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前言5第一章 全市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6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9第一节 指导思想9第二节 基本原则9第三节 主要目标11第三章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4第一节 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14第二节 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5第三节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17第四节 健全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19第五节 营造包容关怀的社会环境20第四章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与形态21第一节 推动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21第二节 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25第三节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27第四节 推动小城镇和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32第五节 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35第五章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宜
2、春样板40第一节 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宜春40第二节 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宜春44第三节 建设运行高效的智慧宜春46第四节 建设环境优美的绿色宜春49第五节 建设魅力彰显的人文宜春52第六节 建设安全灵敏的韧性宜春55第六章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58第一节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58第二节 推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覆盖60第三节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61第七章 强化城镇发展产业支撑62第一节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63第二节 大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64第三节 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67第四节 大力推动现代农业向品牌化跃升68第八章 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9第一节 强化城市规划
3、引导约束作用69第二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70第三节 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72第九章 健全规划实施体制机制74第一节 加强党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74第二节 强化规划组织协调74第三节 推动实现城市财务平衡75第四节 健全规划推进机制76第五节 积极开展试点示范76第六节 加强规划监测评估77前 言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阶段,深化推进以人为核心、具有宜春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结合点,是优化全市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4、带动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宜春市“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根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明确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战略性、指导性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第一章 全市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内需潜力充分释放,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升,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有效促进,
5、全市城镇化发展进入科学健康可持续轨道。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282.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35%,较2010年提高20.81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43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2010年的8.52个百分点缩小到4.09个百分点。袁州区城镇常住人口73.78人,较2010年增加27.6万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显著,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城镇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农业转移人口享有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服务和技能培训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建设提速升级,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宜春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宜万
6、经济走廊建设扎实推进,万载撤县设区工作全面启动。樟树市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奉新县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丰城市入选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明月山温汤镇、樟树阁山镇入选全国特色小城镇。高安市华林山镇、大城田园风情小镇、智慧物流小镇,靖安县宝峰镇、中源客家避暑小镇,万载县三兴镇,丰城市梅林镇,宜阳新区智慧经济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城)镇。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项目1529个,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任务17.35万套,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5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达96
7、.7%,智慧、宜居、绿色、人文、韧性的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有序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接轨,水泥路、动力电、光纤网等实现“村村通”,城乡居民收入比稳步下降至2.09。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推进,平安宜春、法治宜春建设持续深化,公众安全感指数和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6%以上。同时,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仍然偏低,2020年宜春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江西省60.44%以及全国63.89%的水平。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高达130.77平方米。人口市民化质量有待提升,新老市民基本公共服
8、务差距仍然存在,部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不强,“半市民化”现象亟待破解。城镇化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功能品质和产业发展存在诸多短板,供给体系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不匹配。城市发展韧性不足,抵御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不强,居民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尚未充分满足。城镇协调发展机制有待完善,城市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仍较薄弱。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未来十五年,宜春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将由高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向稳定发展的后期阶段迈进,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城镇化处于增速换挡期,我市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
9、依然较大,城镇化动力依然较强、农民进城仍是大趋势,但城镇化速度将逐步放缓,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稳定期。城镇化格局处于调整优化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中心城区强起来、县市区跑起来、大宜春立起来,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的战略目标定位,将进一步促进产业、人口等要素向中心城区和县城集聚。城市发展处于内涵提升期,城市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居民对就业安居、生态环境、健康安全、社会治理等多元需求日益增加,对城市存量空间优化和治理水平提高的要求更为迫切。在新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从我市基本实际出发,立足我市城镇化发展基础、聚焦突出矛盾问题、顺应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充分考虑我
