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吉府发20228 号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安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的通知井冈山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陵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吉安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2 年 5 月 23 日(此件主动公开)吉安市人民政府文件 2 吉安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前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安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的“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纵深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着力稳增
2、长、调结构、促升级,坚持产业、企业、项目、园区“四位一体”推进,制造业实现量质双升、提档升级,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主力支撑。“十四五”时期是吉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与全国全省同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五年,更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加快打造革命老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关键五年。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科学制定吉安市 “十四五”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 ) ,意
3、义重大。规划全面分析了我市“十三五”制造业发展现状,科学研判“十四五”发展环境,明确“十四五”制造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是指导全市制造业发展的蓝图。 3 规划依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 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吉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并与吉安市相关专项规划进行了充分衔接。规划范围是市域全部国土空间,规划基准年为 2020 年,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远期展望到 2035 年。第一章发展基础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
4、大力推进首位产业和园区两个倍增行动,发展壮大“1+4+N”特色产业1,制造业规模质量明显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制造业的经济支柱地位和关键支撑作用继续强化。(一)取得的成效1.1.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三五” 期间, 我市制造业主体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2020年, 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624 家, 较 2015 年增加 529 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4%,高于全省平均 0.4 个百分点,增速连续第 9 年保持全省前三;工业对 GDP 的贡献率由 2015 年的1“1+4+N”特色产业体系是指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
5、备制造、绿色食品、先进材料等为主导产业,以及通用航空、移动物联网、5G、军民融合、节能环保等 N 个其他产业。 4 36.9%增加到 2020 年的 48.4%; 实现利润总额 283.2 亿元, 较 2015年增长 1.17 倍, 占全省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11.1%增加到 2020 年的 11.6%;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较 2015 年降低 1.96 元。从全省排位来看,我市主要工业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连续三年获评为“江西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市” 。2.2.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1+4+N” 特色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营
6、业收入从2015年的611.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706.6亿元,年均增长 20.9%,总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前 30 位,占据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龙头地位;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成为全市第二个千亿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先进材料等主导产业量质双升,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完成去产能目标,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较“十二五”末提高 0.2 个百分点,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1 个百分点;获批国家绿色工业园区 2 家、 国家绿色工厂 7 家,省级及以上绿色项目数量达 33 个、居全省前列;2020 年被国务院予以“工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成效明显市”激励,为全国 1
7、0 个地方之一、全省唯一。3.3.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 548 家,是“十二五”末的 5.3 倍;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 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 家、各类省级创新平台近 100 家,搭建了电子信息研究院、金鸡湖创新小镇等重大创新平台;高新 5 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 54.4%和35.2%, 占比均位居全省第一; 年专利授权数量由2015年的1852件增长到 2020 年的 6356 件,增长 243.2%,产品体系也由 2015年的 101 个增加到 2020 年的 144 个。
8、4.4.数字融合赋能不断提速数字融合赋能不断提速全方位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力推进“03 专项”试点,加快完善全市 NB-IOT、eMTC 网络基础设施,实现高速光纤网络和 4G 网络城乡全覆盖, 5G 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推进 “5G+工业互联网” 融合应用示范, 上云企业数不断增加, 获评省级 “两化融合示范园区”3 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8 家。5.5.集群发展效应更加凸显集群发展效应更加凸显围绕“1+4+N”特色产业,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行动,狠抓重大项目招引建设, 实现省级园区 20 亿元项目、 国家级开发区50 亿元项目“全覆盖” ,全市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 3
