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XX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wrn 文档编号:11704216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XX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XX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XX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XX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x市xx区xx镇xx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1 综合说明11.1 工程概况11.2 工程地理位置11.3 工程建设内容及主要工程量21.4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1.5 工程经济评价22 基本情况32.1自然概况32.1.1 气象水文32.1.2 地质地貌32.2 社会经济状况42.3 基础设施现状42.3.1 交通现状42.3.2 农田水利设计建设现状53 工程的建设依据和原则73.1 工程的建设依据73.2 工程的建设原则74 工程建设任务及规模94.1工程建设必要性94.2 水量平衡分析104.2.1 灌区设计标准114.2.1 水资源总量分析114.2.2 需水量

2、分析预测134.2.3 时段需水量分析144.2.4 工程区工程可供水量164.2.5 结论164.3工程任务及规模175 工程布局和主要建筑物设计205.1设计依据205.1.1 工程等级和建筑物级别205.1.2地震烈度205.1.3 设计采用主要技术标准及参考资料205.2工程总体布置215.3 主要建筑物设计225.3.1整治山坪塘225.3.2新建渠道225.3.3新建山坪塘225.3.4新建提灌站236 施工组织设计246.1施工条件246.2主体工程施工246.2.1山坪新建及整治施工246.2.2新建渠道256.2.3新建蓄水池256.2.4新建提灌站257 工程管理277.1

3、工程建设期管理办法277.2工程建设后管理办法277.2.1成立管理机构277.2.2健全经营管理机构277.2.3确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287.2.4落实管理措施288 环境影响评价298.1 环境影响298.1.1 不利影响308.1.2 有利影响308.2 水土保持308.2.1 水土流失状况318.2.2 水土保持措施318.3 环境与水保投资329 工程投资估算329.1 编制说明329. 2 投资估算表339.3 资金筹措3310 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3310.1 效益分析3310.1.1 社会效益3410.1.2 经济效益3510.2 经济评价3510.2.1 经济评价依据3510

4、.2.2 国民经济评价3511 结论36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市xx区xx镇xx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性质:新建工程业主:xx市xx区xx镇xx村村民委员会建设地址:xx市xx区xx镇xx村编制时间:2007年7月工程功能:(1)引水库水进入工程区,整治并新建区内山坪塘,改善蓄水能力,配套引水管网和灌溉渠系,提高工程区农业的灌溉保证率; (2)增加蓄水量,为养殖提供便利,并改善区内生态环境;(3)改善工程区人口2292人及牲畜的饮用水问题。1.2 工程地理位置行政辖区地理位置:xx镇位于xx市xx区西部缙云山麓,距xx主城区仅10多公里,东与含谷、白市驿镇相邻,南与走马镇接

5、壤,西与璧山县青杠街道连界,北与沙区曾家镇毗邻。是一个以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开发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都市近郊新型的小城镇。xx镇所辖7个行政村(2002年1月前为15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有117个合作社,全镇幅员面积38.5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工程所在地:xx区金风镇xx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位于xx村属于xx区金风镇,位于xx市xx区西部,北临沙坪坝区曾家镇;东与xx镇白鹤村隔绕城高速公路相望;南靠xx镇海南村;西接璧山县。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11700亩)。1.3 工程建设内容及主要工程量本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及主要工程量见下表:表1-1 工程建设主要任务工程类型建设类

6、型数量任 务渠道新建8条本着因地制宜、事实求是、从易到难、一次到位的原则,对原有9口山坪塘进行整治修复,使得整修后的山坪塘不仅发挥水利灌溉的作用,还有养殖、休闲娱乐的功能;调整工程区西部丘坡地表汇水,新建山坪塘1口;规划区内外2个水库引水线路,配套引水管21条,新建渠道8条;改善提水设施,新建提灌站2座,并配套修建300m3蓄水池2口。提灌站(配套蓄水池)新建2处整治山坪塘整治9口新建山坪塘新建1口引水管网新建21条生产道新建10条1.4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工程总投资估算为355.81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275.67万元,临时工程费用为11.69万元,其他费用为32.91万元,泵

