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2014-2025.pdf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116627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48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2014-202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福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2014-202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福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2014-202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福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2014-202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福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2014-202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清远市印染行业综合整治规划(2016-2020)文本(征求意见稿)委托单位:清远市环境保护局编制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一六年十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规划背景11.2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1.3 规划范围和规划时限21.4 规划目标3第二章 行业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52.1 行业现状分析52.2 流域水环境问题分析82.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02.4 其他制约因素辨析102.5 差距分析12第三章 行业准入条件153.1 行业准入条件153.2 行业清洁生产203.3 行业调整策略25第四章 行业综合整治方案及主要任务274.1 综合整治方案274.2 主要任务314.2 规

2、划实施效益及可达性分析36第五章 重点工程及实施计划395.1 重点工程规划395.2 项目实施与执行计划42第六章 规划保障措施446.1 政策保障446.2 财力保障456.3 科技支撑456.4 组织保障466.5 实施体系47附表1 清远市印染企业综合整治任务汇总表48附表2 清远市印染行业整治提升目标500第一章 总论1.1 规划背景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也是岭南通往中原的重要纽带,总面积1903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09.78万人。现辖清远市区(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阳山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及英德市、连州市两个县

3、级市。近年来,清远市充分发挥“南融北拓”的优势,一手抓加快发展,一手抓转变方式,经济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15年清远市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2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为415亿元,同比增长7.5%。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清远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传统印染行业,由于早期行业门槛较低,部分印染企业的建设规模较小,生产工艺设备和污染治理设施落后,能耗和排污量较大,给污染治理和环保管理带来了难度;同时缺少总体的、完整的产业规划,企业选址分布相对分散,随着城市拓展,人口聚集发展,部分印染企业邻近环境敏感点或位于城市建成区内,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对此,国家及广东

4、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范政策文件,如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广东省电镀、印染等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等,对印染企业的生产布局、工艺和装备水平、环境保护与资源消耗定额等做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其中2015年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明确要求制定印染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并实施清洁化改造的要求。总体来说,当前印染企业面临能源成本不断提高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双重压力。印染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思路,由数量型粗放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统一规划,淘

5、汰落后、整合升级,提升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从而促进印染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推进产业集群效应,实现节能减排,为我市工业发展腾出空间,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基于以上现状问题和行业整治需求,特编制本规划。1.2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2.1 指导思想以进一步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推进全市现有印染企业整合升级为目标,按照“淘汰一批、搬迁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开展印染行业综合整治工作。在污染物排放量只减不增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大型有条件企业建立规范有序的印染行业集聚管理模式。清远市政府负责组织确定全市印染行业整治规划并制定实施方案,相关区县政府负责具体实施。1.2.2 基本原则以人

6、为本、讲求实效。坚持以实现清远市印染行业健康发展为重点目标,力求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满意,切实促进清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一厂一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有序推进企业限期治理,对企业“三废”排放实施全面整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借鉴国内、省内有关行业整治工作的成功经验,更要立足于清远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资源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体现清远特色。法制保障、政府负责。通过加强行业污染整治相关法规、政策建设,促进环境管理、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的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与管理部门职责,切实保障污染管理长效机制的正常运行和整治规划的有效实施。1.3 规划范围和规划时限

7、1.3.1 规划范围清远市行政区域(1903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印染行业。行业种类:具备以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以及不同比例混纺为原料的纺织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进行染色、印花、整理为主的处理工艺的纺织企业。1.3.2 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2015年规划期限:20162020年。1.4 规划目标1.4.1 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全市印染行业综合整治工作。一是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二是优化印染行业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三是全市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提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污染物COD、氨氮、SO2和NOx在2015年基础上分别削减35%、30

8、%、25%、25%以上。四是结合大燕河和乐排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使当地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印染行业呈现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态势。表1-1 清远市印染行业整治提升目标区、县企业(家)“十三五”行业主要污染物削减目标总数淘汰关停改造升级集聚整合化学需氧量削减率(%)氨氮削减率(%)二氧化硫削减率(%)氮氧化物削减率(%)清城区1315740352525清新区6141佛冈县404025202525英德市303030252525合计26216835302525注:“改造升级”类需按原地保留审查意见完成整治规范提升,若不符合原地保留条件,需搬迁至安置点统一管理或者淘汰;1.4.2 阶段目标2016

