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姓名:李卿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古代史指导教师:杨际平20020101论文摘要论文摘要家族、宗族关系是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探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有助于中国家族、宗族制度史的总体研究,也有助于拓宽和加深秦汉魏晋南北朝断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传世历史文献和出土文书、碑刻等实证资料,采取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从家庭结构、居住关系、家族关系与社会生活、宗族关系与社会生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的影响五个方面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
2、、宗族关系的基本状况作了较为全面、客观、深入、系统的研究。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结构本章为家族、宗族关系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章从出土文书资料、历史文献中同居的典型事例以及全国户口统计资料入手,对这一时期的家庭结构进行了考察。最后得出结论:五口之家的核心小家庭是这段时期内家庭结构的主体形式,同居共财的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很少见。经推算,一般意义上的大家庭在实际生活中最多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百口之家最多不过百分之一二,至于数百口之家或四、五世同居之家更为凤毛麟角。第二章乡旱社区内家族、宗族聚居与异姓杂居本章为家族、宗族关系研究的前提。通过对乡里社区内各家各姓的财产分析
3、继承、家族宗族繁衍趋势的分析,辅以散见于历史文献中的乡里姓氏分布和碑刻、出土文书中的户籍资料等实证论据,得出结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乡里社区内的居住形式通常为家族、宗族成员相对集中居住与异姓杂居同时并存,两者互不排斥。其中,文章又对“聚族而居”与家族、宗族聚居进行了辨析,认为这一时期真正的“聚族而居”很罕见。第三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关系与社会生活本章首先从礼制和律令的角度对家族制度进行了分析。礼制对家族制度的规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对婚姻、生日寿辰、继承、丧葬、祭祀等活动的具体规定:律令对家族制度的规定包括对家族内部关系的维护、家族连坐之法和恩荫制度的规定。家族关系在法律上表
4、现为祸福相及。家族成论文摘簧焚黪弱常活动裁是在耗和律豹双重铡约下进行麓。通过对文献记载中联见太鳖爨髂攀爨熬分撬努霸,谈为送簿期家羧簸爨在社会皇活方瑟熬互动圭簧表嚣为:缀济生活中静养老、佟骞、抚孤、济爨、让舞手、敬羽,政治生活中的提携帮勘、任命家族中入任军敢癸职、恩荫亲臌、政治赦宥,以及文化教肖方面的教授和劝勉近亲子弟等。由此得出基本结论:溱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活动蕊本上都是在家族观念的支配下进行着,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多数人的家族观念较为浓厚,但家族鼹念较为淡漠的储况也存在。第矮章秦汉魏晋露l朝踺灏亲藤关系与敬会生活本章蓄先阐述了宗族美系静轻会功溅。与家族关系援比照,寨旗关系在社会缀济、政治、文
5、化生活中静功能体现褥并不骥摄,宗族成员蒯在社会生活方诫鹳联系远不及家族关系密韬。出此褥逝绪论:在当时社会上,宗旗溉念袭现为般不滚蓐,宗族成曼之秘黟关系普遍较为淡薄,甚至魏爨路爻。在这一章我囊叉怼岽羧残念熬受燕一麓锩我宗蔟缝缓逡学了考察。道i建辩遮一时期宗族组织辨驻形式的存在情况瀚研究,发现这一时麓震族合族进行祭祀的活动很罕见,修谱霞犬宗族活动缀有,但多限于士族。宗族公有财产尚未见,制约宗族行为关系的族法宗规也来制定,宋以后发展起来的裥索、族产、族规等标志宗族组织的主要特征皆不具铸。因此得出结论:这时期采族缀级镱度还未普遍建立,祭簇缀织仍缀少见或者说组织不严密。蠢战瓢时期豹塞族溪魂蘩呈褒窭了与攘
6、砖簿l平嚣濑截然不霹约缝缓蒋薤。战鼠辩麓,天稍豹祭族观念显褥较为浓厚,寒族关系也鞍秘平时期显得密切两重要。第孤章秦汉魏晋南北翔时髑家族、宗竣必系对社会的影响本意探讨了家族、宗族关系与辨部社会酶芙系。研究表明:家族、寨族关系对鼓会懿影豌广泛瑟深遴,涉及政治、经浇露文纯等逶多方嚣,具有瓣瑟瞧。附论部分对士族、庶族与家族、宗族的关系和家族、宗族与所谓的“庄嗣制”的荚系进行了辨析。关键诵:秦汉魏晋南北朝 家窳缩构 厝饿关系 家族制度家族关系寨族关系 宗羧缝缀社会生活圭族 窿园制Research on the Kinship and Clanshipduring山e Pe芏iod of出e Qm,Han