10、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入全面转型、全面提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紧紧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完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走出一条具有宜春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一节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紧
11、紧围绕全面转型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统筹人的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促进完善城镇空间布局与形态,促进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实现人口迁移有序、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宜居宜业、治理科学有效、城乡融合发展,为建设江西综合实力强市,加速“中心城区强起来、县市区跑起来、大宜春立起来”步伐,奋力打造“六个强市”,描绘好新时代宜春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强劲持久动力。第二节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统筹城乡、优化布局,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当前,城镇化进入新发展阶段,还应突出五个“更加
12、注重”:更加注重包容共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使城乡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注重健康安全。把生态、健康、安全放在城镇化发展的突出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提升城市风险防控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加注重协调联动。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发挥各县(市、区)比较优势,强化基础设施联通、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
13、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重点小城镇发展,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有效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更加注重品质内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城市创新活力,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脉络,提高城市功能品质,建设人民美好生活的空间载体。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坚持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互协调、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乡村发展提供先进要素支撑,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确保
14、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第三节 主要目标展望二三五年,宜春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进入城镇化成熟稳定期,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自由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一区三带多节点”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宜居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韧性城市基本建成。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城市运行运转更为智慧高效。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基本形成。锚定二三五年基本实现新型城
15、镇化的远景目标,确保开好局、起好步,“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具体目标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到2025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1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明显提升,融入城市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布局不断优化。到2025年,“一心引领、三区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和“一区三带多节点”的城镇格局基本成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县城特色化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快。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
16、韧性宜春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建成和谐宜居、健康安全、富有活力、特色彰显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人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城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规划在城市治理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更加显,精明增长、集约高效的空间治理方式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初步构建,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程度明显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加快建设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表2-1宜春市新型城镇化主
17、要指标类别指标2020年2025年2035年属性城镇化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3562.1570左右预期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2.092左右1.8左右预期性市民化质量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比例(%)9095预期性农民工新享有城镇保障性住房(万套)2约束性农民工新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万人次)30预期性城市发展城市停车位与汽车保有量之比(%)0.80.9预期性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60左右75约束性研发经费投支出(亿元)43.287300预期性城镇5G用户普及率(%)不低于省定目标预期性智慧社区云平台覆盖率(%)不低于省定目标预期性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
18、数比例(%)93完成省下达目标约束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9644.545左右预期性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保持稳定约束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人)2.62.9预期性县域具有传染病诊疗能力医院的比例(%)100100约束性城市治理城镇每百户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方米)3030预期性城镇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人)1820左右预期性城市城区平均国土开发强度(%)3030约束性公众安全满意度(%)98.399左右预期性第三章 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配套政策体系,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居住就业、在常
19、住地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切实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第一节 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坚持尊重意愿、循序渐进的原则,持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更加高效、现代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推进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逐步剥离户籍上附着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不断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标准,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建立以公民身份证
20、号为基础标识、以户籍和身份证为主要载体的人口管理服务制度。有序引导农业人口分类转移。市辖区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以存量与增量发展为主,在解决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础上,重点吸引高层次的外来人口。县城主要突出本地城镇化,以增量为主导,培训本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突出优势产业培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重点镇以吸引本地农民转移为主,实现周边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城镇化,主要推进城镇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加大对城镇公益基础设施等的投资力度。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权益。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