9、年年底前,严格按照行业准入条件及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主体功能区产业指导目录要求,筛查落后生产工艺及设备,关停淘汰环保手续不全、技术装备落后、整合无望的企业;同时完成全市印染企业原地保留审查工作,督促印染企业限期整治提升;2017年年底前,全市范围内拟原地保留的印染企业按原地保留审查意见完成整治规范提升,并通过地方政府组织的验收;完成搬迁安置点的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建设;2018年年底前,完成不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定位要求、选址邻近环境敏感点、区域环境承载力不足以及未达到原地保留整改要求的印染企业的搬迁工作,促使其规范、集聚管理;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印染企业的升级改造工作。企业中水回用率不低于

10、50%,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3第二章 行业现状及主要问题分析长期以来,清远市印染行业的发展往往只从发展生产的角度考虑生产力布局问题,忽视了其对环境的影响,造成城区污染源过于集中,污染扰民情况偶有发生,且印染企业多沿江分散分布,监管难度较大。部分企业行业门槛低,初期无序发展,导致行业发展能耗大,污染物产排量大等问题,环保问题日益突出。2.1 行业现状分析(1)行业概况近年来,随着广佛地区的产业转移,工业经济发展迅猛,清远市印染行业从无到有,目前已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一定的生产规模。据统计,截止2015年,清远市已发展形成了26家印染企业,涉及产品类型主要为棉布、化纤梭织、涤纶等,其它产

11、品生产量相对较少,生产规模达16万吨左右,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2亿元,从业人员近万人。从空间分布来看,清远市主要分布清远市的南部地区,其中清城区13家、清新区6家、佛冈县4家、英德市3家,清远市的其他区域没有印染企业。从企业生产规模看,涌现了一批以清远镇宇染整有限公司、英德市实益长丰纺织有限公司、英德市极丰染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生产企业。目前清远市印染企业拥有染色机、染缸、定型机、印花机等各类印染设备超过1000台(套)。从设备结构看,清远市印染企业具备从染色前处理到染色、印花和后整理比较完备的印染生产设备。从技术装备水平来看,由于清远市现有印染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如清远镇宇

12、染整有限公司、英德市实益长丰纺织有限公司等上规模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均达到了一个台阶,但是大部分印染企业采用的是中低档次印染设备,在工艺研发、先进技术运用等方面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上。通过现场调查,清远市印染企业拥有燃煤蒸汽锅炉和导热油锅炉超过50台,但是以中小型锅炉为主,只有清远市宏盛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清远镇宇染整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拥有10 t/h以上锅炉。(2)行业生产工艺及设备水平分析分析近年来,随着印染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和广东省先后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等政策和文件。全市印染企业在近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部分企业受产品档次、企业效益等各方面的影响,

13、在产品附加值、技术装备还处在较为落后的水平上,主要体现在: 1)印染产品附加值低:清远市依然存在着小规模、低附加值、高耗能的中小印染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较低,且存在重复建设,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后整理可以予以产品特殊功能或多功能,是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至关重要的程序,但是清远市大部分企业后整理薄弱,竞争力明显不足。2)生产装备相对落后:目前清远市部分印染企业仍使用自动化程度低,结构不合理,陈旧设备和高浴比、高消耗设备未能及时淘汰更新,导致单位产品的能耗、物耗较大。以染色设备为例,目前新型小浴比的溢流染色机浴比可到1:5,气流染色机的浴比可到1:3,但是清远市现有印染企业

14、对这些设备的采用率很低。据调查,全市印染企业普遍采用灵活性差、浴比较高,不能对织物张力准确控制的间歇式染色设备(卷染机,染缸等),个别企业的印染设备还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3)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由于清远市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在工艺研发、先进技术运用等方面较为落后。如棉印染加工企业前处理工序中一般包括“退、煮、漂”,但这个三道工序存在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不高、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此外,目前全市印染企业对国家倡导的一些先进技术采用还较少,后整理能力薄弱。(3)行业水耗、能耗分析根据水资源统计数据,全市2015年全年总用水量18.5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1.51亿立方米,印染企业新鲜取水量约14