7、房工程费用为18.60万元,基本预备费为16.94万元,具体见附件估算书。1.5 工程经济评价本项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8.7%;当社会折现率is=12%,经济净现值NPV=78.05万元,社会折现率is=7%,净现值NPV=165.04万元。经敏感性分析,在各种浮动条件下,经济内部收益率均大于12,经济净现值均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均大于1,可见本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2 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2.1.1 气象水文1.气象工程所在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夏季日照多,冬季日照少,且早春霜雪少,夏热多伏旱,晚秋多阴雨,冬短少严寒。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88.8mm

8、,最少年为785.6 mm,最大降雨量为1442.1 mm;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2.4,极端最低气温-2.4;多年平均日照1300 h;区内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28.5mm,最多年1200.4mm,最小年873.2mm。2.水文工程区属于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梁滩河支流,流域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88.8mm,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7.28%,11月至次年4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22.72%。由于雨量年内分布不均,极易发生暴雨洪水,查四川省水文手册(79年版),工程区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约70mm,暴雨多发于夏季5-7月,持续时间短,雨力强,暴雨过程曲线

9、多呈单峰尖瘦型,具有明显山溪洪水特性。2.1.2 地质地貌1.地质工程区地处北碚向斜中、南段,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J2s)地层,主要岩性为紫红色泥岩夹薄层砂岩,为单斜岩层,岩层产状倾向125,岩层倾角13,砂岩抗压强度为195kg/cm2,泥岩抗压强度145kg/cm2,吸水率较小,风化程度较大。区内断裂裂隙不发育,无滑坡、崩塌等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地貌工程区位于xx主城区西南方向,属于渝中平行岭谷区,微地貌为浅丘平坝,间有中丘沟谷,西部多丘陵,东部平坝居多。地势起伏较小,坡度多在2-15度之间,相对高差在20-70m之间。区内溪河切割,植被覆盖率较高,河网密度较大。

10、2.2 社会经济状况xx村位于xx镇境内西部缙云山山脉中段,西与璧山县相邻,北接沙坪坝区曾家镇相连,全村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008亩,林地7300亩,全村共辖14个合作社,总人口2292人,579户,近年来,xx市xx区xx镇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人均年收入3588元。2.3 基础设施现状2.3.1 交通现状工程区位于xx市xx区xx镇xx村,该村的东侧有绕城高速公路穿滑石滩南北向通过,东西走向有一条镇级公路金梅路:从李家沟向东接金龙公路。工程区至周边各村镇均有公路通达,可谓交通四通八达,绕

11、城高速公路在区内长度约0.6km,金梅公路在区内长度约4km。另有上述主要交通道路的支路在区内各向延伸,有效保证了该村各居民点的生产生活交通需求。2.3.2 农田水利设计建设现状工程区现有山坪塘15口,占地37.9亩,蓄水容量6.92万立方米。其中存在病害的山坪塘有9口,零星分布于工程区,蓄水量在300-2000m3左右,有效蓄水深约1.5m,集水面积多为2-10hm2,均为早期修建的土塘,大部分坑塘由于年久失修,存在淤积,塘坝渗漏、垮塌等现象,函待维修。工程区外南边海南村约1km距离处有一座小(一)型水库龙潭沟水库,集雨面积4.34km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67.1万m3,总库容436.2万

12、m3,正常库容为355.2万m3,死库容为91.3万m3,校核洪水位318.42m,设计洪水位317.96m,正常水位316.86m,设计灌面11655亩。现存有一条浆砌石渠道从该水库引水北流过工程区,最后从xx村东北向流出工程区,最后引至大盐村。该渠道净空为0.80.8m(宽深),采用浆砌条石护衬,过流能力良好,但由于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工程区正常灌溉需水要求,需另行规划引水体系从该水库取水,对工程区中部陆家湾附近区域进行灌溉。在xx村西边李家沟附近有一座小(二)型水库李家沟水库,该水库集雨面积0.756km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9.1万m3,总库容11.96万m3,正常库容为9.70万m3,

