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巾。 5. 3 课后 5.3. 1 作业训练 5. 3. 1. 1 教师在备课系统发布课后作业井可设置作业提交截止时间,系统应具有提醒通知功能。 5.3.1.2 学生纸质作业可以通过照相、摄像等手段进行电子化并上传到服务器。 5.3.1.3 系统应自动记录学生对作业的作答及耗时等情况,教师可以在系统中查看。 5.3.1.4 作业提交后,系统应自动批改客观题,教师可在线批改主观题,并进行评分、撰写评语。 5.3.1.5 教师对作业批改后,学生可以查看评语及作业的答案。 5.3.1.6 教师批改完所有学生的作业后,系统应自动生成作业报告(学习目标达成情况、整班作业答题 情况、学生个体答题情况等L
2、5.3.1.7 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 5. 3. 2 家校互通 教师可对家校互通的整个沟通过程进行管理,互通方式有以下几种: 3 DB51/T 1778-2014 a) 师生交流内容包括: 1)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教学调研、发布讨论主题,学生点击即可查看,进行回复。 2)学生可以在课外时间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收到消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 b) 家校交流内容包括: 1)教师可以发布班级公告、向家长留言。 2)家长可以查看班级公告、向教师留言及查看子女学习档案。 c) 生生互动内容包括: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留言,参与主题讨论。 6 教学资源 6. 1 教学资源的范围和数量 6. 1. 1 应覆
3、盖用户使用教材,并能由用户创建新教材,如校本教材、地方教材。 6.1.2 每个单元章节应具有不少于三个成品课件供选择使用。 6.1.3 每个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不少于三个素材供选择使用,不少于六道试题供选择使用。 6. 2 教学资源的类型 6.2.1 课件 6. 2. 1. 1 基于Web技术,云端存储O 6.2.1.2 应封装电子教材、素材、教学组件、试题等类型的教学资源。 6.2.1.3 提供制作工具,依据章节、教学目标信息自动推送其他相关教学资源。 6.2.1.4 每个章节应提供样板课件,教师可以基于样板课件加工。 6.2.1.5 共享范围可设定为私有、开放、本校、本区。 6.2.1.6
4、标注有关联教学目标和关键字。 6.2.1.7 课件需要运行支撑环境,支撑环境提供的功能和机制如下:能获取课件相关的知识和学习目 标:能获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评价信息:能把用户操作转换为对知识的接触并激活个性化教学组件或推 送与此知识学习目标相关的学习资源:能对碎片化学习资源进行缓存及管理。 6.2.1.8 学生使用课件时,能自动产生与知识相关的学习记录,包括学习效果、起止时间、操作等。 6.2.2 电子教材 6. 2. 2. 1 应符合国家课程标准。 6.2.2.2 每章节应标注有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可搜索相关教学资源。 6. 2. 2. 3 每章节关联有多媒体内容。 6.2.2.4 应有制作
5、工具可以新建、编辑电子教材。 6. 2. 3 素材 6. 2. 3. 1 应包括文本、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等。 6.2.3.2 应有教学目标标签来标示素材的内容。教学目标由知识点和学习要求组成。 6. 2. 3. 3 应提供素材加工工具。 6.2.4 试题 6.2.4.1 题型应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问答题、听力题、阅读 理解、完形填空、计算题、证明题等多种题型。 4 6.2.4.2 应支持使用文字、音频、视颇、图片等作为题目以及答题方式。 6.2.4.3 试题应标注有所考察的教学目标。 6.2.4.4 应提供试题编辑器供教师新建、编辑试题使用。 6. 2.
6、5 教学组件 DB51/T 1778-2014 6.2.5.1 是面向具体的知识学习,根据知识构成要素专门开发的具有互动、探究、合作、可记录、可 评价、可重用的小软件。 6. 2. 5. 2 教学组件被激活后,应动态加载碎片化学习素材,生成交互界面,在学生使用时产生学习记 录。 6. 2. 5. 3 提供开发环境,可由教师或者第三方开发新的教学组件。 6.2.5.4 教学组件的应用范围至少应覆盖教材的二分之一章节。 6. 3 开放式文档支持 6.3.1 应支持上传各种格式的文档O 6. 3. 2 使用文档时应直接呈现文档内容或调用相应的程序打开文档。被调用的程序可以运行在本机也 可以运行在云端
7、服务器。 6.4 教学资源的更新 6.4.1 系统提供的教学资源应及时在线更新,当教材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在使用教材的新学期开始前 完成教学资源的更新O 6.4.2 教学资源制作或上传后即可被使用,也可被共享到公共资源库。资源共享到公共资源库需要经 过审核流程,审核人员可设置为教研人员、相关学科教师等。 7 自主学习 7. 1 搜索教学资源学习 学生根据学习兴趣可以在系统中采用关键字、知识等作为搜索条件筛选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7. 2 个性化推送资源学习 系统具有错题自动收集功能,可根据学生学业评价推送针对性学习资源,井可对未达标的教学目标 推送强化练习资源,学生自主完成这些资源的学习。 7
8、. 3 定期复习 系统可按人脑学习认知规律自动提醒复习,学生自主完成复习任务。 8 教学分析评价 8. 1 图表化数据呈现 8. 1. 1 可以依据电子书包系统中的数据对教学进行分析评价并以可视化图表呈现。包括折线图、柱状 图、饼状图、表格等形式。 8. 1.2 应支持不同维度以及不同时间粒度查看。 5 DB51/T 1778-2014 8. 1. 3 应支持多种智能终端设备,包括个人计算机、智能平板、智能手机等。并能根据设备自动调整 显示布局。 8.1.4 应支持通过网络访问。 8. 2 学校教学分析评价 8.2. 1 可查看本省、本市、以及本县(区)内学校电于书包应用系统使用情况汇总及每个
9、学校的使用 情况,可查看范围由用户权限所确定。 8. 2. 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 使用电子书包系统的学校列表及分布图O b) 使用过电子书包系统的学生总数及占比、教师总数及占比。 c) 每个学校使用过电子书包的学生总数及占比、教师总数及占比。 d) 每个学校的在线人数、正在上课的班级列表。 巳)每个学校的上课统计。包括时间、教师、学生、学科、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所发生的教学活动。 f) 每个学校的备课统计。包括备课总数、教材覆盖率、总用时、教师活跃度等。 g) 每个学校的学生学业统计。包括成绩分布图及变化曲线等。 h) 多个学校的数据对比。 8. 3 学科教学分析评价 8.3. 1 可按
