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基于 ArcEngine 的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构建.pdf

上传人:WXLW 文档编号:1300963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 ArcEngine 的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构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 ArcEngine 的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构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 ArcEngine 的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构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 ArcEngine 的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构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 ArcEngine 的陕西省土壤信息系统构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点1、识记1)阶地;2)滑坡3)泥石流4)三角洲。2、理解1)流水对地貌的作用方式;2)坡度对坡面流水作用的影响;3)阶地的形成及其类型;4)滑坡的形态要素及其形成条件;5)泥石流及其形成条件。3、应用1)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2)岩石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机理。(二)次重点1、识记1)坡面流水、沟谷流水、河流;2)河漫滩;3)河流侵蚀基准面;4)海岸线;5)海啸。2、理解1)水对岩石风化、剥蚀的作用;2)岩石性质对水循环的影响;3)坡面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4)牛轭湖的形成过程;5)坡面流水沉积作用及地貌;6)沟谷流水作用的特点及地貌;7)地面升降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8)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三角

2、洲的结构、三角洲的类型。3、应用1)河流作用的特点及地貌。(三)一般1、识记:1)外流域、内流域;2)坡积物、坡积裙、洪积扇(或冲出锥);3)河床均衡剖面;4)海岸带;5)崩岸;6)河口、河口地貌。2、理解: 1)水与三大类岩石形成的关系;2)水系类型与岩石圈结构的关系;3)岩石圈结构对流域大小、形状、性质的影响;4)岩石圈与水圈的正反馈作用机理;5)戴维斯的侵蚀循环理论及其局限性;6)河床的平面形态分类;7)波浪和潮流对海岸均衡剖面的塑造;8)海蚀地貌类型及其成因、海积地貌类型及其成因;9)崩岸及其形成条件;10)海啸及其形成原因、海啸对岩石圈的影响;11)河口、河口的特点、河口分段与河口地

3、貌类型;3、应用:1)各种地貌类型及成因;2)负荷均衡引起的地面升降量的计算。第十章 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水汽的分布及相态变化对天气现象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理解水与环流、气候的相互影响,大气环流对水循环和全球水量平衡的作用和意义,大气环流与水体运动的关系,厄尔尼诺现象、南方涛动、拉尼娜效应,风暴潮。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水的分布及运动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水循环、海气相互作用的表现。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1、识记1)厄尔尼诺;2)风暴潮。2、理解1)大气环流对水循环的影响;2)风暴潮及其成因;3)水汽相态变化与天气的变化;3、应用1)

4、海面升降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厄尔尼诺是大气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次重点1、识记1)南方涛动;2)拉尼娜。2、理解1)大气运动对洋流、波浪、湖流的影响;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3、应用1)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对生物圈的影响;2)风暴潮是大气圈与水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三)一般1、识记1)ENSO。2、理解:1)水汽分布与天气状况;2)海洋性气候的形成;3)地表水体对局地气候的调节作用。3、应用:1)水圈对大气圈的作用;2)大气圈对水圈的作用;3)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途径。第十一章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理解气候海面冰川均衡之间的关系,气

5、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之间的关系,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之间的关系,黄土地貌类型及成因,冰川、冰缘地貌类型及成因。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构造运动引起大气环流变化,改变水循环;黄土地貌及成因;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1、识记1)黄土;2)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3)冰蚀作用。2、理解1)黄土性状及成因;2)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分循环之间的相互关系;3)解释“一山之隔两重天”。3、应用1)黄土地貌是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次重点1、识记1)冰碛物;2)冰蚀地貌。2、理解1)气候海面冰川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2)黄土地貌类型的成因。3、应用1)地

