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必刷卷03(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专用).docx

上传人:13792139969@163.com 文档编号:11850852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刷卷03(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刷卷03(解析版)-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山东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备战2023年高考【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03(山东专用)历 史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题,共45分)1(2023福建莆田统考二模)下图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地区()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B古人类活动较频繁C曾为闽越文化中心D阶级阶层分化明显【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可以看出在该流域发现了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以及青铜时代的遗址,说明在该流域有着古人类的活动,且比较频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该地区遗址的发现,并不能得出青铜农具的使用状况,排除A项;仅从图示,不能推断其为闽越文化中心,排除C项;仅从遗址的

2、分布,不能反映阶级阶层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2(2023四川巴中统考一模)汉武帝后期穷兵黩武,耗尽文景时期积蓄的财富。元狩中,汉武帝打破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入仕的旧规,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商人子弟桑弘羊主持财政事务,桑弘羊官至御史大夫,跻身“三公”之列。由此可知()A汉武帝放弃了抑商政策B西汉政权基础发生变异C汉武帝强化了经济控制D商业发展影响君主用人【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任用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大冶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任用商人子弟桑弘羊主持财政事务”可知,汉武帝任用商人为官,加强对盐铁,财政的控制,属于强化了经济控制,C项正确;汉武帝没有放弃抑商政

3、策,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西汉政权巩固,西汉政权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异,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汉武帝的经济措施,并没有反映出商业发展对君主用人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秋山东威海高三统考期末)六朝时期,江南世家大族、高官和文人士大夫喜好到深山中探寻美景。而到了唐朝尤其是中唐以后,苏州的太湖、金陵的秦淮河、杭州的西湖等则成为江南闻名天下的旅游名胜。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的进步B经济重心的南移C坊市制度的变革D国家统一的实现【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六朝时江南文人士大夫出外游览的目的地,主要是远离城市的自然山水。到了唐代,江南人们的游览活动向城市聚集和流动,出现这一变化

4、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南宋时完成的,唐朝安史之乱后才开始南移,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坊市制度没有大的变革,坊市仍旧分开,排除C项;唐前期国家一直处于统一,材料中的变化是中唐以后出现的,国家统一不是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4(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表。这一政策的特征是()借贷方式实际支给还贷数实际价值现钱例1000文1200文(借钱还钱)1200文120斗(借钱还粮)2400文A加强人身控制B放松经济控制C税收的公平化D实物的货币化【答案】D【详解】据材料“下表是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还纳本息示意列

5、表”可知,王安石变法中青苗钱的借贷方式为“现钱例”;“实际支给1000文”,但还贷数为“1200文或120斗(借钱还粮)”,这说明青苗钱这一政策的特征是“实物的货币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身控制,而是强调“青苗钱的还纳本息”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青苗钱的还纳本息”状况,未涉及经济控制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强调“青苗钱的还纳本息”状况,未涉及税收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5(2023秋江苏南京高三校联考期末)宋代,江南的粮食问题一般通过当地的苏常之米解决。到了明代,江南则需要从两湖、江西、安徽运进粮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A市镇经济发展B南方人口的增加C经济作物的推广D经济重心的转移【

6、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到明代时期,江南地区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由此导致粮食作物不足,因此扩大了向江南供应粮米的地区范围,C项正确;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因为经济作物的推广,减少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并不是由于市镇经济的发展和南方人口的增加,排除A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6(2023重庆统考一模)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简要叙述了当时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原本述及的国家和地区并未完全译出,不过比较当时国人世界知识的缺乏程度,仍堪称近代中国翻译出的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理志书。这说明此著作()A凸显思想启蒙

7、B注重知识创新C侧重富国之策D饱含爱国情怀【答案】A【详解】四洲志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比起当时大部分人对于世界的认识而言,其叙述了当时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这体现了其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带有思想启蒙的色彩,A项正确;四洲志重在“叙述”,而非创新,排除B项;富国之策、爱国情怀在材料中并未提现,排除C、D项。故选A项。7(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近代上海,万国商团担负着武力防御租界的任务。1900年,万国商团总共花费3万两白银,这是其自成立以来最高的支出数字,其中有14万两用于各种制服和装备。其增加开支的背景是()A义和团运动不断向南方扩展B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C南方督抚大力