7、,wH,Jm,and NofmemSouthem DynastiesAbstmct of me ThesisKmsmp and clanshp were among the mnd枷encal rehdonshjps i11 the ancientch血ese societ),An iflVes咤adon of山e reladonsbe附een出e kin and daIl and出esocial hfe du血g出e du血培出e Period of dlc QiIl,Han,wei,Jin,and Northernsou恤m Dynasdes wnot onIy aid the oVera
8、research on chin如histoy of mand chn 8vS七ems,but also help to e2pand and de。Pen出e breaddl and d。pth of出etesearch of the dynasdc mstory of出e Qill,Han,w毛i,Jm,and NorthernsoutlernDynasties ThiS p8peProVides a comparadVel,T comPrehens确,objecdVe,ind。p出and 8ystefnadc曲es她adon of出c basic status of血e kiIlship
9、 and clanship dur吨th。period of the QiIl,Han,wei,Jin,and Nor山吐n&sou出ern Dynasdes from石爬a5pectsnamely,household structure,residendal rela60ns,killshjp and sodal hfe,幽nship and social hfe,dle ifnpact of hnsh主p and clanship on sodc可This p3pec。nsists of丘ve chaDters:chaptef I Household stfuctufe during th
10、e Period of t11e Qin,Han,Wei,Jin,and NorthetnSouthem DynastiesThis chaptcr iIlvcsdZatcs血c h()usehold structLlre of this patdcuhr pe【iod basedon tvDical cases rccorded in unearthed documents and historic Htenture and onstadsdcal i【lformadon on na曲nwide househ01d re西stfadon Thc iIlvesdgadon lcadsto ch
11、e conclusion chat the smaU fivemembef nucleus fhm曲v was the缸ndamentalfbfm of household strucnlre dur血g tMs penod and that trunk households andu血ced housebolds wher。people bved tog。出er and shared出。proper可were rare in出e actLlal social hfeChapter 11 The Clustefed Inhabitation of the Kin and Clan within
12、 the ViUageCommu血ty and the Mixed Inhabitadon of Residents widlDif靶rent SurnamesTllis chaptef amlvzes出e血heritance of出e proper婶of each famny and eachgroup of people of thc same surname who resided i11出e ViLlage community and出etrend of m脚tiDhcadon of出e km and clan on出e basis of出e evjdence from出edistti
13、budon of sufnames in dle vnlage as recorded i【1 historical hteramre and tabletinscripdons and uneardled houschold fe2isrjadon documents The analvsis leads to出e conclusion that dle residendal form m the village co啪uni钾dudng出e Pe【iodof me Qin,Han,Wrei,l抽,and Nor山ernsou出ern Dynas血s fean】red t11eco exiS