6、球自转速度变化对构造运动的影响。(三)一般1、识记:1)磦砾;2)冰碛地貌、冰水地貌、冰缘地貌;2、理解: 1)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岩石圈变动和构造形变的作用机制;2)冰川的形成条件;3)、冰缘地貌的成因。3、应用:1)冰川地貌类型的成因。第十二章 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生物圈与岩石圈、生物圈与大气圈、生物圈与水圈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理解岩石土壤生物的联系,生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生物与水的正反馈作用,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生物圈和大气圈及水圈三者相互作用与机制(湖泊效应等几种效应)。本章重点是生物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7、生物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生物圈与大气圈及水圈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机制。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1、识记1)水体富营养化;2)湖泊效应。2、理解1)生物土壤岩石之间的关系;2)植被对水循环的影响;3)岩石性质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应用1)城市绿地在维持城市环境中的作用;2)湖泊效应是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二)次重点1、识记1)荒漠化效应;2、理解1)岩石圈运动对生物的影响;2)植物对保持和改善大气环境的作用;3)水的分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3、应用1)绿洲效应是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三)一般1、识记:1)绿洲效应;2)洋面封冻效应。2、理解:1)生物

8、与大气的相互作用;2)风与生物的相互作用;3)生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4)水对生命诞生的作用和意义;5)水的多少与生物的特征和种类之间的关系;6)植被与水的正反馈作用;7)煤与石油的形成。 3、应用:1)生物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2)生物圈与水圈的相互作用;3)生物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4)沙漠化效应是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传输,跨越圈层的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氮循环、矿质循环,土壤组成物质及性状,喀斯特地貌类型;理解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平衡,地

9、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成土因素的作用,喀斯特作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本章的重点内容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平衡,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土壤组成物质及性状,成土因素的作用及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发育条件。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1、识记1)喀斯特作用;2)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3)地域分异规律。2、理解1)土壤有机质的作用;2)土壤形成与发育的影响因素;3)喀斯特作用的空间分布特征。3、应用1)地表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及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二)次重点1、识记1)喀斯特地貌;2)土壤质地。2、理解1)土壤性状的表现;2)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

10、的分异因素及其分异表现;3)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3、应用1)物质循环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桥梁与纽带。(三)一般1、识记:1)矿质循环;2)土壤有机质。2、理解:1)太阳能、地热能、地球自转动能在地球表层系统的传输与转化;2)地球表层系统的辐射平衡、地面与大气的能量平衡、各纬度能量平衡与极向热输送及其意义;3)跨越圈层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氮循环、矿质循环过程及其意义;4)土壤质地类型及其特征;5)土壤水分类型及其含水量、土壤的呼吸作用;6)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国土壤水平分布模式;7)喀斯特地貌与圈层间的相互作用。3、应用:1)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成因。第四篇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方法、原理与实例第

11、十四章 地球表层环境评估与区划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气候类型划分的依据及柯本气候分类系统、生物环境的分级评价、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的途径、中国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特征、水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理解气候对人类的影响、生物对地表环境的塑造、水资源的特点及评价原则。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气候环境、生物环境、地貌与地质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评价与区划。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1、识记1)土地适宜性;2)自然区划。2、理解1)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2)中国地貌与地质环境特征;3)生物环境的评价指标。3、应用1)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

12、生物环境的评价方法。(二)次重点1、识记1)生物多样性;2)土地;3)土地结构。2、理解1)气候的分类方法;2)生物对地表环境的重要作用;3)综合自然区划方法。3、应用1)生物环境的评价方法;2)河流水体水质的评价方法。(三)一般1、识记:1)部门自然区划;2)综合自然区划。2、理解:1)柯本气候分类系统;2)气候对人类的影响;3)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4)水资源的特性、评价原则、评价内容;5)土地的含义、土地分级系统、土地分类系统、土地评估依据及土地分等;6)综合自然区划单位的等级系统。3、应用:1)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及其分布;2)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方法;3)土地分级、土地分类、

13、土地分等。第十五章 地球表层环境预测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地表环境预测的原则,岩石圈变化的趋势,大气圈组成与结构变化的趋势、气候变化的趋势、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海平面上升的原因、趋势及对人类的影响,生物圈结构的变化,地表系统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变化趋势。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地表环境的变化趋势。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1、识记1)温室效应。2、理解1)地球表层环境预测的原则。3、应用1)地表环境变化趋势。(二)次重点1、识记1)CO2的施肥效应。2、理解1)气候变暖对生物圈结构和生物生产率变化的影响;2)海平面变化特点及其影响。3、应用1)青藏高原的上升对

