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预测卷01(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大题突破 限时集训(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13792139969@163.com 文档编号:1185093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测卷01(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大题突破 限时集训(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预测卷01(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生物大题突破 限时集训(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预测卷01161819世纪,海獭曾因人类的猎杀导致濒临灭绝,直至海獭毛皮贸易被禁止,数量才逐渐恢复。为研究海獭对其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1)某沿海海域中除了海獭外还有多种鱼类、贝类、海胆和海带等各种生物,此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_。(2)研究者比较存在海獭和缺少海獭的生态系统(如图1),结果显示_。(3)20世纪末,调查发现A群岛海獭的种群数量在逐渐减少(如图2),这为研究海獭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的影响提供了自然实验。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海胆的活动能力较弱,科研人员采用_调查了该群岛中海带的数量和海胆的生物量,调查结果如图3、4,推测3种生物之间存在的一条食物链为_。(4)

2、综上分析,请解释出现图1所示现象的原因。【答案】(1)群落(2)存在海獭的生态系统鱼类多样性高于缺少海獭的生态系统(3) 样方法 海带海胆海獭(4)由于存在海带海胆海獭这条食物链,当海獭数量减少时,海胆数量增加,使海带的数量减少,直接或间接为鱼类提供的食物减少,最终导致鱼类生物多样性降低。【分析】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叫做群落,调查种群密度的方式包括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析图1,存在海獭时鱼类多样性多余缺少海獭时的多样性;分析图2图3和图4,表示不同年份的海獭数量,海带数量和海胆生物量的关系。(1)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叫做群落。(2)据图1分析,存在海獭的生态系统鱼类多样性高于缺

3、少海獭的生态系统。(3)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海胆的活动能力较弱,对于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生物,调查其种群数量用样方法;根据图3、图4分析,1987-1997年间,海带数量下降,而海胆生物量上升,且海带为生产者,说明海带与海胆之间的食物链为海带海胆。而海獭数量减少时,海胆数量增加,所以二者之间关系为海胆海獭,综上三者食物链为海带海胆海獭。(4)结合上述图1-图4分析,由于三者食物链关系为海带海胆海獭,所以当这条食物链中海獭数量减少时,海胆数量增加,使海带的数量减少,直接或间接为鱼类提供的食物减少,最终导致鱼类生物多样性降低。【点睛】本题考察学生对种群群落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考察学生对数据的分析

4、和整理能力。17在光合作用的研究中,植物光合产物产生器官被称作“源”,光合产物或营养物质储存部位被称作“库”。研究者对库源关系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1)去除部分桃树枝条上的果实,检测其对叶片光合速率等的影响,结果如下表。组别净光合速率(molm-2s-1)叶片蔗糖含量(mgg-1FW)叶片淀粉含量(mgg-1FW)气孔导度(mmolm-2s-1)对照组(留果)5.3930.1460.6151.41实验组(去果)2.4834.2069.3229.70据表推测:去果处理降低了 _(选填“库”或“源”)的大小,使叶片中 _ 积累,进而抑制了光合速率。(2)检测蔗糖对离体叶绿体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5、1,图1数据范围内 _浓度范围的实验数据支持以上推测。(3)研究发现,叶绿体中淀粉积累会导致_ 膜结构被破坏,进而直接影响光反应。保卫细胞中淀粉含量增加会降低气孔导度,使 _ 进而抑制碳 (暗)反应。(4)图2为光合产物合成及向库运输过程部分示意图。图2中A包括的物质有_。综合以上信息,概述去果导致的叶肉细胞胞内蔗糖积累抑制叶片光合速率的机制(用文字和“”表示)。_【答案】(1) 库 蔗糖和淀粉(2)0.470.57 molL1(3) 类囊体 CO2供应减少(4) ATP和NADPH 【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的产物是NADPH和ATP,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