13、死库容为1.10万m3,校核洪水位349.86m,设计洪水位349.30m,正常水位347.80m,设计灌面500亩。该水库主要控制灌溉面积位于工程区北边沙坪坝区,由于区内没有引水渠道(管道),xx村区域内耕地几乎无法得到灌溉效益,为保证农业发展对灌溉用水要求的日益增长,需要规划引水管道从该水库引水东灌,保证东边平坝区域大量耕地需水要求。陆家湾西侧坡角区域地势扼西边丘坡汇水,东临约200亩平坝耕地,对该区域灌溉有着举足轻重的灌溉保水作用,同时西边上游有足够的汇水面积,适合新建山坪塘蓄水灌溉。3 工程的建设依据和原则3.1 工程的建设依据1.指导思想本项工程建设应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

14、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采取 “民办公助”的方式,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对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有条件的地方新建部分小型水源并配套灌排设施,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2.相关依据根据业主管理部门批文、相关行业规范以及相关领导重要指示。3.2 工程的建设原则1.突出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是针对工程区缺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现状新建各种蓄、引工

15、程:新建引水管网、新建灌溉渠道、新建山坪塘、整治山坪塘、新建提灌站及蓄水池等。工程建设类型主要考虑能够切实解决农村灌溉需要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包括:(1)规划灌溉引水体系并配套附属工程;(2)小型水源工程,包括新建山坪塘等蓄水设施、增加灌溉面积的工程;(3)原有山坪塘的加固修复工程;(4)新建提灌站2处。2.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工程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协调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改造与改革、骨干与田间、灌溉与排水相结合。3.因地制宜根据工程区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改造方案,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4.量力而行根据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财力的可能和当地经济

16、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尽可能多渠道融资,保证建设资金到位,发动群众投工投劳。4 工程建设任务及规模4.1工程建设必要性1.该项工程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粮食蔬菜生产安全的必然要求。随着xx市xx区xx镇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对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工程区是xx市xx区xx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新农村规划点之一,必须首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尤其要加强节能高效灌排设施的建设,才能保证工程区农业耕作的需水、排水,并对该区其他村镇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xx市xx区xx镇xx村建设发展迅速。城镇用地面积增加较快

17、,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随之而来的是粮食产量的逐年下降。如何增加粮食产量,稳定提高蔬菜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保障xx市xx区xx镇的粮食安全问题显得日益突出。2.该项工程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要求。目前,工程区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民收入大部分来源于农业收入。虽然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都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缓慢,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作物总产量。目前,农业灌溉的缺水已成为制约该灌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本工程作为灌区内的农田水利工程之一,承担着该区农业灌溉供水的重大使命,

18、通过实施本工程,可以提高灌溉效益,有利于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只有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粮食和蔬菜才能丰收,灌区农民生活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3.该项工程是保障农业丰收,解决灌溉缺水的必然选择。工程区现有山坪塘15口,经调查其中9口存在病害险况;另有一条浆砌石渠道(0.60.6m)从南边海南村龙潭沟水库引水北流经工程区,最后向北流出工程区。除此之外,工程区无石河堰、提灌站等其他农田灌溉设施。这些工程多年平均可供水量,只能满足部分灌溉要求,再加上抗旱能力差,若遇中等干旱年,其可供水量有限,农灌缺水矛盾突出。因此,实施本项工程势在必行。4.该项工程是密切党群关系,重视农村发展的民心工程。本项

19、工程是xx区农林水利局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工程区农民对实施该项工程呼声高,迫切期待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xx区农林水利局也高度重视民声民愿,研究认为本项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解决灌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为今后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促进xx村的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因此该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综上所述,该项工程是当地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的必然选择,它将对xx村新农村的发展起到强大的基础作用,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4.2 水量平衡分析工程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降雨与农作物生长需水基本一致。在农作物生育周期内,春旱、夏旱缺水影响较小,但

20、伏旱缺水很严重,其余时间作物均可靠降雨满足需水,是典型雨育农业区。工程区旱地主要采取人工挑水浇灌,水田采取放水、抽水灌溉。旱地主要集中在小麦播种与春旱时浇灌,以及玉米栽插、追肥、夏旱时浇灌,旱地浇灌需水量不大;水田主要集中在水稻栽插遇夏旱放水、抽水泡田和抽穗遇伏旱时灌溉,需水量较大。另外,工程区地下水开采主要为人畜用水,当地居民利用打井等方式开采地下水饮用,开采量不大,本次分析不计入范围之内;此外,由于该村范围内规划新建农产品加工等工业,本次设计水量分析中据调查取3万m3/年予以考虑计算。4.2.1 灌区设计标准工程区属湿润地区,且种植结构以水稻为主,考虑到本次设计灌溉工程的规、投资和效益等因

