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9 ,大小:201KB ,
资源ID:9056439      下载积分:1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enkunet.com/d-90564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为本站会员(13426650027)主动上传,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文库网(发送邮件至13560552955@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

1、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下简称“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全省人社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人社事业在保障改善民生、服务创新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我省人社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是未来5年我省人社工作的指

2、导性文件。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省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主责主业,着力促改革、惠民生、兜底线、防风险,扎实推进“五型人社”建设,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省人社事业取得新发展。一是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累计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较低水平;累计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0亿元,扶持个人创业和带动就业278万人次;累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3.5万人

3、,帮扶23万余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28万余名就业困难人员、131.5万余名农村贫困劳动力、5万余名退捕渔民就业创业;工业园区企业等重点用工领域劳动力用工供需平稳,未出现区域性、行业性用工风险问题;建成11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2276家,累计产值突破1000亿元。二是社会保险制度更趋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并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稳步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政策全面落实,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

4、位一体的制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功能进一步强化;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施,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245万人、558万人、292万人,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突破1100亿元,贫困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293万人,各地累计为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8.1亿元;待遇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增加到2405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月均基础养老金增加到110元,失业保险金月标准增长到1260元。三是人才创造活力有效激发。“产业+人才”系列政策顺利实施,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稳步推进,“1+10”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专技

5、人才、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299万人、494万人,累计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179人,选拔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人选406名,评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53名,新增中华技能大奖1名、全国技术能手33名,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17.6万人,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取得2金1银佳绩;完成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建立高校岗位动态管理机制,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建立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规范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四是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和谐劳动幸福江西”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4%以上,签订集体合同企业2.

6、3万户;农民工欠薪案件、拖欠金额和涉及人数逐年下降,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累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0.8万件,年均仲裁结案率96.5%、调解成功率71.4%;全面实施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职工工资水平年均增长10%,两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8.95%。五是公共服务水平加速提升。全面编制了全省统一的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新建了省级集中的江西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实施了推进全省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首位工程”,构建了窗口端、网端、掌端、自助端一体经办的

7、多元化服务渠道;向全省132家事业单位和11个设区市下放职称评审权,向省直部门下放一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权;12333电话咨询量累计达4757万人次,累计制发社会保障卡4630万张,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待遇补贴等七大领域“一卡通”;全面助力新冠疫情防控,加强抗疫一线人员支持保障,各项关爱倾斜政策兑现落实;服务和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岗位技能练兵比武和法治知识竞赛活动有效开展,全系统服务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行风满意度明显提高。“十三五”时期全省人社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有力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十四五”时期人社事业高质量

8、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专栏1 “十三五”时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单位2015年基数“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值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2702252672城镇登记失业率%3.354.53.153创业担保贷款亿元4895007404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82310501167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1830186020786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812862927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5015505588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2392842999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人28003000517910高技能人才总量万人12114014911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69296.512劳

9、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8.639599.951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69396.314社会保障卡发卡数量万张261540884630注:为五年累计数。(二)发展环境1.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人才资源丰富,内需潜力巨大,市场优势明显,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大局稳定,推进人社事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江西正处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崛起的关键时刻,处于厚积薄发、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特色优势更加彰显,经济综合实力有望实现新跨越,进一步提升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强人才人力资源支撑能力有着扎实基础。从人社领域

10、看,我省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仍然较大并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仍处人口红利期,同时新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将对扩大就业容量、改善就业质量产生积极作用;全省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单项突破到整体推进,统筹层次不断提升,社保基金积累较为充裕,为在更大范围内互助共济创造了条件;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人口红利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产业发展、技术变革、市场空间变化为人才创新创业开辟广阔天地;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更加完善,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效维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更加扎实;全省人社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为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提供了坚强支撑。总体看,“十四五”我省人社

11、事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基础地位更加突显,发展条件更加优越,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问题挑战。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发展不平稳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省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我省人社事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劳动力供求深度调整,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劳动者就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面临较大就业压力,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社会保险适应流动性要求更高,参保扩面空间收

12、窄,基金运行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制约和影响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除,技术技能人才规模、结构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效能有待提升,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潜在因素增多,广大劳动者对体面劳动的多元化诉求日益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的劳动权益保障面临新挑战,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处理难度加大;人民群众高品质、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对健全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发展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全省人社系统上下要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

13、开新局,全力推动全省人社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平台化建设、数字化创新、项目化推进”为主要抓手,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更加完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具创新创造活力的人才队伍

14、,形成更加合理完善的工资收入分配机制,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务,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大局。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部署,扎实推进人社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彰显人社部门政治价值,强化责任担当,为实现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坚持人民至上,增进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坚持保障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坚持改