21、包权、宅基地资格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消除农民进城落户的后顾之忧。农民自愿退出“三权”应依法获得合理补偿,探索通过政府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建土地流站承接机构等方式,建立农村“三权”在依法自愿前提下的市场化退出机制。第二节 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夯实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基础,有序将农民工居住、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纳入城乡一体保障体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享有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加大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力度。完善以公租房、政策性租赁房等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式和布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水平。结合旧城改
22、造、城中村改造和新城新区开发,配套建设交通便捷、功能完善的公租房,加强使用、退出管理,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稳步推进政策性租赁住房建设,确保农业转移人口与本地户籍居民在申请条件和审核流程等方面一视同仁,优先保障举家迁徙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提升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旧城等农业转移人口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水平,支持企业和用工单位建设公寓和员工宿舍,改善企业集体宿舍等居住条件。积极推广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待遇。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以公办学校为主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统筹流入流出地区编制,推动按
23、照城镇常住人口规模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和教师编制。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输入地普惠性学前教育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范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未能在公办学校就学的随迁子女在普惠性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各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教育现代化建设和财政保障范围,完善随迁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建立以本地学籍、居住年限和连续受教育年限为依据的中高考报考制度。提高社会保险统筹水平。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强化用人单位社会责任,依法为农业转移人口缴纳社会保险,显著提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24、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住院和大病政策内补偿相一致。完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建立更加便捷的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机制放宽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加快落实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实行最低生活保障金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等由户籍地发放。专栏1 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公租房。鼓励政府将持有的存量住房改建为公租房,鼓励有关机构整合社会闲置房源用作公租房,政府予以租金补贴。支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按照实际需求安排一定比例用地作为公租房建设用地,增加集体宿舍形式的公租房供给。政策性租赁住房。完善规范标准和运行机制,重点增加小户型租赁住房。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租赁性住房建设。共有产权房。建设以中小套型为主的
25、共有产权房,建立健全共有产权房管理机制,规范配售定价、产权划分与转让、使用管理等制度。租赁补贴。合理确定租赁补贴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保障对象分档发放租赁补贴。第三节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统筹发挥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作用,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和质量。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围绕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聚焦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医疗照护、家政服务等用工矛盾突出的行业,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围绕做大做强园区与开发区,强化企业在农民工岗位技能培
26、训的主体作用,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推动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强化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性。推动政府与企业共建共用公共实训基地。引导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薪资待遇挂钩机制,激励农业转移人口提升技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接受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面向农业转移人口招生,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支持宜春学院等本科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实施职业院校建设和提升工程,提高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宜春市或各县市区主导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定期更新培训课,加快培育“教师+技师”等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职
27、业院校办学模式,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举办职业院校。专栏2 农业转移人口技能素质提升工程就业技能培训。依托技工院校、中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实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对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发放培训补贴的形式,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岗位技能需求,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在岗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对具备初、中级技能的农业转移人口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创业指导培训。面向创业初期的农民工,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产品设计、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政府补贴性创业指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类企业联合技
28、工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农业转移人口实训基地。支持发展一批有优质特色的技工学校和示范性中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建成赣西职业技术学校,推进丰城中专职教城新校园建设工程、高安中专异地新建、宜丰中专校园扩建、万载中专校园扩建。社区公益性培训。组织中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技工院校开展面向农业转移人口的公益性教育培训,与街道、社区合作,举办灵活多样的社区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第四节 健全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预算内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提升中心城区和县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能力。加大财政
29、资金支持力度。建立成本分担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合理分担公共成本,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协同推进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在市政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等方面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积极研究探索财政转移支付、财政建设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补贴数额、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三挂钩”机制。完善成本分担配套政策,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把农民工市民化的连续性公共支出项目纳入中长期财政预算框架。保障城建建设用地供给。在市级、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制定中,因地制宜适当增加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年度建设用地供给总量,合理增加农业