6、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过程,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详解】(1)去除部分桃树枝条上的果实,检测其对叶片光合速率等的影响,果实作为光合产物或营养物质卸出和储存部位被称为“库”,因此去果处理降低了光合产物“库”,的大小,使叶片中蔗糖和淀粉积累,进而抑制了光合速率。(2)题图显示在小于0.27mol.L-1范围内,随着蔗糖浓度的上升,光合速率有所升高,当蔗糖浓度的高于0.27mol.L-1时,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依然表现促进,蔗糖浓度超过0.47mol.L-1时对光合速率起到抑制作用,即图1中0

7、.470.57mol.L-1浓度范围的实验数据支持以上推测。(3)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叶绿体中淀粉积累通过导致叶绿体类囊体膜结构被破坏,进而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同时,保卫细胞中淀粉含量增加会降低气孔导度,使二氧化碳供应减少,抑制了二氧化碳固定的过程,进而抑制碳(暗)反应,最终导致光合速率下降。(4)图2中A为光反应产物,该产物用于C3的还原,包括的物质还原氢(NADPH)和ATP。去果相当于去掉了光合产物或营养物质的“库”,导致蔗糖积累,蔗糖积累直接抑制丙糖磷酸积累,抑制碳(暗)反应,同时也会导致淀粉积累,淀粉积累引起叶绿体类囊体膜受到破坏、气孔导度下降进而使光反应和暗反应均受影

8、响,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图如下:【点睛】熟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掌握影响光合作用过程的因素的影响机理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8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讨动物脑中VMN区域与血糖调节的关系。(1)VMN区域神经元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2)向正常小鼠VMN区神经元中转入基因表达载体,指导合成的蛋白会被光激活,进而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使氯离子流入细胞内。当向VMN区神经元照光后,VMN区神经元_(不兴奋/兴奋)。用胰岛素处理小鼠,创设低血糖条件。照光一段时间,检测小鼠的血糖含量,结果如图1。在正常血糖含

9、量下,对VMN区神经元照光,检测小鼠的血糖含量,结果如图2。实验结果表明,_。(3)进一步研究VMN区神经元对血糖含量的影响。向正常小鼠VMN区神经元中转入另一基因表达载体(此类小鼠称为S鼠),指导合成的蛋白可被光激活使得此区神经元产生兴奋。以S鼠为实验材料,验证正常血糖浓度下,若VMN区神经元兴奋,则机体血糖含量会升高这一推测。实验方案:对照组用胰岛素处理后的低血糖S鼠,适宜的光照VMN区神经元一段时间;实验组用血糖含量正常的S鼠,适宜的光照VMN区神经元一段时间;随时间推移检测两组鼠的血糖含量。请指出实验方案不当之处,并做修正。_支持推测的结果是_。VMN区神经元兴奋可能导致_(请选出3项

10、),使得血糖含量升高。a. 胰岛素分泌增加b. 胰岛素分泌减少c.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d. 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e. 肝糖原分解增加f. 肝糖原分解减少(4)脑中储存的糖极少,脑的活动几乎全部依赖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供能。结合神经调节的特点,请谈一谈VMN区神经元参与血糖调节的意义_。【答案】 外正内负(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不兴奋 VMN区神经元参与低血糖条件下血糖含量的恢复;在血糖浓度正常时,VMN区神经元不参与血糖调节(VMN区神经元对血糖含量无影响) 该实验方案的自变量设置不对;对照组应用血糖含量正常的S鼠,VMN区神经元不照光 两组鼠初始血糖含量相同;一段时间后,与初始血糖含量相比,

11、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显著升高 b、c、e 保证低血糖条件下,迅速升高机体血糖浓度,从而保障脑的能量供应【解析】1、题图分析:图1中用胰岛素处理的低血糖小鼠,在照光条件下3090分钟血糖含量逐渐下降,90120分钟缓慢上升;而不照光条件下,30120分钟缓慢上升,并且照光条件下,血糖浓度始终低于不照光。2、图2在正常血糖含量下,对VMN区神经元照光,检测小鼠的血糖含量,二者基本相同。【详解】(1)静息状态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故VMN区域神经元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2)由于向正常小鼠VMN区神经元中转入基因表达载体,指导合成的蛋白会被光激活,进而