15、00万立方米,全市26家印染企业用水占到了工业用水总量的约9%,水资源消耗量大。另外,全市印染行业中水回用率较低,行业用水效率偏低目前只有镇宇公司、金丰公司盈泰公司中水回用率超过50%。在能源利用方面,2015年全市印染企业煤炭消耗量约为12万吨,生产用电量超过1亿度,但是大部分印染企业能源利用率不高,平均只有3545%左右(据不完全统计)。(4)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据统计,2015年清远市印染企业COD和氨氮总排放量为1425.31吨和103.66吨,占全市工业总排放量的21.51%和23.58%;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排放量为878.02吨和571.56吨,占全市工业总排放量的6.01%和

16、1.26%。行业排污量占比较高。(5)污染物处理措施分析目前清远市印染企业废水处理工艺主要是物化+生化处理方法;大部分印染企业采用水膜除尘装置处理锅炉废气。经调查,除个别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外,多数企业运行基本正常,但是企业之间污染物处理水平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废水治污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根据印染企业环境守法导则废水处理厂(站)应根据工艺的要求设置pH计、溶解氧仪、流量计等监测装置,并根据需要在控制室增加显示装置。根据现场情况,清远市26家印染企业中只有8家企业装有治污设施中控系统,安装率仅占30%。2)定型机、印花设备有机废气治理水平不高。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第

17、四十五条等有关规定,对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应当在密闭空间或者设备中进行,并按照规定安装、使用污染防治设施;无法密闭的,应当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然而,目前只有镇宇、兆联、同进、长丰4家印染企业对定型机、印花机烘箱等重点产生废气工艺工段进行封闭或收集处理。3)由于新工艺、新要求不断涌现,使得印染废水浓度趋向越来越高、污染物越来越复杂,然而清远市部分企业污染处理技术跟不上其发展速度,造成许多治理工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4)部分印染企业环保意识薄弱、管理水平差,操作工文化水平偏低,大多为大专以下学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污水处理设施出现的异常情况难以及时做出处理。(6)清洁生产开展

18、情况目前,清远市印染企业除清远市顺连漂染有限公司和清城区石角佑丰印染织造厂2家企业外,其余企业已完成第一轮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但是,根据清远市印染企业生产工艺与装备水平、污染物的产生以及治理水平情况来看,并结合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的评价数据,目前清远市大部分印染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尚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2 流域水环境问题分析(1)部分印染企业纳污河流水污染问题突出清远市印染企业的纳污水体主要有8条河流,分别为滨江、大燕河、乐排河、龙塘河、潖江、滃江、正江、高桥河,其中印染企业废水排放量约43.96%排入滃江,约21.99%排入大燕河,约10.45%排放潖江,约9.55%排入正江。结合2015年

19、清远市流域水环境调查现状,现有印染企业纳污水体中,大燕河、乐排河、龙塘河等部分纳污河段水体污染严重。在水质不达标的主要纳污水体中,COD、氨氮、总氮等指标超标明显。例如大燕河(江口圩段、水车头段)、乐排河市区段氨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磷指标均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龙塘河市区段氨氮也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根据清远北江流域水质保护和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清府办201429号)提出的“保证北江干流清远段及主要支流连江、滃江、滨江、潖江、笔架河的水质保持类水以上,大燕河清城区段水质保持类水以上”流域水环境保护目

20、标,印染行业主要纳污水体水环境治理压力较大。纳污水体水质持续恶化也会严重影响清远市作为旅游城市的形象,并加大下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安全供水保障的风险。表2-1主要纳污水体水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质量现状河流名称滃江潖江滨江大燕河乐排河正江龙塘河高桥河英德段佛冈段清城段清新段江口圩段水车头段市区段保护目标II类II类III类III类IV类IV类IV类III类IV类IV类断面现状II类II类III类III类IV类劣V类劣V类III类劣V类劣V类(2)水环境容量不足,限制行业发展据统计,2015年清远市印染企业COD和氨氮总排放量为1425.31 吨和103.66吨,占全市工业总排放量的21.51%和23.

