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6 ,大小:1.44MB ,
资源ID:9053782      下载积分:1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90537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安市“十四五”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13426650027)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安市“十四五”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docx

1、吉安市“十四五”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二二一年十一月目 录前 言6第一章 发展背景7第一节 发展基础7第二节 发展环境9第二章 总体要求12第一节 指导思想12第二节 基本原则12第三节 发展目标14第三章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15第一节 一核引领15第二节 两带驱动18第三节 多点支撑19第四章 夯实高铁经济基础设施体系20第一节 构建立体互联交通网络20第二节 完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27第三节 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28第四节 健全配套市政基础设施30第五章 塑造优势互补现代产业体系31第一节 聚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31第二节 带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45第三节 构建优质高效农产品供应基地51第四节

2、加快发展数字经济55第六章 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58第一节 加快集聚创新资源要素58第二节 增强区域协同创新能力62第三节 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发展65第七章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65第一节 整合开发沿线旅游资源66第二节 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69第三节 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74第四节 创建高铁旅游品牌76第八章 提升内陆双向开放水平78第一节 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78第二节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81第三节 深化高铁沿线城市产业对接协作83第四节 促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88第九章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90第一节 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90第二节 构建美丽高铁风景廊道95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联防共治96第十章规

3、划实施保障98第一节 强化统筹协调98第二节 优化营商环境99第三节 加大政策支撑100 3 前 言2019年12月26日京九高铁昌吉赣段正式建成通车,吉安市昂首迈进“高铁时代”。到2025年,吉安市将形成京九高铁和长赣高铁的两纵高铁主骨架,吉安市将迎来全域“高铁时代”。高铁正在极大改变和优化吉安市的时空区位,深刻影响经济要素配置方式和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是吉安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和要素通道。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江西省高铁经济带发展规划(20192025年)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

4、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规划,积极抢抓吉安市进入全域“高铁时代”的历史机遇,提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行效率和城市资源交换能力,强壮高质量跨越发展经济动脉,规划建设以京九、长赣高铁为重点的高铁经济带,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带、开放合作的支撑带、区域互动的连接带,为我市奋力建设“三区”、谱写全面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关键支撑,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以京九高铁和长赣高铁吉安段为重点,发挥高铁通道的集聚辐射作用,联动沿线城镇发展,推动形成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城乡融合一体、生态环境共治共享的高铁经济发展新格局。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第一章 发展背景第一节 发展基础

5、“十三五”以来,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2019年12月26日,京九高铁昌吉赣段正式通车运营,吉安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成为驱动吉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双向开放合作持续深化。未来一段时期,吉安市高铁网络密度和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为打造高铁经济带奠定良好基础。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168.8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到8.44%,比2015年提提高0.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8:44.3:44.9,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向中高端加快

6、迈进,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达54.4%和35.2%,占比均居全省第一,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等“1+4+N”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百亿企业、本土企业上市接连突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10个“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之一。区位交通地位凸显。昌吉赣高铁全线开通,赣深高铁路即将开通运营,吉安市即将实现与粤港澳、长三角等重要经济区的高铁互联互通。“县县通高速”已全面实现,构建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覆盖全市、连接周边的“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形成中心城区到各县(市、区)“1小时”经济圈、到周边地市2小时经济圈。井

7、冈山机场改扩建全面完工,通用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赣江吉安段通航条件全面改善,全市区位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不断优化。随着京九高铁的开通以及长赣等高铁建设的加速推进,高铁的“同城”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吉安市正在加快优化全市区域发展格局,“重点带动、全域融合”的区域空间布局深度演进,以更高水平融入国家战略和全省战略,提升吉安市在全省区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未来一段时期,吉安市将以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为引领,以京九高铁经济带为主驱动轴,协同发展长赣高铁经济带等驱动轴,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内陆双向高水平开放格局基本形成。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取得实质进展