9、455.3 亿元,井冈山经开区“一区四园”改革2成为全省典型,2019 年营业收入突破 1000 亿, 位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第 45 位。 培育形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 1 个,省级产业基地 10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 11 个。全市营收超百亿的企业和本土 A股上市企业实现突破,合力泰、立讯智造、木林森 3 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过百亿,海能实业实现 A 股上市。2“一区四园”改革是以井冈山经开区为主体,整合吉州区工业园、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和富滩工业园,推进“一区四园”一体化发展。 6 6.6.工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工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纵深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担
10、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一副组长的市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领导小组,每年以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出台年度实施意见,实施“1+4+N” 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倍增计划、 产业链链长制等工作,出台“特惠八条”等系列政策,创新建立主要领导“季工业日” 、“大工业联席会” 、项目“双赛制”等机制,健全工业高质量发展考评机制,工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二)存在的短板“十三五”时期,我市推进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取得了预期成效,但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两大战略任务” 、 “三个走在前列” 、 “六个奋勇争先”的目标,还存在以下问题和短板。1.1.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较大,
11、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和强度不高, 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 1.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5%) 。缺少引领性科技企业和创新平台,成长型创新主体规模不大,省级“独角兽”企业尚未取得突破,省级瞪羚企业 8 家、潜在瞪羚企业 2 家,仅占全省总量的 8.8%。2.2.产业链竞争力有待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有待提升“十三五”以来,吉安工业总量占全省比重虽有提升,但规模仍然偏小,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关键环节控制力不强,电子信 7 息产业配套率不高,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尚未成势,数字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3.支撑后劲有待增强支
12、撑后劲有待增强大企业大品牌不多,过千亿元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只有 1 个,超百亿的领军企业还不稳定,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较少, 缺乏国际知名的制造业企业品牌。 产业平台规模不大、能级不高、县(市、区)制造业发展规模普遍偏小,2020 年全市仅两个园区营业收入过 500 亿元。4.4.要素保障有待强化要素保障有待强化环境容量有限、资源承载力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等问题日渐凸显,工业土地处于深化存量阶段,存量土地利用效率较低、盘活成本较高。人才要素支撑不足,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大学生来吉回吉留吉比例偏低, “用工荒”和“招工难”并存,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涨。二、发展经验“十三五”时期,我市制造业
13、发展取得的成效,关键在于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工业强市核心战略不动摇,做到“五个坚持” ,以坚韧的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和实干定力,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1. .坚持规划引领定方向坚持规划引领定方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高起点谋划、 高水平设计、 高标准推进, 聚焦 “在 8 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目标定位,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先后制定了吉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升级“十三五”规划 吉安市“1+4+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倍增计划 全市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 吉安市 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9-203
14、5 年) 等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以龙头带动、项目推动、创新驱动、区域联动为路径,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构建“1+4+N”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全市工业核心竞争力。2.坚持补链延链强链促集聚坚持补链延链强链促集聚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 出台工作方案, 建立工作推进体系、支撑服务体系、决策咨询体系、议事协调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系统化推进产业链式发展。精心绘制产业链“四图五清单” ,编制重点产业链招商指引,瞄准产业链短板弱项,开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三请三回”等专场招商活动,着力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根植性。3. .坚持狠抓项目建设增后劲坚持狠抓项目建设增后劲树立“项目为
15、王、企业为本”理念,大力开展“工业项目提速年” 、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等行动,紧盯“5020” 、产业链关键环节等项目,推行“擂台赛、巡回赛”双赛制,聚焦项目招引、建设、运营全过程,推动项目投产见效。优化企业梯度,实施优质企业成长和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 ,推进“专精特新”发展,着力构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 ,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 9 格局。4. .坚持机制创新优环境坚持机制创新优环境树牢“抓发展是主责、抓工业是主业”的导向,营造聚焦核心战略、强攻工业倍增的浓厚氛围。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政务服务。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开展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应用试点,完善园区生产
16、生活配套体系,提升发展承载力。创新举措做好企业帮扶,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集成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惠企政策,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同时与长江商学院合作,举办“领航井冈”精英企业家培训班,提升本土企业家战略思维和企业家精神。5. .坚持政治统领优治理坚持政治统领优治理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弘扬井冈山精神,创新探索、奋力拼搏,逐步形成以“1+4+N”产业体系为核心的思路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推进体系、考核体系;提升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采取有力措施督查督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强化