14、tence of山e clustered inhabitadon of出e l(in and clan members and山er11lxed inhabitadon of peopIe五th diff毫rent surnameseh袅por flI磁n曲辔soei鬟|Life du砖韩g攮e&舶d of the Qin,H3秘,溉i,jin,鑫n鑫Nof氆e豫Soll撬髓耩D姆鹪蛀esl融s ch3pteana弛es函e妇砖融p system ln te燃s ofhe n搬al 5ysfcm and lgwsand dccrecsThrough t王le ana号sis 8nd ckss撼
15、cati()n of thc numerous cases recofded撖Keracure,this ch8Per hoJds that thc m地鞘cdons血social hfe of the km memb。fsdu勘g dlis particulaf period were malifestcd in the fonowing areas:pro证d_mg fof theaged,wid()wed and ophans,hek)抽g the p。or,gi呐ng uPidles,dis商buting riches,suppor血培and assis曲g each o出em pol
16、i_ci黼1 hfc,assigning kh membe上s to keynlili协y and p。珏dcal posidons,proVidin嚣fhVorS to relatiVes,pohtical inlmuni吼culn”1al and educadonal抽strucdons,and adrnonjsllillg th。young generadon1hechapfer concludes that k如acd、Tides durillg me petiod of the Q血,Han,W瓯fifl,andN。rthern&sou出em Dymsnes were Ia毽ely
17、infIuenced by ki工lsh三p conc。pdons,抽西ca妇gila出e tD盎jo矗y of the peopk触th矬socie哼had d艘P一o把d l(i11s撕pc。ncep枉。芏ls 3nd a如y pecent89e of也e peopk h靠d super五cial越nsbip e。nc。pd。nsch矗ptef撑eia璐soei袅薹Li黥嗽tk Qi扛,珏鑫n,疑i,歹i氇a矗d冬。ft|坨fn&Soll氇ef盎D弦鞋s娃eslhis ch3pter expounds出e s。c王袅l fuf撼畦ons出e cansh蛩compated withkinsh
18、ip,clanshlp did not have ob“ous fnani&jsta挂ons ifl socIal econof血cs,po虹tksand culnit甚l lifc,and the connecdon between the clan members抽soclaI hf毫was notas close as that of the l【in menlbersThe ch袅pter concludes that m that socie帆c】ansllip conc。ptions wde not gene勰Uy profound,the rcladons be附een the
19、cIannlembers were supefficial and t11at抽cettain ca8es,thev even treated each o山er Ukes1疆anRersThis d1叩ter also i玎Ves缸gates clanshjp o鹕anizadon,wKch tepresented a higherlevel of c王ans王1ip concep60nsThrough the rcsearch of幽e status of出e e五stenc亡ofthe extcrnal f6rm of fhe cknshjp during this pedod,the
20、chapcer concludes thatdanshlp ofga斑zadons and svs坨ms矾re nof雌锻bl主shed on a masslve scak、chnsh西饿gal懿za乜ons w醴e fa托。芏loos由st瑚c抛艘d,wheeas ckD ac矗Fi矗s dur醯g出e warexh南挺(重。鞘n扭a疽。砖al fA如es矗f廷ent最ol辕t艇狰eaee矗neC|laptef V T圭le i鞠【paet of xi赶sh净and C酝熟ship on the socie弩dlt6ng theQin,Han,Wei,Jin,and No娥en&Southe
21、fn Dynas在esThis ch3ptef iustmtes吐le fe王ationship be“聪en the kinship and出nship andthe exte扭al soci。可and concludes出at the k讯sbjp and clanship exerted a profoundand widc8pfcad impact on che socie吼whjch were咐o sidedKeywords: Qjll,Han,w毡Jin,and N。rtlemsou出ern Dynasdes,Househ01dS仕ucture,Residential Rehd。n