12、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使氯离子流入细胞内,抑制兴奋产生,因此当向VMN区神经元照光后,VMN区神经元不兴奋。结合分析:图1中用胰岛素处理的低血糖小鼠,在照光条件下3090分钟血糖含量逐渐下降,90120分钟缓慢上升;而不照光条件下,30120分钟缓慢上升,并且照光条件下,血糖浓度始终低于不照光。2、图2在正常血糖含量下,对VMN区神经元照光,检测小鼠的血糖含量,二者基本相同,说明VMN区神经元参与低血糖条件下血糖含量的恢复;在血糖浓度正常时,VMN区神经元不参与血糖调节。(3)实验目的为“验证正常血糖浓度下,若VMN区神经元兴奋,则机体血糖含量会升高”,则实验自变量为VMN是否兴奋,因变量为机体

13、血糖含量,实验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该实验方案的自变量设置不对:对照组应用血糖含量正常的S鼠,VMN区神经元不照光。若两组鼠初始血糖含量相同;一段时间后,与初始血糖含量相比,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显著升高,则支持“正常血糖浓度下,若VMN区神经元兴奋,则机体血糖含量会升高”这一推测。血糖含量的升高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调节有关,故若VMN区神经元兴奋,.则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增加,从而使得血糖含量升高。故选bce。(4)由于“脑中储存的糖极少,脑的活动几乎全部依赖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供能”,则结合上述实验可推断VMN区神经元参与血糖调节的意义是:保证低血糖条

14、件下,迅速升高机体血糖浓度,从而保障脑的能量供应。【点睛】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对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结合实验设计的原则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19疫苗接种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科学家研发了多种新冠疫苗,其中重组腺病毒疫苗研发策略是: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整合到腺病毒DNA中,形成表达S蛋白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健康人体内,腺病毒可侵染人体细胞,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1)与直接将S蛋白注射到体内作为疫苗相比,重组腺病毒疫苗的优点是可以引起人体产生_免疫,更有效清除病毒。(2)为了构建重组腺病毒DNA,需要将S蛋白基因插入腺病毒D

15、NA中,由于腺病毒DNA分子较大,传统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处理效率较低,所以采取如图1所示方法获得重组腺病毒DNA。将质粒1和质粒2共同导入受体细胞中,据图推测,最终重组线性DNA分子上,X所示的原件应该为_。(3)生产疫苗的过程是将上述重组线性DNA分子(不编码病毒复制必需的E1蛋白)导入到293细胞系(该细胞系可表达人体细胞没有的E1蛋白),最终包装成完整的腺病毒。这种方式生产的疫苗由于重组腺病毒_,从而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4)为了检测疫苗的效果,科学家用不同方式给雪貂接种重组腺病毒疫苗后,感染新冠病毒,一段时间后检测新冠病毒含量,结果如图2,说明重组腺病毒疫苗_,且效果最好

16、的免疫方式是_。(5)作为年满18岁的学生,你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响应国家疫苗接种的政策_(两方面)?【答案】 细胞 Kan抗性基因 无法在人体宿主细胞内复制 不论是滴鼻和口服还是肌肉注射都能够使机体产生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 滴鼻和口服 主动申请疫苗接种、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家人一同申请接种疫苗【分析】DNA疫苗是指将编码抗原蛋白的基因插入到适宜的质粒中得到的重组DNA分子,将DNA疫苗接种到人体内可表达产生相应的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腺病毒可侵入人体细胞,达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故可知重组腺病毒疫苗可以以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更有