30、转移人口集中区的建设用地地块。推动城市政府强化强化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生活用地及教育用对规模,适当增加公共文化体育用地供给。第五节 营造包容关怀的社会环境倡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营造和谐温暖的社会氛围,发挥政府和各类社会主体作用,强化权益保护和人文关怀,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护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户籍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机会,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引导支持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劳动报酬、社保待遇、工伤赔偿等法律援助服务。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中,杜绝对农业转移人口等外来人口的歧视行为和暴力
31、执法行为。积极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加入党组织,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在流入地行使民主权利。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帮扶关怀。鼓励用工单位主动关心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居住生活等方面困难。在农业转移人口集中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公共文化体育空间,并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精神文化需求。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及志愿者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帮助各类农业转移人口群体尽快适应城市工作生活。依托社区居委会引导农业转移人口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鼓励其参与社会治理。第四章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与形态顺应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趋势,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功能定位,推动更高水平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大做强
32、做优中心城区,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质量建设小城镇,构建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第一节 推动更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发挥各县(市、区)比较优势,加快推动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全面推进宜新萍区域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袁州、万载、铜鼓参与赣湘区域合作,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层次清晰、各显优势、融合互动、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落实与细化上位规划要求,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主动引领“新宜萍”联动发展,积极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构建“一心引领、三区协同”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优
33、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三屏、六廊、多斑块”的生态安全格局。推动农业生产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聚,健全“两区多基地”的农业战略格局。优化区域城镇布局,构建“一区三带多节点”的城镇战略格局。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县(市、区)、乡镇层面精准落地,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以中心城市和丰樟高重要城镇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为重点,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建设用地等要素向中心城市和重要城镇群倾斜,鼓励利用存量、流量空间,提高土地集约节约程度。支持丰樟高平原地区以及袁上万宜奉丘陵地区的两个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发展都市型农业
34、、农林复合农业等类型。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生态保护与生态服务产品供给上,引导人口逐步有序向城市化区域转移。健全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提供更多政策支持。专栏3 宜春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一心引领、三区协同”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心引领”指推进宜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三区协同”指推进西部袁上万宜铜协同发展区、东部丰樟高奉靖南昌大都市区融合发展区、北部九岭山国家公园与生态保育区协同发展。“三屏、六廊、多斑块”生态安全格局。“三屏”指幕连九山脉、武功山和武夷山支脉三大生态屏障;“六廊”指赣江、锦江、袁河、南潦河、北潦河、宜丰河为主要河流的六条生态廊道,“多斑块”指境内
35、各级自然保护地及生态保护红线为重要组成的多斑块生态区域。“两区多基地”的农业格局。“两区”指丰樟高平原地区以及袁上万宜奉丘陵地区的两个农产品主产区;“多基地”指其他农业区为重要组成的多个农业生产基地。“一区三带多节点”城镇格局。“一区”指以宜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以明月山新区、慈化镇、宜万经济走廊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袁上万宜铜协同发展区;“三带”指沪昆综合发展带、昌栗产业发展带、昌铜生态发展带;“多节点”指环南昌发展的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等特色城镇节点。加快融入大南昌都市圈。加快推动丰城、樟树、高安、奉新、靖安融入大南昌都市圈,主动承接溢出效应,提升基础设施联通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构建与南
36、昌有效衔接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围绕大南昌都市圈“一中心两板块五片区多支点”的产业空间格局,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新型装备、中医药、建陶、纺织服装、绿色食品、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积极承接大南昌都市圈溢出效应,促进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协同发展。积极配合都市圈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区域内要素便捷流动,为都市圈产业融合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加快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源头防治,提升都市圈在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中的战略枢纽功能。全面推进宜新萍区域一体化建设。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纵深推进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创新驱动能力
37、,推动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加快搭建新宜萍三市协同发展平台,促进新宜萍地区有序发展和资源整合,建立生态化、网络状城市群,为实现城际合作、区域共赢提供总体蓝图,并为各类建设项目投资提供空间依据和项目库,加快赣西城镇密集带建设,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以及协调和促进萍乡、新余、宜春三市城市发展,打造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新兴城镇成长地带。推动构建新余仙女湖宜春明月山萍乡武功山等赣西精品旅游区。积极参与赣湘区域合作发展。积极推进袁州、万载、铜鼓参与赣湘区域合作,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市场一体化和产业链分工合作,与长株潭城市群、湘赣边县域群构建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动赣湘合作取得更大实效。
38、依托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积极承接长株潭城市群优质产业布局和转移。做强赣湘边区域合作宜春产业园(锦源新区),探索省际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湘赣边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积极联合赣湘边相关县市区,组建赣湘边红色旅游联盟,实现景点串联、路线合作,打造互联互通的赣湘边旅游精品线路。依托铜鼓有机农业和食品产业园区优势,将铜鼓打造成赣湘边区绿色有机食品原材料供应和加工的重要基地。图4-1宜春市城镇空间格局第二节 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为核心,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优化发展空间,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中心城区强起来。全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实施