17、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 工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优化。三、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0 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发展机遇从全球来看从全球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面临重塑,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18、不断涌现,带动全球产业组织变革和国内外产业梯次转移不断加速,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从全国来看,从全国来看,我国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从全省来看从全省来看,在新的发展阶段,各种积极因素加速集聚,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和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将更加凸显。江西省“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吉安打造连接大南昌都市圈与赣州省域副中心城市、支撑苏区振兴的中部脊梁,聚焦发展吉泰走廊,做大做强集
19、成电路、半导体照明、触控显示、数字视听等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从全市来看从全市来看,制造强市建设正处于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在 11 国家大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革命老区振兴、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背景下,我市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和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把吉安放在全国全省制造业发展的大局中谋划,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努力建设革命老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任务。 与此
20、同时,吉安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区域竞争加剧带来挑战吉安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也面临区域竞争加剧带来挑战。放眼全国,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产业领域,各地纷纷出台产业发展和引才用才政策,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立足省内,南昌、九江打造大南昌都市圈,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上饶、宜春分别建设赣东北、赣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了对吉安的包围圈,吉安制造业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必须打造更为优越的营商环境,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才能实现加道超车和换道超车。综合判断,吉安市制造业发展总体上处在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重要
21、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两个一百年”的时空维度,深入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使命,厚植我市制造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找准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新引擎,推动全市制造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 12 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铆定“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对标落实市委“一二三”总体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1+6”总体目标3,坚持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大力实施工业倍增
22、升级行动,突出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改革,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构建具有吉安特色的“1+4+N”制造业产业体系,为吉安市加快老区振兴、打造江西中部脊梁、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新的关键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创新平台集中、创新人才集聚、企业活力迸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坚持质效优先坚持质效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着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
23、益和核心竞争力,3“1+6”总体目标: “1”即革命老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6”即全链条全球商用 LED 产业基地、全国中高端电路板基地、全国重要智能声学硬件制造基地、全国重要 5G 产业基地、南方地区智能农机装备产业中心、中部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13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实现更高质量、 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坚持融合发展坚持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促进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促,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将
24、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大力提升产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水平, 推动重大项目内涵发展, 打通 “两山”转化通道,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协同开放坚持协同开放。 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坚持 “引进来” 和 “走出去”相结合,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与省内周边区域开展产业协同,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坚持系统发展坚持系统发展。把吉安市制造业放在全国、全省制造业发展大局中定位考量,坚持产业、企业、项目、园区“四位一体” ,在全局视野下抓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关键环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引领制造业实力整体提升。三、发展