17、效地清除病毒;(2)根据题图可知,获得重组线性DNA分子是通过质粒1与质粒2的左臂和右臂之间的片段互换实现的,故可知质粒2的左臂与右臂之间含S基因的片段代替了质粒1左臂与右臂之间的Amp抗性基因,故对应重组线性DNA分子中的X为Kan抗性基因。(3)根据题意可知,重组线性DNA分子中不含病毒复制必需的E1蛋白,人体细胞中也不含有E1蛋白,而作为载体的293细胞系中能够表达E1蛋白,故将这样获得的重组腺病毒疫苗,能够在载体中进行复制,诱导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无法在人体的宿主细胞内复制,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4)分析题图可知,通过滴鼻和口服、肌肉注射两种方式接种重组腺病毒疫苗的雪貂对比对照组,

18、均能够使雪貂产生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题图中显示,滴鼻和口服组的新冠病毒相对含量始终最低,说明该免疫方式效果最好。(5)作为年满18岁的学生,我们应该主动申请接种疫苗、鼓励符合接种条件的家人一同申请接种疫苗,以响应国家疫苗接种的政策。【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操作步骤,注意各步骤中的相关细节,能结合题干中的信息回答,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0请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高温胁迫诱发的早衰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累积。然而目前,学术界关

19、于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仍缺乏系统认识。此外,作为细胞内源计时机制的生物钟在调节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尚不清楚其是否参与调控高温胁迫诱导衰老的进程。研究发现,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PIF4/5)是生物钟核心组分PRR基因家族的直接靶基因,介导着生物钟对下胚轴光周期依赖性生长的调控,也是植物温度形态建成的关键调节因子。为进一步阐明PIF4/5 在温度胁迫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对拟南芥植株进行42高温处理,发现PIF4/5参与了环境高温诱导的叶片衰老进程。转录组学研究发现,多个与胁迫、热和氧化应激响应以及叶片衰老相关的基因在PIF4/5突变体中差异表达,且NAC019 SAG11

20、3 和IAA29等是PIF4/5的靶基因。在高温处理后的恢复过程中,PIF4和PIF5 蛋白逐渐积累,同时影响衰老促进因子NAC019、SAG113和衰老抑制因子IAA29的转录水平,表明它们可能是PIF4/5调控叶片高温诱导衰老过程的关键靶基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光/暗信号与生物钟在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显示,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条件下,拟南芥在白天对高温胁迫诱导的叶片衰老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在持续光照条件下,拟南芥叶片衰老的速度在主观性白天更快,而在主观性夜晚较慢,说明生物钟对拟南芥响应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调控机制并不依赖于环境的光/暗信号。综上,该研究解析了

21、PIF4和PIF5调控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全面揭示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分子调控网络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培育高温胁迫条件下延缓衰老的种质材料提供了遗传改良靶点。(1)叶片衰老直接影响了植物_强度,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2)根据文中实验发现对拟南芥植株进行42高温处理时PIF4/5参与了环境高温诱导的叶片衰老进程。为验证该结论,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_。(3)结合文中信息,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可能为_。(4)综合文中信息,拟南芥在白天对高温胁迫诱导的叶片衰老由_决定。(5)从进化的角度,阐述拟南芥在白天对高温胁迫诱导的叶片衰老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

22、的意义_。(6)为进一步研究高温胁迫叶片衰老的作用机制,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_。【答案】 光合作用 设计实验对照组拟南芥野生型植株,进行42C高温处理;实验组拟南芥PIF4/5突变体植株,进行42C高温处理或拟南芥PIF4/5超表达植株,进行42C高温处理;检测指标叶片衰老所需时间(或单位时间叶片衰老程度)预测结果与野生型比,PIF4/5突 变体叶片衰老时间长,而它们的超表达植株叶片衰老时间短 在高温处理后,PIF4/5通过促进衰老促进因子NAC019、SAG113基因的转录,并抑制衰老抑制因子IAA29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叶片衰老 基因和环境 正常光周期中,白天有光照,且温度升高,叶片