8、扶植反帝力量D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答案】B【详解】结合材料时间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真正觉醒,人民的反帝情绪高涨,租界成为中国人民攻击的目标,上海万国商团是在租界面临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由界内居民自发建立起来的组织,具有自发性、志愿性与民间性,到后来才发展成为获得租界资助的正式组织,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没有向南方发展,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南方地区的相关督抚严防义和团运动,排除C项;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8(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九一八事变爆发初期,纽约时报在报道时经常使用的词语有:日军“占领”“进入”中国东北的某些

9、地方,双方军队经常发生“战役”“战斗”“碰撞”“斗争”“冲突”“争吵”“争论”“问题”等。纽约时报使用的词语()A反映其立场客观公正B掩饰日本侵华行径C干涉中国的外交政策D维护美日军事同盟【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述可以看出,纽约时报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行径轻描淡写,是为了掩饰日本侵华行径,B项正确;纽约时报的认识带有主观性,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国的外交政策,排除C项;纽约时报不能代表美国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9(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下表为上海市1950年4-8月部分行业产销量变化表,表中各行业产销量的增长得益于()A国民经济的恢复B统一财经工作的完成C对工商业的调整D国营

10、经济的主导作用【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时间为1950年,表中面纱、面粉、卷烟、火柴、水泥、植物油和肥皂销量增长,与此时期对工商业进行调整有关,C项正确;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52年,排除A项;统一财经工作完成是在1952年,排除B项;国营经济主导作用确立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实现的,与题干中信息没有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0(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一套特定的仪式。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予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据此可知,封君封臣

11、()A相互依存B地位平等C关系和睦D利益趋同【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予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及所学知识可得,封君赏赐土地给封臣,封君必须保护封臣,封臣要忠诚于封君,是相互依存关系,A项正确;他们的政治地位不平等,排除B项;材料没强调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封君封臣利益是否一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1(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

12、权占有四周的海洋。这反映出当时()A海外殖民竞争激烈B自由市场初步形成C英国荷兰势均力敌D商业联系日益紧密【答案】A【详解】根据“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可得出西方国家争夺海上霸主,抢夺殖民地,因此通过颁布法律,以达争夺的合法化,A项正确;自由市场的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B项;荷兰不敌英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抗,不是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有学者研究发现,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期,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即双方队伍中都有贵族,

13、有乡绅,也有富商和小商人,还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农,甚至各社会集团在两个阵营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这一发现有助于()A整体认识英国革命和政体建设B说明小商人的政治要求最激进C颠覆史学界对英国革命的认识D证实经济生活决定政治意愿【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有的学者研究发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结合所学可知,传统教科书的观点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但材料却反映革命期间封建王党和议会成员结构相当,因此增加了我们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后政权建设的整体认识,A项正确;材料反映小商人与其他社会成

14、员共同组成王党和议会阵营,没有表明小商人最为激进,排除B项;材料中学者的认识冲击了英国革命的传统说法,而不是颠覆,排除C项;材料反映学者对革命期间两个阵营社会构成的研究,没有体现经济生活的决定性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13(2023甘肃兰州统考一模)据统计,18世纪至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和人均收入同时增长的时代。1700年欧洲的人口规模是1亿,到1850年增加到235亿,到19世纪末增加到4亿。这主要得益于()A医疗水平的提高B产业革命的扩展C经济全球化浪潮D农业技术的变革【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欧洲先后进行了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15、众多产业部门的出现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从而促进了人口较快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B项正确;医疗水平的提高虽然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但不是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浪潮虽然促进欧洲经济发展,但不是人口和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农业技术的变革虽然有助于粮食产量增加和农民增收,但也不是人口和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4(2023山东烟台统考一模)苏俄在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主要机

16、构,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这一过程表明苏俄()A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B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C经济政策的摇摆不定D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十月革命后对大型企业进行了国有化,对生产进行监督”“1918年6月开始,中小企业也实行国有化”“1921年,部分地承认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私有制”“1922年并首次制定了年度计划。”分析可知,苏俄一直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模式,B项正确;苏俄工业化从1926年开始,排除A项;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动与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有关,并不是摇摆不定,排除C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从1928年才算开始真正实施,排除D项。故选B项。15(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

