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清华大学法学院 .doc

上传人:瓦拉西瓦 文档编号:1249024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法学院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清华大学法学院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清华大学法学院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清华大学法学院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清华大学法学院 第七届“燕树棠”年度法学征文 征稿通知 燕树棠先生为早年清华法学知名校友,学问人品都堪称清华后辈学子之典 范。承蒙燕先生后人惠允,特举办以燕树棠先生冠名之年度征文比赛。本征文 旨在鼓励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学术思考,弘扬法学院学术气氛,培育学术新人。 一、参赛对象 法学院全体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与博士生) 。 二、征文主题及相关要求 作品类别法学专业论文新生专栏 具体阐释书评或案例分析大一新生特别栏目 2 范围引导本次征文不设主题,但限制论 文写作的形式为书评或案例分 析。书评类作品可就某一书目 撰写书评,也可运用书中理论 解决现实问题;案例分析类作 品不仅需解决实践问

2、题,也需 涉及理论法学。投稿作品需注 重逻辑与学术理据,遵守学术 规范,字数 20000 字以内。 竞赛优秀获奖作品,经清华 法律评论编辑部的审稿流程, 将择优在清华法律评论上 刊出。 书评、时评、论文等均可,不 作形式要求。 书评参考书目为法学院 2013 级新生推荐阅读。 时评作品与论文作品参照“法 学专业论文”的具体要求,评 委将结合新生特点对此栏目作 品进行独立评审,无字数限制。 新生专栏中的投稿作品,将择 优在清华法律评论的网站 上刊出。 格式要求1.全文(包括标题)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 倍行距,保存成 word 2003 格式。 2.页眉:清华大学法学院第七届“燕树棠”年度法学

3、征文。宋 体小五号字。 3.使用清华大学法学院第七届“燕树棠”年度法学征文参赛 作品专用文档纂写参赛作品,作者名字只能出现在第一页的 参赛作品信息填写栏目,不得出现在正文中的任何位置(包括 标题下方、页眉页脚等) 。 4.案例分析类作品请注明案例出处 5.作品应当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进行注释。注释规范以我校关 于文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编写体例为准(参 见附件 2) 。 6.不符合以上格式要求的作品,均不予评比。 3 共同注意事项原则上允许参赛者提交平时作业、学位论文、研究项目作品及 其阶段性成果、部分成果参赛,但提交上述各类作品者请在 专用文档 (参见附件 3)第一页“参赛类别”栏目(

4、填写内 容为:论文类/新生专栏)后附注,此项将纳入评委考虑范围。 需要注明而未注明者将取消参赛资格,参赛作品将被退回。 清华大学学生法学会对此保留最终解释权。 新生注意事项大一新生作品亦可不列入“新生专栏”而参加其他板块的评审, 参赛者可在提交参赛作品时在“参赛类别”一栏中说明,但同 一作品不能同时参加新生专栏与其他板块的评审。 由于本届征文实行匿名评审,参加其他板块评审时新生身份将 不再作为评委特殊考虑情节。 三、参赛方式 作品提交方式请将参赛作品发送至 thusol.academic 邮件及附件 命名方式 邮件主题命名为:作品类别姓名第七届“燕树棠” 年度法学征文 附件(参赛作品)命名为:

5、作品类别姓名作品题 目 备注未按照指定方式命名或者提交的作品不予评比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4 年 3 月 23 日 24:00 作品评审 和结果公布时间 2014 年 4 月底 四、评审规则 1. 参赛作品将由院内老师进行评审,采取匿名评审制。 2. 除“新生专栏”只面向大一新生外,其他栏目均面向全院同学,但不对研究 生与本科生进行分组评审。 4 五、奖励规定 按照以往历届的惯例,我们会设置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由评审老师颁发证 书,并给予相应的现金奖励。此外,本次征文特设“学术新人奖”若干名,针 对投稿的大一新生,我们会给予获奖者证书和相应的现金奖励。 评审结束后,我们会组织优秀作品报告讨论会,鼓励参赛者和获奖者相互 交流,营造学术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六、联系方式 如有任何疑问,请发送邮件至 thusol.academic ,我们会尽快回复。 清华大学学生法学会 2013 年 12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 法律案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