21、素,参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结合本次设计具体情况,选取p=75%年为设计典型年。即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4.2.1 水资源总量分析 (1)区域内水资源量区域内水资源量包括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产水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由于资料缺乏,本设计综合考虑工程区内的有效利用降雨量进行简便计算。查四川省水文手册(79年版)中“四川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工程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088.8mm(H0),“年降水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Cs=2Cv)”中查得区内Cv=0.13,然后由皮型频率表据Cv 、Cs(=2Cv)查得Kp=0.89。设计年降水

22、量Hp=75%=Kp H0=0.891088.8=969.03mm;依据台帐资料,工程区总面积F=780hm2;经调查分析,区内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而现场踏勘发现,区内水利利用设施稀少,且简易落后,考虑以上因素降雨有效利用系数有效取0.3;区内水资源总量W内=有效HpF=0.3969.0310-3780104=226.75万m3。(2)区域外调水量查四川省水文手册(79年版)中“四川省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工程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370mm(h0),“年径流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Cs=2Cv)”中查得区内Cv=0.45,然后由皮型频率表据Cv 、Cs(=2Cv)查得Kp=0.61。设计年

23、径流深hp=75%=Kp h0=0.61370=225.70mm;从1:10000地形图上量定,工程区控制区外流域面积F=100.00hm2;区外调水量W外=hpF=225.7010-3100.00104=22.58万m3。(3)过境来水量经调查,工程区南端从海南村龙潭沟水库每年通过渠道可取水3万m3。W过=3.0万m3。综合:工程区总供水量W供=W内+W外+W过=226.75+22.58+3.0=252.33万m3。4.2.2 需水量分析预测工程区总需水量主要包含人畜用水、农作物全生育期需水以及未来规划工业需水量,其中人畜用水量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资料缺乏,本设计对于区内各种农作物全生

24、育期需水量 统一采用k值法(以作物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计算。工程区种植作物品种繁多,其中以水稻、油菜、小麦和玉米所占分额较大,选取以上4种作物产量计算总需水量:A、种植结构由基础资料调查分析,工程区内水田面积40.32hm2;旱地面积26.88hm2。考虑现有耕作制度经工程配套后改善,以水稻、油菜、小麦和玉米为典型作物进行需水计算,各耕地类型均采用一年二熟制。区内农作物种植结构如表4-1:表4-1工程区作物种植结构作物名称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种植面积(hm2)40.3240.3226.8826.88B、总需水量E=kY式中:E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m3/亩); k作物需水系数(m3/kg,k取值

25、范围:水稻0.48-1.16,油菜0.80-1.90,小麦0.60-1.70,玉米0.51-1.52。); Y作物期望产量(kg/亩)。现场调查并搜集当地资料对现状农作物产量取用一定系数(1.11.2)做为作物期望产量:其中,Y水稻=480kg/亩;Y油菜=210kg/亩;Y小麦=210kg/亩;Y玉米=420kg/亩。考虑整理后灌溉水利用程度的提高,作物需水系数k取值:k水稻=0.90;k油菜=0.80;k小麦=0.70;k玉米=0.60。计算结果如表4-2:表4-2 作物需水量计算表 参数种类 作物需水系数(m3/kg)作物期望产量(kg/亩)亩均作物需水量(m3/亩)种植面积(亩)作物需

26、水量(万m3)水稻0.90 480.00 432.00 604.80 26.13 油菜0.80 210.00 168.00 604.80 10.16 小麦0.70 210.00 147.00 403.20 5.93 玉米0.60 420.00 252.00 403.20 10.16 合计2016.00 52.38 考虑每年工业需水量3万m3:因此,实际工程区总需水量W需=55.38万m3。4.2.3 时段需水量分析区内用水主要来自农作物的生长,而农作物中以水稻种植面积居大,且水稻需水量在所有作物需水量中最大,故此,工程区用水高峰来自于水稻的需水临界期。水稻需水临界期主要为分蘖拔节抽穗灌浆时期,