8、,吉安至厦门铁海联运稳定运行,开通吉安至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吉安到莫斯科中欧班列国际货运铁路通道,井冈山出口加工区获批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区域合作交流进一步深化,与深圳、厦门等地对接合作模式成果丰硕,“三请三回”“三企入吉”等招大引强行动扎实开展,“十三五”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9%,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11.5%,利用省外项目资金年均增长10.8%。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各1个,省级开发区11个,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地各1个,2020年获批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吉安产业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家生态文

9、明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33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蓝天、碧水、净土等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列全省第一,先后创建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3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省级生态县(市、区)8个,省级生态乡镇102个,省级生态村106个。先后获得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等“国字号”荣誉称号。第二节 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当今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演变期

10、。吉安市高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生新变化,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从全球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全国来看,我国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制度优势显著,发展韧性强劲,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十四五”我国将深入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实施交通先行战略,加快建设完善“八纵八横” “八纵八横”:“八纵”通道包括沿海通道、京沪通道、

11、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包括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高铁路网。这将极大拉近吉安市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西、成渝等经济圈的距离,为吉安高铁经济带发展集聚新要素、培育新优势提供了战略支撑。从全省来看,我省实施交通强省战略,推进重大铁路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一核四纵四横”高铁网总体布局,为吉安推进高铁经济带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支持吉安打造连接大南昌都市圈与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撑苏区振兴的中部脊梁,聚焦发展吉泰走廊,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12、。这为吉安市高铁经济带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从自身来看,吉安高铁经济带发展面临“三大机遇”:一是国家战略叠加实施带来了新的政策机遇。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 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有利于吉安市充分发挥处于内循环中部核心区域的区位优势、优势行业处于链条中上游的产业优势和绿色发展具备环境容量的生态优势,推动高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二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江西全力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江西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合作新模式,有利于我市积极把握

13、高铁时代的机遇,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开放合作,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三是赣中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完善构筑了新的发展支撑。赣深高铁、长赣高铁及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我市“四纵二横” “四纵二横”:“四纵”即京九通道、厦渝通道、咸修吉吉厦通道、浩吉煤运通道;“二横”即吉建通道、衡茶吉温武吉通道。的铁路骨架网络、“六纵六横” “六纵六横”:“六纵”指昌韶高速、新兴高速(规划)、吉安东绕城高速、樟吉高速、大广高速、宜遂高速,“六横”指东昌高速、抚吉高速、崇仁至新干至安福至莲花高速(规划)、莆炎高速、泉南高速、兴遂桂高速(规划)。高速公路骨架网络、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的“三环八射” “三环八

14、射”:“三环”指由G105、S222、S442、S314组成的第1环,由S442、S221、G319组成的第2环,由G322、S219、G238、S314、G319、S221、G356、S540、G220组成的第3环。“八射”指往北经吉水、峡江、新干的G105,经吉州区长塘、吉安县桐坪通往新余的S222,经吉州区兴桥、吉安县固江、安福县竹江通往宜春的S223和G220,往西经泰和、吉安县、永新的G319,经吉安县、泰和通往井冈山的S314,往南经吉安县、泰和、万安的G105,经青原区值夏、新圩、永丰三坊的S314,经吉水文峰、乌江、永丰县恩江通往抚州的S313。国省道干线公路网、“1+7” “

15、1+7”:“1”指井冈山机场增加通用航空功能,“7”指吉安县桐坪基地型通用机场和新干县、永丰县、安福县、井冈山市、遂川县、万安县非基地型通用机场。通用机场格局及吉安港码头群正在形成,吉安将成为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赣中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内集聚发展要素,促进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在高铁经济带充分流动,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产业外溢,做大产业能级,促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高铁时代的来临也将带来一系列挑战。高铁在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加速城市间生产要素流动的同时,也会造成廊道效应和虹吸效应,有可能引起市内人才、企业、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失,而且推动高铁经济带高质量

16、发展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既要全市一盘棋谋篇布局,也要发挥各县(市、区)比较优势,对区域统筹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京九高铁和长赣高铁为主骨架,以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集群集聚、区域合作开放、城乡融合发展、生态共保共治等为重点,充分发挥高铁促进核极聚集、轴线拓展、全域辐射的联动效应,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

