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解谜 太平军屠全州真相.pdf

上传人:魏子好的一塌糊涂的文献 文档编号:1073061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61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解谜 太平军屠全州真相.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苏芬战争苏芬战争 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战争。1938 年 4 月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后,苏联多次以维护西北边 界和列宁格勒的安全为由,要求同芬兰交换领土和租借军事基地,1939 年 11 月 9 日双方谈 判彻底破裂。11 月 28 日,苏联宣布芬军在边境挑衅,决定单方面废除 1932 年缔结的苏芬 互不侵犯条约,次日中断了两国外交关系。11 月 30 日,苏军以 20 个师(45 万人)、2000 辆战车和 1000 余架作战飞机开始向芬兰发起全线进攻,宣布在其占领区帖里约基成立了以 O.B.库西宁(18811964)为首的芬兰民主政府, 声称红军是应政府要求越过边界的。 芬军在 力量对比不利的情

2、况下,凭借 19271939 年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 固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战、阵地战和消耗性围歼战,因此苏军 除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进展较快外, 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较大, 对 芬军主阵地久攻不克。1940 年 1 月苏军重新组织攻势,总兵力增加到 46 个师,于 2 月 11 日以密集炮火和重型坦克在地峡发动总攻, 空军对芬后方城市和交通线进行了狂轰猛炸, 14 日突破曼纳海姆防线,芬军于 2 月 26 日退守维堡一线。战争一直延续到 3 月,苏联面对芬 军顽强的抵抗,不得不抛弃库西宁政府,芬兰政府也因弹尽粮绝只得接受苏联的媾和

3、条件。 3 月 13 日两国经瑞典调停在莫斯科签定了和平协定,芬兰将其东南部包括维堡(芬兰第三 大城市,重要工业中心和塞马运河出海口)在内的卡累利阿地峡、萨拉地区和芬兰湾的大部 岛屿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港租给苏 30 年。由于整个战争是在冬季严寒中进行的,史家称 之为“冬战”。 1941 年 6 月 22 日希特勒德国进攻苏联后,芬兰于 25 日借口苏机轰炸了芬兰领土, 宣布 全国处于战争状态,芬、苏重新开战,史家称之为“续战”。芬军于 6 月 28 日发动总攻, 9 月占领维堡等城市,12 月 6 日芬兰宣布收复在冬战中的一切失地。1944 年苏军在德苏战 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后,6 月 9

4、日挥师向芬军阵地猛攻,攻破“新曼纳海姆防线”。6 月 15 日,芬军退出东卡累利阿,20 日维堡失守。6 月 23 日苏敦促芬兰投降,并命令苏军继续向 芬兰纵深地区挺进。7 月苏军重占萨拉地区,芬军已失去再战的能力, 8 月芬兰被迫求和, 并于 9 月 2 日宣布断绝同德国的关系, 9 月 19 日在莫斯科同苏签订停战协定和临时和约, 并对德宣战。1947 年 2 月 10 日,苏联等盟国与芬兰在巴黎签订正式和约。巴黎和约除 确认 1940 年苏芬和约的一切规定外,芬兰又将贝柴摩省归还苏联;把波卡拉半岛租让 苏联 50 年;赔款 3 亿美元,并承担审判战犯,限制军事建制等义务。芬苏两次战争中,

5、苏 从芬兰共割取 45840 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卡累利阿地区苏芬边界线向北推移了 150 公里。 苏芬战争苏芬战争- -一怀冰冷而若涩的一怀冰冷而若涩的“罚酒罚酒” 1939 年 11 月 30 日,欧洲大战烽火正浓,强大的苏联发动了侵略弱小芬兰的非正义战 争,苏芬战争爆发。 1939 年 11 月 30 日,上午 9 点 15 分,苏联轰炸机出现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上空,空袭造成 90 人死亡,数百人负伤。与此同时,苏联轰炸机还空袭了芬兰另外 15 个城市,其中包括芬 兰第二大城市维堡。 1939 年 12 月,赫尔辛基市民在火车站排队等候疏散 芬兰对苏联的战争是一次很有名的以弱对强的战争。十

6、月革命以后,苏联经过多年的社 会主义建设,经济、军事上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军事力量更是比当时强大的法西斯德 国有过之而无不及。1939 年 11 月 30 日,苏军以 20 个师(45 万人)、2000 辆战车和 1000 余 架作战飞机从四个方向对芬兰发起全线进攻。企图在 3 天内“解放”芬兰,并且当晚就在芬兰 建立起了傀儡政府。 1939 年 12 月,苏军坦克和步兵正在准备向拉多加湖附近列米提的芬军发动进攻 1939 年 12 月初,苏军第七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在卡累利阿和拉多加湖两个方向与芬兰军 队激战。图为被芬军击毁的苏联 T-26 坦克。注意这辆 T-26 是早期的双炮塔型 而

7、当时芬兰全国人口只有 370 万人,国防军总数只有 3.3 万人。芬兰陆军的装备,也只 停留在一次大战的水平上。芬兰国土狭小,根本没有战略空间。苏联高层骄傲地认为芬兰会 像其他波罗的海国家一样不堪一击,乖乖地归顺于苏联强大的襁褓之中。然而,芬军在力量 对比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凭借 19271939 年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的“曼纳海姆防线”的坚固 工事,利用严寒和沼泽森林的有利地形,展开反击战、阵地战和消耗性围歼战,因此苏军除 在北冰洋的贝柴摩和萨拉地区进展较快外, 在卡累利阿地峡和拉多加湖一带伤亡惨重, 对芬 军主阵地久攻不克。加上苏联在“大清洗运动”中,大部分军事将领都遭到迫害,“幸运”活着 的