21、58%,行业水环境污染减排压力较大。现有印染企业纳污水体中,大燕河、乐排河、龙塘河、高桥河纳污河段水体污染严重,已无环境容量。根据现场勘查来看,大燕河、乐排河、龙塘河、高桥河印染废水来源均来自清城区内印染企业。大燕河和乐排河的印染行业废水接纳量分别为368.3万吨/年和3.2万吨/年,分别占印染行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1.99%和0.19%;COD接纳量分别是340.33吨/年和3.2吨/年;氨氮接纳量分别是17.93吨/年和0.32吨/年。然而从近几年的水环境监测数据来看,大燕河和乐排河水环境质量现状不容乐观。氨氮、总氮、COD、BOD等指标普遍超标,已无环境容量。虽然龙塘河和高桥河沿岸只有个别

22、印染企业分布,但是由于其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指标超标,同样已无环境容量。受水环境容量限制,上述水体沿岸现有印染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表2-2 纳污水体环境容量不足的印染企业名单序号企业名称排放现状纳污水体现状1清远市荣达漂染有限公司废水排放量368.3万吨/年,COD排放量340.33吨/年,氨氮排放量,17.93吨/年大燕河(江口圩段)水质IV类(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大燕河(水车头段)水质劣V类(主要超标项目氨氮)2清远市百盛染织有限公司3清远市益丰染织有限公司4清远市德和染整有限公司5新益(清远)织染整有限公司6清远市宏盛纺织印染有限公司7清远市中拓染整有限公司8清远市恒丰

23、泰染整企业有限公司9清新市金丰漂染有限公司10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佑丰印染织造厂废水排放量3.2万吨/年,COD排放量3.2吨/年,氨氮排放量,0.32吨/年乐排河水质劣V类(主要超标项目: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11清远千百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废水排放量135万吨/年,COD排放量121.5吨/年,氨氮排放量7.17吨/年龙塘河水质劣V类(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12清远市顺连漂染有限公司13清远市鸿兴印染发展有限公司废水排放量15万吨/年,COD排放量14.38吨/年,氨氮排放量1.06吨/年高桥河水质劣V类(主要超标项目: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2.3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大

24、气环境质量有所下降清远市现有印染企业主要分布在清远市南部的清城区、清新区。从最近几年的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看,清远市南部人口及工业较为密集,其背景浓度明显高于连山、连南等地区的浓度。从20112015年污染物水平来看,SO2、NO2和PM10污染物水平均有所上升,以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为主的特征较为明显,空气质量有所下降。(2)行业小锅炉污染问题突出初步统计,全市印染行业拥有燃煤蒸汽锅炉及导热油炉超过50台,但是只有新益(清远)织染整有限公司、清远镇宇染整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拥有10 t/h以上锅炉,其他企业基本以10t/h、6t/h锅炉为主,能源利用率不高,平均只有3545%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

25、4 其他制约因素辨析(1)印染企业布局分散,企业之间缺乏分工和合作清远市不少印染企业起步较早,受清远特色块状经济影响,主要分布在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其中,清城区和清新区印染企业共有19家,约占73.1%。当时由于没有统一的生产布局,生产分散,供气、供电等公共配套服务也是独立、分散经营,与集约集聚集群发展模式的要求相差甚远,与此相匹配的园区社会服务更是一片空白。清远市印染企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特别是一些从事低端产品、低附加值加工的小企业,挤占了大企业的资源和市场,从而使整个产业资源的运作效率降低。企业之间主要通过市场交易而联系,这种纯粹是由市场决定的买卖关系使得清远市印染产业链松散

26、,市场开发缺乏一致性和协调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同质低附加值产品上过渡竞争,挤压了清远市印染企业产品的利润空间,导致了产品利润水平下降,影响整个纺织印染产业链的竞争力。(2)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扰民现象偶有发生目前仍有7家印染企业位于广东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范围内,不符合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详见表2-3。原省环保局对广东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粤环审2008500号)提出:“开发区现有印染企业不符合产业规划要求,应搬迁至符合规定的定点园区”。另外,长期以来,由于全市印染行业的分布和发展缺少总体的、完整的产业规划指导。随着城市拓展,人口聚集发展,个别印染企业邻近环境