10、照学科维度查看电子书包系统使用概况。 8. 3. 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 使用电子书包系统的学科列表。 b) 每个学科的备课统计。 c) 每个学科的学习统计。包括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标统计、课堂检测情况统计。 d) 各学科使用电子书包系统的频率。 e) 学生在各学科的成绩分布。 8.4 班级教学分析评价 8.4.1 可从班级的维度查看电子 书包使用情况。 8.4.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 学生成绩分布。 b) 学生德育数据统计分析。 c) 学生作业统计分析。 d) 班级分层教学统计。 巳)班级之间的对比分析。 8.5 教师教学分析评价 8.5. 1 可从教师的维度查看教师教学情况。 8
11、.5.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6 a) 备课统计:教师的备课用时、课件制作数量等数据。 b) 授课统计:授课时间、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互动次数排名、表扬激励排名)、所使用的教学 资源等。 c) 作业统计: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和批改统计。 d) 教学资源制作的数量和质量。 DB51/T 1778-2014 8.6 学生学业分析评价 8.6.1 可从学生的维度查看学生学业情况。 8. 6. 2 可查看的数据包括: a) 章节学习目标达标情况。 b) 课堂表现:包括答题次数、正确率、获得表扬次数。 c) 课前、课后作业:包括作业次数、作业正确率、提交时间、作业耗时等。 d) 错题统计:错题数量及错题纠正
12、率。 e) 学习成长曲线:学牛各种能力值的变动由线。 f) 自主学习情况:包括主动搜索的内容、自主接触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的频率、时间分布等。 9 教学管理 9. 1 学科管理 9. 1. 1 添加、删除、编辑校本学科0 9.1.2 设置本校开设的学科。 9.2 IjI级管理 9.2. 1 添加、删除、编辑本校班级O 9. 2. 2 设置班级的学科、教材及任课教师。 9.2.3 添加、删除、编辑本班学牛。 9.2.4 设置班级课程表。 9.3 教师管理 添加、删除、编辑本校教师。 9.4 学生管理 添加、删除、编辑本校学生。学牛在系统中应有唯一的ID,并且和学籍号相绑定。 9.5 教材管理 添
13、加、删除、编辑、上传本校所使用的教材。 9.6 权限管理 9.6.1 用户角色不同,在系统中拥有的权限也不同。 9.6.2 用户的角色有: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 9.6.3 用户的权限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包括按人、按角色、按学校等多种方式配置。 10 硬件设施 10. 1 网络拓扑图 用户可以在学校或家庭访问电子书包应用系统。教学资源可以分布存储在校园服务器、各级教育部 门服务器。系统的网络拓扑因如图2所示: 7 DB51/T 1778-2014 /攒 jH / 省厅 告市州教盲局 (资源存储) 四 (虽 / 图2电子书包应用系统网络拓扑图 10.2 校园网络 10. 2. 1 校
14、园网络应有满足教学需要的网络带宽。 10.2.2 可选配校园服务器,当有校园服务器时,数据及业务逻辑可以缓存到校园服务器以加快访问速 度。 10.3 教室环境 10. 3. 1 教室中应部署有稳定可靠的有线、无线网络。教师端和学生端通过连接ICS 65.020.20 B 16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 3301/T 1053-2019 代替DB3301 /T 1053-2015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9 -04 -30发布2019 -05 -30实施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83301/T 1053-2019 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
15、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植保士肥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道泽、王国荣、汪爱娟、赵丽、王国迪、陈瑞、张丹。 本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一-DB3301/T1053-20150 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绿色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中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D83301/T 1053-2019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16、可少的O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号|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设施蔬菜 利用大棚、温室、小拱棚等各种专门的保温防寒或降温避雨等设施、设备,在局部范围改善或创造 出适宜的气象环境因素,为蔬菜牛产提供良好环境条件的栽培方式。又称保护地蔬菜栽培。 3. 2 绿色防控 采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和方法,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牛物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优 化集成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
17、诱控和科学用药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 学农药使用,安全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过程。 3. 3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索、生长素、2,4-0、荼乙 酸铀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可分为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 二类。 4 绿色防控技术 4.1 防控策略 遵循绿色植保理念,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以牛态调控为基础,发挥生物多样性调控与自然 天敌的控制作用,协调运用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技术,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化学农药 使用,实现在防治指标以内有效预防控制病虫草害发牛危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 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D83301/T 1053-201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