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XX年上半年团委书记年终个人述职报告.docx

上传人:林小宇 文档编号:1083878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上半年团委书记年终个人述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XX年上半年团委书记年终个人述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XX年上半年团委书记年终个人述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XX年上半年团委书记年终个人述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XX年上半年团委书记年终个人述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积极争取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建设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推进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蔬菜尾菜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建设,重点建设青岛华睿弘盛能源、莱西中集能源畜禽粪污集中处理和平度崔家集大型秸秆沼气发电项目等大型能源化利用集中处理中心项目。到2018年年底,142家未配建粪污处理设施的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建到位。到2022年,全市秸秆打捆收集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农作物秸秆青贮100万吨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3.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计划。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推广健康生态种养模式,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点,打造现代生态农业

2、“多级循环体系”。到2022年,健康生态养殖覆盖率达到25%以上,涉农区(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六)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立足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创新农民增收利益联结机制,打造“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深入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一二三产融合、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形成市、区(市)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体系。实施产业兴村富镇行动,支持建设一批乡土经济活跃、乡村产业特色明显的产业强镇,树立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农村产业融合示范样板,让农业产业强镇成为资源要素

3、的聚集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城乡融合的连接器、宜业宜居的幸福地、乡村振兴的样板田。到2022年,建成10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创建3个以上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以省级以上为龙头、市级为骨干、区市级为基础的产业园发展良好格局,构建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七)实施开放合作工程。积极开展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两区”建设,拓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鼓励涉农企业到境外进行农业资源开发、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等,带动农业装备、生产资料等“走出去”。到2022年,建设2个省级以上农业对外合作“两区”

4、。加大对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支持力度,带动提升内销农产品质量。继续建设以粮油、饲料、蔬菜、禽畜、果茶、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为重点的加工出口集聚区。到2022年,建成6个出口产业集聚区。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推进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在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港口码头等领域进行整体布局,实现全产业链运营。到2022年,培育5家农业“走出去”重点企业。提升远洋渔船装备水平,壮大大洋性渔业,巩固过洋性渔业,加快推进远洋渔业海外综合性基地建设。(八)实施主体培育工程。坚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引领,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园区集中,带动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产业发展联合体

5、,逐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培育发展一批规模适度、管理有方、经营有效的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联合与合作,组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家庭农场联盟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持续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到2022年,市级以上示范经营主体达到1500家以上,培育种植规模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1万家,发展农民合作社1.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000家以上,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75%以上。(九)实施农业双创工程。完善城乡、区域、校地之间

6、人才培养与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城乡人才要素有序流动,培育一批新旧动能转换的实用人才。1.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规律,提升农民生产经营素质,积极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健全以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广校)统筹协调、培训示范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延伸覆盖的“一主多元”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形成市场主体多方参与、适度竞争的多元化培育机制。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突出“学历+技能+创业”导向,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兴业能力。2.突出乡村专业人才培育。深化与青岛农业大学的合作共建,集中双方优势资源和研究力量,建立乡村专业人才

7、定向培养机制,参照近年来培育公费师范生、医学生等政策,在青岛农业大学设置相关专业,连续五年每年定向培养一批农技推广人员,毕业后到我市农村签约服务5年以上。认定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培育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3.突出“三乡”人才培育。实施“农村能人回乡,优秀青年下乡,科技人员兴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为重点,吸引更多能人投身农业农村发展。鼓励农村能人回乡发展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卫生健康、企业等城市青年人才到农村开展服务。每年选派100名技术能力过硬、熟悉农村工作

8、的农业科技人员,联镇帮村“一对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到2022年,建设农村双创示范基地10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培养乡村振兴实用人才1万名。(十)实施科技展翅工程。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涉农科研院所、农业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跨界跨域合作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1.推进现代种业提升行动。尽快制定出台财政、科技、人才等政策,以青岛(移风)国际蔬菜花卉种子产业园为载体,推进青岛国际种都建设。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创新育种为导向,建设蔬菜、粮油、果茶、食用菌、畜禽、水产等10家种业研发中心;以本地优势种业区域布局

9、为基础,建设小麦、花生、大白菜等标准化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建成优势作物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以上,力争建成1-2个农作物全国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以“互联网+”和种业大数据为枢纽,建设线上交易、线下展示的全国(国际)种子会展、种权交易中心;以本土种质资源为支撑,建设储量丰富的种子资源保护中心;以部级种子检测机构为依托,市、区(市)级检测部门相匹配,建设检测功能完善的种子质量检测中心。2.加强现代农业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一批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智能生产、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循环农业、农业污染控制与修复等关键技术,到2022年,建设5-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农业重点实验室,培育3-5家大型农业科技企业

10、孵化平台,推广新型农业实用技术100项。3.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动山东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措施贯彻落实,按照机构、人员、场所、经费“四落实”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完善首席专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的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到2022年,建成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50个,建立一支人员稳定、保障有力、能力突出的农技推广队伍。(十一)实施“两全两高”装备工程。实施农业领域“机器换人”,加快“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创建2个省级“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率先建成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11、整体推进示范市。到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发展壮大农机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院青岛分院项目和智能农机小镇建设,支持以九方泰禾机械为重点的动力机械装备研发制造,以大牧人机械为重点的畜禽养殖设备研发制造,以洪珠机械为重点的马铃薯机械研发制造,以弘盛机械为重点的花生机械研发制造,发展智能化、大马力、复合式农业机械,打造全国领先的马铃薯和花生机械制造基地。(十二)实施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程。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继续分类推进农村资源性、经营性、公益性资产改革,到2018年年底,90%以上村庄完成改革;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建立经济合作社