8、将领们也根本无心指挥战争。 残酷无情的严寒气候则使苏军损失惨重。 根据苏共中央总书 记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透露,苏军实际在苏芬战争中损失上百万人。 按照紧急动员令集结起来的芬兰士兵 在 1939 年 12 月初,芬兰部队陆续投入战斗 1939 年 12 月 24 日,第一批美国志愿者出发前去芬兰。照片中显示这些志愿者乘船离开纽约。 一个通信员正在将命令传递给行军中的部队指挥员。 1939 年 12 月 1 日,芬兰北部贝萨摩地区,芬兰炮兵正在操作 1887 式的老式火炮向苏军阵 地射击。 1939 年 12 月 1 日,苏军飞机再度轰炸芬兰城市,芬兰防空部队第一次击落苏军飞机。照片 显示的是赫尔辛

9、基的高射炮部队击落的一架苏军轰炸机残骸 1940 年 1 月 21 日,列米提东,芬军消灭了一股被围困多日的苏军。 被击落的苏军轰炸机残骸 Tolvoyarvi 战役中芬军的战利品反坦克炮 苏联悍然入侵芬兰苏联悍然入侵芬兰 当时被认为军事实力跟德国不相上下的社会主义苏联,趁 1939 年 9 月波兰败亡之机, 为了自身安全要求芬兰割让领地, 芬兰政府当然不会接受苏联的无理要求。 结果苏联单方面 撕毁 1932 年缔结的苏芬互不侵犯条约,于 1939 年 11 月 30 日发动了侵略弱小芬兰的战 争。 正是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使芬兰脱离沙皇俄国的占领获得独立; 然而 22 年后,

10、 却也是十月革命建立起的苏联发动了侵略芬兰的非正义战争。 苏军西方面军总司令铁木辛哥元帅 卡累利阿防线上的芬兰士兵。这些芬兰士兵在零下 40 度的气温下坚守曼尼海姆防线,顶住 了苏军第七集团军的密集攻击,直到战争结束这个地区的战线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苏奥穆萨尔密战役期间,苏军援军第 44 步兵师沿拉特公路赶来。图为负责阻击的芬军士兵 正在观察增援来的苏军动向。 在苏奥穆萨尔密村围歼苏军第 163 步兵师后, 芬军没有时间去欢庆胜利, 而是紧急转向东南 赶去准备再接再厉围歼前来增援的苏军第 44 步兵师_ 在 Tolvoyarvi 被芬军击毁的苏军坦克 芬军在检查苏军第 163 步兵师官兵遗

11、留在战场上的伏特加酒瓶。 苏军地 163 步兵师在芬兰组织有效抵抗前占领了苏奥穆萨尔密。 12 月 27 日, 芬兰军队开始反击, 他们首先包围了苏军,然后围歼之,照片显示芬军在这一战役中捕获的苏军官兵。 雪地狙击手让苏军绝望雪地狙击手让苏军绝望 在这场以弱抗强的战争中, 芬兰狙击手有着非常卓著的战果。 百发百中是狙击手们追求 的境界。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 2.5 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 兵需 20 万发子弹,然而同时期的一名狙击手却平均只需 1.3 发。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数字 对比! 滑雪巡逻队在运动中,注意这些士兵的冬季装备。 芬兰狙击手中最厉害的当数 SimoH

12、ayha。SimoHayha 是芬兰也是世界最高猎杀记录 505 次的保持者。以 SimoHayha 为首的芬兰狙击手组成了滑雪部队,他们大多是专业猎人,对 于山林的地理环境非常熟悉, 身穿跟雪一样白的白色伪装服, 滑着雪橇在大雪封路的荒郊野 外来去自如。在一片雪白的环境下,穿着笨笨的棕褐色制服、在雪地中辛苦跋涉的苏联红军 士兵则是最明显不过的目标了。 芬兰滑雪巡逻队穿行在拉多加湖的小岛森林间。 这些滑雪杀手来去神速, 给苏军造成很大精神压 力。 苏军中没有类似部队, 到 1940 年初, 才匆忙仿效芬军组建了十多个滑雪营并很快投入实战。 以SimoHayha为首的滑雪部队使用的虽然是从帝俄时

13、期沿用下来的Mosin-Nagant步枪, 却能在 700 米外狙杀苏军,在苏军士兵中造成极大的恐惧,称他们为“白色死神”。 一次精确的射击 即使趴在雪地上,苏军也逃不过狙击手迅速而准确的射击。只要脑袋一探出地面,用不 了 30 秒,就可能永远离开那战火纷飞的人世。有的胆小鬼士兵不敢抬头,趴在地面上,只 顾低着头扫射,结果屁股上就被打出个对穿的窟窿。由于 SimoHayha 在苏芬战争中的突出 贡献,他被芬兰人民尊敬地称为“民族英雄”。 苏联在苏芬战争中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也许是由于对“白色死神”的恐惧过于强烈, 芬兰狙击手在雪夜中射击篝火旁饥饿疲惫的 苏军士兵时,他们由于极度绝望,竟然对身边猝然毙命的战友视若无睹,静候着属于自己的 那一颗子弹。 在 SimoHayha 的 505 次击杀中,许多死者的最后容貌非常沉静,但谁知道这看似沉静 的外表下,内心到底是从容还是绝望呢? 停战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资料 > 中国历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