17、升内陆双向开放水平,打造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带、开放合作的支撑带、区域互动的连接带,为我市奋力建设“三区”、谱写全面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关键支撑。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产业集聚,提升发展质量。依托高铁经济通道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发展与高铁建设协同互促,构建以“1+4” “1+4”产业:1个电子信息首位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先进材料4个主导产业。产业为重点、数字经济为内核、高品质旅游为支柱,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不断夯实高铁经济带发展基础。坚持协同推进,实施错位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高铁沿线各城市、县域的功能分工和协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要

18、素优化配置,避免区域壁垒和同质竞争,着力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和整体竞争力。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深度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依托高铁综合交通枢纽,构建高铁与高速公路、航空、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现代立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五型” “五型”政府:具体为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五型。政府,打造“四最” “四最”营商环境:具体指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营商环境,健全对外开放体系,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坚持城乡互动,共享发展成果。突出站城一体、产城融合,增强高铁经济带节点城市、产业园区对高铁沿线的辐射功能,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推动城乡

19、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崛起。全面践行“两山” “两山”理论: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铁经济带建设的全过程,对标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求,实现高铁沿线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带与生态景观廊道观光带交相辉映,彰显江西样板、吉安特色。第三节 发展目标到2025年,在全省高铁经济带的地位和能级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1+4”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壮大,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区域联动成效明显,高铁经济带逐步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全市高铁营运里程超过300公里,占全省高速铁路

20、营运里程15%以上,实现吉安至省内各设区市1-2小时,至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等周边主要城市3-5小时,至北京、西安、重庆、成都等重点城市6-7小时交通圈。产业能级明显提升。高铁经济带重点区域集聚形成超四千亿的京九(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带,形成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等一批超五百亿或两千亿的产业集群。旅游产业发展壮大。旅游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高铁沿线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建一家四星级以上宾馆、做旺一条夜市经济商业街、打造一批本地名人故居、有一个上规模的商业综合体、新增一个以上国家4A级景区。区域联动成效明显。赣江中游生

21、态经济带加快建设,吉泰走廊一体化初步形成,高铁经济带与周边城市的联动,高铁经济带与市域交通联接、产城融合、创新协同等取得积极成效,高铁经济带对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引领力日益彰显。到2035年,高(快)速铁路营运里程超过500公里,“四纵两横” 高铁经济通道基本成形,全市形成具有吉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若干领域占据国内乃至国际制高点;全面建成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取得丰硕成果,全面建成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第三章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把握高铁时代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对接国家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和江西省“一

22、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 “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指南昌大都市圈,沪昆、京九经济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赣东北扩大开放区、赣西转型升级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依托昌吉赣高铁、长赣高铁等形成的铁路网,通过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对接融入,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多点”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形成空间优化、功能适应、城乡融合的高铁经济带,促进吉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栏3-1 一核、两带、多点一核:吉泰走廊。两带:京九高铁发展带、长赣高铁发展带。多点:依托京九高铁、长赣高铁等高铁通道,充分发挥高铁站场的枢纽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规划建设高铁新区、临站经济区和辐射带动区,形成多点联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

23、的新发展格局。第一节 一核引领充分发挥吉泰走廊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通过高铁通道汇聚区域资源要素,依托京九大通道吉安高铁西站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吉泰城镇群建设的良好基础,发挥吉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聚焦中心城区高铁新区、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井冈山农高区等四大板块,加快推进吉泰城镇群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联动提升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升级,提高金融、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建设先进制造业样板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将吉泰走廊打造成为全省高铁经济带的中部脊梁、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的重要支撑和引领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