27、敏感点或位于城市建成区内,与居住区、商业区混杂,如清远市顺连漂染有限公司因为邻近居民点、学校,生产过程中的恶臭和噪音扰民现象时有发生,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表2-3 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的现有印染企业名单序号企业名称主要环保问题1清远千百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不符合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2清远市荣达漂染有限公司不符合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3清远市百盛染织有限公司不符合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 4清远市益丰染织有限公司不符合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5清远市德和染整有限公司不符合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6新益(清远)织染整有限公司不符合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7清远市宏盛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不符合高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3)技术

28、装备能力相对薄弱,印染产品附加值偏低近年来,随着印染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和广东省先后发布了印染行业准入条件等政策和文件。清远市印染企业在近年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受产品档次、企业效益等各方面的影响,陈旧设备和高浴比、高消耗设备未能及时淘汰更新。以染色设备为例,目前新型小浴比的溢流染色机浴比可到1:5,气流染色机的浴比可到1:3,但是清远市现有印染企业对这些设备的采用率很低。据调查,全市印染企业普遍采用灵活性差、浴比较高,不能对织物张力准确控制的间歇式染色设备(卷染机,染缸等),个别企业的印染设备还存在超期服役的现象。由于行业特性,环保治理要求日渐严格,投入不断

29、加大,经营效益大不如前,在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印染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中,其生产用水、电、汽等能耗高,产品的适应性差,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和持续发展。一些大企业虽然设有研发中心,但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低,运作机制也有待改进。高档次面料开发力度不足,先进的设备生产中低档次面料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印染后整理的技术水平不高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后整理可以予以产品特殊功能或多功能,是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至关重要的程序,但是清远市大部分企业后整理薄弱,导致面料的色牢度低、手感差,达不到国际市场对纺织品多功能、多样性需求的变化趋势。(4)清洁生产水平不高,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印染产业占地多、能耗大

30、、污染重、效益低等问题突出,资源与环境已成为印染行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清远市印染产业节能减排、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并结合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资料,清远市大部分印染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不高,尚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而清远市顺连漂染有限公司和清城区石角佑丰印染织造厂2家企业还未完成第一轮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据统计,2015年,清远市年总用水量18.52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1.51亿立方米,印染企业新鲜取水量约1400万立方米,占到了工业用水总量的约9%,水资源消耗量大。但是大部分印染行业中水回用率偏低,行业用水效率偏低。在能源利用方面,2015年全市印染企业煤炭消耗量约为12万吨,生产用电

31、量超过1亿度,但是大部分印染企业能源利用率不高,平均只有3545%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在污染物排放方面,2015年,清远市印染企业COD和氨氮总排放量为1425.31吨和103.66吨,占全市工业总排放量的21.51%和23.58%;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排放量为878.02吨和571.56吨,占全市工业总排放量的6.01%和1.26%,行业排污量占比较高。但是由于新工艺、新要求不断涌现,使得印染企业排放污染物浓度趋向越来越高、越来越复杂,然而清远市部分企业污染处理技术跟不上其发展速度,造成许多治理工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对印染行业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因此清远

32、市印染企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5 差距分析(1)确保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现有印染企业由于布局分散,整治工作任务较艰巨,行业性或结构性污染问题明显,治理难度较大。结合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分析,印染企业COD和氨氮总排放量为1425.31吨和103.66吨,占全市工业总排放量的25.51%和23.58%。废水接纳量较大的河流依次为滃江、大燕河、潖江,排放量分别为736.05万吨/年、368.3万吨/年、160万吨/年,分别占总排放量的43.96%、21.99%、10.45%;COD和氨氮的接纳量较大的水体是滃江、大燕河、潖江、正江,水环境减排压力较大。现有印染企业锅炉主要以10吨/小时及以下

33、燃煤小锅炉为主,整体能效水平较低。2015年,清远市印染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排放量为878.02吨和571.56吨,占全市工业总排放量的6.01%和1.26%,行业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下阶段的整治工作,印染企业搬迁集聚管理后,统一开展集聚管理,达到“集中建设、集中管理、集中供热、集中治污”的目的。结合落后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关停等一系列的措施,确保行业污染排放得到基本控制。进一步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等措施,巩固整治成果,行业性污染问题基本能得到解决。初步估算,行业主要污染物COD、氨氮、SO2和NOx在2015年基础上分别削减35%、30%、25%、25%以