25、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是:规模总量迈上新台阶规模总量迈上新台阶。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总体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以上,全省排位力争保 14 持在“第一方阵” ,全市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 8000 亿元。产业结构取得新优化产业结构取得新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占比稳步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力争达到 35%以上。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 4000 亿元,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百亿、千亿能级细分产业集群,力争实现所有县(市、区)百亿产业集群全覆盖。质量效益取得新提升质量效益取得新提升
26、。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1.5%左右,技改投资比重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薄弱问题得到初步缓解。绿色转型明显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取得新突破区域经济取得新突破。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提质扩量,吉泰走廊核心引领地位更加凸显,工业贡献度稳定在 70%以上。实施县域经济创新倍增行动,形成“2000 亿+1000 亿+500 亿+300 亿”园区发展梯队。“两化两化”融合达到新水平融合达到新水平。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装备数控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27、 15%左右。治理效能实现新增强治理效能实现新增强。新时代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产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工业强市核心战略思路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平台体系和工作推进体系等更加健全,干部队伍更有活力,工信治理效能显著增强。 15 “十四五”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将为 2035 年吉安与全国、全省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力支撑。展望 2035年,吉安市制造业整体实力显著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工业强市基本建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显著提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取得重大突破,电子信息首位产业若干细分领域占据国内乃至国际行业制高点, 以数字
28、经济为引领、 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表表 1 1吉安市吉安市“十四五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类别类别序序号号指标指标2020 年年2025 年年指标指标属性属性综合综合质效质效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8 以上预期性2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亿元)3649.17000预期性3规上工业企业数(个)16242000预期性4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37.738 左右预期性5千亿产业集群13预期性6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6.5预期性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3235预期性创新创新驱动驱动
29、8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0.791.5 左右预期性9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 (%)38.460 以上预期性10工业(技改)投资增速(%)6.3(15.3)6(12)预期性融合融合发展发展1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15 左右预期性12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预期性绿色绿色制造制造1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12约束性1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完成下达任务约束性 16 四、空间布局贯彻“主轴驱动、区域协同”区域发展战略,依托交通干线,综合考虑各县(市、区)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围绕“14N”产业倍增升级主攻方向,进一步优
30、化产业布局,实施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领航行动, 着力打造吉泰走廊核心引领, 京九、 长赣 (宜遂)产业发展协作带,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和全市各工业园区等特色园区协同发展, 形成 “一核引领+双带驱动+多区协同”的制造业发展格局。(一)一核引领充分发挥吉泰走廊的产业、区位、资源等优势,突出吉泰走廊核心增长极战略地位,推动井冈山经开区(含青原产业园) 、吉安县(吉安高新区) 、吉州区、吉水县、泰和县联动提升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能级,形成分工协作、资源共享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区、数字经济先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引领区、 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区、 产城融合示范区, 打造吉安 “经济湾区
31、” 。其中井冈山经开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产业;吉安高新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吉州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食品医药等产业;青原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吉水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军民融合、林化香料、绿色食品等产业;泰和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 17 (二)双带驱动1.京九产业发展协作带发挥京九(昌吉赣)通道优势,全方位深化区域对接合作,以吉泰走廊和新干、峡江、永丰、万安等县域以及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链接“一带一路” 、长
32、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区域,加大产业承接、区域协作力度,加快建设京九(吉安)电子信息产业带、千亿级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带, 打造引领全市制造业发展的主轴。其中新干县重点发展盐卤药化、箱包皮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峡江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永丰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万安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2.长赣(宜遂)产业发展协作带依托长赣高铁、宜遂高速等大通道,建设以井冈山为核心,永新、遂川为两翼,安福、万安为支点的“西部走廊” ,打造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片区,拓展深化