27、也是工程区旱情最严重的伏旱时期(7月-8月)。A、灌溉制度工程区整理后,种植结构基本不变,参考现行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并吸收附近同类工程经验,本次设计主要农作物灌溉制度如表4-3所示:表4-3 主要农作物设计灌溉制度(p=75%)农作物生育阶段灌水时间范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亩)灌溉定额(m3/亩)水稻移植返青5月下旬-6月上旬1.00 35.00 260.00 分蘖6月中旬-6月下旬2.00 45.00 拔节孕穗7月上旬-7月下旬3.00 60.00 抽穗扬花7月下旬-8月上旬4.00 60.00 灌浆8月中旬-8月下旬5.00 40.00 乳熟9月上旬-9月中旬6.00 20.00 油

28、菜苗期移栽11月上旬-11月中旬1.00 25.00 85.00 越冬盘根12月上旬-12月中旬2.00 20.00 抽苔3月上旬-3月下旬3.00 20.00 结角4月下旬-5月上旬4.00 20.00 小麦分蘖越冬11月下旬-12月中旬1.00 30.00 70.00 拔节抽穗4月上旬-4月下旬2.00 20.00 灌浆5月中旬-5月下旬3.00 20.00 玉米播种6月中旬-6月下旬1.00 10.00 80.00 拔节抽雄7月中旬-7月下旬2.00 30.00 盛花8月上旬-8月中旬3.00 25.00 灌浆8月下旬-9月上旬4.00 15.00 B、时段需水量由表4-3可知,时段用水

29、高峰发生在7月份,这一时段也是伏旱发生时段。时段需水总量(w需)主要为水稻这一时段需水量(w水)和玉米这一时段需水量(w玉)。即:w需= w水+ w玉 =m水3F水+m玉2F玉式中:m水i水稻第i次灌水定额(m3/亩,i=1,2);F水计划水稻种植面积(亩);M玉i玉米第i次灌水定额(m3/亩,i=1,2);F玉计划玉米种植面积(亩)。由表4-2-1可查得计划农作物种植面积,那么: w需=(6040.3215/10000+3026.8815/10000)+0.25=5.09万m3。(考虑工业季节需水量0.25万m3)4.2.4 工程区工程可供水量工程区经实地调查,区内现有水源工程主要为15口山

30、坪塘,以及从南部龙潭沟水库取水的取水渠道。渠道干旱季节可取水w渠=3/12=0.25万m3;据基础资料分析,工程区山坪塘面积为2.53hm2,考虑有效蓄水深度1.5m,则山坪塘可供水量w塘=2.531041.5=3.80万m3。综上所述,工程区干旱季节工程可供水量w供=0.25+3.80=4.05万m3。4.2.5 结论通过以上计算表明:工程区总供水量W供=252.33万m3,总需水量W需=55.38万m3,W供W需,即工程区依靠现有降水和区外调水完全能满足包括农作物生长需水在内的各种需水要求。但工程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仅为4.05万m3,远远满足不了需水季节5.09万m3的需水量。工程区函

31、待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维修整治,提高其蓄水灌溉能力;同时对区内、区外可开发水源应进行合理开发,以保证工程区日益增长的灌溉需水要求,并尽可能为规划工业发展提供用水保证。4.3工程任务及规模本项工程主要功能:工程功能:(1)引水库水进入工程区,整治并新建区内山坪塘,改善蓄水能力,配套引水管网和灌溉渠系,提高工程区农业的灌溉保证率; (2)增加蓄水量,为养殖提供便利,并改善区内生态环境;(3)改善工程区人口2292人及牲畜的饮用水问题。主要工程任务量如表4-4:表4-4 主要工程任务表工程类型建设类型数量任 务渠道新建8条本着因地制宜、事实求是、从易到难、一次到位的原则,对原有9口山坪塘进行整治修复,

32、使得整修后的山坪塘不仅发挥水利灌溉的作用,还有养殖、休闲娱乐的功能;调整工程区西部丘坡地表汇水,新建山坪塘1口;规划区内外2个水库引水线路,配套引水管21条,新建渠道8条;改善提水设施,新建提灌站2座,并配套修建300m3蓄水池2口。提灌站(配套蓄水池)新建2处整治山坪塘整治9口新建山坪塘新建1口引水管网新建21条生产道新建10条表4-5 新建渠道工程特性表编号长度(m)断面尺寸(mm)控制面积(hm2)QD1410.630.60.613.2QD2215.290.60.66.7QD3224.940.60.63.5QD4353.120.60.68.4QD5658.290.60.616.5QD64