24、擎。专栏3-2 四大重点板块中心城区高铁新区:坚定“开放前卫、现代新颖、高端一流”目标定位,加快“五指峰、三中心、两区块” “五指峰、三中心、两区块”:“五指峰”指科创中心、总部经济大楼、星级酒店、酒店式人才公寓、LOFT人才公寓;“三中心”指会展中心、商贸中心、游乐中心;“两区块”指会展服务区、总部商务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市框架,优化功能布局,加快构筑“一廊两轴、两核四区” “一廊两轴、两核四区”: “一廊”沿玉带河打造集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滨水生态景观绿廊;“两轴”站前大道活力形象轴和阳明西路综合发展轴;“两核”:高铁产业核和新城综合服务核;“四区”北部高铁发展区、中部新城核心区、南

25、部未来慧社区、西部发展预留区。的新区发展格局。聚焦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旅游经济等“三大经济”,挖掘庐陵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特色产业潜在优势,全力做活会展经济;加快建成大型游玩乐园,培育引进一批宾招、商贸、餐饮、康养等旅游配套,不断做旺旅游经济;抢抓高铁要素流通机遇,引进企业总部、拓展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做大做强总部经济。加快完善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红、古、金”三馆建设,提高新区功能品质,发挥高铁新区在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和高铁经济带发展的“两个龙头”作用。到2035年,高铁新区建成区面积9.75平方公里,规划常住人口12.4万人,打造成为赣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新门

26、户。井冈山经开区:深化“一区四园”改革,优化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构建“核心区+延伸区+联动区”的协同发展格局。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和数字经济等“1+3+N”产业。加快金鸡湖数字经济创新小镇、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推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围绕“一心一轴、两翼四区” “一心一轴、两翼四区”空间发展格局:“一心”即以金鸡湖数字经济创新小镇为核心主平台;“一轴”即深圳大道产城联动发展轴;“两翼”即西部和东部两大片区;“四区”即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区、物流贸易集聚区、智能制造集聚区、新兴产业拓展区。空间发展格局,

27、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生活性服务配套,加快园区产城融合步伐。到2025年,园区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千亿,园区营业收入冲刺两千亿,加快打造全国内陆地区现代化生态型工业新城、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全省开发区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样板区。吉安高新区: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步伐,探索“多方共建、企业运作”的运营模式,依托井冈山大学等市内外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校技术成果产业化承载平台。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园、创新产业园建设,开展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加快建设创新型高新区。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完善大企业组团配套设施,打造科研孵化、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

28、产业新城。聚焦电子信息、大健康食品、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深入实施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加快培育一批百亿企业,加快打造成为“中国中部声谷”、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井冈山农高区:加快国家级农高区升建步伐,围绕“红壤丘陵+红色资源+绿色生态+高新技术”定位,加快井冈山红壤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研究成果落地转化,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智能农机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一城三区” “一城三区”:“一城”即以井冈山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核心区为中心,与兴桥镇镇区、农业商贸物流产业园和吉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打造现代农业科创城。“三区”即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展示区和都市田园休闲旅游区。

29、建设,加快农业科创城综合服务中心和创新研发、绿色食品、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农业商贸五大产业园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科研试验、示范推广、特色果蔬展示基地,加快打造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引领区、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全国红壤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综合开发示范模板。第二节 两带驱动以京九高铁和长赣高铁为轴带,融入高铁通道形成的4小时经济圈,推进中心城区、沿线县域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加强与高铁沿线区域分工与协作,融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海西经济区的建设,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产业发展格局,将京九、长赣打造成为吉安融入国家和省区域发展战略的主通道。专栏3-3 两带京九

30、高铁发展带:以京九高铁为轴带,完善樟吉-大广高速、105国道、京九铁路、赣江航道、井冈山机场等多层次集疏运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升吉安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加强沿线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泰和、万安等城市的联动发展,北向积极对接大南昌都市圈、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南向纵深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聚焦定位“1461”产业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样板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成为连接大南昌都市圈与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撑苏区振兴的中部脊梁和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的重要支撑。长赣高铁发展带:以长赣高铁为轴带,完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普速铁路等多层次集疏运体