15、革引领,创新发展。按照政策集成、要素集聚、集团作战的理念,深化人社领域制度改革,努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各项体制机制障碍,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强人社事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依法行政,防范风险。贯彻落实法治江西建设要求,强化法治思维,推动提升人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增强风险意识,统筹发展与安全,坚决兜牢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切实维护和谐稳定大局。(三)主要目标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取得新成效,劳动者技能素质加快提升,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十四五”

16、时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落实,工伤保险省级统筹逐步完善,失业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健全,法定人员社会保险应保尽保,补充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监管和风控防控机制更加成熟,经办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十四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5%以上,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65万人、311万人。人才支撑作用更加显著。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人才规模更加壮大、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精良,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人才支撑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作用

17、明显增强。“十四五”期末,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3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55万人。工资收入分配机制更加健全。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和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更加完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工资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更加完善,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体制不断优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有效提升,拖欠农民工工资有效根治,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农民工服务保障得到加强。人社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服务标准化、手段信息化、渠道多元化、能力专业化持续推进,人社公共服务制度和标准体系不

18、断健全,数字化和智慧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普遍推广,人社公共服务更趋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专栏2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序号指标单位2020年值2025年目标属性一、就业创业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267200预期性2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预期性3城镇登记失业率%3.154.5预期性4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次万人次150预期性5创业担保贷款亿元740550预期性6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数量个1130预期性二、社会保障7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595.5预期性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万人292311约束性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万人558565约束性10职业年金基金规模亿元26

19、1580预期性1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新增结余用于委托投资比例%8080预期性三、人才队伍建设12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万人299330预期性13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人51794000预期性14博士后研究人员年招收数人200250预期性15高技能人才总量万人149155预期性16各设区市技师学院数量所1预期性四、劳动关系17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70.760预期性18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6.390预期性19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9.9596预期性五、公共服务2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万人46304800预期性21其中: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37.167预期性注:为五年累

20、计数。三、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推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促进就业创业机制,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着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一)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就业充分与收入增长良性互动。健全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机制,强化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促进和扩大就业的导向。助力“江西制造”重塑辉煌,稳定传统产业就业规模,优化新兴产业就业结构,扩大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产业就业容量。完善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开发区(工业园区)企业吸纳就业的

21、政策体系,支持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提升城乡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推动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地、常住地平等享受就业政策服务。加强就业资金绩效管理,完善政府促进就业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和绩效评价办法,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就业失业统计调查、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畅通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重大风险协同应对路径,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构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县级以上政府促进就业工作主体责任,完善就业目标责任考核和督查机制,凝聚就业工作合力。(二)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结合产业升级、区域发展,

22、拓宽社会化就业渠道,引导、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推进基层就业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优化不断线服务举措,拓宽就业见习渠道,健全困难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跟踪帮扶机制。打造全省公益性招聘服务平台,强化公共招聘服务。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鼓励支持省内转移就业,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培育壮大江西特色劳务品牌,探索搭建省内跨县域劳务协作平台,深化拓展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跨区域劳务协作。强化失业人员就业服务,健全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救助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就业援助服务工作机制,优化公益性岗位

23、开发管理,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及长期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统筹做好妇女、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群体就业工作,做好大龄劳动者就业帮扶,开发老龄劳动力资源,支持发展银发经济。(三)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重点群体、重点行业领域专项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先进制造业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新职业培训特别是数字经济领域技能人才培养。探索引入现代化手段和方式开展数字技能类职业培训,推进职业培训方式多样化,支持开展订单式、套餐制培训。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

24、全面推行电子培训券。大力推进线上职业技能培训,搭建线上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实施技能人才专项培养基地建设项目,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开发适应江西实际的职业培训包,促进职业培训规范化管理。探索建立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评价体系,提升职业培训实效。(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建立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长效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招才引智、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等重点群体、重点领域扶持力度,推行一证办理、10万元以下免担保、“无还本续贷”等具体举措,进一步简化申请材料、降低担保门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创业担保贷款可得性,降低创业个人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25、,保持创业担保贷款“江西模式”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打造梯次格局的创业型城市,支持建设一批高质量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园区,为各类初创实体提供场地支持、租金减免等政策扶持。举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开展“江西省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表彰。推进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强化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加快完善相关劳动保障制度。建设高水平创业导师队伍,加强线上线下创业教育培训和服务指导。持续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个体经营,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五)健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