34、上。(2)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市印染企业生产设备大多采用国内中低档的印染设备,自动化水平低,部分企业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耗水量以及废水排放量较大。企业之间生产水平差距较大,COD排放量和SO2排放量差异明显。目前,尚有部分企业未开展清洁生产工作。通过下阶段的整治工作,确保实现全市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全面提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确保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现有印染企业纳污水体中,部分水体污染严重,COD、氨氮等指标超标明显。大燕河、乐排河等部分水体水质现状均为劣V类,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差,整治难度大。表24 部分污染严重水体印染行业及工业污染源入河排放量统计项目CODCr(t/a)N

35、H3-N(t/a)印染企业排放量入河工业排放总量占比印染企业排放量入河工业排放总量占比大燕河340.332325.814.63%17.9354.432.96%乐排河3.274.954.27%0.326.355.04%结合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目前大燕河沿岸印染行业COD排放量占沿河工业COD排放总量的14.63%,NH3-N排放量占沿河工业排放总量的32.96%,印染污染物排放。通过下阶段的整治工作,对沿岸印染企业进行搬迁转移以及整治提升,可实现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削减,进一步结合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工程,有利于大燕河及乐排河水环境质量改善。(4)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得到建立健全目前,清远市

36、环保建设能力尚需加强,主要表现在监测站装备水平难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在线监测系统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也导致了对可能发生的行业突发污染事故的环境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对环境状况的日常监测、分析和预测,预防和快速处理突发性重大环境安全事故的能力不足。通过下阶段的整治工作,实施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和环境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完善环保台帐系统,全部企业实现在线监控管理等措施,实现全市环境监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第三章 行业准入条件在分析国家、省、市与印染行业相关的规范政策和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37、(2014年本)等文件要求,提出了清远市印染行业的准入条件。3.1 行业准入条件3.1.1 生产企业布局1)新改扩建印染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符合本地区生态环境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2)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保护区和主要河流两岸边界外规定范围内不得新建印染项目;已在上述区域内投产运营的印染生产企业要根据区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依法通过关闭、搬迁、转产等方式限期退出。3)缺水或水质较差地区原则上不得新建印染项目。水源相对充足地区新建印染项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必须在工业园区内集中建设,实行集中供热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缺少环境容量地区,要限制

38、发展印染项目,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要与淘汰区域内落后产能相结合。工业园区外企业要逐步搬迁入园,原地改扩建项目,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量。清远市印染行业目前主要分布在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和英德市四个区县。根据清远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纲要、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粤府2012120号)、关于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配套环保政策(粤环20147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实施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粤环201427号)等文件要求,清城区、佛冈县和清新清西平原(三坑镇、山塘镇、太平镇)属于重点开发区域,需要严格限制扩大印染行业规模,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要与淘汰区域内落后产能相结合,鼓励通过整治现有污染

39、,减少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设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园区,积极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开发,同时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应进入园区,加强污染集中控制。英德市、清新滨江流域(浸潭镇、石潭镇、龙颈镇、太和镇)、连山县、连南县、连州市和阳山县,属于生态发展区域,禁止新建印染项目,改扩建项目要与淘汰区域内落后产能相结合。其余38个点状分布的禁止开发区,区域内若有投产运营的印染生产企业,要根据区域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依法通过关闭、搬迁、转产等方式限期退出。表3-1 清远市印染行业空间准入要求主体功能类别区域印染行业要求重点开发区域清城区佛冈县清新清西平原

40、(三坑镇、山塘镇、太平镇)严格限制扩大印染行业规模,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要与淘汰区域内落后产能相结合,鼓励通过整治现有污染,减少区域、流域、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设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园区,积极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开发,同时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应进入园区,加强污染集中控制生态发展区域英德市清新滨江流域(浸潭镇、石潭镇、龙颈镇、太和镇)连山县连南县连州市阳山县禁止新建印染项目,改扩建项目要与淘汰区域内落后产能相结合,鼓励清新区对现有印染企业进行整治,设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园区,积极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实现产业集聚发展禁止开发区域38个点状分布