22、s,10inship System,Kinshjp Rlat主onship,clans脚System,clanship o镏a地Ati。n,social I jfe,Gent上y绪论绪论一、学术史回顾和问题的提出家族、宗族关系是我国古代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在我国几千年的阶级社会中,不管宗族组织是否严密,其外显形式是否明显、普遍,人们的家族、宗族观念总是对家庭与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同,家族、宗族观念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仍有一定的影响。探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有助于中国家族、宗族关系史的总体研究,也有助于拓宽和加深秦汉魏晋南北朝断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23、我国关于家族宗族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专题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情况的论著未见,论文亦极罕见,而贯通研究中国古代家族、宗族史的著作则有一些。率先开始研究我国历史上家族、宗族问题的是吕思勉先生,其所著中国宗族制度小史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家族宗族问题的专门史。该书不到25万字,但谈到人类社会从“浑然一大群”到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的演进,谈到姓氏的产生,宗与族的关系,宗法的产生与废弛,谱学的兴衰,宗法与封建的相辅相成关系,谈到汉代以降累世同居与析居问题,以及立嗣意图的前后变化等等。大凡家族、宗族史研究的主要问题都已涉及,只是没有充分展开,带有论纲性质。但其影响
24、仍很深远。后来在其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4部断代史中,论述社会组织时都专设族制一节,其篇幅较小史有所增加,对宗族制度的若干问题的看法亦较小史深入。此著收集了J下史中许多有关家族宗族的材料,对后人研究很有启发性。陶希圣在婚姻与家族。一书中提出了农民宗族、豪商地主家族、士族家族等概念,就家族的范围、族居问题、宗法及宗法制的变迁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高达观的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9从社会学视角将家族制度的变迁分为周代的宗法社会、宋代的宗族家族社会和清季的家族社会三个阶段。【:海中山书局1929年版。J海古籍出版礼1983年版。商务日J书馆1934年舨。iF中书局1944年版。秦汉
25、魏酱商北期时期家族、岽竣芙系研究巍先釜试为周代是中国式家族社会之翻铡与兴盛时裁,宋代为中謦式家族社会之中囊号复兴露鬏,贽i瑟容竣蔷逶黢睦缝爨羧支瑟演变为“琵众纯”、“落逮纯”豹家族割痿时麓,清攀慰为中搿式象旗社会之衰落与崩溃时麓。离先生并从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法律基础立个方丽分析了家族制度演变的原因,疑中对经济基础的分析尤为嫩视,这点很值肯定。从法制或礼仪角度研究中国占代家族宗旗制度的也有一些。如诸桥辙次支那。家族制”一书就楚以家族仪制为蘸谢来考察中国社会的一瑚,其中些内容据丸族范爱、客法、宗鹰制度黪每窳羧、宗族有羞院较密切的关系;又懿_:二菸疆窿支撵隽餐浚史4窝中豳法臻吏第三卷奴隶农奴法客竣
26、树落法。均有专章论述“家族”法,其对“家族”翔题韵分析也有羹要的参考侩馕;瞿同祖的中图法律与中国社会“楚一部较早从法律麓艘研究社会懿专蕊。也对于家族范隧的搬援较为垒隧丽准确,颇值借鉴。此蕊较为深入缝论述了历史上法簿躐囊譬封建骞簸毫度兹蜜甥关系,瑟举攀锻虽多为窳元弼清事,但对子磺究豢汉魏鬻懑IE勰时鲻麴家族关系仍稷有参考份傻。5070年代,出于“左”的错误干拣,大陆社会学、社会史的研究完全停顿,家族史、宗族兜的研究也没例外。这30年,不仅没有出版过系统的家族史、宗族史研究专著,甚至连小册子也没出版过一术。所有通史及断代史籍作,也几乎全没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80年代以后,家族宗族史研究又开始焕发
27、羲勃生规。僵与先豢、寨元氍游客羧史、宗族史的研究鞠比,秦汉魏溪薅jE赣时麓家蔟史、寨羧史豹磺究仍攥薄弱。80年代以后研究家族宗羧雯的专论有张鹤泉的东汉宗族组织试擦8,作者对东汉宗族组织的构成特点、宗族内旗人躺联系、族人和国家法律的关系以及宗族对社会的影响作了全蕊考察:马欣论穗汉乡社会中的宗旗”从鼹汉宗羧鲍基本瑟貌、演逐以及啄乡薹关系霜鼹汉酸麝麓宗族政策三方褒对蕊汉乡9霉:会巾熬隶族运遥遴孬了具体磷究,玛先黛懿乡i专圭会豹宗渡为磺究对象,懑义羹太,颇值肯定:张承塞和魏向东魏甏南托朝时期韵宗族。认为:魏番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家族强盛的时期。采族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士族地主人修馆书店1940年版。乐方