17、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要求北约司令部从巴黎搬出,并要求美国军队从法国撤出。美国总统约翰逊要求国务卿质问戴高乐:“你要让我们把美国烈士的坟墓也搬出法国吗?”这反映出,当时()A美国综合国力相对衰落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C西方阵营逐渐出现分化D欧洲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即两极对峙时期,法国政府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要求美国撤走军队,放松对法国的军事控制,引起美国政府不满,反映出当时西方阵营逐渐出现分化,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美国综合国力相对衰落,排除A项;法国调整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不能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有所发展,排除B项;法美关系的变化不

18、能说明欧洲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16(2023安徽校联考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国志魏纪后汉书献帝纪天子以公领冀州牧。曹操自领冀州牧。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曹操自为丞相。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汉皇后伏氏,坐与父(伏)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使张音奉玺绶禅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材料二 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乱世存在多个政权并立时要选择其中某个政权作为正统,如在三国时期以曹魏为

19、正,南北朝选择宋齐梁陈纪年,五代十国则选择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为标准。北宋和辽、夏并立,因宋受后周禅让,所以在这一时期将宋作为正统。他认为这一举措“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 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司马光)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南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1)根据材料一,比较三国志和后汉书对相关史事叙述的差异。(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司马光和朱熹关于三国时期“正统”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观点产生的原因。【答案】(1)内容不同:三国志对曹操称公;后汉书直接称呼曹操。三国志中曹魏君主的官位、爵

20、位、皇位来源于汉献帝的授予,后汉书中曹魏君主擅权自立。三国志中皇后被皇帝废黜赐死,后汉书中皇后被曹操杀害。叙事方式不同:三国志的记录更详细,后汉书比较简洁。评价不同:三国志肯定曹魏,后汉书贬低曹魏。(答对2点即可。)(2)观点:司马光认为三国时期曹魏是正统,用其年号纪年;朱熹认为蜀汉是正统。原因: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出于编年记事的需要,选择曹魏作为正统;司马光作为北宋时人,北宋由后周禅让建立政权,和汉魏禅让有类似之处;司马光生活的北宋作为中原政权,和曹魏地理空间相似。朱熹是儒家学者,更强调道德和名分,肯定同为刘姓的蜀汉政权合法性;朱熹处于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借助蜀汉论证南宋政权的合法性;朱熹所处

21、的南宋偏安一隅,和蜀汉情形类似,产生共情心理。(司马光和朱熹观点的原因,每个答对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详解】(1)内容不同:从称呼上看,三国志对曹操称公;后汉书直接称呼曹操。从对曹操爵位的来源看,三国志中曹魏君主的官位、爵位、皇位来源于汉献帝的授予,后汉书中曹魏君主擅权自立。从伏皇后的死因看,三国志中皇后被皇帝废黜赐死,后汉书中皇后被曹操杀害。叙事方式不同:根据材料可以看,三国志的记录更详细,后汉书比较简洁。评价不同:对曹操的评价立场,三国志肯定曹魏,后汉书贬低曹魏。(2)观点:根据材料“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乱世存在多个政权并立时要选择其中某个政权作为正统,如在三国

22、时期以曹魏为正”可知,司马光认为三国时期曹魏是正统,用其年号纪年;根据材料“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司马光)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可知,朱熹认为蜀汉是正统。原因:根据材料“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乱世存在多个政权并立时要选择其中某个政权作为正统”可知,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出于编年记事的需要,选择曹魏作为正统;根据材料“北宋和辽、夏并立,因宋受后周禅让,所以在这一时期将宋作为正统”可知,司马光作为北宋时人,北宋由后周禅让建立政权,和汉魏禅让有类似之处;从政权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司马光生活的北宋作为中原政权,和曹魏地理空间相似。根据所学知识

23、可知,朱熹是儒家学者,更强调道德和名分,肯定同为刘姓的蜀汉政权合法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处于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借助蜀汉论证南宋政权的合法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所处的南宋偏安一隅,和蜀汉情形类似,产生共情心理。17(2023山东日照统考一模)清末民初,中国出现一批畅想未来新中国前景的幻想小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新中国又名立宪四十年之中国,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年)创作。作者化名“陆云翔”,于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初一酒醉“穿越”时空四十年至1951年的梦中所见所闻,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画了一个与当时完全不同的新中国:“国会开了,吾国已成了立宪国了。全