33、98.450.60.63.7QD71012.440.60.615.9QD8625.410.60.65.2合计3998.570.60.673.1表4-6 配套生产道工程特性表生产道长度路面路宽XD1289.0 C20砼路面0.8mXD2110.1 C20砼路面0.8mXD3216.1 C20砼路面0.8mXD4266.5 C20砼路面0.8mXD5199.1 C20砼路面0.8mXD6190.7 C20砼路面0.8mXD7174.5 C20砼路面0.8mXD8149.1 C20砼路面0.8mXD9169.0 C20砼路面0.8mXD10185.5 C20砼路面0.8m合计1949.5 4-7 引

34、水管网工程特性表主管长度管径(mm)取水点控制面积(hm2)ZG12743.88DN100龙潭沟水库200ZG2724.06DN100ZG140ZG3952.96DN100ZG1160ZG41953.57DN100李家沟水库120ZG5748.49DN100李家沟水库100ZG61153.61DN100ZG450ZG7364.13DN100ZG610ZG8986.59DN100提灌站230ZG9400.85DN100提灌站225ZG10974.38DN100提灌站1200ZG11579.79DN100ZG1020ZG12400.08DN100ZG1010ZG13378.58DN100ZG101

35、5ZG14907.84DN100ZG1040ZG15792.13DN100ZG1033ZG16215.16DN100ZG310ZG1764.44DN100ZG35ZG1891.39DN100ZG34ZG19252.99DN100ZG313ZG2045.25DN100ZG33ZG2158.84DN100ZG35合计14789.014-7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序号项目单位方量1一般土方开挖m949.452一般石方开挖m310.23沟槽土方开挖m14633.944土回填m8637.775M7.5浆砌砖m1220.446C20砼路面m472.2171:3砂浆抹面m5131.288泥结碎石路基m1754.5

36、49C15垫层m4.2710C20砼m1559.5911M7.5浆砌条石m3659.8612干砌条石m7.6813清淤转运m5823.1614110PVC管购置m7888.2615200铸铁管购置m24016控制阀购置个1417泵机购置套25 工程布局和主要建筑物设计5.1设计依据5.1.1 工程等级和建筑物级别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结合本工程规模,确定本工程等级为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及临时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等。5.1.2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烈度区

37、划图使用规定,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发生属一般地区。5.1.3 设计采用主要技术标准及参考资料1)防洪标准(GB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GBJ13-86)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50332-86)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J50069-200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10)四川省水文手册(1979年版)5.

38、2工程总体布置本工程在实地调查,并听取业主相关意见的前提下,针对工程区日益增长的需水要求,合理开发现有水源,并对已有水利工程进行维修整治,优化利用工程资金,保证工程区作物灌溉需水,并为工业规划提供一定需水保证。结合工程区主管单位建设意见,针对区内耕地灌排要求进行合理、科学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实现水利设施全村推进。本工程总体布置:1)通过对工程区存在病害的9口山坪塘实地调查、规划全部进行维修整治,塘内清淤,塘坎及塘内侧进行砌石衬护,最大限度提高坑塘蓄水能力。2)分别从南端龙潭沟水库、西边李家沟水库引水至xx村保证整村农业灌溉需水,重点针对陆家湾处规划农业基地保证灌溉需水。同时,在规划主干管沿

39、线新建灌溉支管,将干管来水引入各个耕作区域,方便灌溉取水,并在出水口处修建出水池。为便于今后管道检修,每隔200-500m新建闸阀井1个,闸阀井净空0.500.500.66m,具体设计见图册。3)陆家湾丘坡脚处原有坑塘对该基地今后农业灌溉发展有极其重要作用,但该山坪塘淤积严重,塘坝拦水存在不安全因素,且有一定程度渗漏,规划在该址利用坑洼地形拦坝新建山坪塘,为今后农业规划做灌溉水源点。该山坪塘考虑汇水面积大小规划蓄水容积3000m3,具体修建规格同维修山坪塘。4)针对整治山坪塘及规划基地处交通不便,为利于今后用水管理,在山坪塘沿线及基地附近修建0.8m宽生产道,作为今后工作使用。路面采用砼路面,