26、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专业化、便捷化。加强街道(乡镇)、社区(村)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依托各类代办点延伸服务触角,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开展基层就业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服务,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社会民营机构合作。支持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加强专业化、职业化队伍建设,建立就业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队。推动创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充分就业社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单位。(六)建设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

27、的实施意见,加快健全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完善用人制度改革,引导和促进人力资源在城乡、区域和不同所有制单位间合理流动。贯彻实施江西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培育壮大市场规模,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以国家级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龙头,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省、市、县(市、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区域性人力资源配置中心和功能性平台,构建多层级联动的产业园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零工市场”和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培育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领军企业、领军人才,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人力

28、资源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协同发展。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数据库,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监测和市场统计分析制度,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编制江西省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组织开展高峰论坛、博览会、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引导人力资源供需精准对接,推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交流合作。加大行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提升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推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栏3 就业创业拓容提质行动01 就业创业支持激励

29、计划创建20个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县(区)、300个省级以上充分就业社区,选树公共就业服务典型,按规定予以支持激励。推动创新型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创建,举办“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开展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02 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精细化、差异化就业服务机制,提升就业能力,打造全省统一权威公共招聘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专项招聘,全面强化就业帮扶,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三支一扶”、青年见习计划落实。03 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各类劳动者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不断提升劳动者

30、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04技工就业促进计划“十四五”期间,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在省内就业比例力争达到60%以上。支持技工院校与省内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对与省内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按规定给予技工院校一次性技工培养补助。05 技能人才评价提质扩面行动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到2025年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全覆盖,每个县至少有1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实现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认定。发展第三方评价机构,遴选建设60所左右第三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形成省、市、县三级社会化评价体系。围绕我省地域和非遗等文化特色就业技能,实施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评价,到2025年开发

31、公布不少于100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06 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到2025年,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重点培育行业领军企业5-6家,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30个,将国家级中国南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示范园区。07 农村劳动力劳务协作计划建立农村劳动力省际转移就业协作机制,建设省内跨区域转移就业对接平台,支持地方政府对接各类工业园区实施农民工组织化、规模化就业。08 劳务品牌促进就业计划健全劳务品牌建设机制,培育江西本土特色劳务品牌,强化政策扶持,支持创建孵化、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加快劳务品牌发展提升,发挥劳务品牌带动有组织化劳务输出作用。09

32、 就业创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拓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渠道,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项目机制,扩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实施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建设就业形势监测预警体系。四、健全更加完善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省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一)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绩效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贯彻落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

33、遇和病残津贴政策,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完善省级基金调剂制度,出台省级基金调剂管理办法。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逐步做实职业年金,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管理,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继续做好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弹性缴费机制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建立健全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完善省级调剂金管理办法,加快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健全

34、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失业保险支持参保企业稳岗、参保职工提升技能政策体系。健全工伤保险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制度。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建设20家省级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和20家工伤康复示范机构。推进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完善工伤保险费率管理政策。建立健全补充工伤保险制度,支持赣州等地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支持景德镇等地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适时修订江西省实施办法。(二)推进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数据共享,深入推进工业园区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等重点群体精准扩面,加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持

35、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参保人员应保尽保。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稳步扩大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覆盖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外工作人员参加企业年金,推进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加强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重点推动中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单位和人群参加失业保险。开展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专项扩面,全面推进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围,建立建筑业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长效机制。深化社会保险费征缴改革,稳步提升社会保险费征缴率。(三)完善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贯彻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调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适度提高企业职工死亡后遗属困难

36、生活补助标准,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提高全省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缴费档次和缴费补贴标准,适度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月人均领取待遇水平最低达到180元。健全失业保险待遇标准科学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失业保险金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联动机制,将失业保险金提高至适用区域最低工资标准的90%。统一全省工伤保险“三大目录”,规范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标准,逐步提高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等长期待遇项目的保障水平。(四)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加快建设人社民生资金监管平台,构

37、建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风险识别、监测、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基金监督行政执法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严厉打击欺诈骗保、侵占社保基金违法行为。探索开展智慧监督,推进风险防控措施“进规程、进系统”,实现业务经办事前预防控制、事中核验比对、事后稽核监督。制定社会保险经办内部控制规范。加强数据稽核,强化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常态化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防范社保基金“跑冒滴漏”。建立社会保险稽核专员制度,分片区定期开展社保基金稽核工作。探索建立基金追缴公益诉讼机制。坚持精算平衡,健全基金预测预警制度,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长期平衡。加强职业年金基金投