41、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水库等依法通过关闭、搬迁、转产等方式限期退出3.1.2 工艺与装备要求工艺装备标准主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规定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工艺装备要求,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规定的淘汰类工艺装备要求。新改扩建印染项目要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采用污染强度小、节能环保的设备,主要设备参数要实现在线监测和自动控制。禁止选用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限制采用使用年限超过5年以及达不到节能环保要求的二手前处理

42、、染色设备。新改扩建印染生产线总体水平要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棉、化纤及混纺机织物印染项目设计建设要执行印染工厂设计规范(GB 50426-2007)。新改扩建印染项目应优先选用高效、节能、低耗的连续式处理设备和工艺;连续式水洗装置要求密封性好,并配有逆流、高效漂洗及热能回收装置;间歇式染色设备浴比要能满足1:8以下的工艺要求;拉幅定形设备要具有温度、湿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在线测控装置,具有废气净化和余热回收装置,箱体隔热板外表面与环境温差不大于15。现有纺织印染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支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设备工艺水平,凡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企业,必须结合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才可允许新改

43、扩建。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要求,将印染项目生产工艺和设备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分别制定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三种。表3-2 清远市印染行业指导目录区域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清城区佛冈县清新清西平原(三坑镇、山塘镇、太平镇)1、采用酶处理、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及染色、短流程湿蒸轧染、气流染色、小浴比染色、涂料印染、数码喷墨印花、泡沫整理等染整清洁生产技术1、吨原毛洗毛用水超过20吨的洗毛工艺与设备;2、绞纱染色工艺;3、亚氯酸钠漂白设备1、辊长1000毫米以下的皮辊轧花机,锯片片

44、数在80以下的锯齿轧花机,压力吨位在400吨以下的皮棉打包机(不含160吨、200吨短绒棉花打包机)2、未经改造的74型染整设备;3、蒸汽加热敞开无密闭的印染平洗槽;4、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国产和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进口印染前处理设备、拉幅和定形设备、圆网和平网印花机、连续染色机;5、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浴比大于1:10的棉及化纤间歇式染色设备;6、使用直流电机驱动的印染生产线;7、印染用铸铁结构的蒸箱和水洗设备,铸铁墙板无底蒸化机,汽蒸预热区短的L型退煮漂履带汽蒸箱。英德市清新滨江流域(浸潭镇、石潭镇、龙颈镇、太和镇)连山县连南县连州市阳山县/1、吨原毛洗毛用水超过20吨的洗毛工艺与设备;2

45、、绞纱染色工艺;3、亚氯酸钠漂白设备1、辊长1000毫米以下的皮辊轧花机,锯片片数在80以下的锯齿轧花机,压力吨位在400吨以下的皮棉打包机(不含160吨、200吨短绒棉花打包机)2、未经改造的74型染整设备;3、蒸汽加热敞开无密闭的印染平洗槽;4、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国产和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进口印染前处理设备、拉幅和定形设备、圆网和平网印花机、连续染色机;5、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浴比大于1:10的棉及化纤间歇式染色设备;6、使用直流电机驱动的印染生产线;7、印染用铸铁结构的蒸箱和水洗设备,铸铁墙板无底蒸化机,汽蒸预热区短的L型退煮漂履带汽蒸箱。3.1.3 质量与管理纺织印染企业要开发生产低

46、消耗、低污染、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纺织印染产品。产品质量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产品合格品率达到95%以上。纺织印染企业应实行三级用能、用水计量管理,设置专门机构或人员对能源、取水、排污情况进行监督,并建立管理考核制度和数据统计系统。印染企业要加强管理,健全企业管理制度。鼓励企业进行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等管理体系认证,支持企业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3.1.4 资源消耗定额指标新改扩建印染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新鲜水取水量要达到规定要求。相关要求见表3-3。表3-3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新鲜水取水量规定要求分类综合能耗新鲜水取水量棉、麻、化纤及混纺机织物35公斤标煤/百米2吨水/百米纱线、针织物1.2吨标煤/吨100吨水/吨真丝绸机织物(含练白)40公斤标煤/百米2.5吨水/百米精梳毛织物190公斤标煤/百米18吨水/百米现有印染企业应加快技术改造,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新鲜水取水量要达到规定要求,相关要求见表3-4。表3-4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新鲜水取水量规定要求分类综合能耗新鲜水取水量棉、麻、化纤及混纺机织物42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