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9 ,大小:84.25KB ,
资源ID:9055453      下载积分:1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90554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余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13426650027)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余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docx

1、新余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前言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经济发展新型生产要素。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大数据应用和大数据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新动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新型智慧城市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

2、术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迭代演进,是驱动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是打造可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的重要抓手。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看,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大数据产业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能力支撑,新型智慧城市又为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载体。对新余市而言,“十四五”期间如何抢抓大数据发展机遇,做大做强大数据产业,并以大数据为核心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是新余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新余市委市政府部署,依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

3、景目标纲要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智联江西”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等政策文件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52目 录一、规划背景1(一)发展基础1(二)面临挑战3二、总体要求5(一)指导思想5(二)发展原则6三、发展目标7(一)总体目标7(二)产业布局11四、主要任务12(一)完善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2(二)加快技术研发和大数据产业生态构建14(三)推动数据资源集聚与开放18(四)构建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21(五)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23(六)促进服务业大数据蓬勃发展25(七)推动大数据赋能电子商务28(八)打造新型智慧

4、城市新标杆31(九)推进大数据赋能社会治理37(十)推进京东集团战略合作43五、保障措施44(一)强化组织协调能力44(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45(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45(四)健全人才支撑体系46(五)拓宽开放合作路径46(六)提升数据安全保障47附录48表1 新余市大数据产业及新型智慧城市“十四五”期间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48表2 新余市各区县发展重点及招商引资企业建议511.新宜吉合作示范区智慧城市和金融大数据建议招引企业51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智能制造建议招引企业513.渝水区工业大数据建议招引企业524.仙女湖区重点产业大数据发展建议招引企业525.分宜县电商、工业大数据建议招引企业5

5、3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1.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十三五”以来,新余市立足市情,出台了多项鼓励大数据产业和智慧城市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强化全市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顶层设计,制定印发了促进新余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坚持以改革创新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大数据产业体系,推动全市大数据健康发展和广泛应用,催生和培育新兴业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统筹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新余建设的意见,将“智慧新余”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新余市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制定“两化融合”示范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新余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印发新余市推进数字化车间/智

6、能工厂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 年),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强市和数字经济强市建设。2.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十三五”期间,启动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成了市政务网数据中心机房和四大基础平台的建设,并基于此搭建了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为政务大数据的采集、存储、运算提供了基础。为提升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大力实施“光网城市”“无线城市”等专项行动,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光网”城市。网络信息化实现村村通(行政村),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28万户,移动宽带用户56.4万户,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420G,城区光纤率达100%。完成5G基站建设834个,基本实现重点区域全覆

7、盖。3.数据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大数据共享应用的长效机制方面,在全省率先发布新余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和市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推动数据共享应用。新余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涵盖22个单位128类数据,为各部门提供人口数据共享服务。通过“智慧新余”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新余市大数据平台已经建立了数据共享应用的长效机制,覆盖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网、社区数字化平台和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房管局、公积金中心等多个部门,为全市大数据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4.数字经济产业园初具规模。“十三五”期间,浪潮、科大讯飞、泰豪、天融信四家在主板上市的IT集团企业先后在新余落户,分别组建了江西浪潮创投云计算有限公

8、司、新余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泰恒智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渝融云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引领带动新余本地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2020年4月,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目前入园企业140余家,其中年度线上成交额在3000万以上企业有13家,京东产业园销售额达27亿元。同年,新余市数字经济产业研究院、大数据与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区块链与信息安全产业研究院陆续揭牌。新余市数字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已落户新余市数字产业园,目前已开工建设;新宜吉科创芯孵化产业园计划2022年6月开工建设。5.智慧城市建设效能初显。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先后实施了一大批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信息惠民等项目,连续六届入

9、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先后被列入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费、宽带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城市,是江西省唯一获得五项全国试点殊荣的设区市。2016年以来,还荣获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十周年领军城市、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标杆城市、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50强、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等荣誉。6.智慧经济开展融合创新。作为江西省率先统筹布局大数据产业及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市,新余市一直立足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深度推进智慧经济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打造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标杆样板。开展政务大数据普惠金融试点。市政府授权开放与普惠金融有关的政务大数据,开展基于政务大数据的普惠金融合作,打造全市范围的金融服务

