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91KB ,
资源ID:8286320      下载积分:12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82863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新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doc)为本站会员(知识的力量)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新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doc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修改说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内容标准附录1课程目标的术语解释附录2内容标准中的案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修改说明根据几年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组形成了的标准修改稿。标准修改稿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例与结构做了适当调整本次修改,在保持原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在结构上有两处调整。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在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明确了标准应以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

2、依据。明确了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在前言中指出,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同时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2、修改和完善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个别表述的方式进行了修改。如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

3、得到不同的发展。3、理清了标准的设计思路标准中设计思路表述的不够清晰,修改稿对设计思路做了较大的修改。主要是对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七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较清晰的描述。4、对学生培养目标做了修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具体表述上做了修改,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两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具体内容做了适当的修改,表述方式更加合理对于三个学段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也做了一定的调整

4、,增加了一些论证的要求;对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增强了三个学段内容的层次性;为了削弱形式化,明确指出,几何证明不限于综合证明法。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修改中适当减少的一些知识点。如图形与几何中减少10个左右的知识点;在数与代数中删去了一元不等式组的应用等。具体修改情况如下:数与代数第一学段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第二学段1、增加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2、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4、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方程,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图形与几何1、内容的结构的调整:标准实验稿的空间与

5、图形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与变换;4图形与位置。第三学段为1图形的认识;2图形与变换;3图形与坐标;4图形与证明。标准修改稿的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第三学段分为三个部分:1图形的性质;2图形的运动;3图形与坐标。其中,第1部分大体整合了标准实验稿的第1、4部分的内容,以利于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的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标准修改稿在总体目标中提出的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第2部分除了标准实验稿第2部分的

6、图形的轴对称、旋转、平移、相似外,还包括了图形的投影。这部分内容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第3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坐标与图形的运动,比标准实验稿的第3部分内容有所增加,要求也更加具体、明确。2、主要内容的修改第一学段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3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改为: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

7、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第二学段1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统计与概率1.统计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三个学段统计内容学习的层次性方面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1第一学段与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

8、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2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3第三学段与标准相比,强调了对随机的体会。比如,增加了通过案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通过

9、表格、折线图等,了解随机现象的变化趋势。4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标准修改稿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从数据分析观念核心词的表述,以及案例21、案例43、案例73中也可以看到。5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2.概率与标准相比,标准修改稿的主要变化如下:1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2明确指出所涉

10、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在第三学段,学生通过列出简单随机现象所有可能的结果、以及指定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来了解随机现象发生的概率。3增加了一些案例,特别是对案例在数学上、教学上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希望对教师有所启发。综合与实践在标准的修改中,根据课程实验积累的经验,进一步理清了思路,主要变化为:一、把三个学段的名称作了统一,统称为综合与实践,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目的和内涵: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

11、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还可以课内外相结合。三、对三个学段的差异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方面突出了创新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突出了不同学段的特点。第一学段:内容安排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参与,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力求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步骤,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

12、提问题,争取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具体目标1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第二学段: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教师应通过问题设计、求解过程的引导,鼓励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主动与同伴合作

13、、积极与他人交流。具体目标1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于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过知识之间的联系。2初步获得在给定目标下,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经验。3结合实际背景,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6、修改了实施建议实施建议部分内容由原来按学段表述,改为三个学段整体表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增强了可操作性。以上是概要地说明了修改内容,详细的修改内容见标准修改稿原文。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前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14、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15、。设计理念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16、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基本理念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

17、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

18、,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

19、数学活动经验。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尽力信心。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

20、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设计思路一关于学段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二关于目标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标准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依据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

21、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使用这些动词进行表述是为了更准确地刻画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在标准中,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如下。了解认识: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运用: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经历感受: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体验体会: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经验。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理性认识。三关于学习内容在各个教

22、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1.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模型思想。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

23、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运算是基于法则进行的,通常运算满足一定的运算律。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运算律,培养运算能力。模型也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都是基本的数学模型。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建立模型的出发点;用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求出模型的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是求解模型的过程。这些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树立模型思想。2.图形与几何图形与几何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的基本徒刑,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

24、;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图形的运动。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语言描述或通过想象画出图形等。直观与推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许多情况下,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因此,与直观一样,推理也贯穿在整

25、个数学学习中。推力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测某些结果,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出发,按照规定的法则包括逻辑和运算验证结论,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力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验证结论的正确性。3.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记录调查数据、描绘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在统计与概率中,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

26、据分析的观念是重要的。数据分析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是蕴涵着信息的;体验数据是随机的和有规律的,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在概率的学习中,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必须结合具体案例组织教学。4.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

27、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这种类型的课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应努力把握住问题的本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又应努力帮助

28、学生整理清楚自己的思路,指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或报告自己的工作。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四关于实施建议为了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标准分别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以及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建议;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课程内容,标准在相关部分提供了一些案例。以上内容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

29、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体目标具体阐述如下:知识技能*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体会代数表示运算

30、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和随机观念。*在参与观察、实验、蔡祥、郑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31、。*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勇于质疑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学段目标第一学段13年级知识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2、

3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思考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

33、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第二学段46年级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分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解简单方程的方法。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

34、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掌握简单的计算等可能性的方法。数学思考1、能够对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合适的量纲、字母和图表描述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数感,发展符号意识。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问题解决1、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能探索分析问题

35、、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能借助于数字计算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4、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5、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情感态度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尝试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内容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36、。2能说出多位数各数位的名称,初步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3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见例1。4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2。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参见例3。二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参见例4。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4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37、。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5。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7能运用数和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三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6。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四探索规律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参见例7、例8。二、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1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2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

38、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参见例1。3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4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参见综合与实践例1。二测量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参见例2。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

39、式参见例3。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参见例4三图形的运动1结合实例,感知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参见例5。2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参见例6。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四图形与位置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参见例7。三、统计与概率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具体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标准的关系参见

40、例1。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运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参见例2和综合与实践例3。3通过对于数据的简单分析,感受数据所蕴涵的信息,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参看例3和综合与实践例3。四、综合与实践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本学段的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安排应强调问题情境相对简单、生动有趣、学生容易参与,可以把操作活动作为主要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力求使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目标和步骤,引导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题,争取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具体目标1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所

41、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第二学段4-6年级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1。3会运用数描述事物的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参见例2。4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

42、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6了解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合数。7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会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参见例3。8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9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二数的运算1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2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3探索并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4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相互关系。5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6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

43、数的简单实际问题。7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参见例4、例5。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参见例6。三式与方程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2了解方程的作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参见例7。3能解简单的方程。四正比例、反比例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参见例8。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五探索规律探求给定

44、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参见例9。二、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知道平角与周角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4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知道扇形。6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7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8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参见例1。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

45、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二测量1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2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3认识面积单位:千米2查、公顷。4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5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参见例2。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体会1分米3与1升,1厘米3与1毫升之间的关系。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8探索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参见例3。三图形的运动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通过观察实例,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参见例4。3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四图形与位置1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