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XX年10月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1000字.docx

上传人:林小宇 文档编号:109238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10月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10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XX年10月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10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XX年10月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10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XX年10月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10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XX年10月党委书记述职述廉报告10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Classification and codes of diseases and patter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修订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次前言II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编制原则25 分类与代码4参考文献1366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代替GB/T 15657-1995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与GB/T 15657-1995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将原内科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眼科病、耳鼻喉科病、骨伤科病的临床科别分

2、类,更改为外感病类术语、寄生虫病类术语、中毒与意外伤害病类术语、脏腑病及相关病类术语、情志病类术语、气血津液病类术语、头身形体病类术语、皮肤黏膜病类术语、生殖病类术语、小儿相关病类术语、眼病类术语、耳病类术语、鼻病类术语、咽喉病类术语、口齿病类术语、瘤癌病类术语、临时诊断用术语等17个大类;删除了原疾病部分的“外感高热病”,将“闭病”移入证候部分;将原病因证候、阴阳气血津液痰证候、脏腑经络证候、六经证候、卫气营血证候、其他证候6个大类,更改为八纲证候类术语、病因证候类术语、气血阴阳精髓津液证候类术语、脏腑官窍证候类术语、经络证候类术语、六经证候类术语、三焦证候类术语、卫气营血证候类术语、其他证

3、候术语、期度类术语10个大类;将原病证分类编码所采用的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符混合编码,固定6位字符码长的编码方式,更改为以“A”代表中医疾病部分,以“B”代表中医证候部分,以“.”表示分类层级,再加上序号给出病证名代码的编码方式;本文件新增741个中医疾病名,共收录1369个中医疾病名(含113个类目词和53个临时诊断用术语);本文件新增974个中医证候名,共收录2060个中医证候名(含406个类目词)。本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福建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日友好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

4、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严世芸、朱邦贤、李德新、周强、朱伟常、李灿东、李照国、朱建平、桑珍、罗颂平、阎小萍、刁庆春、陈小宁、段俊国、竺丽明、周崇仁、程磐基、包来发、窦丹波、苏励、李明、祖亮华、杨丽娜、鲍颖洁、董全伟、娄月丽、蒋小贝。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95年首次发布为GB/T 15675-199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II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中医病证的分类与代码。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医疗、卫生统计、中医病案管理、中医临床医疗

5、质量评定、科研、教学、出版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领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部分:疾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2部分:证候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3部分:治法3 术语和定义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1部分:疾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 第2部分:证候界定的术语及其定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中医病证 diseases and patter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对中医疾病名、证候名的概称

6、。3.2中医疾病名 disease na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中医根据其理论和临床实践所形成的对专指疾病本质概括性的表述。注:中医疾病名术语定义是对某种/类致病因素所引发的专指疾病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本质概括,规定了疾病的临床全过程及相应的证候变动,涵盖了其对某专指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临床特征及转归、预后等的规律性的基本认识。3.3中医疾病分类 disease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将中医疾病名术语按照中医理论及疾病类属关系等所确定的分类原则归入类目及系统的方法。3.4中医

7、证候名 pattern na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中医对疾病过程中人体对“邪正交争”态势及其反应的判断结果,是对疾病阶段性病理改变与特定患者形神气质特异性反应的即时概括。注:中医证候名术语定义涵盖了其对某专指证候的病因、病位、病性及其邪正、阴阳、气血态势等的规律性认识,是对当前“邪正交争”态势所作出的即时判断,也是中医确立治疗原则、采用最恰当技术方法开展诊疗活动的基本依据。3.5中医证候分类 pattern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将中医证候名术语按照中医理论及证候类属关系等

8、所确定的分类原则归入类目及系统的方法。4 编制原则4.1 中医病证分类4.1.1 综述中医的临床诊断,要求在明确疾病诊断后,需进一步辨析患者的病机属性(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等)并确定证候诊断,以指导临床治疗。中医的辨病、辨证是其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件规定,按照中医理论及病证类属关系对疾病名和证候名术语分别予以分类。4.1.2 中医疾病分类原则本文件遵从中医学术理论本体,满足中医临床诊断需求,参考国际医学术语标准的发展趋势,对中医疾病名术语进行分类和编制。4.1.3中医疾病类目本文件规定,将中医疾病名术语分为外感病类术语、寄生虫病类术语、中毒与意外伤害病类术语、脏