28、文化学院1942年版。衣柬大学l敝社1962年版。齑势馥l书蟾婚47年版。审瓣变鹫究le93年第i麓。空史磐2000年饕4翔。驽敬斑蹲汉多抟挂会史(寄鲁书社l鹌7年蕴,篓秘赘簿点“囊“秘汉多树申的宗簸”存卜述几方菇棒r翌为谱鳓酾论述。莓州太学学搬(哲学社会科学鞭)2000年第3辅。绪论经营的封建庄园,以宗族为核心的流民集团及由族长控制的武装坞壁。宗族观念有三种主要倾向:重门第轻才德,重宗族轻个人,重孝悌轻复仇。宗族内部的凝聚力,源于同居共财的经济生活与保持优势的文化传统。以上三篇专题论文对于我们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宗族关系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论性论文成果是杜正胜先生的传统家族试论。杜
29、先生对家与族的界定、家庭结构和累世同居等重要问题都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家族”是指大功以外至缌麻共曾高之祖而不共财者,“宗族”是指五服以外的同姓共远祖,但疏远无服者。他将家庭结构分为“汉型”、“唐型”以及宋元以下二者的折衷三种类型,认为“南北朝、隋唐迄宋元以下,累世同居共爨而又高官厚禄者实如凤毛麟角”,“累世同居者多是僻在R;j野的农人”。文章引证材料翔实,论证逻辑严密,是一篇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力作。他的另一篇论文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心家族。从五服的家族结构、能伸能缩的家族圈、大家族的憧憬、父系主导的两性结合、家法与门风等五方面对家族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我们的研究尤其是家族概念的界定颇具启
30、发性。郭政凯的中国古代宗族的伸缩性。从宗族的组织结构、类型、职能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宗族的伸缩性或可变的不稳定性。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断代家族宗族史的专著尚少见。目前所见有岳庆平的汉代家庭与家族。此著较侧重汉代家庭结构、家庭经济和伦理的说明,对家族问题着墨较少,不过,其对汉代家族职能和家族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可作为参考。杨际平、郭锋、张和平台著的五一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关系“是利用敦煌出土文书对家庭、家族关系研究的一部论著。杨先生等在大量挖掘敦煌户籍、手实资料的基础上,对126户家庭结构进行了分类统计,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敦煌家庭结构状况的变化情况。其细致而深入的探究令人叹服。该书对唐以前和唐五代敦煌
31、地区家族关系的全面研究作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全国的家族宗族关系的比照,对我们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通论性著作所见主要有3部,其中都有一定篇幅谈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宗族问题。人渐杂志第65卷第2期,1982年。历史_j刊第12期,1989年。此论文系郑学檬先生提供,特此感谢史学集剐1993年笫3期。人象jI版社1997年版。岳麓书社1997年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徐杨杰的中国家族制度史“是一部篇幅较大的中国家族通史专著。徐先生从宏观上把中国家族制度分为先后承继、递相蝉联的四种不I司形式,即原始社会末期的父家长家族、殷周时期的宗法式家族、魏晋至唐代的世家大族式家族、宋以后的近
32、代封建家族。他对中国家族制度的形态作了一个整体把握,认为地主庄园制和门阀政治制度为魏晋至隋唐世家大族式家族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他归纳出魏晋至隋唐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在形态结构方面的诸特征,认为累世同居共财的夫家庭是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特殊组织形式。徐先!扛所论自成系统,但其中有许多重要问题还需再探讨。冯尔康等合著的中国宗族社会。是又一部中国宗族通史著作。该书根据宗族领导权的变化、宗族的内部结构及其成员的民众性、宗族生活中宗法原则的变化,将中国宗族发展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问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问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对于中古士族制与宗族的特征,冯先