33、与成渝双圈、长株潭、海西经济区合作对接。其中井冈山市重点发展大健康、电子信息、绿色食品等产业;永新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超纤复合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遂川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硅基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安福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及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18 (三)多区协同坚持市县共链、县县协同的理念,推进“开发区+主体产业园”模式,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昂起产业龙头,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在吉州、青原、泰和、吉水、永丰、新干、峡江、安福、永新、遂川、万安、井冈山等地集聚发展,打造一批省级特色园区和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双核多特”协同发展的开发
34、区格局。专栏 1“双核多特”协同发展(一一)双双核核:井井冈冈山山经经开开区区、吉吉安安高高新新区区1 1. .井井冈冈山山经经济济技技术术开开发发区区:按照“产业现代化、过程智能化、产品高端化、资源集约化”的要求,全力推进两业融合、两化融合,强化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引领作用,发展壮大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以电子信息为龙头、数字经济为引领、智能制造为核心、服务型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全球最大的 LED 封装及照明应用基地、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硬件产业基地,打造成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有影响力的新型智能终端制造基地和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
35、聚区。到 2025 年,成功跻身两千亿园区行列。2 2. .吉吉安安高高新新技技术术产产业业开开发发区区:围绕打造“产城融合、产业集聚、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城的目标,优先壮大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协同发展绿色食品、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努力打造全国智能声学硬件制造基地、全省智能终端配套基地、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成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支撑。到 2025 年,跨入千亿园区行列。(二二)多多特特:一一批批特特色色产产业业园园区区1 1. .吉吉州州工工业业园园区区:强化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核心优势,提升机械装备和食品医药等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全省有较大影响、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
36、业示范基地。到 2025 年,跨入 500 亿级开发区行列。2 2. .泰泰和和高高新新区区:发展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大健康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到 2025 年,跨入 500 亿级开发区行列,冲刺 700 亿元目标。3 3. .吉吉水水工工业业园园区区:发展电子信息、军民融合、香料化工、绿色食品产业,把握国防科工局对 19 口支援的政策机遇,打造军民融合产业科创平台。到 2025 年,跨入 500 亿级开发区行列。4 4. .永永丰丰工工业业园园区区:发展电子信息、非金属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力争打造成为全国非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到 2025 年,跨入 50
37、0 亿级开发区行列。5 5. .新新干干工工业业园园区区:发展盐卤药化、箱包皮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到 2025 年,跨入 500 亿级开发区行列。6 6. .峡峡江江工工业业园园区区: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打造全省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到 2025 年,跨入 300 亿开发区行列。7 7. .安安福福高高新新区区: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打造全省重要的计算机外设生产基地和数据线集散地。到 2025 年,跨入 300 亿级开发区行列,冲刺 500 亿元目标。8 8. .永永新新工工业业园园区区:发展电子信息和超纤复
38、合新材料产业,加快江西物联网智能制造示范园建设。到 2025 年,跨入 500 亿级开发区行列。9 9. .万万安安工工业业园园区区: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到 2025 年,跨入 300亿级开发区行列。1 10 0. .遂遂川川工工业业园园区区: 发展电子信息、 硅基材料和绿色食品产业, 打造全省硅产业基地。 到 2025年,跨入 500 亿级开发区行列。1 11 1. .井井冈冈山山市市产产业业园园:发展大健康、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绿色食品、竹木加工产业,努力打造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到 2025 年,跨入 200 亿级开发区行列。第三章发展重点立足打造革命老区制
39、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 产业链现代化, 大力推进工业倍增升级行动,做强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核心优势,推动生物医药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扩量升级,加快构建“1+4+N”制造业产业体系。一、提升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新能级(一)发展目标主动融入万亿级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建设,做强电 20 子信息首位产业核心优势,打造吉安电子信息产业联盟、电子信息研究院、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三驾马车” ,强化信息互通、产业对接、供需配套,加快“芯光屏板链智网”融合发展,做大做强 LED、移动智能设备及终端、触控显示、电子电路板、5G 制造、新兴信息等细分产业,
40、培育 1-2 个千亿重点细分集群,加快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拓展,推动我市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链条全球商用 LED 产业基地、全国中高端电子电路板生产基地、全国重要智能声学硬件制造基地、全省重要智能终端配套基地。 到 2025 年, 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 4000 亿元。(二)产业布局策应京九(江西)电子信息产业带布局,立足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突出吉泰走廊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井冈山经开区和吉安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园区引领能力,推动全域一体化发展,形成“一廊两核全覆盖”的产业布局,充分发挥电子信息产业联盟、电子信息研究院、电子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三驾马车
