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00407004580046506180小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教育管理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学校管理心理学0734000448004680046600472教育哲学学校管理学德育原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0046706231课程与教学论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8050105汉语言文学000370054000818美学外国文学史文献学005300053600819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古代汉语训诂学008160053800539文艺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7005410081500532中国现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西方文论选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9050111藏语言文学0
2、0854现代汉语基础004291052200589教育学(一)藏文翻译理论藏语语法与修辞(藏文文法)00277行政管理学0001200590英语(一)藏族文学史10050201英语0008700600英语翻译高级英语008360079500831英语科技文选综合英语(二)英语语法008320084000833英语词汇学第二外语(日语)外语教学法0060300604英语写作英美文学选读11080622消防工程124170016300024灭火技术与战术管理心理学普通逻辑1240900107建筑防火现代管理学0227512414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消防安全管理学1241112416电气防火及火灾监
3、控消防技术装备12080707通信工程0219402363工程经济通信原理02373计算机通信网0233802367光纤通信原理微波技术与天线0236406201数据通信原理移动通信13080709计算机网络04747023350233102318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0473504749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工程02379047320475100900计算机网络管理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网页设计与制作0474104742031420236902333计算机网络原理通信概论互联网及其应用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软件工程14100702护理学0320303
4、20203006外科护理学(二)内科护理学(二)护理管理学032000300903008预防医学(二)精神障碍护理学护理学研究03201030050443500182护理学导论护理教育导论老年护理学公共关系学0443603007030100301103004康复护理学急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二)儿科护理学(二)社区护理学一 类 助 学 开 考 专 业(专科)考试专业及课程10月19日(星期六)10月20日(星期天)09:00-11:3014:30-17:0009:00-11:3014:30-17:00序号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课码课程名称课码课程名称课码课程名称课码课程名称一 类 助 学 开 考
5、专 业(本科)考试专业及课程10月19日(星期六)10月20日(星期天)09:00-11:3014:30-17:0009:00-11:3014:30-17:00序号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课码课程名称课码课程名称课码课程名称课码课程名称 Marine Sciences / Vol. 42, No. 8 / 2018 131 我国海洋滩涂主要污染物的研究概况 何 培1, 2, 张明明2, 李 强1, 2, 徐 阳1, 2, 王 忠3, 凌君芬3, 黄金田2 (1.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3; 2. 盐城工学院, 江苏 盐城 224051; 3. 建湖县水产技术指导站, 江苏 盐城 22
6、4700)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海洋滩涂因其资源丰富且易开发,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 注。然而, 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及异常海况变动造成海洋滩涂生态正在恶化并日趋加剧。在介绍 海洋滩涂主要污染物类型的基础上, 本文对海洋滩涂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组成、来源、空间分布及污染 水平进行概述, 列举滩涂污染生态风险评估主要方法, 剖析滩涂污染引发的主要问题, 总结近年来滩 涂治理的思路和措施, 旨在为新型沿海滩涂管理及资源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海洋滩涂; 多环芳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 新型污染物;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X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7、 1000-3096(2018)08-0131-08 DOI: 10.11759/hykx20180305001 海洋滩涂其概念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 共识, 从不同角度出发, 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学 术上, 海洋滩涂被称为潮间带(Tidal Zone); 在开发 利用上, 不仅包括潮间带, 还包括高潮和低潮区域 可开发利用的部分, 也有学者称其为海涂与潮滩 (Tidal Flat)或者海滩(Coastal Beach)1, 是一种广义 的理解。本文将从广义上的沿海滩涂进行论述。沿 海滩涂按照地质构造的不同, 可分为泥滩、 砂滩和岩 滩三种。我国滩涂分布十分广泛, 北起鸭绿江口, 南