39、“北融中优南联”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打造“一主一副多点”空间格局。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以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为引领,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提升产业能级、交通能级、服务能级,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和辐射带动能力。袁州区作为中心城区的主体,要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与三个功能区协同联动,争当中心城区强起来的主力军、县市区跑起来的引领者、大宜春立起来的示范地。宜春经开区作为中心城区工业发展主阵地,要向国内一流开发区对标对齐,瞄准千亿园区目标,做强首位产业,推动产城融合,优化管理体制,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力服务力引领力。明月山风景名胜区是宜春旅游业的龙头
40、,要在市场营销、景区管理、全域旅游上下功夫,加快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奋力打造世界温泉康养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宜阳新区作为全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区,要肩负起引领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任,加快数字产业培育,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争创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与品质。紧抓经济、文化、交通、人口等关键方面,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与品质,增强中心城区凝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提升中心城区产业支撑,不断做大做强宜春经开区、袁州医药园,着力做好新能源(锂电)、生物医药、大数据等关键产业。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合理配置城市公共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市政公用设施水平。聚焦中心城区人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41、积极吸引人员落户就业。统筹倾斜全市财力发展中心城区,开放和吸引社会资金投资交通、市政、文化、教育等建设。做好行政区域调整与管理,积极推进万载撤县设区,加强袁州区与“三区”职能理顺。推动万载对接融入宜春中心城区。促进宜春中心城区向北延伸、万载向南发展、进一步加强宜春中心城区和万载县城的联系,推进万载撤县设区工作,将宜春打造成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宜万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宜万经济走廊。推进万载城区发展,推进生活城区向南、工业园区向北发展,快速有序一体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将南部新城建设为万载的品质新空间、生态新城区、服务新核心、文化新地标。统筹布局中心城区与万载公共交通、燃气管道、
42、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科研等公共资源,促进万载与宜春中心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形成产业对接、产城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功能互补、人才双向交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加速区。专栏4 宜春市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北融中优南联”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北融为进一步加强北部开发区、产业园区融合发展;中优为精准利用存量空间,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南联为加强与新兴功能组团间的联系,搭建文旅与创新空间发展框架。“一主一副多点”城市空间格局。一主为强化宜春中心城区的辐射引领作用,吸引周边城乡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一副”建议设立武功山(明月山)生态新区,划分文化、旅游、生态、科研等功能组
43、团特色发展,增强城区、景区联系;“多点”指环绕中心城区的多个小城镇,包括温汤、南庙、西村、袁梅、四方井、柏木、寨下等,作为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和特色城镇空间的补充。第三节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聚力繁荣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县城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加速县市区跑起来。繁荣发展县域经济。立足各县市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坚持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进一步增强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扩权强县,加强对县(市、区)特色产业发展财税支持,加大对县域经济金融支持,统筹安排县域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多层次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构建形成“一核两
44、极”区域发展新格局,通过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进县域经济竞相迸发。打造袁上万核心区,加快宜万同城步伐,推动宜万经济走廊建设向宜丰等延伸区范围扩展,积极推动万载、上高、宜丰、铜鼓对接融入中心城区发展。打造丰樟高东部增长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重点,改造提升盐化工、建材家具、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锂电)、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服务业与制造业互促互补,推动丰樟高一体化发展。打造昌铜四县北部增长极,支持昌铜四县加速“两山”转化,建设全市重要的生态屏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低碳环保、竹木加工、新材料、纺织服装、幸福产
45、业发展,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优良、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崛起新模式。鼓励丰城、樟树、高安、靖安、奉新等县市在基础施配套、产业转移承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等方面主动对接融入大南昌都市圈。专栏5 宜春市各县市区发展定位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力打造“4+2+N”现代产业体系,即: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生物制药等4个主导产业,超导材料和高速互联网、高速物联网的车载智能装备,储能高端装备等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生产性、生活性多种业态,全力以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区域科创地标,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宜阳新区。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设宜春市大数据中
46、心,汇聚全市政务、行业数据资源,承载全市云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节点等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动漫、网游、电竞、直播等数字文创产业,争创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依托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明月山、国家级特色小镇温汤镇、硒温泉等资源禀赋,加快推动文旅、康养、体育、旅游、休闲农业、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温泉康养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袁州区。全力打造大宜春核心区,奋力迈进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做强做大生物医药、新能源(锂电)、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和绿色食品等现有产业,强化数字经济、金融、康养、文化产业等新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47、。樟树市。立足“在中医药强省战略上树标杆、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站前列”的目标定位,发挥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突出医药首位产业,不断推进药酒盐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康养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丰城市。围绕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和全国县域经济50强,构建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协同联动发展新格局,率先建成千亿高新产业园区、千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加快消费升级内循环,力争建设百万人口现代化中等强市。靖安县。构建以“生态+大健康”为首位产业的现代经济体系,引领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模式,丰富和体验“有一种生活叫靖安”,加快建设“一园三县”,加速打造美丽中国“靖安样本”,大力发展“3+1”低碳工业,为南方丘陵山区绿色崛起、同步现代化提供案例。奉新县。坚持生态优先,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效,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生态+大健康等支柱产业,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融入大南昌都市圈,打造大南昌都市圈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