10、平台,着力解决城乡居民、农户、中小微企业等群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21年5月底,在一年的时间里,该服务累计授信金额12.09亿元,授信户数10435户,用信金额8.54亿,用信户数7050户。2019年政务大数据普惠金融试点成功入选全省政务数据共享应用试点。(二)面临挑战1.顶层设计不够完善。从新余市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环境来看,“十三五”期间,缺少大数据产业、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专项规划。各级各部门对发展大数据的认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整体宣传氛围营造等方面不能完全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涵盖人才、技术、资本和市场的创新创业体系尚未形成,与先进省市差距依然明显

11、。在推进信息化进程中,主要为依托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投融资能力存在短板。2.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大数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密不可缺的支撑技术,其运用基础就是海量的数据,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数据收集涉及公安、卫健、民政、人社等多个部门,各部门间存在数据录入标准不同、数据统计口径不同等问题,导致数据运用存在较大差距。此外,由于数据共享的界限不清晰,少数部门基于自身利益设置政策壁垒等,也造成重复建设、标准不一、缺乏关联共享等问题。3.产业体量总体偏小。目前,新余市大数据产业初具规模,但对比多数大数据产业园的发展态势,新余数字产业园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务数据汇集整合共享开放层面,离社会大数据融合应

12、用和大数据产业链延伸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从入驻企业来看,目前新余市还未形成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及应用等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集群。同时,新余市大数据产业体量不大,规模以上领军企业较少,技术和人才优势缺乏,制约了利用大数据实现业务提升的空间。4.产业融合较为薄弱。整体来看,新余市产业数字化升级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少企业存在数字化意识薄弱、上云动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在数字化升级工作已开展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系统化建设孤岛、体系割裂、架构陈旧、数据管理水平和质量差的困难。新余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较为薄弱,产业链条不明显。此外,新余市也缺少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数据与地方

13、产业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5.人才机制不够健全。虽然近年来新余市为了推动人才工作改革创新,但是针对大学生创业创新、对青年开展电子商务创业、鼓励留学人员及高技术人员带技术和项目在新余创业等相关政策仍有很大的扩充空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所提供的资金及渠道支持力度不足,还未形成“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人才培育环境。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推动大数据资源互通共享、

14、提升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深化大数据融合应用、增强大数据安全保障,建立技术先进、应用驱动、产业协同、保障有力的大数据生态体系;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大数据赋能政府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以及市民生活智能化,推动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全面深度融合,赋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打造美丽宜居、幸福便民、产城人文融合创新的新型智慧民生城市,奋力共创“工小美”五年更辉煌的新篇章。(二)发展原则以人为本,惠及社会。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公用事业、市政管理、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全面推广大数据应用,以生活社区、产业社区为

15、重点着力拓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切实解决社会各方最关心最现实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打造民生公共服务升级版,让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惠及社会和民众。创新驱动,技术先行。瞄准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沿领域,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创新,打造大数据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行业发展的新型驱动模式,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壮大新兴大数据服务业态,加强大数据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突破制约大数据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构建适应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导向,应用引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面向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大数据创新应用

16、,在钢铁、锂电、光伏、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麻纺等主导和重点产业以及电子商务、商贸物流、智慧旅游等新余市经济发展关键领域开展先行先试,促进跨行业、跨领域大数据应用,以应用带动大数据技术和产品研发,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开放共享,互联融合。坚持自主创新和合作开放相结合,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以数据汇集带动技术、资金、人才等产业要素集聚。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信息流通。坚持互联融合,打通堵点,联通断点,大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发展,引导和组织企业“跨界”合作,通过产业集群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产业和技术互补,促进智

17、慧城市生态圈良性发展。统筹协调,安全保障。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全面加强软硬服务支撑能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加快发展与保障安全的关系。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培育数据安全龙头企业,强化关键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自主、安全、可控。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新余市大数据产业集聚初步成型,形成相对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大数据相关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成为特色鲜明、全省领先的大数据产业强市。面向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大

