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艺术家曾说:“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
人活一辈子,一直在为养家糊口而奔波,为金钱名利而拼搏。
生活总被无用的社交、杂乱的生活、无谓的思绪填补,以至于丢失了自我。
人生苦短,学会删减就繁,澄清滤除无关紧要的杂质,还自己一个安宁的人生。
人生的下半场,圈子干净、生活简单、头脑清醒最就是好的状态。
圈子干净,少是非
古话说:“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人活一世,就会有圈子。
圈子不止能够改变自身的生活轨道,甚至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成败。
有一位大学生,初入社会,便成功进入了一家企业工作。
然而,在随后的几年里,大学生陆续结识了一群玩得开的狐朋狗友。
总是在一起抽烟、喝酒、打牌,怎么痛快怎么来。
大学生不复以往的自律,整日醉生梦死,穷奢极欲。
岁月悄然流逝,大学生除了年龄的增长,并没有任何的进步和成长。
后来,企业结构优化。
多年来原地徘徊的兄弟团,在内部选拔中,大多失利。
要么被裁员,要么被降职。
而大学生也只是勉强保住了工作,收入不高,开销极大,不得不向家人借钱度日。
而与大学生同时入职的人,有的早早晋升,收入翻番,有的锤炼技能,跳槽涨薪。
与不同的人相处,就会有不同的人生。
同自律的人相交,自然不会懒惰;和自强不息的人共处,自然不会怠慢消极。
如若因利益结伴而行,也会为利益而结束。
身处乌烟瘴气的社交圈,就容易丧失斗志,难以追上他人的步伐,直至望尘莫及。
处于优秀的圈子里,耳濡目染间,就会处处卓绝。
与智者同行,自会非同凡响,与高人为伍,自会攀上顶峰。
懂得定期净化圈子,留下值得的人。
即便圈子再小,也要保持干净。
眼睛干净,才会邂逅靓丽的风景;圈子干净,方能拥有向上的人生。
生活简单,更富足
《道德经》中有云:“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生活的本质就是大道至简,生活简单才是幸福的根源。
在东晋时期,陶渊明原本在朝为官。
因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不愿与俗中有恶的尘世,同流合污,选择归隐山林。
归隐后,守着十余亩田地,八九间茅草屋。
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常常趁着农闲之时,在山林溪边的茅屋旁,耕耘栽培各种花草树木。
偶尔,也会在闲暇之时,垂钓山溪。
即便日子艰苦,生活清贫,但却怡然自得,过着桃花源般与世无争的生活。
正所谓“一个人,放下的越多,才越富有。”
追求的愈多,反而愈会在繁杂琐碎中失去光彩。
车子再豪华,也只是个代步工具,房子再大,也就只睡一张床。
即便四季变换,衣服常穿的往往只有那几件而已。
余下的不过是在角落里,积尘落灰,甚至有的连吊牌都不曾摘过。
虽说生活鸡零狗碎乃是常态,绿豆芝麻最为平常。
但也不过是一日三餐,夜眠五尺。
纵有便是良田千倾,广厦万千也难换。
活得简单,就不会为外物所裹挟。
身无负累,才会在岁月静好中此起彼伏。
生活,从简单开始,美好便会如期而至。
头脑清醒,不内耗
一位诗人曾有言:“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所风即灭。”
曾有这样一个实验:
在实验中,将参与实验的人分成两组。
要求一组的参与者,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请想象一只白色的熊。
而另一组参与者则是想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想白熊。
然而,被要求不要去想白熊的那一组,反而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不止想到白熊的次数多,频率也高。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之为白熊效应。
就像失眠的人总被告知,睡前不要瞎想。
但脑子却乱作一团,被各种各样的想法,塞成了午餐肉罐头。
愈是不要做的事情,往往愈会做;越是不想记得的事情,越会忘不掉。
人生中,比内卷更可怕的往往是自我内耗。
考试尚未来临,就忧心自己未能及格过;工作稍有差池,就彻夜辗转,难以难眠。
遇到事情总是胡思乱想,左右为难,陷入纠结之中。
纷杂的思绪,只会消耗自身的精力,直到自己疲倦不堪,精疲力竭。
与其在万千思绪中自我消耗,不如学会放下,让脑海里的杂念,不断淡化、同化。
懂得保持清醒的头脑,让生命化繁为简,方能无畏柴米油盐的琐碎,无惧酸甜苦辣的喜悲。
▽
一位哲学家曾有云:“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人生本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
前半程,在不断做加法;后半程,就要懂得做减法。
一个人的生活里,总有遇不完的人,想不完的事,追不完的欲。
不被无效的社交裹挟,不被物质与执念羁绊。
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方能自得其乐,自在随心。
认同的点个在看,请您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