14、我国西北地区气候的影响。(三)一般1、识记1)地表环境预测。2、理解:1)岩石圈变化的趋势;2)大气组成成分的变化特点、臭氧层的变化特点及成因;3)气候变化的自然趋势、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效应的后果;4)气候变暖对水圈组成与结构的影响;5)引起生物圈组成变化的因素。3、应用: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十六章 地球表层环境的规划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环境规划的原则,环境规划编制的程序与方法,环境管理的任务、内容与方法,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本章的重点内容是环境规划原则和环境管理手段。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1、识记1)环境规划;2)环境管

15、理。2、理解1)环境规划的原则与分类。(二)一般1、识记1)环境管理的手段;2)环境信息系统的概念;2、理解:1)环境规划编制原则及编制程序;2)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容;3)环境信息系统的功能。第十七章 地球表层环境的优化调控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优化调控的理论基础与原理,优化调控的途径,常用优化调控模型及其应用。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优化调控原理和方法。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1、识记1)优化调控。2、理解1)优化调控的方法。(二)一般1、识记1)优化调控原理。2、理解:1)地表环境优化调控的实质;2)优化调控的理论基础;3)优化调控的途径。三、

16、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关于自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指定教材: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主

17、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版参考教材:1、刘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版2、伍光和、五乃昂等编著: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第4版 (三)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

18、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19、。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8学分,建议总课时144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章 次内 容学 时第

20、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3第二章 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6第三章 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3第四章 岩石圈与地球表层轮廓12第五章 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12第六章 水圈与水平衡12第七章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9第八章 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9第九章 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12第十章 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9第十一章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9第十二章 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9第十三章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12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9第十五章 地表环境预测6第十六章 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6第十七章 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6(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

21、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 资源与环境资源与环境领域领域攻读攻读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硕士专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类别代码:0857) 一、学科(类别)简介 资源与环境领域由矿业工程(085218)与环境工程(085229)两个工程领域 专业硕士学位点于 2019 年 9 月合并而成,下设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 术及工程和环境工程 4 个研究方向。本领域拥有校内专任教师 54 人,其中教授 20 人,博士学位人员占比 62.96。拥有双聘院士 2

22、人、长江学者/海外高层次人 才计划特聘教授 1 人、 辽宁省攀登学者 1 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 人、 辽宁省优秀专家 2 人、辽宁省“百人层次”人才 2 人、辽宁省“千人层次”人才 1 人。拥有校外兼职导师 29 人。学科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条件优越,雄厚的科研 实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 培养锻炼了专业教师队伍, 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 学科建设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本领域研究生培养依托“辽宁科技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 、 “辽宁省金属矿产 资源绿色开采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省金属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和“辽宁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 4 个科研平台,依托

23、辽宁省先进煤焦化 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煤焦化及煤资源高效利 用教育厅重大科技平台等 3 个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约 4600m2,固定资产逾 7000 万元,拥有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 19 个,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采矿工程学科建设已有 70 余年的发展历史,2005 年获批采矿工程二级学科 硕士点,2010 年获批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以“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采选 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金属矿产资源绿色开采工程研究中心”和 “辽宁科技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三个省级科研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鞍山近 邻密集矿山群的地域优势,产学研一体化,在新型

24、崩落采矿技术、矿岩控制爆破 技术、矿山边坡安全与灾害控制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 步二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十余项。 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建设已有 70 余年的发展历史, 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为主 体的工程科学,是把矿产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和充分利用的科学技术。2005 年获 批矿物加工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 年获批矿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以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采选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辽宁省金属矿产资源绿色 开采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省镁基材料与镁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 “辽宁省镁产业 协同创新中心”和“辽宁科技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级科研平台为依托,充 分利用鞍山近邻密集矿山群的地域优势,产学研一体化,在矿物高效分选设备与 工艺、复杂难选矿产资源高效加工与利用、非金属矿提纯与深加工技术、新型矿 用药剂与超细颗粒分选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冶金科学技术奖、绿色矿山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安全技术及工程是我校 2010 年获批的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是一 门以系统工程、行为学、数学、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为基础,以矿产资源开 发为背景,运用安全科学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环评报告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文库网官方知乎号:文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文库网官网©版权所有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