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其中历经了无数次的朝代迭换,伴随着朝代更迭,战争频发。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蒙古绝对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民族,蒙古的铁骑几乎征服了一半世界,他在灭西夏的时候用了差不多21年,灭金的时候用了23年。这是为何?是因为蒙古的兵力衰退了?还是金国的兵力比西夏的强大?为何在众人眼里,一直以“文弱形象”著称的南宋,蒙古铁骑却迟迟啃不下来?
需要补充的是,蒙古曾是金国的手下败将,尔后蒙古却用铁骑征服了金。首先从人数上说,金的人数比蒙古的人数将近少了一半,因此,兵力资源是一个非常致命的碾压。如果没有很好的军师抑或地理优势做前提,委实很难赢。因此,从兵力上讲,金国具备非常被动的劣势。
第二个原因就是生活习性所致,金在占领了其他国家之后,他们的生活方式慢慢改成了农业发展了,他们对于兵种战力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视了。而蒙古本就是游牧战争民族,并且他们心里侵略意识极强,无论周遭如何,蒙古一直在不断强化自己的作战兵力,没有懈怠!这样一来,金在这方面也不及蒙古。
在金逐渐变游牧为农耕之前,他也是靠马背快刀征服了不少地方,只是当他们占领一些肥沃土壤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强化自己的兵种战斗力,后期、金陆续统治了北方中原一些地区,他们几乎完全丧失了自防意识,再也没有当年那种“金人不过万,过万无人敌”的局面。
在中国古代,“富裕是要挨打的”,正好跟现在相反,现在是落后就要挨打。古代、一个民族羡慕另一个民族,就是羡慕对方的先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农耕文明一直是汉族的承传,很多少数民族看到汉族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就觉得:“瞧瞧人家过的什么日子,自给自足,我们过得是啥啊,天天打打杀杀,头每天在腰带上悬着。”就这样,很多游牧少数民族开始南下攻打汉族王朝,以改进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蒙古迟迟啃不下大宋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上讲,彼时的蒙古占地面积太大,导致靠中央集权式的管理变成了鞭长莫及的疑难杂症,蒙古人不懂“大禹治水”,不懂得分权放权,不懂得制度衡化,紧接着内部分裂出了四大汗国,但是窝阔台汗去世之后,蒙古内部开始出现了严重的内讧,再加上臣工之间尔虞我诈,管理严重失当,朝政十分腐败。
其二,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大,汉人的反抗精神很顽强。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总觉得宋朝积贫羸弱,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试想,如果真的弱,为何大宋坚持了319年?南宋扛了152年?那说明还是强,悉数南宋的各类战争状况,肯定是赢的多败的少,要是尽管输,能扛320年吗?肯定不能。
而且,宋朝缺马,整个大宋期间,战争的胜率一直都保持在70%以上,而且大宋在和金还有西夏交手的过程当中,士兵们表现出来的顽强意志,真的是可歌可泣。因为大宋缺马匹,整个宋朝多半的仗都是围歼战。
其三,宋朝当时掌握了火器。但火器只是提高了威慑力,实际轰炸力却不是很精准。因为炮座只能架在城楼上,固定的被动作战,引敌来城,而大炮对于分散的蒙古骑兵,很难有的放矢,因为蒙古的移动战术太牛了,快聚快撤。不过蒙古人也只能在城下周旋,靠近不了大宋。大宋最后乱在内而不在外,一大批文人臣工的投降,导致最后二张碰面的时候,都是仰头叹气,不免令人唏嘘。
其四,宋朝和金、西夏的地理位置。宋朝多丘陵,而且宋朝的水上作战技术很厉害,水路极其发达,蒙古铁骑适合在平阔的地区作战,对于水路他们局限性极大,蒙古人主要是三路作战,请看:两淮战场、水路太复杂,蒙古吃大亏。四川战场、地形过于复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荆襄战场、城市太多,完全成巷战了,宋兵则精于巷战。
其五,宋朝人口数量庞大。相对来说大宋人口众多,最后打红眼了大家揭竿而起全民皆兵。而蒙古、金以及西夏在人口数量上没有大宋有优势,而且游牧民族对于家园情怀和故土的感情没有汉人强烈,这是马背民族和农耕文明的文化差异,甚至在汉人的基因里,他们的思想已经被儒家思想和农耕文明田园了,若故土有敌来犯,大宋的汉人誓死反抗,参考状元宰相文天祥,他那句“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每次读完我都感动的想哭。
最后一点,算是客观原因。蒙古和宋最初真的不接壤,中间隔着金和西夏,而大宋和蒙古最初合作一起联合消金绝对是一个不智之举,这位后期蒙古打宋买埋下了重重的的伏笔,而且最后还是大宋“出尔反尔”。
蒙古最弱的是水军,他们中的很多人估计连真正的大海都没见过,后来随着南宋这边投降派的愈来愈多,导致蒙古的水军日渐转好,最后在陆秀夫跳海的时候,“二张”可是曾经并肩作战的兄弟,而彼时一个为敌一个战罢自杀殉国,想到此时,难免令人唏嘘不已。
写到此处,忽然想起文天祥的一句诗:“惟有一灵忠烈气,碧空长共暮云愁!”......
原件地址:蒙古灭金用了23年,灭西夏用了21年,却为何迟迟啃不下南宋?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整理,不代表本站观点。分享本文章目的在于学习,如有侵权,请邮件告知删除,本站将在收到删除告知信息的情况下,24小时内删除,并给予道歉,谢谢支持! 请使用微信客户端打开页面并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或者微信直接搜索文库网。
[ 微信公众号ID:WENKU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