12、、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科学界定基层党组织、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三者关系,厘清权责边界,维护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年度经营目标责任制、民主决策与监督机制、经营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利润分配机制,为集体经济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夯实制度性基础。创新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在有条件、有需要的村庄(社区)探索开展“政经分离”试点。拓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在落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股份占有权和收益权基础上,研究制定股权有偿退出以及抵押、担保、继承办法。集中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截至2018年年底所有村庄(社区)完成清产核资任务,加快建

13、设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将清产核资结果纳入平台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消除计划,支持经济薄弱村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到2022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村庄实现收入翻番。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和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各项改革试点,稳妥推进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主要农产品收入保险试点、以农村社区为单位的村民自治试点、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意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14、、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建立规划落实的组织协调机制,推进规划任务的组织落实、跟踪调度、检查评估。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强大合力。(二)强化政策支撑。出台农业生产功能区指导意见,明确功能区和发展区定位。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建设与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衔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农田成方、道路成网、排灌分系、用电方便。严禁征占用功能区用地,明确到镇到村、到具体地块。加强监督,以保障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为首要目标,禁止在功能区内挖塘养鱼、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等破坏耕作层行为。开展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

15、机制创新试点。发展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农机等系统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三)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按照“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适度规模经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相关农业财政政策改革,贯彻落实国家农业“三项补贴”改革要求,按照“财政+农业+金融”模式,支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开展贷款担保业务。集中现代农业发展、农业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及深松整地等农业资金,推进支持品牌农业、农业基础科研能力提升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统筹现代畜牧业发展资金

16、,推进规模高效化养殖、“粮改饲”、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指导各区(市)落实维修养护责任,促进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统筹森林抚育、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金,加强山水林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施造林绿化、山体生态修复等工程,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四)创新金融支农政策。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创新涉农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技术等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订单和应收账款融资、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完善农村“四权”抵押贷款政策,出台农村物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

17、体系,为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开展大型农机具、设施大棚、农村厂房、渔船抵押贷款,开展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等业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政策性保险保单、水域滩涂养殖权等抵押贷款试点。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鼓励发展农业互助保险。持续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有条件的区(市)可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开展重要农产品收入保险、蛋鸡政策性保险、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和小麦制繁种保险等试点

18、。设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支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对种子企业从事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实行奖补政策。发展壮大青岛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强化产业招商,为家庭农场、专业协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平台。(五)完善土地政策。积极引导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委托代理、土地托管、土地信托等方式流转土地,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形式规模经营。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引导流转双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加强土地流转价格监测和指导,鼓励各区(市)适时发布土地流转指导价格。加强土地流转风险防控,强化流转土地用途监管。探索实行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探索建立工商资本农地租赁风险保障金制度。(六)强化任务落实。

19、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强化配套措施,协同推进规划实施。各区(市)要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强规划监测评估,对规划实施效果跟踪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制定奖惩措施,对于按期完成任务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进行问责追责。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3编制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4海域开发利用必须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执行规定的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切实保障功能区生态保护重点目标的安全。海域开发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海洋资源,贯彻集约节约用海的原则,保障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规划海洋资

20、源的利用布局,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繁育空间和生态环境。各类开发建设可能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的,应进行工程建设对保护区影响专题评价,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补偿措施。第二十九条强化区划实施的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省、市、县三级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并与国家体系实现四级联动。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远程监控、现场监测等手段,对我省管辖海域实施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监视监测,实时掌握海岸线及近海资源环境变化和开发利用情况。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的调查与监测以及水生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保障渔业生产稳定。加强海洋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加快推进海洋综合执法基地建设,通过日

21、常监管和执法检查,整顿和规范海域使用管理秩序。对未经批准非法占有海域,无权批准、越权批准或者不按海洋功能区划批准使用海域,擅自改变海域用途等违法行为的,坚决予以查处。依托海域动态监管系统,逐步实现从现场检查、实地取证为主转为遥感监测、远程取证为主,从人工分析、事后处理为主转为计算机分析、主动预警为主,提高发现违法违规开发问题的反应能力及精确度。建立健全海洋开发利用违法举报制度,广泛实行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大对我省管辖海域开展巡航监视力度。深化全海域定期维权巡航执法,重点加强对敏感目标、重点海域的巡航监视,有效监管各种海洋涉外活动。组织开展专项维权执法行动,定期检查海洋油气资源勘

22、探开发、海底光缆和油气管道作业活动,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海洋侵权行为,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开展海域海岸带综合整治。根据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目标,制定和实施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计划,在重要河口、海岸段及旅游区毗邻海域全面开展整治修复工程,逐步恢复人工岸线的自然海岸生态功能。省级海域使用金收入要专项支持开展海域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工作。大力推进海域管理科技创新与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海域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专业素养,提高海域使用论证及资源管理的水平。不断加强省市县三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自身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向用海者和社会各界做好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环境保

23、护法、海岛保护法、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的自?围。努力提升海洋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水平,提高综合决策能力和办事效率,利用遥感、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海洋功能区进行监视监测,建立和完善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海洋功能区划的动态管理。第三十条加强对区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全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情况,沿海市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级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情况。省、市、县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以海洋功能区划为法律依据,加强用海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整顿和规范海域使用管理秩序。结合行政、经济措施,对不合理的用海行为进行查处和纠正。对不按海洋功能区划批准进行海域使用的行为,收回海域使用权;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要限期采取补救措施,进行整治和恢复;对非法使用海域的行为,积极予以查处,不断完善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实现海洋功能区的目标管理。坚决查处违法用海行为。建立健全海洋开发利用违法举报制度,广泛实行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一条区划效力海洋功能区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第三十二条区划附件功能区登记表、区划图件为区划文本附件,具有与区划文本同等的法律效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思想汇报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