9、腑病及相关病类术语、情志病类术语、气血津液病类术语、头身形体病类术语、皮肤黏膜病类术语、生殖病类术语、小儿相关病类术语、眼病类术语、耳病类术语、鼻病类术语、咽喉病类术语、口齿病类术语、瘤癌病类术语、临时诊断用术语17个大类,根据术语类属关系归入类目及系统。4.1.4 中医证候分类原则本文件遵从中医学术理论本体,满足中医临床诊断需求,参考国际医学术语标准的发展趋势,对中医证候名术语进行分类和编制。4.1.5 中医证候类目本文件规定,将中医证候名术语分为八纲证候类术语、病因证候类术语、气血阴阳精髓津液证候类术语、脏腑官窍证候类术语、经络证候类术语、六经证候类术语、三焦证候类术语、卫气营血证候类术语

10、、其他证候术语(指无法归入上述各类的证候术语)、期度类术语10个大类,根据术语类属关系归入类目及系统。4.2 编码原则及编码4.2.1 编码原则本文件编码原则是依据中医病证名术语的类属关系进行分类和分层次的混合编码结构。将病证名术语按照中医学术本体及其类目隶属关系形成大类,再分门别类,形成若干类目、子类、细类,直至术语名,以确立每个病证名术语的的类属关系。4.2.2 术语编码以“A”代表疾病部分的标识符,以“B”代表证候部分的标识符,以“.”表示分类层级,再加序号来给具体的术语条目编码;“.”两边的病证名术语是上下层关系,两“.”之间的病证名术语是并列关系,编码末尾带“.”的病证名术语表示一个

11、术语类,编码末尾带“.”的病证名表示该术语具有类目属性,本文件中具有类目属性的术语一般不适用于临床诊断。4.3 编码结构说明类目按学术体系分类排列,其下位术语按概念等级关系排列;同级术语按数字顺序排列。示例1(见图1):“暑脱”的编码是“A01.01.02.03.01”,其中“A”表示它是中医疾病概念属性,4个“.”表示它是该疾病术语范畴内疾病分类四个层级下的疾病名术语,4个分类层级从大到小(即从左至右)依次是:外感病类术语(A01.)、外感时令类病(A01.01.)、暑病(A01.01.02.)、中暑(A01.01.02.03),它是在“中暑”疾病分类中序号为01的疾病名术语。示例2(见图2

12、): “余湿未尽证”的编码是“B02.01.01.03.01.02”,其中“B”表示它是中医证候概念属性,5个“.”表示它是该证候术语范畴内证候分类五个层级下的证候名术语,5个分类层级从大到小(即从左至右)依次是:病因证候类术语(B02.)、邪证类(B02.01.)、正邪相搏证(B02.01.01.)、正虚邪衰证(B02.01.01.03.)、余邪未尽证(B02.01.01.03.01.),它是在“余邪未尽证”证候分类中序号为02的证候名术语。 A01 . 01 . 02 . 03 . 01第五层 暑脱第四层 中暑第三层 暑病第二层 外感时令类病第一层 外感病类术语图1 编码结构分层示例 暑脱

13、 B 02 . 01 . 01 . 03 . 01 . 02第六层 余湿未尽证第五层 余邪未尽证第四层 正虚邪衰证第三层 正邪相搏证第二层 邪证类第一层 病因证候类术语图2 编码结构分层示例 余湿未尽证5 分类与代码5.1 中医疾病名标识符、术语类目名称和代码中医疾病名标识符、术语类目名称和代码见表1。表1 中医疾病名标识符、术语类目名称和代码表中医疾病名标识符类目代码术语类目名称A01外感病类术语02寄生虫病类术语03中毒及意外伤害类术语04脏腑病及相关病类术语05情志病类术语06气血津液病类术语07头身形体病类术语08皮肤黏膜病类术语09生殖病类术语10小儿相关病类术语11眼病类术语12耳