8、至广西北仑河口, 包括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 和南海)沿岸的 11 个省市, 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 地区, 共有约 21 709 km2的广阔滩涂2。滩涂是海洋 与陆地的过渡带, 可以为生物提供广泛的栖息地或 适宜的生境, 且由于环境复杂多变, 退、涨潮时会带 来丰富的有机物质, 为滩涂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 物质, 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不同类型高生产力的滩涂 栖息地也吸引着人们进行滩涂的开发和利用。但是, 滩涂的开放性又对滩涂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定的威 胁, 如城市化进程与工农业迅速发展、大气沉降、陆 地河流径流污染物汇聚、海洋船舶石油运输泄漏等, 导致滩涂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
9、染物、 重金属和新型污染物等引起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海洋滩涂沉积物是各种污染物在潮间带的汇和 源, 污染物质沉积又通过地球化学循环进入水体, 形成二次污染。点源与非点源污染物及无机盐、矿 物质的长期输入, 经过沉降和富集, 累积到一定程 度, 就会对底栖动物、植物产生相应的毒害效应, 影 响动植物群落的组成及丰度, 甚至间接危害人类的 健康安全。我国滩涂大部分位于海湾、河口、长江 口和黄河口等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及人 类活动影响, 污染物累积要高于其它滩涂区域。 研究 一些特殊位置的滩涂沉积物污染特征可为了解掌握 滩涂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因此, 研究各地 区污染状况及程度
10、将为滩涂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也为海洋生态修复奠定前期 基础。 1 滩涂污染物类型滩涂污染物类型 1.1 多环芳烃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是一类疏水性有机污染物,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收稿日期: 2018-03-05; 修回日期: 2018-07-24 基金项目: 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重大专项(ZYHB16-5); 江苏省高等学 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7KJB240002); 江苏省海洋滩涂生物化学与 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2016-15, K2016-16) Foundation:
11、Projects of Aquatic Biological Resources Major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 No. ZYHB16-5; Projects of Na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No. 17KJB240002; Open Subject of Key Laboratory of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in Marine Beach, No. K2016-15, K2016-16 作
12、者简介: 何培(1992-), 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生态学及水产养 殖, 电话: 13673352932, E-mail: 729329966 ; 张明明(1982-), 博士, 通信作者, 研究方向: 生态学, E-mail: zhangmingm44ok ; 黄金田(1957-), 教授, 通信作者, 研究方向: 生态学、水产 动物繁育学, E-mail: hjt 132 海洋科学 / 2018 年 / 第 42 卷 / 第 8 期 苯环以稠环形式相连接, 广泛分布在沉积物、土壤、 空气和水生态系统中3。 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其 它烃类化合物的燃烧、石油泄漏、工业废弃物、大
13、气沉降和地表径流等是其主要污染来源4。 滩涂沉积 物被认为是 PAHs 的主要储层, 生活在潮间带区的动 植物群落长期暴露于 PAHs, 将会给滩涂生态环境带 来一系列威胁, 同时, PAHs 也被认为是石油中最为 剧毒的组分, 通过干扰生物膜流动性发挥其毒性5。 滩涂 PAHs 的浓度分布取决于时空变化、 地理形 态、水流动力学以及溢油事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据报道, 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区域, 沿海河口滩涂具 有较高的 PAHs 浓度6。在中国, 沿海河口滩涂地区 PAHs 浓度要高于其他地区, 这是因为河流可将河岸 地区的 PAHs 输送到河口地区。 其中, 珠江口的 PAHs 平均高达 1