31、系,发展壮大永新、井冈山、遂川等县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井冈山“革命摇篮”的品牌影响力,将“生态+”理念全面融入经济转型发展,统筹整合井冈山区域旅游资源、景区配套设施和整体开发推广,向外加大与珠三角、海西、长株潭、成渝等沿线城市群的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打造成为支撑吉安区域发展的新轴线和引领全国红色旅游的主轴带。第三节 多点支撑以高铁通行和设站为主要依据,充分发挥高铁站场的枢纽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坚持站城一体,探索以高铁站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科学规划建设高铁新区和临站经济区,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集聚产业和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把高铁新区

32、和临站经济区建成集商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市综合功能区,未设站的县城和重要节点乡镇,就近融入相邻高铁站点经济圈,接受辐射带动,从而形成多点联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发展格局。专栏3-4 多点中心城区高铁新区:依托京九高铁吉安西站的枢纽作用和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优势,按照“开放前卫、现代新颖、高端一流”的要求,加快“五指峰、三中心、两区块”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市框架,优化功能布局,构筑“一廊两轴、两核四区”的新区发展格局。聚焦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旅游经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等业态,形成特色鲜明城市新门户,将吉安高铁新区打造成为江西高铁经济带的赣中核心区。高铁经

33、济临站经济区:包括高铁通行设站的新干、峡江、吉水、泰和、万安、永新、井冈山、遂川。依托高铁沿线站场和通道作用,以互补、互融、互动为方向,加强与核心区的联动和协作,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促进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旅游业在高铁沿线集聚,提升城镇发展质量,打造成为生态良好、宜居宜业宜游的高铁特色临站经济区。高铁经济辐射区:包括未设站的安福、永丰以及重要节点乡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发挥干线公路网络功能,加强与核心区和拓展区高铁站场的交通联系,主动接受辐射带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促进城镇发展和乡村振兴,打造成为业态丰富、人口集聚的城关重镇、中心乡镇、产业强镇、边贸旺镇和特色小镇。第四章

34、夯实高铁经济基础设施体系以高铁开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交通、能源、信息、市政等基础设施,打造内联外畅的高铁经济带基础设施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节 构建立体互联交通网络以高铁为主线,推动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形成内联外畅、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一、建设“四纵二横”高铁经济通道依托全省“五纵四横”高铁网络,以京九高铁昌吉赣段为基础,建成长赣高铁,开工建设温武吉铁路,推进咸修吉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构建由京九、长赣、咸修吉、吉厦、吉建、温武吉、吉井等铁路组成的“四纵二横”铁路网,形成贯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和海西等重点经济区的大通道,构建承东启西,沟

35、通南北的赣中区域性铁路枢纽。专栏4-1 “四纵二横”高铁经济通道构成通道性质名称市内线路构成四纵京九通道昌吉赣客专新干至万安段咸修吉通道咸修吉铁路安福至吉安段吉厦通道吉厦铁路吉安段厦渝通道厦渝通道长赣高铁永新至遂川段二横衡吉温通道温武吉铁路永丰至吉安段、吉衡通道井冈山至吉安段吉建通道吉安至建宁(福州)铁路吉安段图4-1吉安市“四纵二横”高铁网络示意图专栏4-2 吉安市高铁规划建设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总规模(公里)市内里程(公里)一“十三五”建成项目1昌吉赣高铁415.7201.2二“十四五”拟建设项目2长赣高铁429.5122.63温武吉铁路669.388三2035年远期规划及我市谋划建设项目1咸

36、修吉铁路322902吉井客专86863吉厦铁路474.789.64吉建铁路211.598.5二、完善铁路货运通道加快推进衡茶吉铁路和分文铁路扩能改造,推动京九铁路、衡茶吉铁路、浩吉铁路、分文铁路新增集装箱装车线和装卸线,释放货运能力。大力发展铁海联运,稳定运行吉安至厦门港、吉安至深圳盐田港铁海联运,力争开通吉安至上海洋山港铁海联运线路,“十四五”期间铁海联运运量年均增长5%以上。稳定运行中欧班列,加强去程货源组织,发展回程班列。三、完善高铁沿线公路网络畅通高速公路对外联接,开工建设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和樟吉高速改扩建工程,续建宜春至遂川高速公路和大广高速改扩建工程。推进阳新至樟树至兴国和兴国至桂