14、病类术语13鼻病类术语14咽喉病类术语15口齿病类术语16瘤癌病类术语17临时诊断用术语5.2 中医疾病名术语与分类代码中医疾病名术语与分类代码见表2。表2 中医疾病名术语与分类代码表术语类目代码中医疾病名术语与分类A01.外感病类术语A01.01. 外感时令类病 时令病A01.01.01 感冒A01.01.01.01 伤风A01.01.01.02 时行感冒 时邪感冒A01.01.02. 暑病A01.01.02.01 疰夏A01.01.02.02 冒暑病 冒暑 伤暑A01.01.02.03 中暑A01.01.02.03.01 暑脱A01.01.02.03.02 暑厥 暑闭A01.01.02.0

15、3.03 暑风 暑痉A01.01.02.04 暑秽病 暑秽A01.01.03 湿阻病 湿阻 冒湿 伤湿A01.01.04 秋燥病 秋燥A01.01.04.01 温燥病A01.01.04.02 凉燥病 寒燥病A01.02. 伤寒类病 伤寒A01.02.01 太阳病A01.02.02 阳明病A01.02.03 少阳病A01.02.04 太阴病A01.02.05 少阴病A01.02.06 厥阴病A01.03. 温疫类病A01.03.01. 温病 温热病 瘟病A01.03.01.01 新感温病A01.03.01.02 伏气温病 伏邪温病A01.03.02. 疫病 瘟疫 疫疠A01.03.02.01.

16、寒疫A01.03.02.02. 温疫A01.03.03 风温病 风温 风温肺热病 风瘟病 风瘟A01.03.04 春温病 春温 春瘟病 春瘟A01.03.05 暑温病 暑温 小儿暑温 暑瘟病 暑瘟 小儿暑瘟病A01.03.06 湿温病 湿温 湿瘟病 湿瘟A01.03.07 伏暑病 伏暑A01.03.08 冬温病 冬温 冬瘟病 冬瘟A01.03.09 风疹 风痧 小儿风痧A01.03.10 水痘A01.03.11 瘟毒病 瘟疫发斑 时疫发斑 温毒发斑 瘟毒发斑A01.03.12 大头瘟A01.03.13 软脚瘟A01.03.14 肝热病A01.03.15 肝瘟 瘟黄 疫黄 急黄A01.03.16

17、 痧病 痧气 痧胀A01.03.17 瘴病 瘴气病 瘴毒病A01.03.18 疟疾A01.03.18.01 正疟 间日疟 三日疟A01.03.18.02 瘴疟 疫疟A01.03.18.03 久疟 劳疟A01.03.18.04 疟母A01.03.19 痢疾 肠澼 滞下A01.03.19.01 湿热痢 暴痢A01.03.19.02 疫毒痢A01.03.19.03 噤口痢A01.03.19.04 寒湿痢A01.03.19.05 休息痢A01.03.19.06 奇恒痢A01.03.20. 痨病 劳瘵A01.03.20.01 肺痨A01.03.20.02 脑痨A01.03.20.03 乳痨A01.03.

18、20.04 肝痨A01.03.20.05 肾痨A01.03.20.06 痨淋A01.03.20.07 肠痨A01.03.20.08 干血痨A01.03.20.09 流痰 骨痨 穿骨流注A01.03.20.09.01 附骨痰A01.03.20.09.02 龟背痰A01.03.20.09.03 肾俞虚痰A01.03.20.09.03.01 肾俞漏A01.03.20.09.04 蜣螂蛀A01.03.20.09.05 腕疽A01.03.20.09.06 鹤膝痰A01.03.20.09.07 穿拐痰A01.03.20.09.08 足跟疽A01.03.21 鼠疫A01.03.22 疫霍乱 时疫霍乱A01.