14、863.0 ng/g7, 这里是中国农业、经济发达 区域最多的地区, 地表径流经河流汇聚此地。 大辽河 口、长江河口以及岷江河口等地也都具有较高的含 量8。黄国培9对渤海沿岸天津段滩涂沉积物多环芳 烃含量分布采用 GC/MS 进行了分析, 发现渤海湾滩 涂 PAHs 含量呈北高南低的趋势。 我国受石油污染严重, 由于是石油需求大国, 因此造成的石油泄漏事故频频发生。如 2010 年大连 新港输油管道发生爆炸, 污染 400 km2的海域10, 2011 年蓬莱 19-3 海上油田发生溢油 500 t 的事故, 2016 年陕西长庆油田连续发生 3 次严重石油泄漏事 故11以及 2018 年 1
15、 月 14 日东海“桑吉”油轮发生 爆炸, 形成了 10km2的油污带。 大量的石油泄露造成 海洋生态的污染, 石油中的多环芳烃由于其高疏水 性、持久性和低挥发性, 经过潮汐、水动力的作用, 大多积聚在沿海滩涂沉积物中, 又通过动植物呼吸、 吸收、摄入和其他方法运输到生物圈, 对潮间带生 物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郭玉清等12通过研究渤海 潮间带小型底栖动物海线虫与底栖桡足类数量之 比的变动表明 PAHs 对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具有显著影响。PAHs 的特性导致了其在环境中持 久、难降解, 也可导致其具有急性毒性、遗传毒性 和免疫毒性13。黄逸君等14研究发现 PAHs 对浮游 植物群落的毒
16、性效应, PAHs 通过摄取、呼吸、皮肤 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体, 可造成细胞水平的活体损 伤, 如 DNA 损伤; 也可导致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的 突变15。Bolognesi 等将贻贝暴露在高剂量 PAHs 下, 发现贻贝(Bathymodiolus platifrons)消化腺 DNA 断线 率增高16。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是指具有多种有毒物质合成和高度耐环境降解 的有机化合物, 主要包括 1种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和 9 种有
17、机氯农药(Organic chlorinated pesticides, OCPs)以及二英、呋喃(PCDFs)等, POPs 调查、研究关注点大多集中在 OCPs 和 PCBs。在中 国, POPs 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 包括工业废水和废 渣的排放、农药厂生产的农药和废水17。 OCPs 具有生物分解困难、脂溶性高、中度慢性 和急性毒性等一些重要特征。 在中国, 二氯二苯三氯 乙烷(DDTs)和六氯环己烷(HCHs)是生产和使用最广 泛的有机氯农药, DDTs平均浓度范围从 2.210.5 ng/g, HCHs 平均浓度范围从 0.18.6 ng/g17, 东北部辽河 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H
18、CHs 含量相似, 但均高于比 莱州湾、 渤海湾等海岸带含量; 而 DDTs 含量在辽河 三角洲、乐清湾、珠三角河口、渤海湾等地区含量 相似18。PCBs 也成为世界关注的一类重要的毒性环 境 POPs, 长江口(最高 148.2 ng/g)和珠江口(最高 338.5 ng/g)的 PCB 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如厦门湾 (最高 9.3 ng/g)17。这一结果归因于长江口和珠江口 分别位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 表明工业发达地区的 PCBs 污染更为严重。 海洋滩涂沉积物中 POPs 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其慢性毒性对环境严重的生态风险, 它能对底栖生 物产生麻醉作用, 并且也会
19、影响滩涂水生动物发育, 诱发畸形, 丧失生育能力造成机体免疫缺陷, 而且 POPs 可进入水生食物网, 通过食物链起点微藻, 在 海产品体内富集, 进入人体积蓄, 对人类的健康构 成威胁。如 Jo 等19研究发现, 在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生命早期阶段, 暴露于 POPs 临界浓度, 牡蛎 胚胎发育更容易受到影响。 贺心然等20对灌河口潮间 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 发现潮间带优势种为光滑 河篮蛤(Potamocorbula laevis), 总平均丰度为 92 个/m2, 低于邻近海域, 相关分析表明, POPs 对生物量和丰 度具有显著或较大影响。POPs 中 PCB
20、s 对微藻中牟 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亚心形扁藻 (Platy- monas subcordiformi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还具有诱导作用21。 1.3 重金属重金属 重金属被认为是全球沿海和海洋环境中的主要 人为污染物, 重金属元素密度一般大于 4.5 g/cm3, Marine Sciences / Vol. 42, No. 8 / 2018 133 主要包括 Zn、Cu、Cd、Pb、Cr、Hg、As、Sn、Ni、 Co 等。国际上沿海海域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年代, 国内大量开展滩涂重