37、东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启动建设崇仁至峡江至安福至莲花高速公路、萍莲高速南延至莆炎高速,加快形成“六纵六横”高速公路骨架网络。推进高铁沿线国省道和县乡道提升工程,构建“三纵三横”国道二类骨干网络,推动国(省)道及县乡道路与高铁站场的连通对接,进一步打通公路“断头路段”和“瓶颈路”,提升路网对外通达能力,形成以高铁站场为核心的 1 小时通勤圈。专栏4-3 “六纵六横”高速公路网络构成通道性质名称市内线路六纵大广高速安福、吉安、泰和、万安、遂川樟吉高速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昌韶高速永丰新兴高速峡江、新干、永丰宜遂大高速安福、永新、井冈山、遂川吉安东绕城高速青原、吉水六横东昌高速新干泉南高速泰和

38、、吉安、永新莆炎高速永丰、吉水、吉安、泰和、井冈山兴遂桂高速万安、遂川崇仁至新干至安福至莲花高速新干、峡江、安福抚吉高速永丰、吉水、吉安图4-2吉安市“六纵六横”高速公路网络示意图专栏4-4 “三纵三横”国道网络构成通道性质名称市内线路三纵G105新干、峡江、吉水、青原、吉安县、泰和、万安、遂川G220安福、永新、井冈山、遂川G238永丰、吉水、青原三横G319泰和、吉安县、永新G322永丰、峡江、吉水、吉安县、安福G356泰和、吉安县、永新、井冈山专栏4-5 吉安市“十四五”公路大通道重点项目高速公路:宜遂高速、大广高速吉安至南康段改扩建、遂大高速、樟吉高速改扩建、阳新(赣鄂界)至武宁至樟树

39、至兴国、重点推进兴桂高速前期工作。公路:实施一批连接主要高铁站场的国道省道改造提升工程和县乡道改扩建工程。四、推进高铁沿线水运和机场建设推进国家高等级航道、旅游航道和现代化港口体系建设,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路交通网。优化吉安市港口功能布局,加快吉安港码头群建设,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实现赣江航道三级通航。推进井冈山机场空港建设,开展井冈山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前期研究工作,适时推动吉井客专高铁站场至井冈山机场连接线建设,提升井冈山机场功能定位和交通保障水平,提升航空货运能力;新建安福、桐坪、遂川、井冈山、新干、永丰、万安等通用机场,加快形成“1+7”网状发展格局。在吉安西等高铁站点,谋划布局直升

40、机起降点,用于医疗救护、应急处突和空中巡查等工作。专栏4-6 吉安市“十四五”水运、航空大通道重点项目水运:赣江井冈山航电枢纽、万安枢纽二线船闸工程、赣江赣县五云-万安枢纽库尾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吉安港码头群建设、天玉港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枢纽。航空:井冈山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新建安福、桐坪、遂川、井冈山、新干、永丰、万安等通用机场。第二节 完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一、强化能源供给保障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建设开放、稳定、安全、清洁、高效、绿色的能源供给体系。坚持清洁低碳导向,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统筹赣江流域水电资源,实施梯度合理开发利用,改造提升优良水电站,加快推

41、进井冈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以光伏+农业、养殖、建筑等综合利用电站为重点推进光伏多元发展,有序推进高山风电开发,科学布局分散式风电。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物质能和热电联产,加快全市生活垃圾发电布局建设。二、完善能源储运体系围绕提高电网综合利用效率,加强主干电网建设,完善城镇输配电网络,进一步加强500千伏骨干电网建设,优化220千伏电网结构,加强局部薄弱环节,提高电网输电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打造赣中电力传输交换区域性中枢。进一步完善石油、天然气储备体系,推动成品油和天然气管网建设,天然气长输管道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并依托西气东输二号、三号干线及樟树新干峡江、泰和井冈山经开区吉水永丰、吉安永新井冈