18、数据对钢铁、锂电、光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麻纺、鞋业、金融等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作用显著增强,一批技术性强、推广性好的大数据场景应用成为全省标杆,力争创建中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全省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到2025年,新余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力争进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行列。“城市大脑”基本建设完成,城市治理体系高效运转,公共应急等一批关键性短板领域能力建设明显增强,涵盖医疗、出行、住房、教育、就业、社保、养老等领域智慧化应用体系基本完善,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大数据产业及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达到省内先进水平。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9、基本完成,全面覆盖、全域感知、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城市感知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城市内政务数据、企业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多源数据的一站式数据汇聚集成,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稳定、安全接入通道畅通运行,数据质量和数据时效性显著提高,基本完成从局部数据感知向全域数据感知的进化。大数据及智慧城市建设更加集约化和共享化。完成对新余市各区县、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梳理,各区县及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全部打通,经济发展、政府治理、公共服务、应急管理、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信息平台和数据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市域内各类数据实现集约化和共享化,建成统一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和数据资源中心,形成技术服务、资源服务

20、、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大数据及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大数据产业链基本完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批国内知名IT公司及产业链中下游企业落户新余,引进或培育3家年主营收入超10亿元的大数据龙头企业,聚集200家大数据相关企业,涌现1-2家“独角兽”“瞪羚”“专新特精”类企业。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进一步深入,工业大数据应用全面支撑智能制造和工业转型升级,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大数据赋能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覆盖新余市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主要领域的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大数据协同管理和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大数据分析服务覆盖90%以上政府管理和便民惠

21、民应用,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城管、智慧社会治理、智慧社区等领域涌现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数字化应用典范。表1“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预期主要指标指标(单位)2020年2025年一、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亿元)180500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大数据核心企业(家)13吸引培育大数据相关的中下游企业(家)10200企业上云数5481000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45.1172大数据服务器运营规模(万台)0.56引进培育大数据领域中高端人才(人)20100二、新型智慧城市政务信息资源部门间共享率(%)8010

22、0智慧协同办公(赣政通分厅)市县乡村覆盖率(%)80100一窗综合受理率(%)100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成率(%)100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成率(%)73.2100社区医院及一级以上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普及率(%)100社保异地业务网上办理:(1)办理社保关系转移、(2)异地居住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协助认证、(3)国家异地就医结算、(4)养老保险待遇状态比对查询(项)4电子社保卡签发率(%)65智慧(数字)校园覆盖率(%)2050三、基础设施5G 基站数(个)12574000泛物联网终端链接数(万个)32110智慧杆塔数(个)2000(二)产业布局各辖区围绕产业发展特色和发展

23、需求,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现有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全力推动特色大数据产业园/基地建设,拓展大数据新模式、新业态。表2“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布局区县特色产业方向载体渝水区政务大数据新余市政务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应急大数据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急指挥平台治安大数据/社会治理大数据大数据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电商大数据京东(新余)数字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工业大数据(钢铁、装备制造)工业云平台/数据中台医疗大数据智慧医疗平台教育大数据智慧教育平台新宜吉合作示范区智慧+信创产业科创芯孵化产业园智能网联 (智慧交通、车联网)示范区内交通体系数据标注数据标注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24、区工业大数据(锂电、装备制造)工业云平台/数据中台产业大数据产业数字化转型基地物流大数据京东中转仓仙女湖区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平台、5A级智慧旅游景区物流大数据京东云仓物业产业大数据鞋业云平台分宜县(含分宜工业园)电商大数据、电商+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物流大数据物流产业园、智慧物流平台物业产业大数据麻纺云平台四、主要任务(一)完善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大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和数字化改造力度,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设窄带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化应用基础设施,鼓励工业企业升级改造工业

25、互联网内网,完成钢铁、锂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麻纺等重点产业100家企业内网改造。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全面构建全光网城市,大力推进高速光纤网络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骨干网、城域网与接入网同步扩容,增强骨干网络和省际出口承载能力,持续开展千兆光纤接入试点,引导面向重点场所优先覆盖“双千兆”网络。加快5G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区及室内环境的 5G 网络。深化移动物联网建设,建立协同发展的NB-IOT/4G/5G 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满足个人通信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在深化4G覆盖,推进5G建设的基础上,通过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通

26、过Cat1配合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和话音需求。加快全市骨干网、城域网和接入网的 IPv6 升级改造,推进全市网站的IPv6规模应用建设。大力推动网络和云的敏捷打通、按需互联,形成云网融合服务能力体系。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快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网络等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推进“感知城市”系统建设,推广智慧建筑、市政物联、交通物流等应用场景的感知设施部署,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和管理基础设施数字化,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和联网化。充分利用路灯杆、监控杆、通信杆塔等建设“智慧杆”,整合各方资源,建设集微基站、视频监控、充电桩、指示牌、宣传板为一体的智慧杆体系。重点围绕道路、桥梁、信