24、国的人没一个不在宪法范围之内。”“治外法权已经收回凡警政、路政,悉由地方市政厅主持。”“如今是科学昌明,人才极盛兵舰都是自家制造的。”“海军力全地球第一。”上海马路异常宽广,汽车来往穿梭,洋房鳞次栉比;浦东也已开发,“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宣统二十年,开办内国博览会特在浦东辟地造屋。”上海滩还建成了浦江大铁桥和江底隧道,造了地铁。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一跤跌醒,才知是一场梦。妻子说:“这是你痴心妄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结合所学知识,对作者“穿越时空”构画理想中的“新中国”作出历史解释。【答案】历史解释:清末民初,面对国家的衰弱和严重的民族危机,仁人志士致力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畅想“

25、新中国”前景的小说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作者在新中国中,畅想了一个40年后实现君主立宪、社会治理有序、国家主权完整、军事实力强大、科技文化发达、经济社会繁荣的中国,表达了对洗削民族耻辱、实现国家富强的期盼,是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潮。小说以梦醒为结尾,揭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新中国”愿望的艰难困境,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先人的“新中国梦”才能够实现。【详解】历史解释:根据材料“新中国又名立宪四十年之中国,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年)创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民

26、初,面对国家的衰弱和严重的民族危机,仁人志士致力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畅想“新中国”前景的小说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根据材料“国会开了,吾国已成了立宪国了。全国的人没一个不在宪法范围之内。”“治外法权已经收回凡警政、路政,悉由地方市政厅主持。”“如今是科学昌明,人才极盛兵舰都是自家制造的。”“海军力全地球第一。”可知作者在新中国中,畅想了一个40年后实现君主立宪、社会治理有序、国家主权完整、军事实力强大、科技文化发达、经济社会繁荣的中国,表达了对洗削民族耻辱、实现国家富强的期盼,是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潮。根据材料“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一跤跌醒,才知是一场梦。妻子说:这是你痴心妄想久了,所以才

27、做这奇梦。”可知小说以梦醒为结尾,揭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新中国”愿望的艰难困境,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悲愤。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

28、不可能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先人的“新中国梦”才能够实现。18(2023山东济宁统考一模)下表为19781984年我国种植业面积变化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年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占总播种面积(%)播种面积(万亩)占总播种面积(%)19781808818032166096197917889480322152991980175851801238821091981172437792

29、26341121198217019478428191130198317107179226641123198416932678328932134中国统计年鉴1991根据材料,对19781984年我国种植业面积的变化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变化特点: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步下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步上升的角度作答。变化成因:从国家政策的调整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的角度作答;从国家政策调整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耕地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较少的耕地面积即可满足人民基本粮食需求,为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创造条件的角度作答。产生影响:从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的角度作答;从改变

30、农村面貌,改善人民生活的角度作答;从客观上为国家政策优化调整及改革深入发展奠定基础的角度作答。【详解】根据“19781984年我国种植业面积变化表”数据可知,19781984年我国种植业面积的变化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步下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步上升。变化成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学生可从国家政策的调整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的角度作答;从国家政策调整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耕地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较少的耕地面积即可满足人民基本粮食需求,为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创造条件的角度作答。产生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为农村

31、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创造条件的角度作答;从改变农村面貌,改善人民生活的角度作答;从客观上为国家政策优化调整及改革深入发展奠定基础的角度作答。19(2023山东烟台统考一模)某学习小组对德国史展开学习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学习小组搜集的部分资料。德意志地处欧洲的中央地带,其东西两面都没有天然的屏障,又与多个强国为邻,易于遭受入侵,也使其追求对外扩张。中世纪德意志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作为德意志邦国的普鲁士土地贫瘠,缺乏矿藏,农业曾被视为经济的全部,获得土地就是一切,而获取土地的捷径便是掠夺扩张。德意志历代皇帝均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疯狂地掠夺周邻国家的土地。腓特烈一世皇帝(11521190在位

