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曾经以幸福为主题,做过一次历时半年,采访人数上千的调查访问,探究那一些对于人们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最后的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原本预定的“财富、权力”对于提升人们幸福感并没有太多的帮助,而帮助最大的一项反而是很容易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那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在这些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便是亲情,这是很多人幸福感最为重要的来源。中国人显然是世界上最为注重亲情的一个国家,尤其是父母对于子女之间的这种亲情,更是对于人们的生活非常深远持久的影响,很多人一生坚持不懈的奋斗,就是为了能够尽到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能够让自己的儿女过上幸福的生活。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亲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广泛且深远,所以后来也是因此而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俗语,如“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便是很多作为子女的人,在经过漫长的世事坎坷之后,在经历了那一些狼狈无助的仓皇以后,心中依然能够有所慰藉,因为父母在那里,我们就不是只能够随波逐流的无根浮萍,在遇事不顺意的时候,依然能够回到家乡去汲取力量治愈自己。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是一句非常温情的话,能够让众多的成年人们在面对众多无奈的时候,心中依然保持那一份温情,自然而然生出无数面对生活的英勇之气,但它的下半句其实更加经典,不过却少有人知,那就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与前半句的温情脉脉相比,已经只剩下满腔的凄楚与辛酸。
父母在的时候,不管自己长到什么年纪,是否已经结婚生子,也不管自己赚到了多少钱,是否已经功成名就,又或者依然穷困潦倒,始终有着那么一个地方,能够让自己心安理得地做小孩,总会莫名其妙地觉得这样的生活会永远过下去,不会发生太多的变化。
但是等到父母不在的时候,从小便深植在内心深处的力量源泉被抽离,我们的生命便失去了最为坚实的根基,同时我们也必须去面对那一些与生死有关的事。用知名演员高亚麟的话来说就是“父母,是我们面对死亡的一道壁垒,一旦父母不在了,那么我们就开始直面死亡,与死神的距离变得特别近”,这也就是对于“人生只剩归途”的精确阐述。
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的中国,将“孝”放在所有礼仪的第一位,称百善孝为先,只是我们在年少的时候,常常不懂得父母的苦心,等到终于明白的时候,却往往已经是来不及,希望大家都能够来得及,在最后与父母“告别”的时候,不是满怀愧疚的苦涩,而是充满释然的温情。
原件地址:俗语“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下半句更加经典,却少有人知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