27、号灯、道路标识等领域,通过城市全域数据感知引擎提供对城市政府数据、企业、互联网、IOT、视频等数据的一站式数据汇聚集成服务,快速搭建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稳定、安全接入通道,监控数据接入进展,掌控数据汇聚质量,实现集约部署智能化设施目标。专栏一:大数据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快构建高速的信息基础网络。推进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共建5G 网络建设工程、中国移动5G网络建设工程、中国铁塔5G 网络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工程,深化共建共享,实现重点城镇及以上地区5G网络全覆盖。到2025年,建成5G基站4000个,互联网市际出口带宽达到2000千兆。实施广覆盖高集成的“智慧杆”工程。利用灯杆、监控杆等各

28、类塔杆资源,升级建设覆盖新余市主城区、高新区和仙女湖区全域的智慧塔杆2000根,集成智能照明、视频采集、移动通信、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交通流检测、交通执法、环境监测、气象监测、一键呼叫、信息发布屏、公共广播、多媒体交互终端、公共WLAN、充电桩等多种功能。建设“智能城市操作系统”工程。通过“智能城市操作系统”时空大数据、时空 AI 算法、联邦数字网关技术以及莫奈可视化等诸多科技,感知全市的全域政务、视频监控、第三方互联网数据,通过融合多源异构数据、释放沉睡数据价值、夯实智能城市基底,赋能新型智能城市应用,构建智能城市新生态。(二)加快技术研发和大数据产业生态构建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以建设国家自

29、主创新示范区为统领,加大科技攻关和科研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和示范应用工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大数据采集、大数据治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及挖掘、大数据展示等大数据关键领域的技术研发,力争在大数据平台级软件上实现突破,抢占大数据生态系统部分领域制高点。加大对智能传感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从智慧城市的感知层、传输层、计算存储层、数据与服务融合层以及智慧应用层全方位夯实智慧城市的技术基础,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支撑。鼓励本地高等院校、重点企业加强与大数据知名院校及龙头企业合作,创建大数据研发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

30、中心等,开展大数据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等相关研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数字孪生技术布局。通过开发低代码数字孪生建模工具、数据中心物联网感知技术和跨平台三维可视化技术,构建新余市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孪生体,以响应智能化运维及更多扩展场景的业务需求。推进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即时数据处理和数据融合应用创新,实现新余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关键要素数字化和孪生化。建设新余市产业数字孪生平台,有效发挥其在模型设计、数据采集、分析预测、模拟仿真等方面的作用,真实还原物理城市、重塑城市发展形态、推进产业仿真创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本土大数据企业。围绕大数据产业链,采取合作引

31、进和本地培育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完善产业链条,培育本土龙头企业。依托新余市数字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培育1-2个大数据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大数据企业孵化器,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大数据中小微企业,支持其开发专业化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和产品,为大数据龙头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支持本地企业研制适合大数据应用的硬件装备和软件产品,包括大数据一体机、新型架构计算机、大数据获取工具、大数据管理产品、大数据分析软件等。建设大数据相关产业集聚区。支持和引导各县区按照总体产业布局,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相关领域中小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形成2-3个大数据相关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培育引进3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大数据核心

32、企业,大数据相关业务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形成完善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和产业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平台赋能+龙头引领”,鼓励本地龙头企业搭建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供应链开放平台,强化产业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集群服务和园区服务建设公共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开源社区。强化平台、服务商、金融等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发展一批跨行业跨领域、面向中小企业数字服务联合体,形成“生产服务+商业模式+ 金融服务”跨界融合的全链条转型服务生态。加强大数据智库建设。建立大数据产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健全大数据产业统计制度,制定出台实施统计工作所配套的政策文件。推动大数据智库能力建设,支持相关研究机构开

33、展大数据研究,吸纳大数据领域的智库机构和专家,构建大数据智库联盟,引入外部智力服务,促进本土数字经济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加强大数据产业重点领域运行监测,定期监测和收集相关情况,及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跟踪分析,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大数据运行分析报告。专栏二:大数据产业生态构建突破行动建设新余市大数据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区域面积395亩,净用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约36万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智慧+信创”产业孵化中心、云计算中心机房、信息技术研发楼、等重点工程,产业园集研发创新、云计算基地为一体,通过精准招商打造大数据产业集聚区,推进全市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软件研发产业发展