21、金属研究是始于20 世纪 80 年代22-24。滩涂重金属污染来源比较广泛, 包 括大气的沉降、工业污染、海洋来源和生活污水25等。 目前, 在滩涂环境污染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 重金属是 Hg、Cd、Pb、As、Cu、Cr 和 Zn 等, 在渤 海、 黄海和东海海岸带的含量较多, 而在南海及北部 湾等潮间带污染程度较轻26, 这可能由渤海、 黄海和 东海分别位于大辽河口、黄河口以及长江口的地表 径流导致的。锦州湾是中国渤海西北岸辽东湾西北 部重要的港湾之一, 据报道, Cd、Zn、Cu、Pb、Hg、 As、Cr 和 Ni 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分别为 488、13933、 1227、1828、41、
22、820、72 和 96 mg/kg26, 重金属 Zn 污染较明显, 天津沿海潮间带重金属分布趋势从 北到南逐渐降低, 可能是由于北段沿海厂矿污水排 放高于南部27。在中国东部黄海胶州湾重金属 Hg 和 Cu 污染也较为突出28。 崇明东滩是长江口最重要 的滩涂之一, 李雅娟等29利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 间插值法研究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结果表明, Cu、 Pb、Zn、Cd 含量分别为 42、27、69、71 和 0.23 g/g, 均超过当地背景值, Cd、Pb、Cu 污染程度较高。在 中国南方, 广西北海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一 般比中国其他地区较低, 生态风险系数(PER)分别
23、为 Zn(69.81)、Pb(16.58)、Cu(12.76)、As(9.08)、Cd(0.22) 和 Hg(0.07), 生态风险都相对轻微30。 这与中国北方 工业的大力发展有关, 相对而言, 北海岸线比南部 地区重金属污染更为严重, 而中国南部沿海地区重 金属污染程度较轻。 重金属在水体中能形成螯合物和金属络合物, 易吸附在潮间带沉积物中, 经物理化学作用, 最终 在沉积物中蓄积; 也能充当重金属源, 影响物种多 样性和丰度, 致使海洋滩涂生态系统恶化31, 并沿 水生食物链进行生物放大, 威胁到上层营养级甚至 是人类的健康。Al-Sayed 等从巴林沿海两个牡蛎养 殖场测定牡蛎重金属蓄
24、积程度, Pb 和 Cd 的浓度分别 为 1.814.0 g/g 和 0.43.8 g/g, 均高于世界卫生组 织推荐的标准值32。张莹33等研究了莱州湾多毛类 底栖动物群落生态特征, 绝对优势种为小头虫, 多样 性指数与重金属 Pb、Cu、Zn、Cd 的含量呈负相关。 1.4 新型污染物新型污染物 新型污染物与传统污染物不同, 它们是新近出 现或是一直存在, 但是认识有限的化合物。 新型污染 物仅在过去的 20 多年间才被发现并广泛研究, 由于 检测到环境中含量水平相对较低, 所以缺乏敏感准 确的分析方法, 并与其对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完 善, 评价的污染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 但这些污染物
25、普遍存在于水生和陆地环境中, 包括人为和天然存 在的化学品、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非法药物、工 程纳米材料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代谢产物和转化产 物等34, 故新型污染物主要来自人类相关活动、 市政 污水处理厂排放、以及动物、农业和水产养殖, 还有 在治疗上施用的抗生素和用于调节生殖系统、动物 生长的合成激素。这些化合物均可在污水处理厂中 的废水、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检测到35。 目前, 研究结果显示, 新型污染物的暴露量并 不是特别严重, 而且不同海域的滩涂新型污染物沉 积量和种类差异较大, 如渤海半封闭的地理位置更 容易使污染物沉积。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26、 ethers, PBDEs)是一类重要的溴代阻燃剂, 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产品中。全氟类化合物(Perfluori- nated compounds, PFCs)中, 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也是应用最广的两种全氟化合物, 同时还有 抗生素类在环境中广泛存在。 研究表明, 青岛近海岸 沉积物污染物中 PBDEs 含量较高, 以六溴代以下的 化合物为主36; 莱州湾和渤海湾河口地区沉积物中 PBDEs 也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河口地区37。PFOS 在长江口沉积物中含量最高, 显
27、著高于珠江口, 黄 浦江沉积物中以 PFOA 为主38, 温州近海滩涂沉积 物中 PFOS 和 PFOA 也明显较高, 相对而言, 南海沿 岸和近海珠江三角洲地区含量较低39。抗生素污染 的检测表明, 发现主要有脱水红霉素、 磺胺甲恶唑和 甲氧苄氨嘧啶, 史晓东等40调查发现崇明东滩新型 污染物主要为双氯芬酸钠和红霉素, 这些抗生素都 能对沿海滩涂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 各种药物、抗生素及化工制品等新型污染物的 出现, 不仅产生生态毒害作用, 还由于其疏水性和 亲脂性特征而积聚在生物群中, 通过食物链积累和 生物放大, 影响人类的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和生殖系 统。 美国海鲜抗生素调查报告41指出
28、, 滩涂贝类中可 检测到 5 种抗生素, 尽管含量不高, 但长期接触低浓 度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 进而突变产生抗生素的抗 性基因, 诱发超级细菌的产生。Liu 在绿色贻贝 (Perna viridis)中, 对两个占主要地位的 PFOS 和 134 海洋科学 / 2018 年 / 第 42 卷 / 第 8 期 PFOA 进行了环境毒性检测, 结果表明 PFCs 能在生 物不同水平上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包括氧化应激、 DNA 损伤、膜不稳定、抑制滤过率和体重减轻, 并且 相关分析表明, 活性氧的过量产生可能是主要的毒性 途径42。 2 滩涂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滩涂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