42、山等省级天然气管线布局建设配套支线,扩大油气管道覆盖面,完善赣中LNG储配设施,构建多点互联互通输气网架,推动泰和、新干等地国家管网开口通气,实现管输天然气“县县通”,提高油气储备和供应能力。强化电力调峰和存储能力,加快永新、遂川、永丰、新干等抽蓄电站前期工作,推进井冈山储能电站等集中储能项目建设,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建设。专栏4-7 吉安市“十四五”能源保障重点工程能源动力建设:续建新干航电枢纽工程和井冈山航电枢纽工程;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安福、遂川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推进永新、遂川、永丰抽水蓄水电站开工建设,加快新干抽水蓄前前期工作;建成推动吉安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一批220千伏

43、变电站,推动吉安南500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构建“500千伏一横一纵+5个220千伏区域环网” 供电主网架。天然气建设:建成樟树-新干-峡江、遂川-万安、吉水-永丰等油气管网工程,推动泰和、新干-峡江、遂川-万安国家管网节点开口通气。到2025年,实现吉安市天然气管道全覆盖。第三节 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一、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宽带中国” “宽带中国”:指国家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战略,推进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推进吉安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备份中心,推进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互联网数据中心和支撑系统的IPv

44、6升级改造。高质量建设 5G 网络,加快推进 5G网络从城市向乡村延伸,实现高铁沿线 5G 网络覆盖。推动无线宽带建设,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高铁沿线区域和高铁列车全覆盖。全面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提升重点领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二、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加强高铁沿线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和衔接机制,协同处置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事件。整合各区域数据信息交换目录,互通数据交换平台,推动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有序对接。推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推动信息安全测评体系建设与融合,实现数字证

45、书互通互用、交叉认证。三、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聚焦云计算、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互联网产业、智能物流等重点领域,支持高铁沿线各区域与知名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加快电子政务、社会信用体系、社区服务、健康医疗、生态云、综合治税等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大数据共享,建立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第四节 健全配套市政基础设施一、加强重大供水设施建设加强供水工程和配套管网的建设,重点推进改造提升高铁沿线现状水厂,推进井开区锦源水厂、青原区彭家山水厂、永新县龙源口水厂等工程建设,形成安全、稳定、经济的供水保障体系,有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二、推进市政综合管廊建设充分发挥高铁

46、新区已建成的君华大道、站前大道、鹭洲西路、库背西路四条地下综合管廊的经济效益,加快推动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给水、燃气等市政管线入廊工作,同步推进高铁新区东塘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地下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三、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高铁沿线环卫设施建设,推进高铁沿线垃圾焚烧发电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电子垃圾处理中心、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危险废弃物处理厂、污泥粪便处理厂、餐厨垃圾联合处理中心、危废飞灰填埋场等项目,提高环卫服务综合实力。四、提升公共交通换乘水平建立以大运量快速公交为主体,以城市组团内部公交为支撑,以城乡一体化公交为补充的

47、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完善汽车客运站、公交站、公交专用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实现空间共享、立体或同台换乘,打造全天候、一体化换乘环境。大力发展旅客联程联运,提升旅客“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效率。支持有条件的高铁沿线站点将老旧客运站迁离城区中心,与高铁站场合建,鼓励开通高铁站至重要人流集散地的快速公交线路,加快形成和完善连接各类人口密集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商务区、旅游景区等)与高铁站之间的快速通道,提升高铁经济带与城乡交通的可达性、便捷性,打造现代化综合客运中心。第五章 塑造优势互补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高铁及站场枢纽作用和经济带通道作用,强化高铁的快速、便捷、集聚效应,以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为载体,聚焦突出“1461”特色产业体系,以“互补、共创、融合”为统领,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重点方向,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推进高铁沿线城市、园区产业合作和协同创新,构建具有优势互补、协同配套、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带。第一节 聚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根据高铁沿线城市和开发区资源禀赋、产业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