41、”推动作用,促进产业向上下游环节延伸,构建链条畅通、协同高效、创新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专栏 2“一廊两核全覆盖”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一一廊廊” :发挥吉泰走廊的纽带作用,向外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产业转移,向内串联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县、泰和县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形成“空间主线” ,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长链条、做优配套,以立讯智造、合力泰、木林森等百亿企业为核心,增强产业竞争力,拓展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一批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 21 的成功发展模式,拉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两两核核” :充分发挥井冈山经开区和吉安高新区两个国家级园区核心作用,
42、继续做大做强半导体照明、液晶显示模组、智能家居、电子元器件、移动智能终端等重点细分领域,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声学硬件制造基地。顺应 5G 商用和人工智能产业化加速趋势,紧抓国产化替代发展契机,布局新增长点,形成企业实力较强、创新能力较高、产业潜力较大的产业核心支撑区域。“全全覆覆盖盖” :继续贯彻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战略,构筑产业发展全覆盖格局。鼓励各县(市、区)从当地经济基础出发,拓展深化各具特色的细分产业集群,合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形成全域覆盖、差异发展的电子信息辐射区,壮大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三)重点领域1.1.半导体照明(半导体照明(LEDLED)围绕打造全链条全球商用 LED 产
43、业基地目标,着力做精现有LED 照明关键领域,聚焦智能照明产业链薄弱环节,提升高亮度、功率型 LED 外延片及芯片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重点发展 LED外延材料、芯片制造、器件封装,形成照明灯具模具设计、外延片及芯片研发制造、发光功率器件封装及产品应用等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 LED 产业链协同发展。专栏 3半导体照明(LED)产业链发展重点突突破破 L LE ED D 外外延延材材料料以以及及芯芯片片制制造造核核心心技技术术。 以抢占新一代技术制高点为目标, 适当超前布局,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技术资源,依托木林森等龙头企业,在芯片制造领域,实施长周期、高强度的持续稳定支持,进行 M
44、B、GB、TS、AS 等 LED 芯片制造技术研发,打造自主知识体系,尽快提高吉安在 LED 芯片制造方面的品牌影响力。探索 LED 的发光效率瓶颈问题,开发基于垂直结构和新型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发光器件。增增强强 L LE ED D 产产业业链链配配套套能能力力。加大 LED 照明优势领域延链补链,拓展 LED 产品种类,完善 LED全产业链配套。强化衬底材料、封装材料、散热基板、荧光粉、胶水、支架、散热材料、驱动电源等产业配套资源的培育和引进,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落户发展,同时重点瞄准国内外高端 LED细分市场,大力发展智慧路灯、灯丝灯等智能化、高端化的通用 LED 照明产品。 22 推推动
45、动 L LE ED D 照照明明封封装装设设备备研研发发生生产产。支持发展大功率 LED 封装、功率型白光 LED 封装技术、芯片级封装(CSP)技术、直接镀铜基板(DPC) 、陶瓷基板技术等新型多功能集成封装技术的研发,开发高温 MOCVD 等深紫外 LED 产业化核心及关键配套装备。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 LED 器件封装龙头企业或重大项目,完善封装和应用关键产业环节。完完善善 L LE ED D 照照明明封封装装技技术术产产业业化化应应用用。加快推进 CSP 芯片级封装、EMC 封装、COB 集成封装等先进封装技术产业化应用,不断做强 LED 室内照明、景观照明、舞台灯光、城市照明等通用照明
46、领域,加快开拓汽车用 LED、生物医学 LED、生态农业 LED 培植灯等高附加值的特种照明领域。顺应智能家居发展趋势, 积极开发具备无线控制、 全自动调光、 智能转换场景等功能的智慧化 LED灯具。2.2.移动智能终端移动智能终端积极引进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智能可穿戴设备、汽车电子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项目,鼓励市内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转型开发智能传感器与 5G 等无线终端模组深度融合的新型电子产品, 重点补强智能手机芯片、显示屏、摄像模组等关键环节,推进智能终端与信息消费、大数据的紧密结合,完善产业链布局。专栏 4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发展重点构构建建移移动动智智能能终终端端产产品品体体系系。整合现有
47、技术和生产优势,引进培育一批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及品牌厂商,发展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等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表、手环、耳机、眼镜等智能可穿戴产品,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智能产品以及智能家居等产品,构建多品类、智能化、高端化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体系,提升吉安移动智能终端品牌影响力。发发展展产产业业链链上上游游光光学学产产品品。 以高端技术为引领, 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人才对接,在吉安建立光学研发实验室,突破 CMOS 芯片、高端光学玻璃制造等一批核心技术,提高吉安光学产品附加值。以扩大应用产品制造规模为目标,针对移动智能终端指纹识别、3D 摄像头、ToF摄像头和车载摄像头等前景广阔领域, 引进
48、舜宇光学等光学龙头企业, 建立完善的配套资源引进,布局光学模组,推动光学产品量质齐升,打造全国领先的光学生产基地。3.3.触控显示触控显示 23 重点发展柔性显示、量子点显示、激光显示、3D 显示、8K超高清等领域,研发触控技术、全面屏、压感技术等 TFT-LCD 领域核心技术,加快发展基板材料、液晶材料、光学膜、掩膜版、靶材、光刻胶等核心配套材料。探索触控显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拓展车载、工控、穿戴、拼接、透明、镜面等新应用新市场。专栏 5触控显示产业链发展重点构构建建触触控控模模块块产产业业链链,发展表面玻璃加工、保护玻璃盖板、光学胶材料、ITO(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ITO 导
49、电玻璃、软性电路板、传感器、模块贴合等环节。加大对压力触控、悬浮触控、柔性触控等新型触控技术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应用,积极推动 Metal Mesh(金属网格)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推广纳米银线等触控技术。加大全面屏、柔性触控、Force Touch(压感触控)技术、商显超大尺寸的市场应用,加快在中尺寸触摸屏的应用程度。打打造造显显示示模模组组产产业业链链,围绕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印制电路板、背光源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丰富,引进偏光片、导光板、反射片、底盖、光学胶、各项异性导电胶等上游材料企业,实现区域化规模生产。 重点优化模组厂偏贴、 Bonding (绑定) 、 贴合、 Demura (
50、偏差补偿) 、 3GAMMA(三伽马测试) 、老化等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加大对激光显示模组、3D 显示模组、量子点显示模组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积极布局 Mini LED 背光显示。布布局局基基础础材材料料研研发发生生产产。依托胜宝莱等上游材料企业,进行 OCA 光胶水、屏幕特殊偏光片等产品的技术突破和生产建设, 支持企业系统开展技术专利布局, 打造触控显示基础材料创新高地,同时积极与京东方、 LG 和三星等国内外面板制造企业联系对接,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套渠道,拓宽市场规模。积极布局喷墨打印像素限制材料和喷墨打印墨水材料研发,提高喷墨打印像素限制材料在不同表面形成疏墨、亲墨特性,降低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