32、)的一生均在战争中度过,鲜血染红了他的胡子,因此称他为红胡子或巴巴罗萨(野蛮人)。这位传奇性的人物被荨为永生的德国的守护人。几百年后,希特勒便用他来激励士兵们,将侵略苏联的计划定为“巴巴罗萨”计划。12-13世纪德意志产生了骑士文化,其“协同主义”“苦从主义”“服从主义精神被一直传承下来。德国骑士文化下骑士团的座右铭是我不是来送和平的,而是来送剑的”。材料二以下内容是该小组对“德国统一的原因”的整理。一、普鲁士的日益强大;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三、容克资产阶级的壮大;四、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成立;五、铁路: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六、沙俄霸权的丧失和“俄普同盟”的形成。材料三以下是该小

33、组对“德国统一的影响”的整理。一、新帝国的“旧制度”(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二)名不副实的帝国议会合格的原因。他们的事情不愿意思想。二、新帝国的“经济奇迹”(一)与老工业国同台竞争(二)无法与经济匹配的殖民地三、新帝国“刀尖上的舞蹈”(一)军事部门的自主性(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四、新帝国的“社会减震器”(一)工人阶级的抗争与社会改良思潮(二)俾斯麦与社会保障法(1)针对材料一的资料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分别指出这些资料研究该主题的角度。(2)针对材料二德国统一的原因,再补充三条。(3)该小组认为德国统一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此看法进行说明。【答案】(1)德国军国主义探源(

34、或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地理因素,经济因素,政治传统,文化传统。(2)封建割据阻碍德国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启蒙思想影响、民族国家的推动;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认同等等任意三点即可)。(3)进步性:改变了德国分裂割据状态,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德国走上民主化道路;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德国成为经济强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等。局限性:德国皇帝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较小,专制主义色彩浓厚,军国主义传统根深蒂固,促使德国发动了世界大战,给世界及自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详解】(1)主题:根据材料一表中信息可知,学习小组搜集的是有关德国军国主义的发展史,由此可

35、拟定研究主题为:德国军国主义探源(或德国军国主义传统的形成)。角度:根据材料一“德意志地处欧洲的中央地带,其东西两面都没有天然的屏障,又与多个强国为邻,易于遭受入侵,也使其追求对外扩张”,可知,研究该主题的角度是“地理因素”;根据材料一“中世纪德意志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作为德意志邦国的普鲁士土地贫瘠,缺乏矿藏,农业曾被视为经济的全部,获得土地就是一切,而获取土地的捷径便是掠夺扩张”,可知,研究该主题的角度是经济因素;根据材料一“德意志历代皇帝均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疯狂地掠夺周邻国家的土地几百年后,希特勒便用他来激励士兵们,将侵略苏联的计划定为巴巴罗萨计划”,可知,研究该主题的角度是政治传统;根据

36、材料一“12-13世纪德意志产生了骑士文化,其协同主义苦从主义服从主义精神被一直传承下来。德国骑士文化下骑士团的座右铭是我不是来送和平的,而是来送剑的”,可知,研究该主题的角度是文化传统。(2)补充:根据材料二“一、普鲁士的日益强大;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三、容克资产阶级的壮大;四、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的成立;五、铁路:德意志统一的结婚绶带;六、沙俄霸权的丧失和俄普同盟的形成。”,可知,材料二对德国德国统一的原因的归纳,没有涉及“封建割据阻碍”、“工业革命开展”、“启蒙思想影响”、“民族国家的推动”和“德意志民族的文化认同”等方面,所以可以从这些方面任选三条补充德国统一的原因。(3)进步性

37、:根据材料三“一、新帝国的旧制度(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德国统一改变了德国分裂割据状态,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使德国走上民主化道路;根据材料三“二、新帝国的经济奇迹(一)与老工业国同台竞争(二)无法与经济匹配的殖民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德国成为经济强国;根据材料三“四、新帝国的社会减震器(一)工人阶级的抗争与社会改良思潮(二)俾斯麦与社会保障法”,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德国统一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等。局限性:根据材料三“(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二)名不副实的帝国议会合格的原因。他们的事情不愿意思想”,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德国皇帝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权力较小,专制主义色彩浓厚;根据材料三“三、新帝国刀尖上的舞蹈(一)军事部门的自主性(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军国主义传统根深蒂固,促使德国发动了世界大战,给世界及自身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