23、抵抗衰老能力强的植株,可以更好的适应自然界的生物钟周期不适应的植株,其基因频率下降,甚至被自然选择淘汰 PIF4/5调控衰老因子表达的具体机制【分析】据题意分析可知: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可能为:在高温处理后,PIF4/5通过促进衰老促进因子NAC019、SAG113基因的转录,并抑制衰老抑制因子IAA29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叶片衰老。【详解】(1)叶片衰老直接影响了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积累。(2)验证拟南芥植株进行42C高温处理时PIF4/5参与了环境高温诱导的叶片衰老进程,自变量是有无PIF4/5,因变量为叶片衰老所需时间。因此实验思路为对照组拟南芥野生型植

24、株,进行42C高温处理;实验组拟南芥PIF4/5突变体植株,进行42C高温处理或拟南芥PIF4/5超表达植株,进行42C高温处理;检测指标叶片衰老所需时间(或单位时间叶片衰老程度)。预测结果与野生型比,PIF4/5突 变体叶片衰老时间长,而它们的超表达植株叶片衰老时间短。(3)结合文中信息,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可能为:在高温处理后,PIF4/5通过促进衰老促进因子NAC019、SAG113基因的转录,并抑制衰老抑制因子IAA29基因的转录,从而促进叶片衰老。(4)综合文中信息,拟南芥在白天对高温胁迫诱导的叶片衰老由基因和环境决定。(5)从进化的角度,阐述拟南芥在白天对高温胁迫诱导的叶片衰

25、老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的意义:正常光周期中,白天有光照,且温度升高,叶片抵抗衰老能力强的植株,可以更好的适应自然界的生物钟周期不适应的植株,其基因频率下降,甚至被自然选择淘汰。(6)为进一步研究高温胁迫叶片衰老的作用机制,可以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PIF4/5调控衰老因子表达的具体机制。【点睛】本题考查高温胁迫诱导叶片衰老的机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1小鼠的毛色是由小鼠毛囊中黑色素细胞合成的色素控制的。酪氨酸是合成色素的前体物,酪氨酸在酪

26、氨酸激酶的作用下可以合成多巴醌,B基因控制酪氨酸激酶的合成,b基因无法合成酪氨酸激酶,表现为白化小鼠,D基因可以表达黑色素合成酶,可以将多巴醌合成黑色素,d基因无法表达黑色素合成酶,多巴醌会转化成棕黄色素。B基因与D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1)为探究某只白化雌鼠是否能表达成黑色素合成酶,选用基因型为_的雄鼠与该雌鼠杂交,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棕黄色:白色=1:1,说明该白化雌鼠不能表达黑色素合成酶。(2)在实验室种群中,小鼠始终自由交配,经多代培养后,种群中棕黄色小鼠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3136%,黑色小鼠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3264%,则B基因频率为_。从该种群中随机选取一只黑色雌鼠和一只棕黄

27、色雄鼠交配,产生的子代为白化雌鼠的概率是_。(填写下面选项前的字母)A9/64B9/100C9/128D9/200(3)科研人员在上述种群中发现了一只褐色雌鼠甲和一只褐色黑色相间的雌鼠乙。经过基因检测发现控制褐色性状的基因Avy,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抑制多巴醌合成黑色素,并使多巴醌转化为褐色素。黑褐相间小鼠体内存在Avy基因的等位基因A,A基因的表达产物也可以催化合成褐色素,但受毛囊周期调控,毛囊退化时,A基因不表达,毛囊生长时,A基因表达。Avy基因表达不受毛囊周期调控。推测,基因型为AvyABBDD的小鼠表现型为_,理由是_。(4)已知B基因和Avy基因分别位于1号和2号常染色体上。科研人

28、员利用小鼠甲、小鼠乙和基因型为aaBbDd的黑色雄鼠丙(其中a基因和Avy、A基因互为等位基因,a基因不表达催化合成褐色素的酶),进行了如下杂交实验:杂交组合亲本子代表现型及比例1褐色雌鼠甲黑色雄鼠丙黑:褐:白=3:3:22黑褐相间雌鼠乙黑色雄鼠丙黑褐相间:黑=1:13组合1子代某黑色雌鼠丁黑色雄鼠丙黑:棕黄=3:1由上述杂交结果可以推断,甲基因型为_,乙基因型为_。上述杂交实验无法确定推测:D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为了证实该推测,请利用(4)中涉及的小鼠设计杂交实验,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_(非白化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答案】 Bbdd 40%(或0.4) C 褐色 存在B基因,可以合成多巴醌