19、03.22.01 湿霍乱A01.03.22.02 干霍乱 搅肠痧 斑痧 乌痧胀A01.03.23 麻疹A01.03.24 烂喉丹痧 丹痧 喉痧 烂喉痧 疫喉痧 小儿烂喉丹痧A01.03.25 白喉A01.03.26 顿咳 小儿顿嗽 百日咳 天哮 鹭鸶咳A01.03.27 痄腮 小儿痄腮 蛤蟆瘟 鸬鹚瘟 含腮疮 腮颌发A01.03.28 疫斑热A01.03.29 稻瘟病A01.03.30 沙虱病 恙虫病A01.03.31 炭疽A01.03.32 麻风病 大麻风 疠风A01.03.33 天花 痘疹 痘疮 天行时痘A01.04. 性传播类病 性病A01.04.01 艾滋病A01.04.02 梅毒A0

20、1.04.02.01 杨梅疮 杨梅疹A01.04.02.02 杨梅结毒A01.04.02.03 梅毒攻心A01.04.02.04 梅毒致痿A01.04.02.05 胎传梅毒A01.04.03 下疳A01.04.03.01 硬下疳A01.04.03.02 软下疳A01.04.04 横痃 鱼口 便毒A01.04.05 花柳毒淋A02.寄生虫病类术语A02.01 蛔虫病 小儿蛔虫病A02.02 绦虫病 小儿绦虫病 寸白虫病A02.03 囊虫病 小儿囊虫病A02.04 钩虫病 小儿钩虫病 黄胖病 黄肿病A02.05 蛲虫病 小儿蛲虫病A02.06 姜片虫病 小儿姜片虫病 赤虫病 扁虫病A02.07 丝

21、虫病 小儿丝虫病A02.08 肺吸虫病 肺虫病A02.09 鞭虫病A02.10 肝吸虫病 肝虫病A02.11 包虫病A02.12 血吸虫病 小儿血吸虫病 蛊虫病A02.12.01 急性血吸虫病 急性蛊虫病A02.12.02 慢性血吸虫病 慢性蛊虫病A02.12.03 晚期血吸虫病 晚期蛊虫病A03.中毒及意外伤害类术语A03.01. 药毒类病 药物中毒A03.01.01 钩吻中毒 断肠草中毒 水莽草中毒A03.01.02 雷公藤中毒 黄藤木中毒 红药中毒A03.01.03 乌头类中毒 乌头中毒 附子中毒 天雄中毒A03.01.04 杏仁中毒A03.02. 食毒类病 食物中毒A03.02.01

22、食郁肉中毒A03.02.02 鱼蟹类中毒A03.02.02.01 河豚中毒A03.02.03 毒蕈中毒A03.02.04 菜乌紫病A03.03 中煤毒病 煤气中毒A03.04. 瘾毒类病A03.04.01 烟瘾A03.04.02 酒瘾 酒客病A03.04.03 毒瘾A03.05. 虫螫伤类病 虫螫 恶虫叮咬伤A03.05.01 蜈蚣螫伤A03.05.02 蜂螫伤A03.05.03 蝎螫伤A03.05.04 蜘蛛咬伤A03.05.05 松毛虫伤A03.05.06 蠼螋伤A03.05.07 射工伤A03.05.08 蚂蝗咬伤A03.05.09 水毒A03.05.10 野屎风 粪毒块A03.06.

23、创伤类病 创伤病A03.06.01. 骨折病A03.06.01.01 开放性骨折A03.06.01.02 陈旧性骨折A03.06.01.03 锁骨骨折 缺盆骨损折 锁子骨断伤 井栏骨折断A03.06.01.04 肩胛骨骨折 饭匙骨骨折 琵琶骨骨折 锹板子骨骨折A03.06.01.05 肱骨骨折 臑骨上段骨折 臑骨肩端骨折 臂膊骨伤折 臑骨下端骨折A03.06.01.06 尺骨骨折 肘骨骨折 臂骨骨折A03.06.01.07 桡骨骨折 辅骨上端骨折 辅骨骨折 缠骨骨折 辅骨下端骨折A03.06.01.08 尺桡骨干双骨折 手骨两胫俱断 断臂辅两骨 前臂双骨折A03.06.01.09 腕舟骨骨折