34、,为全市数字政务及新型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提供保障。建设“智慧+信创”。在新宜吉合作示范区建设“智慧+信创”产业园,开展以适配为牵引的“智慧+信创”产业发展,建立“智慧+信创”产业上下游产业生态,研发面向政府、企业、市民的智能化硬件和软件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引入符合新余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产业公司、生产企业、测评机构、人工智能企业、创客等植根新余。实施新余市城市视频云工程,整合全市现有的视频感知设备,构建全市前端感知一张网、一个资源湖。建设新余市视频及物联网AI超算中心,通过AI算力基础设施,部署通用AI中台,按需实现视频流、算力、算法的综合管理与调度,赋能公安、交警、应急、

35、城管、国土、水利、环保、防疫、消防等多种智能化应用场景,试点视频、图像、声音、物联感知资源的分级分类,合法合规向企业、创客开放,形成独具新余特色的人工智能、“智慧+信创”产业链。到 2025年,吸引京东、航天科工、百度、科大讯飞、依图、海康威视等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企业200家以上,并扶持本地互联网公司做大做强,力争培育1-2家上市公司。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工程。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柔性引才工作,加快集聚新余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到2025年,力争引进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人,着力引进培育大数据中高端人才100名,培育“数据工匠”和卓越工程师1000名。(三)推动数据资源集聚与开放加强数据资源采集

36、和汇聚。建立健全数据资源标准规范,编制完善市、县两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明确数据来源、格式、更新、共享和开放属性。完善全市人口、法人、时空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市场监管、医疗卫生、财政资金、教育文化、金融消费、旅游交通、电力等主题数据库。以政务大数据带动民用、商用大数据协同发展,拓展数据资源采集渠道,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开展行业和市场数据收集,建设行业数据库,开发数据产品。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升大数据分析挖掘和可视化水平。到2025年,全市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健全规范,并实现与国家和省级目录的统一对接;基础数据和主题数据基本完成统一汇聚,并建立完善的采集和

37、更新机制。加快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放。制定发布公共数据开放标准、开放目录和开放计划,明确开放范围和领域。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设置,提升主动公开实效。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平台,推动公共数据有序对外开放。完善数据开放管理体系,鼓励社会组织和机构建设行业性数据资源开放平台。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审核机制和评价机制,确保开放目录和数据及时更新。到2025年,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长效机制基本健全。推动数据共享应用。强化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协调推动区域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市局与区县之间、区县与部门之间的数据高效共享和应用。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系统接口协议,为各级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互

38、联互通奠定基础。实施数据资源的分级分类管控。打造复杂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对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的风险点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按敏感性、重要性对政府和公共数据进行分级分类,确保数字经济时代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可控。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建设和完善政务信息安全容灾备份、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服务平台、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等基础设施。专栏三:公共数据开放行动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全市公共数据开放服务门户、开放数据资源处理系统、开放数据风险防控系统、开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开放管理系统。重点完善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公共安全、机构团体、教育科技、经济建设、民生服务、社会发展、卫

39、生健康、文化休闲、信用服务、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公共信息资源数据目录并对外开放。制定标准规范。加快制定数据开放目录标准开放数据接口规范标签体系管理规范元数据标准开放数据标准开放数据分类标准和数据开放业务流程标准等标准规范。(四)构建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智慧办公基本建成。按照“统一平台、一体在线、协同高效”的原则,完善新余市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和“赣政通”新余分厅,整合政务业务协同、移动办公、专属通信等功能,实现组织、沟通、业务在线化、一体化,打造新型智慧政务办公模式,实现政务“移动办、掌上办”,有效提升全市政务办公效能和协同能力。到2025年,智慧协同办公平台和“赣政通”新余分厅全面实现市、县、乡、

40、村四级全覆盖,全市智慧政务协同办公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政务服务高效便捷。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健全全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加快实施全市线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功能,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鼓励应用数字证书、电子签章等技术,实施“目录清单+实施清单”管理模式,形成市级统筹、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府服务”。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自助终端等延伸,打造“不打烊”在线服务大厅。不断完善并推广“赣服通”新余分厅,实现更多民生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为群众提供多渠道、便利化的业务办理服务, 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

