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芦苇资源化利用 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 链接:w w w . c h i n a -n e n g y u a n . c o m / n e w s / 1492 6 8 . h t m l 来源:中国科学报 芦苇资源化利用 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 近日,中国科学报在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以芦苇秸秆为主料进行食用菌栽培的实验取 得成功,尤其平菇的生产实验效果好,出菇率高、生物转化率高于110 %。该项目实验的成功,将开启雄安新区白洋 淀芦苇的资源化利用方式之门。 “白洋淀的生态环境成为建设绿色生态宜居雄安新区的保障。芦苇作为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对白洋淀区水 体的净化、生态环境
2、及生态系统的维系起着关键作用。”河北省科学院党组书记刘春成介绍,该院组织研发团队,以 科技手段改革创新芦苇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推进以芦苇食用菌栽培化利用为基础的循环利用,保护白洋淀湿地的生态 系统并提升自然净化能力。 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所长宋水山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淀区有芦苇约12 万亩,每年的芦苇产量可达7 . 2 万 12 万吨。芦苇可提高水体净化功能,保护碳储存,降低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例如,淀区的芦苇每年可以吸收水 体中352 8 吨总氮和17 2 . 8 吨总磷,避免水体富营养化;芦苇还具有调节气候、抑制藻类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 能。 今年年初开始,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
3、所组建研究团队,进行以芦苇为主料的食用菌栽培课题攻关。 宋水山介绍,科研团队大力研究芦苇的预处理技术,以期减少芦苇蜡质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筛选多个可以芦苇为 栽培料的食用菌品种,针对不同食用菌品种,确定适宜的芦苇粒径大小;考查不同品种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 量,研究不同食用菌品种对重金属的迁移特点,确定不同品种适宜的芦苇添加量,并确定适宜的高效栽培袋料配方, 以确保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食用菌。 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今年6 月,平菇的实验取得了成功。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尹淑丽介绍,实验数 据表明,如果按照一亩芦苇产出6 0 0 7 0 0 公斤干料计算, 可生产平菇16 50 公斤
4、。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绿色蔬菜(食用菌)的标准。 此外,以芦苇为主料进行的香菇食用菌栽培实验也已经接近尾声,从当前的数据分析,芦苇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棉 籽皮、木屑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出菇率高、生物转化率不低于常规栽培原料。 “不仅是平菇、香菇的栽培实验,接下来还要进行各种食用菌的栽培实验。”尹淑丽告诉中国科学报,以芦苇 为主料进行食用菌栽培后产生的菌糠,一方面可用于栽培适宜的食用菌种类;另一方面可直接用于生产有机肥,有机 肥可用于供养雄安新区的百万亩耕地及林地,形成芦苇食用菌菌糠有机肥植物及芦苇的循环利用模式,延长 芦苇的产业链,实现氮、磷、钾元素的生态循环,保障零排放零污染。(本报记者 高长安) 原文地址:h t t p : / / w w w . c h i n a -n e n g y u a n . c o m / n e w s / 1492 6 8 . h t m l Po w e r e d b y T CPD F ( w w w . t c p d f . o r g ) 页面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