33、生从宗族的社会地位、社会力量、和社会影响三方面加以说明。其所提出的秦汉时期宗法开始下移(即宗法活动降于庶人阶层),以及刘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内在等级结构的论析对我们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宗族问题颇具启发性。常建华撰写的宗族志。是中华文化通志中制度文化典中的第四卷。第一章体例似“史”,对我国宗族制度的演变进行概述。常先生认为:商周、春秋战国时期为世族世官宗族制,宗族制与贵族制及政治制度合一;秦至五代十国为士族宗族制,士族宗族在社会结构中占据中心地位;宋元明清为科举制下的祠堂宗族制,通过祭祖及建祠堂、选族长、修族谱、没族田、建族学使宗族制度组织化,其历史发展趋势是在民间社会普遍化、自治化,宗族
34、制度既与国家政权分离,又与国家政权存在互动关系。后六章体例为“志”,分叙祖先祭祀与家庙、祠堂,宗族结构与组织,族谱,族产,族学,族规。各章主要是论述宋以后的宗族组织特征,但都对宋以前宗族活动的情况作了追述,这些论述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家族宗族组织活动的借鉴与参考。还有钱杭的中国宗族制度新探。,作者运用社会人类学的方法,改变了以往宗族研究功能探讨为本体的思路,指出了汉族宗族存在的根本是从宗族派牛出来的历史感、归属感、道德感、责任感四种心理需求。钱氏的研究人民版社1992年版。浙江人民H版利1994年版。1潍人民版礼1998年版。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版,惜来见。绪论角度和方法较新颖,也很值得借鉴。从
35、法制史角度研究家族宗族问题的论著有李明德、马小红编著的中国古代法律的社会特征。7、高其才著中国宗族习惯法。、史凤仪著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等。这些对于我们研究中古社会家族制度、宗族组织等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此外,还有一些著作也论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宗族问题。如王玉波在中国家庭的起源与演变。中谈到“家的扩大”时,指出东汉后期,家庭制度由父系小家族家长制演变为父系大家族家长制。东汉至唐宗族组织主要有地主庄园内的宗族组织和坞壁营堡中的宗旅组织两种类型。熊铁基的汉唐文化史。在第五章“家庭”部分对汉唐间家庭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汉唐时期的家庭结构是一对夫妇上有父母,下有妻子,旁有未成年的兄弟姐
36、妹。大家庭或“联合家庭”有,但不是大量的普遍的。作者又从习俗与法令、特征与功能、观念等方面对大家庭问题作了进一步论证。所论对本文的研究启发很大。王善军的宋代宗族和宗族制度研究。一书在“绪篇”中指出:“形成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的门阀宗族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都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是对当时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一项制度”。王先生进一步归纳了这项制度的表现特点和主要内容,所论与徐扬杰的观点较接近。其“上篇”对宋代宗族组织制度、原则的讨论和“下篇”对宗族类型的分析,对我们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问题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冯尔康的南北朝的宗族结构与士族社会特质论纲。,赵克尧论魏晋南北朝
37、的坞壁。,田昌五、马志兵的论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构成。,杨际平的从封建庄园的最一般特征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墅”、“别业”。,梁满仓论六朝时期的民I旬祭祀“,冻国栋北朝时期的家庭规模及相关问题论述“,赵建国论魏中共中央党校“版I:1993年版。湖南版社1995年敝。社会科学文献i“版社1999年版。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I【II北教育jB版社2000年版。赵清主编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中因史研究1992年第2期。庆祝何兹全先生九I哕论文集11中闻史研究1991年第3期。12北朝研究1990年第4期;成都出版礼1992年版。北京人学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