29、风险评价(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ERA) 能够为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依据, 主要包括 鉴别污染物、检测污染物效应浓度及危害程度, 同时, 人体健康风险也被囊括为生态风险评价。 近几十年来, 各种风险评估指标已被应用于评 估滩涂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环境风险, 其中, 重金属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 地理累计指数(geoaccumulation index, Igeo)43、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 EF)44、 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ediment quality guidelines, SQGs)、 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45、
30、污染负荷指数法、 次生相富集系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等46; 其次, 有机污染物在滩涂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中, 常用的 方法有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47、沉积物质量标 准法(SQSs)48和 BaP 毒性当量浓度49等。由于单一 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人们通常采用多种评价 方法相结合来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 如 Sun 等50选取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和地理累计指数法 评价闽江潮间带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水平, 通过 SQGs 划分阈值效应水平(threshold effects level, TEL)和可 能效应水平(probable effects level, PEL), 当某一污染
31、物浓度低于 TEL 时, 生物毒性作用可能不存在, 而 高于 TEL 时, 经常发生生物毒性作用, 当其浓度范 围从 TEL到 PEL时会偶尔发生毒性作用51 , 得出只 有一个站位采集的样品中Pb和Ni超过PEL水平, 其 余站位 Pb、Cr、Cu、Zn 和 Ni 都在 PEL 值以下, 属 于中度污染; 而基于地理累计指数将污染程度划分 为未污染到严重污染六个等级, Ni 污染程度表现较 为严重, 其余重金属污染水平仍然在中下程度, 这 与 SQGs 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滩涂沉积物中持久 性有机污染物的风险评价通常采用 Long 等47学者 提出的沉积物中 POPs 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的,
32、 依据 SQGs 将 POPs 各类污染物含量划分为生态效应低值 (effects range low, ERL)和生态效应中值(effects range mean, ERM)。黄磊等52通过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对三 沙湾表层沉积物中 POPs 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结果表 明 PAHs、 PCBs 和 OCPs 的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均处 于较低水平。 BaP 毒性当量浓度是 PAHs 生态风险评 价中的一种致癌毒性评估方法, 选择致癌性强、 生理 毒性特征研究最清楚的苯并a芘(BaP)作为参照物 质, Qian 等 53采用 BaP 毒性当量因子(toxicity equivalence fac
33、tor, TEF)用于估计渤海湾潮间带表层 沉积物中 BaP 毒性当量(BaPeq)浓度, 潮间带沉积物 中 7 种致癌 PAHs 当量的浓度为 3.84 28.78 ng/g, 平 均值为 15.44 ng/g。 7 种致癌 PAHs 的平均 BaPeq都大 于各自 TEF 值, 占 16 种 PAHs 的 98.54%, 说明这七 种致癌 PAHs在该地区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其对人类 潜在的毒性危害, 需要引起重视。 3 滩涂污染物的治理措施滩涂污染物的治理措施 目前滩涂沉积物污染治理既是研究的热点, 也 是研究的难点。滩涂污染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运用最有 效的技术和方法, 去除或减少滩涂污染
34、环境中污染物, 常用的方法有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 通过人为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使沉积物自然降 解或自身净化的方法, 是一种最常用的物理修复手 段, 但耗时较长, 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如安全 填埋, 高温焚烧, 热解析等, 都属于物理修复, 但是 这些手段费用较高, 且只能治理污染程度较轻、 区域 较小的地方。化学修复主要是运用化学试剂进行化 学反应, 使沉积物中污染物质降解成无毒或毒性较 低的化合物。常用的化学试剂有过氧化氢、氯化铁、 铝盐和石灰等。如陈彩成等54运用高级氧化修复技 术去除滩涂中的石油, 当过氧化氢(H2O2)与滩涂沉 积物之比为 0.05, Fe2(SO4)3