41、可办、限时办结。主动对接江西省政务服务职能导航,实现服务指南一键明了、咨询电话一键直拨、办事地点一键导航、在线网址一键直达。民生服务。加快建成城市服务业务中台,汇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交付、统一信用、统一运营等通用业务服务模块,打造新余人民专属的城市级APP,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水电服务、日常生活服务、日常便捷购物等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与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将平台建设成全省领先的民生服务平台。专栏四: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行动加快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继续推进“一化三通”,即集约化、系统通、数据通、应用通。完善市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统筹政务内网建设和应用,提升政务外网服务能力,

42、实施互联网出口整合计划、业务专网整合迁移计划。加快建设政务大数据中心,汇聚全市政务类信息、数据,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构建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开展政务数据资产市场化运营,支持大数据行业应用和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产业加速器等发展。到2025年,政务服务智能导航项目建成率达100%。(五)深化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水平。以高新技术开发区、袁河经济开发区、分宜工业园区、仙女湖园区和新宜吉合作示范区为载体,积极引导钢铁、锂电、光伏、装备制造、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工业产品设计、工艺、制造、

43、管理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应用,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钢铁、锂电、光伏、装备制造、麻纺等重点行业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企业借助大数据和工业云平台,发展企业间协同研发、供应链协同、云制造等新模式,推动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全面互联。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建设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试点,总结提炼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经验、标准范式,带动全市智能制造全面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和5G+数字工厂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争创全省智能制造基地。广泛开展企业上云和智能制造升级,实施千家企业上云行动,以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应用

44、上云、设备产品上云、制造流程上云为重点,加快各类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争取到2025年上云企业达1000家。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支持锂电、光伏、麻纺、鞋业等大中型企业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内部各类应用的综合集成和云化改造迁移,构建企业数据采集互联体系和数据中心。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基于现有企业级平台,构建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国内外工业互联网优势企业,联合本地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业互联网生态。储备1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平台运营服务商、数据采集服务商、工控安全服务商进入资源库,提升新余市数据服务能力,构建“端、网

45、、云、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等高端装备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培育具有“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积极向新余市外输出工业互联网底座能力,形成服务江西、辐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赋能体系。积极推动园区开展工业互联网布局,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园区。专栏五:传统支柱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建设5G+数字工厂/车间。到2025年,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00家以上,骨干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85%以上、机器联网率达60%以上,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带动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建设锂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发挥赣锋锂业龙头企业作用,建设与

46、国家顶级节点互联互通的锂电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及平台,建立标识注册管理机制,为新余市所有锂电企业服务,并逐步向全国锂电行业开放服务。企业上云。依托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商、平台运营服务商、数据采集服务商、工控安全服务商,推动新余市企业上云。到2025年,服务商达10家以上,为1000家企业提供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工程技术、物流等数字化云服务。(六)促进服务业大数据蓬勃发展积极开展面向服务业大数据的创新应用。不断拓展大数据与服务业的融合广度和深度,加快推动基层支撑和数据服务发展,按照从“点突破”到“面开花”的思路,以应用带动大数据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动大数据+行业创新发展。推进

47、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面向金融、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行业,拓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场景,深化行业应用,推动智能物流、智慧交通、数字金融等领域发展。 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升级,聚焦旅游、健康、养老、教育、餐饮、娱乐等生活场景,促进线上线下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发展体验式消费、个性需求定制服务等新业态,把新余打造成移动生活之都。推动大数据商务服务场景创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推动新余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向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新余先进制造业,吸引数字化转型升级专业服务机构落地。围绕市政服务领域,推动节能评估、环境监测、电力服务等专业机构创新数字化服务场景创新。推动数字会展平台建设。面向锂电、纺织、新履、大健康、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创新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等展会举办模式,以数字技术丰富会展形式与功能,加大对会议会展数字化配套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搭建线上展会,突破传统展会在举办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畅通跨国界交流和多语种沟通渠道,丰富参展、参会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展办会,全面提升平台数字化、智能化办会水平,以数智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云上会展商业价值。加快建设新余政务大数据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加快金融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数字化转型。将商旅云平台与政府出差报销电子票据系统对接,探索党政机关出差、办会全程电子化统一购买服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