方面,像董仲舒等人那样,看作社会的根本。反过来看,透过现象,分清主次,层层分析,抓住本质是走出迷宫的办法。几年前,河南某地破获了一起盗窃走私文物案,A和犯罪集团的其他成员被捕入狱,受到法律应有的惩处。消息传来,A的亲朋好友和中学的老师同学无不感到震惊,由此引出

49、下面一段谈话。老师:“A在学校一直表现很好,老实忠厚,关心爱护同学,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真让人不能相信!”亲戚:“都是 B 挑动的。A 原来不想干,B 整天缠着他,说那些东西埋在坟墓里也没用,挖出来卖了,还能弄个钱花花,这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古墓吃古墓,不吃白不吃。干成了一次就发了,你家里穷得那个样,干嘛不干一次?A 动心了,结果进了监狱。”同学:“主要还是 A 自己不好,B 说得那些话,不听不就没事了。”朋友:“我看啊,要是没有对外开放,没有老外高价买这些东西,也就没事了。”同学:“这话不对,没有对外开放,还像以前那样,你家里能有电视机、收录机吗?能过上今天这样的日子

50、吗?”老师:“唉,还是为了钱啊。”亲威:“钱这东西确实不是个好东西,好端端的孩子,为了钱,进了监狱。不过话又说回来了,A家在农村,父母有病,弟妹上学,穷得丁当响,要是稍微富裕些,也许他就不会干这种事了。说到最后,大家各持己见,不了了之。A盗窃走私文物是件小事。我们借用这件小事是想说明:世上的事情,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如果不加分别,就会感到每种因素都起作用,每种说法都有道理,从而花了眼睛,乱了思绪,发现不了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自然也谈不上对事件的正确认识和正确说明;决定事件的因素无论多么复杂,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因素,一类是精神因素,观察社会历史,第一步就是要区分这两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