35、与 H2O2摩尔比为 0.1 时, 去除率达 57.4%, FeSO4与 Na2S2O2摩尔比为 0.05 时, 去除率达 60.4%。 生物修复又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 修复, 是指利用生物代谢治理环境污染, 利用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等吸收、 降解及转化, 使污染物浓度降 低。 Paquin 等55利用 20 种植物降解 PAHs, 其中, 矮 木槿(Hibiscus tiliaceus)和香根草(Vetiver zizanoides) 降解 PAHs, 降解率高达90%; 吕芳等56采用室内培养褐 藻海黍子(Sargassum muticum)和红藻脆江蓠(Gracilara chouae)
36、, 海黍子对重金属 Zn2+和 Cd2+的富集能力高 于脆江蓠。 相对于上述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效果更 为明显, 利用微生物繁殖快、适应性强等特点, 可以 将有害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小分子化 合物或是将重金属转化为无毒化合物。Johri 等57发 现鞘胺醇单胞菌 3d 就能完全降解 5 mg/L 的 -HCH; Abbondanzi 等58通过平板菌落划线法从沉积物中直 Marine Sciences / Vol. 42, No. 8 / 2018 135 接筛选降解 PAHs 土著微生物, 并将其应用到沉积物 中进行污染治理, 效果较好。 Balachandran 等59使用 分
37、离出的土著链霉菌(Streptomyces taceae)对石油和 PAHs 进行降解, 7 d 内对柴油和萘去除率高达 98.25% 和 99.14%。微生物修复能够经济有效地对滩涂沉积 物污染进行修复, 且修复损害程度低, 是较理想的 滩涂污染修复手段。 4 展望展望 随着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加强, 沿海滩涂环境 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随之而来的是滩涂生物和 人类食品的安全问题。如何加强滩涂污染监测、如 何控制滩涂污染及其修复,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 问题。在未来, 应加强技术的革新, 需通过互联网平 台对滩涂污染状况进行实时更新, 研究污染物快速 检测技术, 建立有害污染物预警系统; 加
38、强研究各 类型污染物转化迁移规律、富集规律, 追踪污染源, 从不同的海域、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视角进行系统 性研究, 做到预防、控制和治理相结合。近年来, 国 内外对滩涂沉积物污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大多 数都集中于某一类污染物质, 对某一地区的污染状 况调查也并不全面。 监测某地区滩涂污染状况, 应综 合全面考虑各种类型污染物, 才能真实反应该地区 污染程度, 从而进行综合有效治理。 通过现场调查监 测和历史资料收集分析筛选示范区生态修复的动植 物品种, 为了避免生物入侵尽量选用土著种。 根据对 不同污染物的降解功能和特征来筛选生态修复的微 生物品种。在复合污染的滩涂区可以利用动植物与 微生
39、物进行联合修复。 但是, 这些品种的选择都要符 合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生态位和生态适宜性原理 等。 滩涂污染物的监测和研究, 也是当前海洋生态修 复的必需前期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建, 王仰麟. 我国沿海滩涂的研究J. 北京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6(6): 832-839. Peng Jian, Wang Yanglin. A Study on shoaly land in ChinaJ. Actacentiarum Naturalum Universitis Pekinesis, 2000, 36(6): 862-839. 2 全国海岸带办公室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编写组.
40、 中 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专业报告集. 第十集, 环境质量调查报告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9. National Coastal Zone Offic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urvey report compilation group.” China coastal and tidal flat resources survey report. Tenth set, environ- mental quality surveyM. Beijing: Ocean Press, 1989. 3 Bostrm C E, Gerde P, Hanberg A, et al. Cancer risk assessment, indicators, and guidelines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ambient airJ. Environ- 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02, 110(Suppl 3): 451-488. 4 Masood N,