40、宽0.8m,路基为泥结碎石,路面高出地面0.05m。5.3 主要建筑物设计5.3.1整治山坪塘塘侧墙采用M7.5浆砌毛条石,砌筑成梯形,上顶宽0.50m,下底宽1.0m,高2.0m。山坪塘维修加固具体设计详见设计图。大坝加固采用M7.5浆砌毛条石,背坡人工填土夯实,宽1.5m,高2.0m,矩形断面。溢洪道材料采用M7.5浆砌条石,表面采用1:3水泥砂浆衬护(厚2cm),尺寸根据现场确定。对塘坝内淤泥进行清理,清淤深度0.5m,并转运到2公里以外的排放地。5.3.2新建渠道新建灌溉渠道0.60.6m渠道。渠道侧墙均采用M7.5浆砌砖,底部采用C20砼浇筑,厚100mm,渠道侧墙宽0.24m。新建

41、灌排渠具体设计详见设计图。5.3.3新建山坪塘塘侧墙采用M7.5浆砌毛条石,砌筑成梯形,上顶宽1.0m,下底宽1.5m,高3.0m。并设置亲水梯坎2处,梯坎长1.0m,25cm踏步。山坪塘新建具体设计详见设计图。大坝加固采用M7.5浆砌毛条石,背坡人工填土夯实,高3.0m,宽1.0m,采用矩形断面。溢洪道宽3.0m,材料采用M7.5浆砌条石,表面采用1:3水泥砂浆衬护,尺寸根据现场确定。对塘坝内淤泥进行清理,清淤深度0.5m,并转运到2公里以外的排放地。5.3.4新建提灌站规划在龙潭沟水库北侧及整治山坪塘1处修建提灌站分别从水库、山坪塘引水到丘顶对丘坡上耕地进行灌溉,同时在丘顶修建容量为300

42、m3的蓄水池2口以调节供需水平衡。提灌站的管理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建、美化,重点是新建泵房,安装门窗及浇筑屋顶,安装2个防盗门,2个窗户。购置水泵2套(功率为55KW),为提灌站配套200的铸铁提水管道120m。新建蓄水池设计容量300m3,采用圆型结构,深3m,侧墙为M7.5浆砌条石结构,底板为C20砼现浇,水池为全开挖水池,侧墙顶部设0.74m高M7.5浆砌砖护栏。新修提灌站具体设计详见设计图。6 施工组织设计6.1施工条件 工程区位于xx村属于xx区金风镇,位于xx市xx区西部,北临沙坪坝区曾家镇;东与xx镇白鹤村隔绕城高速公路相望;南靠xx镇海南村;西接璧山县。工程区内有各级公路贯通

43、,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施工用水可利用村内山坪塘水源、生活用水就近接入自来水管网。施工用电可就近接入。 材料根据工程进度可分批购买,可在区内公路边处修建临时仓库也可租用农民房屋,储备材料。工程所需材料主要为水泥、石料、砂料、砖,其他材料。各项材料情况如表6-1:表6-1 工程所需主要材料表类型来源材料特性购买地或产地运距备注条石采购毛条石xx镇1.5km水泥采购标号325xx镇1.5km砂采购xx镇1.5km本工程建设期为3个月,从2007年10月底至2007年12月底完成工程施工任务。6.2主体工程施工6.2.1山坪新建及整治施工按施工图纸要求,用经纬仪定出开挖中心线的位置和高程,用石灰标出开挖线。重点位置打桩标记。土方采取人工开挖。开挖土料用于坝体加固回填。坝体为M7.5浆砌条石采用坐浆法由下到上逐层砌筑,砂浆采用机械拌制,条石为人工清打,墙背土石回填采用人工回填,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伸缩缝采用三毡四油填缝,宽10mm。护坎施工方法同坝体。6.2.2新建渠道按施工图纸要求,用经纬仪定出开挖中心线的位置和高程,用石灰标出开挖线。土方采取人工开挖。开挖土料用于边坡加固回填,多余土料及时运走。渠坡为浆砌条石采用坐浆法由下到上逐层砌筑,砂浆、砼采用机械拌制,胶轮车运输,墙背土石回填采用人工回填,用蛙式打夯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