24、高骨骨折 龙骨骨折A03.06.01.10 掌骨骨折 驻骨骨折 壅骨骨折A03.06.01.11 指骨骨折 竹节骨骨折A03.06.01.12 股骨骨折A03.06.01.13 髌骨骨折 膝盖损断 膝盖骨破A03.06.01.14 胫骨骨折A03.06.01.15 腓骨骨折A03.06.01.16 胫腓骨干骨折A03.06.01.17 踝部骨折A03.06.01.18 距骨骨折A03.06.01.19 足舟骨骨折A03.06.01.20 跟骨骨折A03.06.01.21 跖骨骨折 足掌骨骨折A03.06.01.22 趾骨骨折 足节骨骨折A03.06.01.23 胸骨骨折A03.06.01.24

25、 肋骨骨折A03.06.01.25 颈椎骨折A03.06.01.25.01 寰枢椎骨折 环枢椎骨折A03.06.01.26 胸腰椎骨折A03.06.01.27 尾椎骨折A03.06.01.28 骨盆骨折A03.06.02. 脱位病 脱臼A03.06.02.01 颞颌关节脱位A03.06.02.02 颈椎脱位A03.06.02.02.01 寰枢椎脱位 环枢椎脱位A03.06.02.03 尾椎脱位A03.06.02.04 胸锁关节脱位A03.06.02.05 肩锁关节脱位A03.06.02.06 肩关节脱位A03.06.02.07 肘关节脱位A03.06.02.08 腕掌关节脱位A03.06.02

26、.09 掌指关节脱位A03.06.02.10 膝关节脱位A03.06.02.11 髌骨脱位A03.06.02.12 踝关节脱位A03.06.03. 骨折合并脱位病A03.06.03.01 颈椎骨折合并脱位A03.06.03.01.01 环枢椎骨折合并脱位 寰枢椎骨折合并脱位A03.06.03.02 尾椎骨折合并脱位A03.06.04. 筋骨病 筋骨损伤病A03.06.04.01 筋出槽 伤筋A03.06.04.02 骨错缝A03.06.04.03 漏肩风 冻结肩 冷凝肩 肩周炎 肩痹A03.06.04.04 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03.06.04.05 颈

27、椎病 项痹A03.06.04.05.01 落枕 外伤性斜颈 急性斜颈A03.06.04.05.02 寰枢关节错位A03.06.04.05.03 颈椎间盘突出症A03.06.04.05.04 颈椎椎管狭窄症 颈椎管狭窄症A03.06.04.06 腰椎病A03.06.04.06.01 腰椎间盘突出症A03.06.04.06.02 腰椎滑脱症A03.06.04.06.03 腰椎椎管狭窄症A03.06.04.07 骨质疏松症A03.06.04.08 急性腰扭伤 闪腰A03.06.04.09 腰肌劳损A03.06.04.10 骶髂关节损伤A03.06.04.11 腕关节扭挫伤A03.06.04.12 踝

28、关节扭伤A03.06.04.13 跖跗关节扭伤 跗跖关节扭伤A03.06.05. 损伤内证病A03.06.05.01 头部内伤病A03.06.05.02 胸部内伤病A03.06.05.03 腹部内伤病A03.06.05.04 损伤出血A03.06.05.05 损伤疼痛A03.06.05.06 伤后发热A03.06.05.07 损伤昏厥A03.06.05.08 伤后癃闭A03.06.05.09 损伤痿软麻木A03.06.05.10 损伤眩晕A03.06.05.11 损伤喘咳A03.06.06. 虫兽咬伤病 蛇犬伤A03.06.06.01 毒蛇咬伤A03.06.06.02 狂犬病A03.06.06.03 猛兽伤A03.06.07 破伤风 伤痉 金疮痉A03.07. 冻伤类病 冻伤A03.07.01 冻疮 冻瘃A03.07.02 冻僵A03.08 水火烫伤A03.09 电击伤A03.10 自缢A03.11 溺水A03.12 卒死A04.脏腑病及相关病类术语A04.01. 心系病A04.01.01 胸痹心痛 胸痹A04.01.02 真心痛A04.01.02.01 卒心痛A04.01.02.02 厥心痛A04.01.03 高原胸痹A04.01.04 心痹A04.01.05 心瘅 心热病A04.01.06 虚眩A04.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思想汇报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