38、资运营管理,完善绩效考核评估办法,“十四五”期末全省职业年金基金规模达到580亿元。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运营工作,每年基金新增结余80%以上用于委托投资。推进社会保险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打击社会保险领域违法失信行为。配合做好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五)提升社会保险经办能力实施社会保险经办能力提升工程,落实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条例和社会保险服务综合柜员制实施指南,规范经办服务流程、岗位职能和人员管理。完善省级集中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夯实线上服务基础,拓宽线上服务范围。推动建立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相适应的经办管理服务体系,逐步建成垂直管理

39、的经办组织架构。推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更加顺畅便利。加快推进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转型,提升社会保险经办精确管理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推进退休审核业务网上经办,实现全省退休人员档案电子影像化。统一失业保险经办服务标准,畅通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发放渠道。完善工伤保险经办规程,实现全省工伤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全覆盖。全面提升社会保险数据质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保障社会保险数据安全。加强社会保险统计工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直接从经办库生成。加强社会保险经办队伍建设,加强全省社会保险精算团队建设,常态化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培训班,提升基层经办人员综合素质。专栏4 社会保险扩面提升行动01 全民参保扩面

40、计划聚焦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开展精准扩面。推动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等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以60岁以上未参保人员为主要目标,以中断缴费人员为重点,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扩面续保工作。开展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专项扩面,探索开展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推进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小微民营企业员工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范围。02 社会保险基金运营监管提升行动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促进基金保值增值。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新增结余80%以上用于委托投资。完善职业年金绩效考核评估办法,保障职业年金基金长期稳健运营。03 社

41、会保险经办服务提升工程落实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条例和社会保险服务综合柜员制实施指南,规范经办服务流程、岗位职能、人员管理和设施设备,健全社保经办绩效考核和岗位补贴制度,推进标识统一、柜台统一、着装统一、服务统一。推行社保服务“前台综合受理、限时业务后台办理、专窗反馈出件”经办模式,推广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实行“帮代办、容缺办”,加快高频事项秒办、一般事项即办、关联事项联办。到2025年底,实现社保公共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率100%、秒办即办事项比例达到80%以上。五、建设更具创新创造活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实施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努力营造“引得进、

42、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更大力度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建设“人才赣军”。(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领域和重大创新平台,大力引进聚集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我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新兴产业领域,支持企业引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形成人才兴产业、产业聚人才的良性循环。实施赣籍人才回归工程,鼓励赣籍人才通过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馈、“三请三回”、“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援家乡发展。把握后疫情时期人才流动趋势,开展海外引才专项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引进海外留学人才来赣创新创业。实施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形成

43、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完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制度,弘扬突出贡献人才与时俱进、科学求实、开拓创新、拼搏奉献的精神。加大博士后招收力度,培养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鼓励和引导优秀博士后人才向企业流动,充分发挥博士后科研平台和团队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用转化。加快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政策服务体系,完善与高层次人才业绩和价值相结合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政策,持续优化高层次人才发展环境。(二)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成一支能够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

44、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人才分类评价制度改革和评价体系建设,形成鼓励企业多出人才、鼓励人才向企业流动、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导向,引导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修订职称评价条件,完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政策,推进职称领域放管服改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新业态发展需要,开展特色产业领域和新职业职称评审。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抓手,举办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开展大规模的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三)加强技能人才队伍

45、建设围绕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聚焦“技能江西、人人成才”,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实施新时代“赣鄱工匠”培育工程,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良、布局合理、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探索扩大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和规模。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有关政策,提高技术工人政治、经济和社会待遇,推动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加强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开展“赣鄱工匠”和“江西省能工巧匠”评选,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完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加强职

46、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建设,定期举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开展各级各类行业企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四)加快技工教育发展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工程,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江西技工教育品牌,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构技工院校布局,推动人口50万以上或工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县(市、区)建设技工学校,设区市建设技师学院,打造技工教育区域中心。重整技工教育资源,鼓励集团化发展,发展万人规模技工院校,建设一批优质技工院校。引导技工院校围绕地方产业合理设置专业,推进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优质专业(群)。提高办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竞

47、赛引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技工院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打造智慧校园。规范院校管理,健全技工院校管理体系,加大监管督导力度。(五)稳妥有序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建立符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在县以下事业单位稳步实施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完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公开招聘、岗位管理等制度。调整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及最高等级控制标准,加大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力度,健全考核、奖惩、培训机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服务,推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一件事”服务模式,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监督。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按规定创新创业,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办企业。(六)加强表彰奖励工作加强表彰奖励工作基础建设,完善全省表彰奖励制度体系。认真做好各项国家级、省部级表彰奖励工作,加强对市县表彰奖励工作指导。加大清理整治违规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长效监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