29、,存在Avy基因,不受毛囊周期调控,始终可以抑制多巴醌合成黑色素,使多巴醌转化为褐色素。 AvyaBbDD AaBBDD 杂交实验:用雌鼠乙和组合3中棕色雄鼠杂交,选取后代中黑褐相间的雌鼠与组合3子代中的棕黄色雄鼠杂交。预期结果:子代非白化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褐相间:黑色:棕黄色=2:1:1。【分析】据题分析,黑色素的合成受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的控制,存在B基因能控制合成多巴醌,有D基因可将多巴醌合成黑色素,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分析,黑色鼠基因型为B-D-,棕黄色鼠基因型为B-dd,白化鼠基因型为bb-。【详解】(1)白化雌鼠基因型为bb-

30、,为探究白化雌鼠是否能表达成黑色素合成酶,即有没有D基因,应选用有控制酪氨酸激酶合成的基因型为Bbdd的棕黄色雄鼠与该雌鼠做测交,根据bb-Bbddbb-d:Bb-d=1:1,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棕黄色:白色=1:1,说明该白化雌鼠不能表达黑色素合成酶,即该白化雌鼠基因型为bbdd。(2)种群中棕黄色小鼠(B-dd)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3136%,黑色小鼠(B-D-)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3264%,则白化小鼠占全体小鼠的比例为1-31.36%-32.64%=36%,单独看B/b基因,b基因频率为60%,则B基因频率为40%(或0.4)。从该种群中随机选取一只黑色雌鼠(B-D-)和一只棕黄色(B-

31、dd)雄鼠交配,要得到白化bb子代,只需要考虑B/b基因,黑色雌鼠和棕黄色雄鼠基因型都应为Bb,黑色小鼠中Bb的概率为48(16+48)=3/4,而棕黄色小鼠中Bb的概率同样为3/4,故产生的子代为白化雌鼠(bb-)的概率是1/43/43/41/2=9/128。故选C。(3)据题“控制褐色性状的基因Avy,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抑制多巴醌合成黑色素,并使多巴醌转化为褐色素。”由于AvyABBDD的小鼠含有B基因,可以合成多巴醌,Avy基因存在,且Avy基因表达不受毛囊周期调控,可抑制多巴醌合成为黑色素,并使多巴醌转化为褐色素,故该小鼠表现为褐色。(4)根据信息,杂交组合1子代产生白化鼠(bb-)

32、,结合亲本甲的性状写出甲的基因型Avy-Bb-,由于Avy-Bb-aaBbDd子代产生黑色(aaB-D-)且比例为3/8=1/23/41,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vyaBbDD。组合2子代能得到褐色,结合乙的性状分析乙的基因型为AaB-D-,AaB-D-aaBbDd子代无白化,故乙必含BB,子代黑褐相间:黑=1:1,可知基因型为AaBBDD。组合3丁aaB-D-aaBbDd黑色:棕黄=3:1,故可推之丁的基因型为aaBBDd。已知B基因和Avy基因分别位于1号和2号常染色体上,为了证实D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即Avy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与D及其等位基因之间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测交方式,可选择雌鼠乙AaBBDD和组合3中棕黄色雄鼠(aaB-dd)杂交,选取后代中黑褐相间的雌鼠(AaB-Dd)与组合3子代中的棕黄色雄鼠(aaB-dd)杂交,若D基因不在2号染色体上,则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即AaB-DdaaB-dd(Aa:aa)(BB:B-:bb)(Dd:dd),只看A/a与D/d之间的自由组合,故可只观察非白化小鼠,即为(Aa:aa)B-(Dd:dd)=(1:1)1(1:1),可得子代非白化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褐相间:黑色:棕黄色=2:1:1。【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能够归纳出相关基因型和表现型,难度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